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

沐廠長的猜測沒錯,下午剛上班沒多久,趙國陽就接到了固有資產管理局杜浩處長的電話。

一番寒暄過後,杜處長就笑道:“趙研究員,關於你加入咱們這個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事兒,你應該知道了吧?”

聽了杜處長的問題,趙國陽就連忙應道:“是的,杜處長,我上午從我們沐廠長那兒已經得到這個消息。”

杜浩聞言跟着說道:“那就好!趙研究員,對這事兒,你心裡應該有底了吧?”

“我聽李老話裡的意思,好像這次的標準編制,他基本上不會多過問,可是全權交給你來負責。不過,他給咱們交代過了,你去京城的時候,一定要先去找他……”

杜處長這話說完之後,趙國陽嘖嘖嘴,就是一陣無奈。

可能是因爲對自己太瞭解,李老這一次乾脆當起了甩手掌櫃,讓自己來負責這個標準的起草。

九十年代初的時候,“全地形車”這玩意在國內還是很罕見的。

即使有,也不過是涉外企業自己進回來玩,不會用於交通方面。

因此對“全地形車”標準的制定,基本上需要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這邊,從零開始。

當然了,現在“全地形車”在世界範圍內已經有了“美利堅標準”和“歐洲標準”這兩種技術標準。

華夏這邊想要自己編制一套標準的話,有很多都是可以參考這兩種標準。

不過,趙國陽並不打算簡單的將“美標”、“歐標”的“全地形車”標準複製一遍,他想編制一套更爲詳盡,更符合華夏,或者說亞洲人的行業標準。

腦中一邊思考着“標準編制”方面的問題,趙國陽一邊聽着杜處長的講述。

“趙研究員,咱們這個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將於七月十號在京舉行。按照李老的意思,你最好提前一兩天過來,他有些問題要和你討論、研究一下……”

“好的,沒問題,杜處長!”趙國陽聞言,連忙答應道。

見趙國陽乾脆的應了下來,杜浩就輕鬆多了。

他笑呵呵的說道:“趙研究員,距離會議開始還有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這些天你多準備一下。到時候,可能計委那邊會有一兩個專家要諮詢你一些問題。總之,多做些準備吧!”

杜浩這話沒有說得很明白,但是趙國陽還是一下就聽出了他的意思。

很顯然,計委那邊的專家,肯定是不爽自己這個毛頭小子擔任這個“副總編”的職務。

畢竟之前的很多行業規則,都是計委那邊制定,這次讓他們只能當配角,對方當然會有一些意見。

想明白了這一點,趙國陽就笑了笑迴應道:“杜處長,您放心吧,我知道該怎麼做!”

聽他這麼一說,杜浩就完全放下了擔心。

上次在京開會的時候,杜浩對趙國陽這個“特別研究員”就已經上了心,對他有過不少的瞭解。

在杜浩看來,僅僅從機械方面的造詣來說,這位趙研究員是真的夠資格當得起“業內大拿”這個稱號。

他在上次會議上,表現出的對“全地形車”的認知和了解,是超出國內這些專家、學者非常多。

杜浩相信,只要這位趙研究員認真起來,計委的那些專家,應該是沒法子爲難到他的。

更遑論,這位趙研究員的身後,還站着一個超重量級的人物李老。

和杜處長的通話結束之後,趙國陽擱下電話,思緒就漸漸轉到了八月份即將到來的兩次出訪上。

之前從捷克斯諾伐克回來的時候,趙國陽和李老有過一次談話。

基本上確定了將於八月初,帶一個代表團去全世界最大的全地形車市場——北美市場做個考察、訪問。

另外,八月下旬,“對外貿易部”那邊,還有一個訪問非洲的團隊,需要趙國陽隨行。

再加上七月初這即將到來的京城之行,趙國陽自己的時間真是被壓縮得非常緊張。

“興泰國際外貿公司”和“SMS工程機械集團公司”那邊,估計是沒時間去查看一番。

“榮光機械廠”這邊,打造“Fashion beauty”品牌的策略已經定下來了,工廠那邊,只要過去查看一下進度就行,也不會耽誤自己太多時間。

不過,趙國陽本來是準備再設計一兩款具有代表性的“首飾”,看現在這個馬不停蹄的狀態,估計又要延後了。

“沒法子,只希望忙過這一陣子之後,有時間能理一理自己的事兒。”

