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新的工業化模式

辦公室裡,趙國陽正和李克儉、李儒二人不緊不慢得講着自己對西方國家工業體系的理解和認知。

聽了他的這番言語,李克儉就是喟然一嘆道:“想要創建完整的工業體系,何其難啊……”

“尤其是現在世界各國在工業方面的競爭如此激烈,想要在這麼多工業強國的環伺之下脫穎而出,實在太難了。”

趙國陽十分認可的點了點頭道:“李老說的是,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對咱們華夏來說,暫時還是力有未逮,但是咱們完全可以集全國之力,先爭取把重工業體系給建立起來的!”

聽到這裡,李儒就有些明白過來。

他眨巴眨巴眼睛道:“趙研究員,你的意思是,咱們華夏可以現在重工業這一個大項上尋求突破,然後再慢慢往長遠的目標靠攏?”

“對,就是這樣沒錯。”

趙國陽揮舞手臂,繼續解釋起來:“早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爆發以後,西方發達國家就率先建立了重工業體系。”

“這個體系的建立,使得這幾個國家,得以在一個接近自由貿易的世界體系中佔據了優勢。並且,還能通過多方貿易,來鞏固這種地位。”

趙國陽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二戰之後,除了這少數幾個西方強國之外,其他國家均未能建立獨立的重工業體系。”

“因此,在這些國家中。最強大的經濟集團,都是組織本國原材料和簡單勞動力出口、進口先進工業產品的買辦經濟集團。”

“從短期來看,向自由貿易體系中出售更多的資源和勞動力,進口更多的先進產品也確實提高了利潤。”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沒有重工業體系的落後國家,會一步步喪失本國的工業基礎,最終被西方國家牽着鼻子走。”

趙國陽的這番講述,讓李克儉和李儒二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確實,華夏在改革開放之中,很多方面都在大踏步的縮小着和西方國家的差距。

但是在重工業方面,國家的底子還是太薄了一些。想要迎頭趕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辦公室裡沉默了好一會兒,李克儉才幽幽嘆了口氣道:“國陽你的這一番言論,真應該在全國性的工業研討會上講一講,發人深省啊!”

聽了這話,趙國陽連忙謙遜了兩句。

另一邊,李儒在感慨趙國陽的目光深遠之時,就隨口問道:“趙研究員,你對世界各國以及咱們華夏的工業體系如此熟悉。那你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咱們儘量快一些縮小和西方國家的差距呢?”

“呃,辦法談不上,只是一些個人的見解,未必作準。”趙國陽有些遲疑道。

聽他這麼一說,李克儉也來了精神。

這位大佬稍微動彈了一下,換了個坐姿道:“國陽,你就不要謙虛了,有什麼看法就直接說,我還不瞭解你啊?”

被李老這麼一說,趙國陽就有些訕訕,再不說的話,感覺自己倒好像是故意拿捏呢。

思忖了一番,趙國陽就緩緩開口道:“我覺得,面對現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咱們華夏應該提倡一種的新的工業化模式。”

“新的工業化模式?是怎麼個意思?”李儒聞言就是一怔。

“所謂新的工業化模式,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說白了,就是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

“呃,國陽提的這個概念倒是比較新穎……”李克儉摸了摸鬍鬚道。

“你給我和李儒司長詳細講一講,這個新的工業化模式,有些什麼特點。相比咱們過去的傳統工業化模式,又有些什麼優勢呢?”

李克儉說完之後,趙國陽就挺直了身子道:“首先,這種新的工業化模式,是由信息化帶動的,有利於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

“從目前世界各大工業強國的發展來看,他們已經漸漸拋棄了原有的大規模、大投入的模式,改爲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爲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

“這樣的改變,使得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趙國陽頓了頓,繼續說道:“另外,這種新型的工業化模式,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係。”

“因此,在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方面,這種模式能夠提供更爲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國內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最後一點就更爲明顯,就是這種新型工業化模式,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趙國陽語重心長的說道:“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咱們國家每一年的大學生招生數量,都在穩步提升。”

“在我看來,可能用不了十年八年的,咱們國家的大學生數量,就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增長,畢竟,咱們的人口基數擺在這兒……”

“唔,我大概明白國陽你的意思了!”

聽到這裡,李克儉就認同的點了點頭道:“你是覺得,咱們國家的人才儲備是一個潛在的優勢,是可以大力挖掘的,對吧?”

