第二十九章 試飛大綱 全部完成

陳東風他們完成首飛後,並沒有收工慶祝。因爲他們的時間不多了,距離他們出發去金陵市,把今天算上也就還有5天時間。時間真的是一點都不能耽擱了,好在黃老院長通情達理,批准了他們的請假要求,不過4人可是都立了期末考試每門都要到達85分以上的保證。

首飛完成後,唐昌輝和陳東風開始對飛機的外觀結構和發動機的檢查,楊韋和楊輝則對控制面板上傳感器的數值以及控制按鈕開始了功能驗證。

所有檢查完畢,開始了準備接下來的試飛。首飛之後的試飛除了再次進行電子設備的初步飛行實驗,還要進行包線擴展試飛,從而得到飛行包線範圍。飛行包線給出航模在使用時速度、載荷、溫度等方面的限制範圍,是以後航模安全使用的重要依據。

所謂的飛行包線,是指以飛行速度、高度、過載、環境溫度等參數爲座標,表示飛機飛行範圍和飛機使用限制條件的封閉幾何圖形。陳東風他們測試的主要有平飛速度包線、速度過載包線、突風過載包線和飛行高度與環境溫度包線。當然他們的測試不可能達到極限包線,只能先在安全範圍內測出大致的包線。

平飛速度包線主要是給出不同高度所允許的平飛最大速度。速度過載包線,主要給出不同飛行速度時對應的最大允許氣動過載。突風過載包線,給出遇到突風時不同飛行速度允許的最大過載。飛行高度與環境溫度包線,給出不同飛行高度時飛機允許飛行環境溫度範圍。由於航模的飛行高度依照規定不能超過5000米,所以飛機飛到5000米的高空中溫度大約比地面要低30攝氏度左右,不過一般情況下飛行高度也就1km左右,所以溫度降低不會很明顯。

進過幾次的飛行測量後,平飛速度最小速度爲60km/h左右,最大速度可以達到400km/h附近,這個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現在的螺旋槳航模的100-200km/h的速度。

過載包線包括速度過載包線和突風過載包線是他們測試的重點,因爲過載能力決定了他們特技飛行的能力。突風過載考慮因數基本可以忽略不記,因爲天氣不好一般的人也不會玩航模啊。在經過多次的飛行後陳東風他們要得出一副以飛行速度和過載係數爲座標,以最大和最小飛行速度,最大正、負過載係數爲邊界的飛行包線。這副飛行包線將會是他們特技飛行的基礎數據。

基礎的試飛工作做完,試飛工作的第二天已經過去了。第三天他們將要進行難度比較大的失速試飛和無動力飄降項目。按理說航模飛機是不需要考慮這些項目的,比較不是民航飛機或者戰鬥機,摔了也就摔了。

四人也在第二天的晚上討論是否要進行這兩項比較危險和困難的試飛實驗。楊韋說:“但是我們已經在大綱裡面設計了這兩個項目,那麼跪着也要做完。而且我通過這兩天的試飛,發現我們的航模能力還有可提升的空間。”其他三人聽了這個試飛的實際操作人都這麼說了,只好一致同意了。

飛機失速是指飛機或機翼在迎角大於最大升力迎角時工作的情況,其特點爲氣流分離、操縱失效。失速本質上並非指飛機速度不足。

簡單來說,飛機失速意味着機翼上產生的升力突然減少,從而導致飛機的飛行高度快速降低。注意失速並不意味着引擎停止了工作或是飛機失去了前進的速度。判明失速後,只要立即減小迎角,恢復升力,待飛機獲得速度後,即可轉入正常飛行。

無動力飄降的意思就很字面化了,就是發動機熄火,飛機失去動力之後無動力降落。這個難度很高,一般情況下雙發的飛機,在失去一個動力之後的飄降比較容易有成功率。如果單發動機的化,基本上很少有成功迫降的例子。

四人也沒有什麼功課都沒有做,也做了一些防範措施,例如準備了2個觀察手帶着望遠鏡觀察,除楊韋操作控制面板外,在加一個人在旁邊協助記錄數據和緊急操作,把這些預案都做好後,四人才安下心來。

第三天一早,四人就來到了試驗場地(第二天以後就沒老師跟着了)。準備妥當後,Mini 2000在楊韋的操作下開始起飛爬坡。按照昨天四人的預案,航模要先爬升的2000米的高空中,從15度的迎角和最大速度400km/h來開始測試。2個觀察手很重要,他們要在飛機出現震顫和高度下降的第一時間通知楊韋,讓他開始減少迎角擺脫失速。

這個過程註定是枯燥和緊張的,每一次改變迎角或者速度重新開始測試,都會讓他們的心彷彿在嗓子眼裡跳一樣。迎角的改變還好及時處理,速度降低之後失速就比較難處理了,速度小動力弱,如果進入尾旋就基本完蛋了。當然他們也沒敢玩的太大,速度控制在250km/h以上。就這樣一上午起降了5次才完成任務,最終得到在250-400km/hd 速度範圍內失速迎角是17-19度。

這些極限的測試,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會讓他們的特技飛行可以飛得更加極限,更加漂亮。完成失速測試以後,四人整理完設備和數據,就開始準備下午把最後一個無動力飄降項目完成。

當然肯定要先吃飯,就算人不吃飯,由於汽油用的也快見底了,也要回去補充燃料。楊輝和陳東風回學校去,一個打飯,一個補充燃料。楊韋和唐昌宏則在現場守着設備,雖然說現在民風淳樸,但是也保不齊被人把設備順手牽羊了。而且這幾天他們天天在這試飛航模,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駐足圍觀,尤其是不少的小屁孩。