拋開了心中的煩悶,趙國陽搖了搖頭,自言自語道。

惆悵了一陣子之後,趙國陽就打開了抽屜,拿起了一本《全地形車美利堅標準》查看了起來。

這本書,是趙國陽之前確定了要搞“全地形車”項目之後,就讓蘇珊娜給自己準備的。

這書鎖在辦公桌裡好久了,終於重見天日。

說起來,趙國陽在重生之前,也接觸過“全地形車”這種產品,只是瞭解得不深而已。

不過,他所在的那個年代,“全地形車”的標準已經日趨完善,比現在這九十年代初的歐美標準,那是要詳細多了。

有了之前的一些瞭解,現在再看看這個標準,很多東西就變得簡單了。

在趙國陽重生之前的那個年代,華夏全地形車的出口,主要就是美利堅和歐洲市場。

偶爾有出貨到澳洲、非洲的一些市場,對方一般也都是借鑑的這兩大市場的標準來執行。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只要吃透了“美利堅”和“歐洲”在這個行業的標準,在國內生產“全地形車”的壁壘,就基本上不存在了。

不過,想要吃透人家老美和歐洲各國的標準,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重生之前,趙國陽就知道一個反面的例子。

歐洲國家在一次更新了“全地形車”的標準之後,其歐盟委員會非食品類快速預警系統,對華夏產的某品牌的電子迷你全地形車發出了消費者警告。

這起案件的通報國爲法蘭西,其通報內容就是:由於在使用過程中,駕駛員的腳易被後輪和腳踏板卡主,存在受傷的危險;方向把寬度大於前輪處測得的寬度,不符合歐盟機械指令和相關標準。

其實,華夏的這個生產商,之所以犯下這個錯誤,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他們對歐洲標準更新的不及時,沒能注意到人家新增的一項內容。

其最終的後果就是,這家生產商所生產的所有車輛,全部被通報並被招呼,企業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當然了,重生之後的這一世,連歐盟都還沒有成立,國內更是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有資質生產“全地形車”,自然就不會有這樣的事故。

不過,這個事件卻是足以讓趙國陽警惕起來。

他現在要負責的,就是制定國內的標準,使其儘量完善並向美標、歐標靠攏。

畢竟,未來國內生產出來的“全地形車”,大部分肯定是要銷往北美和歐洲的。

另外,趙國陽心中還有一個想法,就是希望自己制定的這個標準,能夠成爲非歐洲、北美國家的一個典範。

也就是說,未來只要出了北美、歐洲市場,所有的全地形車標準,都將沿用國內的標準,也就是“華夏標準”。

想要做到這一點,除了自己制定的這套標準,要比“歐洲標準”、“美利堅標準”更詳盡、更實用之外,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通俗易懂、推廣容易。

在這方面,其實歐洲人和美利堅人做得都很一般。

比如在“全地形車”的標準上,他們有很多含糊不清的地方。

舉個簡單的例子,歐標在(UTV)的乘客防護一欄上,要求的是必須配備乘客扶手;而美標在這個款項上,並沒有特別指出,只是說需要有防護。

那麼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這種防護,到底是“硬”防護,還是“軟”防護,假如不帶扶手,加裝一個類似防護網的結構,是不是被允許的呢?

而歐洲標準,在其他一些款項上,也有同樣的問題。

在歐洲標準下,全地形車(ATV)分爲兩類:I類是僅供一個操作者使用,且無乘客的ATV,II類是供一個操作者,或是一個操作者、一個乘客使用的ATV。

這兩種ATV,對於駕駛者基本要求很簡單,就是16歲以上。

但是它卻沒有對於成年駕駛者,做出限制和要求。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吧,假如一個成年人,患有唐氏綜合症,他的智商沒有問題,但是身體很短小,坐在ATV上腳都很難碰到油門。

在這種情況下,要是人家駕駛者出了事故,按照這個標準,生產廠商怕是要賠得底褲都掉了。

如何規避這些問題,將自己這個“華夏標準”搞得更加完善,更加有代表性,這是趙國陽現在需要考慮的問題。

仔細研究了一會兒手頭上的這份文件,趙國陽已經差不多對目前的“全地形車美利堅標準”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