趙國陽“嗯”了一聲道:“是的,李老。就說我們金陵理工大學吧。我剛剛畢業兩年,今年我們機械學院的招生人數已經是我那時候的兩倍了。”

“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持續的增加之中,也就是說,未來咱們華夏比之西方國家一個最大的優勢,就在於人才資源方面,而新型工業化模式的推動,無疑正契合了咱們華夏的這個優勢……”

趙國陽講完之後,就在一旁正襟危坐,等着李老和李儒司長消化自己講述的內容。

過了半晌,李克儉終於開聲道:“國陽,你剛剛的這番對於新型工業化模式的論證,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是啊,咱們國家爲實現工業化,已經奮鬥了將近半個世紀了。”

“在這幾十年間,咱們國家把一個落後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爲現在這樣,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並有少數一部分達到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對比西方工業強國來說,咱們國家的工業化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

李克儉嘆了口氣道:“從總體上,咱們國家的工業化,還是處於一個比較低級的階段啊……”

聽了李老的感慨,李儒司長就臉色凝重的點頭道:“李老說的是,從目前來看,咱們國家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鎮化水平還很低,農村人口在全社會勞動力和總人口中,佔到了50%左右。”

“另外,咱們的工業化結構層次較低,競爭力不強。工業特別是製造業的技術水平還不高,搞技術含量的工業產業的比重和水平,同已經實現工業化的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說到底,咱們的工業化任務一日不能完成,國家的現代化就難以實現。想要在世界工業強國之林佔有一席之地,咱們是任重而道遠啊……”

聽了李儒的感慨,李克儉就默然點了點頭。

轉頭看了一眼臉上平靜的趙國陽,他就笑了笑道:“李儒司長,你說的我都同意。咱們和西方國家在工業現代化上的差距,也確實存在。”

“不過,你也要看到,咱們的未來還是很有看頭的。”

李克儉用手指點了點趙國陽道:“就好像國陽這樣的年輕才俊,正在脫穎而出。未來,等他們成長起來,咱們國家的工業現代化,也就不再遙遠了!”

“是是是,李老這話我完全同意!”李儒連聲應和道。

“只是,像趙研究員這種水平的年輕才俊,實在是太少了一些。用鳳毛麟角來形容,都是一點不誇張呢……”

“這個自然!”李克儉輕輕頷首道,“老實說,我活了大半輩子,像國陽這樣,對工業方面瞭解這麼廣、這麼深的年輕人,還真是第一次見到。”

“是啊,我和趙研究員一起去了捷克斯諾伐克,整個就被他震驚了。”李儒連聲附和道。

“不過是工業方面,趙研究員在其他很多領域內,都有獨到的見解。這一點,是我和孫智司長、杜義濤司長共同的感覺。”