等陳東風和楊輝回來已經是下午一點多了,四人也不講究,立馬開始了狼吞虎嚥的吃飯。飯後立即加註燃料,檢查設備,開始了最後一個試飛項目--無動力飄降。

他們的試飛方案當然不可能是真的降落到地面,不僅是他們馬上要參加航模比賽,而且他們也承受不起這個經濟損失。所以他們的方案是飛到5000米高空,關閉發動機,無動力降落到2000米的高度。在這段3000米的高度內無動力滑行,一是觀察航模的飛行姿態,二是要得到降落高度和航模速度的關係。在到達2000米的高度後,楊韋要立即啓動起飛系統,然後發動機點火加速,在下降1000-1500米的高度後重新拉昇航模,回到正常狀態。

這個試飛項目也是要在不同的初速度的條件下開始無動力飄降,而且初速度越低,到2000米的時候速度也會越小,重新起飛的時間也會越長,危險也越大。在最高速度進行無動力飄降後,根據得到的降低高度和航模速度的關係以及復飛的時間,陳東風計算他們可以在5000米的高度最小的初速度要保持在100km/h。

等到黃昏時分,他們在經過4次起降後終於完成了全部的試飛工作。下一步是明天的特技飛行訓練。

第五章 初識學霸 猶如神助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二十章 外形結構 協作完成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變化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第一零八章 傳音2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一四四章 比賽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一二六章 支援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一二零章 炮戰第八十二章 考察飛龍第一一九章 提前開始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十章 考試周中 計劃暑假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三十一章 院長帶隊 奔赴金陵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七十五章 黑白鷹眼第六十九章 飛龍瘦身 魔改Hong-6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一一四章 風雲再起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八十章 防空警報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 橫掃比賽第一二五章 戰後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五十一章 返回金陵 明竹歸來第七十九章 驪山 黑虎嶺第二十九章 試飛大綱 全部完成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七章 機械加工 任重道遠第一三九章 布爾戈斯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一二三章 大勝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六章 組團複習 團隊初成第一四七章 有償服務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一百章 軍方來了第五十四章 除夕夜話 鵬城計劃第十七章 核心機 結構設計第十二章預計不足 裹足不前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一五八章 問題越來越多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九十三章 偵察演習1第一四三章 賽前3第十八章 核心機完成 繼續前行第五十章 考試結束 學校頒獎第一一七章 特殊採購第一零九章 午夜槍聲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 橫掃比賽第四十六章 設計複雜 開始建模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三十七章 推銷航模 達成協議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七十四章 計算機難題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十七章 核心機 結構設計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九十四章 偵察演習2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一四一章 賽前第四十八章 考試優先 飛龍延後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一五九章 專業跑項目第一一四章 風雲再起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六十一章 飛龍航發 點火實驗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九十章 實彈試射第一一八章 序幕
第五章 初識學霸 猶如神助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二十章 外形結構 協作完成第一二二章 出人意料的變化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二十八章 航模首飛 試飛成功第一零八章 傳音2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一四四章 比賽第十六章 核心機 理論計算第一五五章 CAX討論第一二六章 支援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七十八章 飛龍首飛第一二零章 炮戰第八十二章 考察飛龍第一一九章 提前開始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四十三章 飛龍初議 設計不易第十章 考試周中 計劃暑假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三十一章 院長帶隊 奔赴金陵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一四六章 留學?第七十五章 黑白鷹眼第六十九章 飛龍瘦身 魔改Hong-6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一一四章 風雲再起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八十章 防空警報第一五六章 方向第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 橫掃比賽第一二五章 戰後第二十三章 院長再請 準備試製第一三四章 抵達第五十一章 返回金陵 明竹歸來第七十九章 驪山 黑虎嶺第二十九章 試飛大綱 全部完成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七章 機械加工 任重道遠第一三九章 布爾戈斯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一二三章 大勝第二十五章 核心機點火 艱難測試第六章 組團複習 團隊初成第一四七章 有償服務第一四九章 客座教授第七十二章 鷹眼缺陷第一三三章 前往鵬城第一百章 軍方來了第五十四章 除夕夜話 鵬城計劃第十七章 核心機 結構設計第十二章預計不足 裹足不前第一一二章 請君入甕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六十七章 鷹擊和鷹眼第一五八章 問題越來越多第三章 一語驚醒 砥礪前行第九十三章 偵察演習1第一四三章 賽前3第十八章 核心機完成 繼續前行第五十章 考試結束 學校頒獎第一一七章 特殊採購第一零九章 午夜槍聲第四章雞肋雞肋 食之?棄之?第三十五章 橫空出世 橫掃比賽第四十六章 設計複雜 開始建模第一零五章 麻栗坡第三十七章 推銷航模 達成協議第一五三章 IBM代理商第七十四章 計算機難題第一一一章 謀劃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一五二章 計算機曙光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一章:天降異雷 莊周夢蝶第一三五章 電風扇第一零七章 傳音第十七章 核心機 結構設計第一一五章 反火炮鷹眼第三十章 特技設計 飛行訓練第九十四章 偵察演習2第76章 圖像數據處理第一四一章 賽前第四十八章 考試優先 飛龍延後第一三二章 鵬城消息2第一五九章 專業跑項目第一一四章 風雲再起第一二七章 支援2第六十一章 飛龍航發 點火實驗第一二八章 兼顧第九十章 實彈試射第一一八章 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