他剛剛將這本書放下,準備拿起另一本《全地形車歐洲標準》觀看的時候,辦公桌上的電話就響了起來。

第267章 六百萬馬克!第109章 不過是浮雲罷了第819章 我們要做華夏時尚界的先鋒第486章 高材生們眼中的趙國陽第308章 廠子的一片天,你要撐起來第561章 “老毛子”的陰影第546章 拉爾森想要的結果第176章 品牌的問題第689章 運輸問題好解決第504章 一舉兩得的建議第488章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第724章 謀劃明年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807章 不爲賺錢,只爲體驗第77章 確實是這個道理第456章 搶佔先機很重要第553章 三個熟人第229章 祖屋風波第726章 只分紅不決策第865章 寧海風雲人物第240章 到底問題出在哪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823章 合作建個汽車廠第439章 跨騎摩托的“耐摔”特性第423章 這錢是怎麼回事?第785章 抵達事故現場第76章 是不是有些問題第405章 柯志堅的覬覦之心第938章 這個消息真是太及時了第338章 一針見血的理由第627章 熱情的林耀輝第387章 國際鋼鐵工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第70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812章 要做就要做到做好!第468章 一切要“以人爲本”第505章 提高自身實力也很關鍵第260章 你要好好表現一番第521章 趙國陽的看法很重要第306章 多多瞭解,未雨綢繆第770章 經典的老味道第651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351章 京城急招第358章 你的面子挺大第328章 他是自己人啊第324章 大權在握的事業部第77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687章 走出國門是必然選擇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394章 搞銷售,要跳出固有思維第217章 各司其職第780章 想我一輩子幫你開車啊?第505章 提高自身實力也很關鍵第416章 國陽登臺,衆說紛紜第258章 你要入鄉隨俗第910章 “不安分”的人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684章 分配任務,各司其職第347章 這個車牌很牛逼第475章 賀菊生的怨念第852章 你哪來的底氣第194章 收穫頗豐第77章 確實是這個道理第593章 目光中端首飾市場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190章 真有這麼大的名氣?第208章 兩個目的第2章 退貨第409章 聽君一言,感慨良多第88章 要電第695章 ‘包圓’的做法第188章 這個想法太妙了!第463章 憑什麼能耐在這兒立足?第11章 咬邊問題第697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69章 我要入股第373章 提了廠長助理第249章 汗顏的趙國陽第563章 這是非常靠譜的一件事第253章 不是撐場子這麼簡單第115章 到底是對還是錯呢?第498章 非戰之罪第700章 我們做到了776章、今兒個是栽定了第572章 興泰歐洲的業務拓展謀劃第334章 訪問的深層次目的第902章 和你比起來,我纔是外行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731章 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第460章 大家都有想法了第587章 趙國陽的新任命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475章 賀菊生的怨念第626章 去浙東省摸摸情況第689章 運輸問題好解決第295章 搞勞資的一把好手第606章 三個方面和三點第574章 大爲意動的霍納塞克第21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
第267章 六百萬馬克!第109章 不過是浮雲罷了第819章 我們要做華夏時尚界的先鋒第486章 高材生們眼中的趙國陽第308章 廠子的一片天,你要撐起來第561章 “老毛子”的陰影第546章 拉爾森想要的結果第176章 品牌的問題第689章 運輸問題好解決第504章 一舉兩得的建議第488章 新手容易犯的錯誤第724章 謀劃明年第642章 一舉數得的好事第807章 不爲賺錢,只爲體驗第77章 確實是這個道理第456章 搶佔先機很重要第553章 三個熟人第229章 祖屋風波第726章 只分紅不決策第865章 寧海風雲人物第240章 到底問題出在哪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823章 合作建個汽車廠第439章 跨騎摩托的“耐摔”特性第423章 這錢是怎麼回事?第785章 抵達事故現場第76章 是不是有些問題第405章 柯志堅的覬覦之心第938章 這個消息真是太及時了第338章 一針見血的理由第627章 熱情的林耀輝第387章 國際鋼鐵工業的一個發展趨勢第704章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第812章 要做就要做到做好!第468章 一切要“以人爲本”第505章 提高自身實力也很關鍵第260章 你要好好表現一番第521章 趙國陽的看法很重要第306章 多多瞭解,未雨綢繆第770章 經典的老味道第651章 咬定青山不放鬆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351章 京城急招第358章 你的面子挺大第328章 他是自己人啊第324章 大權在握的事業部第772章 “人才引進”計劃第687章 走出國門是必然選擇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394章 搞銷售,要跳出固有思維第217章 各司其職第780章 想我一輩子幫你開車啊?第505章 提高自身實力也很關鍵第416章 國陽登臺,衆說紛紜第258章 你要入鄉隨俗第910章 “不安分”的人第343章 掌聲響起來,目光看過來第684章 分配任務,各司其職第347章 這個車牌很牛逼第475章 賀菊生的怨念第852章 你哪來的底氣第194章 收穫頗豐第77章 確實是這個道理第593章 目光中端首飾市場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503章 它並沒有這麼神奇第190章 真有這麼大的名氣?第208章 兩個目的第2章 退貨第409章 聽君一言,感慨良多第88章 要電第695章 ‘包圓’的做法第188章 這個想法太妙了!第463章 憑什麼能耐在這兒立足?第11章 咬邊問題第697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69章 我要入股第373章 提了廠長助理第249章 汗顏的趙國陽第563章 這是非常靠譜的一件事第253章 不是撐場子這麼簡單第115章 到底是對還是錯呢?第498章 非戰之罪第700章 我們做到了776章、今兒個是栽定了第572章 興泰歐洲的業務拓展謀劃第334章 訪問的深層次目的第902章 和你比起來,我纔是外行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731章 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第460章 大家都有想法了第587章 趙國陽的新任命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475章 賀菊生的怨念第626章 去浙東省摸摸情況第689章 運輸問題好解決第295章 搞勞資的一把好手第606章 三個方面和三點第574章 大爲意動的霍納塞克第21章 幸福來得太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