聽着李儒鄭重其事的話語,李克儉就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趙國陽。

事實上,他和方學森部長私下裡談話的時候,也聽到過這一點。

二人都感覺,趙國陽這個年輕人似乎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敏銳感官。

在很多事上,他看的都要比別人長遠許多。

被這兩位大佬花樣吹捧,趙國陽雖然有些臉熱,卻也只能勉強聽着。

事實上,趙國陽對於自己的能力,是有很清楚的判斷。

在大方向上,他有前世的記憶,自然是不會有什麼問題。

但是具體到細節和實施環節,還是要由各個行業的專業人士去落實。

自己,充其量起到一個出點子、拓寬思路的作用。

第619章 李老語重心長的講話第385章 你算是問對人了第522章 理由很簡單,政策優惠力度大第167章 看到商機就要果斷堅決第43章 就應該是這樣優秀第441章 趙國陽對他不感冒第893章 這是福利嗎?第593章 目光中端首飾市場第768章 ESP系統第398章 被板磚給拍了第351章 京城急招第474章 學生還是要培訓的第680章 快馬加鞭動起來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213章 白柔到了第865章 寧海風雲人物第82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161章 原來你是班主任(第七更)第574章 大爲意動的霍納塞克第24章 真是福將啊!第108章 “投降主義”言論第238章 這點數沒有嗎?第37章 我自己來解決第99章 副科長轉正了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82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792章 “DY300DH”要火了第602章 八九年是一個重要分水嶺第447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876章 浦項制鐵第884章 最想要的是什麼?第782章 只要他一個就成了?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231章 這還用我教啊!第728章 你當得上這樣的榮譽!第258章 你要入鄉隨俗第117章 萬萬沒有想到第341章 盯上了車輛碰撞試驗第781章 何不主動一點呢?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第284章 事情挺多,坐下慢慢說第859章 沐廠長的後路第224章 特別年終獎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499章 三個應用特點第620章 咱們的最終目的第322章 好苗子要人盡其才第297章 沙鋼集團的領頭人第465章 拳頭產品必須和人家不一樣第439章 跨騎摩托的“耐摔”特性第375章 車子是我自己的!第592章 當下的緊俏貨第299章 花花轎子人擡人第89章 該不會是騙子吧?第589章 標準編制副總編第441章 這事和我有點關係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325章 你自己掂量着辦就好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847章 紅鸚鵡礦業的需求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720章 你不嫌丟人,我還覺得跌份呢第804章 外行?內行?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249章 汗顏的趙國陽676章 喜人的成果第726章 只分紅不決策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475章 賀菊生的怨念第636章 籌劃研發中心第129章 神級車型高爾夫第9章 人品絕對沒話說!第580章 電氣保護的隱患第186章 不是什麼難事第838章 你是個“福將”啊第40章 猴子第248章 兩個關鍵條件第192章 有點心事的趙思妍第70章 真不是空穴來風第304章 不能盯着一頭羊薅毛第700章 我們做到了第338章 一針見血的理由第763章 事實絕對不是這樣第60章 激光點焊機第281章 打包價五百萬美金第595章 打造特色系列產品第702章 其實我並不在乎第877章 張玉芳的質疑第415章 鋁合金車架的前景第304章 不能盯着一頭羊薅毛第448章 進入前三沒問題第97章 你被借用了第268章 阿拉斯加和阿拉巴馬第654章 三種深海採礦法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708章 歡送晚宴第198章 證件的分量第768章 ESP系統第61章 咱們是朋友嘛第713章 反客爲主
第619章 李老語重心長的講話第385章 你算是問對人了第522章 理由很簡單,政策優惠力度大第167章 看到商機就要果斷堅決第43章 就應該是這樣優秀第441章 趙國陽對他不感冒第893章 這是福利嗎?第593章 目光中端首飾市場第768章 ESP系統第398章 被板磚給拍了第351章 京城急招第474章 學生還是要培訓的第680章 快馬加鞭動起來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213章 白柔到了第865章 寧海風雲人物第82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161章 原來你是班主任(第七更)第574章 大爲意動的霍納塞克第24章 真是福將啊!第108章 “投降主義”言論第238章 這點數沒有嗎?第37章 我自己來解決第99章 副科長轉正了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829章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第792章 “DY300DH”要火了第602章 八九年是一個重要分水嶺第447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876章 浦項制鐵第884章 最想要的是什麼?第782章 只要他一個就成了?第888章 還有一個好消息第231章 這還用我教啊!第728章 你當得上這樣的榮譽!第258章 你要入鄉隨俗第117章 萬萬沒有想到第341章 盯上了車輛碰撞試驗第781章 何不主動一點呢?第101章 省機工委一把手第284章 事情挺多,坐下慢慢說第859章 沐廠長的後路第224章 特別年終獎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499章 三個應用特點第620章 咱們的最終目的第322章 好苗子要人盡其才第297章 沙鋼集團的領頭人第465章 拳頭產品必須和人家不一樣第439章 跨騎摩托的“耐摔”特性第375章 車子是我自己的!第592章 當下的緊俏貨第299章 花花轎子人擡人第89章 該不會是騙子吧?第589章 標準編制副總編第441章 這事和我有點關係第222章 一個不速之客第325章 你自己掂量着辦就好第872章 DK240系列跑車第847章 紅鸚鵡礦業的需求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720章 你不嫌丟人,我還覺得跌份呢第804章 外行?內行?第617章 “一招鮮、吃遍天”的做法第249章 汗顏的趙國陽676章 喜人的成果第726章 只分紅不決策第604章 基建工程的商機第475章 賀菊生的怨念第636章 籌劃研發中心第129章 神級車型高爾夫第9章 人品絕對沒話說!第580章 電氣保護的隱患第186章 不是什麼難事第838章 你是個“福將”啊第40章 猴子第248章 兩個關鍵條件第192章 有點心事的趙思妍第70章 真不是空穴來風第304章 不能盯着一頭羊薅毛第700章 我們做到了第338章 一針見血的理由第763章 事實絕對不是這樣第60章 激光點焊機第281章 打包價五百萬美金第595章 打造特色系列產品第702章 其實我並不在乎第877章 張玉芳的質疑第415章 鋁合金車架的前景第304章 不能盯着一頭羊薅毛第448章 進入前三沒問題第97章 你被借用了第268章 阿拉斯加和阿拉巴馬第654章 三種深海採礦法第748章 改制風聲第708章 歡送晚宴第198章 證件的分量第768章 ESP系統第61章 咱們是朋友嘛第713章 反客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