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卯上了

國家計委的二號會議室內,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部部長苗國良的一席話結束之後,引起了下面與會者的議論紛紛。

苗部長的意思大家已經差不多明白了,就是將“全地形車”的這個標準編制,設定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

說白了,就是以國內的“摩托車”標準爲基礎,來編制“全地形車”的標準。

他的這個提議,好處自然是顯而易見。

九十年代初,國內的摩托車標準,還是歸類於共和國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之中。

這個“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是於1987年9月21日,由公安部門發佈。

在這個標準中,規定了機動車輛(含列車)的整車及其發動機、轉向系、制動系、傳動系、行駛系、照明和信號裝置等有關運行安全的技術要求。

適用於在公路及城市道路行駛的總質量26t以下的機動車和總重量45t以下的汽車列車及拖拉機帶掛車。

其他機動車輛,均可可參照執行。

也就是說,如果“全地形車”也以國內的“摩托車”標準爲基礎的話,同樣是可以沿用這個“國家標準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的。

這樣一來,對於“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來說,所要做的工作當然會輕鬆許多。

只需要參照現有的法規,稍微做出一些改動即可。

因此在聽到這位苗部長的言論之後,在場的不少與會者,都認可的點了點頭,感覺他的這個提議還是很不錯。

當然了,也有一些對於苗部長的提議不以爲然。

這些人,都是對“全地形車”的瞭解比較多,甚至在國外親眼見到過這種特殊車輛。

在這部分人看來,因爲結構、性能等方面有着較大的差異,不管是將“全地形車”歸類於汽車,還是歸類於摩托車,都是不妥當。

當然,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還是很少,全場大概也就那麼七八個人。

而且在暫時沒有人提出質疑之前,這些人也不可能就這樣跳出來,大喇喇的出言反對苗部長的意見。

畢竟,苗部長在行業內的名頭還是很大,這種得罪人的事,還是不做爲好。

眼看着臺下響起了一陣不絕於耳的附和之聲,主*席臺端坐的李克儉的眉頭就是輕輕一皺。

顯然,李老對於這位苗部長的提議不大認可。

坐在主位的江浩然注意到了李老臉上的神色,心中就大概有了數。

他這邊剛想開聲說些什麼,右邊坐着的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鄭立春就先開口了。

“苗部長的意見,我還是很認同的。全地形車雖然是四個輪子,但是它的結構、特點,和汽車的差別很大,如果將其歸類於汽車方面,似乎不太恰當。”

鄭立春停頓了一下,繼續開聲道:“而且,獲得國家固有資產管理局批准的,擁有‘全地形車’生產資質的三家企業,也都是生產‘摩托車’的企業。”

“所以,我是贊同苗部長的觀點,將這個‘全地形車的標準’,圈定在‘摩托車’行業範疇內的……”

作爲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二把手、實際主持工作的人物,鄭立春的觀點和看法,無疑是很重要。

他這番表態之後,臺下贊同苗國良的人就更多了。

眼看大夥的意見就要統一下來,李克儉就用目光掃了一眼那邊隔了兩個位置的趙國陽。

和李老的目光一接觸到,趙國陽心裡就明白過來,李老這是要讓自己表態了。

雖然事先在這方面和李老沒有任何的交流,但是趙國陽很確定,李老是肯定不大認可苗國良和鄭立春二人的這個觀點。

至於趙國陽自己,對這二位的觀點,就更不以爲然了。

在國際上,不管是歐洲標準,還是美利堅標準,都是將“全地形車”單獨列出來考量,和汽車、摩托車,有着很清晰的區分。

這倒不是趙國陽崇洋媚外,事實上,“全地形車”結構的特殊性,使得它歸類於那一個大的分類,都是不恰當的。

假如硬是將其歸類於摩托車類,很多安全方面的要求就沒法子去給它列出來。

此時眼看着這個討論“全地形車標準”的重要會議,有可能被兩位領導帶偏之後,趙國陽就有些按捺不住。

再加上李老的暗示,趙國陽沒有多想,就輕輕動了動自己面前的話筒。

話筒移動的時候,有絲絲“蜂鳴”聲就傳了出來。

聽到這個異響,下面正低聲討論的與會嘉賓,就都暫時住了口。

見大家的注意力都轉到了自己的身上,趙國陽就不慌不忙的向劇中而坐的江主任點了點頭,意思是自己想要發言。

江浩然微微一怔,旋即輕輕伸手,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趙國陽可以暢所欲言。

趙國陽見狀,就不再猶豫,深吸一口氣,開始組織起了語言。

讓人意外的是,他的第一句話,就引起了不小的譁然。

只見這個年輕的“趙研究員”目光直射下面的與會者,平心靜氣的開聲道:“各位領導、專家,我不同意苗部長和鄭主任的觀點……”

趙國陽淡淡出言道:“在我看來,‘全地形車’的結構特點,和摩托車有着本質的區別,更無法和汽車相提並論。”

“如果硬是將摩托車的標準,強行套在‘全地形車’這種車型上,那會帶來一系列難以解決的問題,這是非常不妥!”

趙國陽的這番表態之後,李克儉的臉上不動聲色,心裡則是一陣開懷。

確實,剛剛苗國良、鄭立春二人有些幼稚的言論,實在讓他有些不悅。

李克儉是完全沒想到,這兩位國內“摩托車”行業舉足輕重的人物,竟然會說出這樣一番沒水平的話來。

在李克儉看來,如果說苗國良這個國家摩托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認證部部長,對“全地形車”的認識不夠清楚,還情有可原的話。

那麼這個鄭立春的這番言論,就有些太不負責任了。

一個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二號人物,竟然對“全地形車”的瞭解這麼淺薄,這讓李克儉就有一種所託非人的想法。

確實,鄭立春這個副主任的職務,最早也是他提議的。

理由很簡單,鄭立春之前在攻讀博士的時候,就是跟的李克儉。

從這方面來說,鄭立春是李克儉正兒八經的弟子之一。

而且,鄭立春此前一直在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工作,主要負責的就是機動車輛方面的標準彙編等事宜。

李克儉覺得,將他委以“全國四輪全地形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的重任,應該是恰當的。

然而,事情結果,還是讓李克儉失望了。

苗國良和鄭立春二人剛剛的發言,表明了他們之前的準備工作不夠充分,對“全地形車”的瞭解不夠深入。

甚至可以說,他們的觀點,完全就是錯誤的。

可是讓李克儉無奈的是,自己這地位太過超然,不好在這種簡單的問題上,和對方去辯論,那樣就就顯得有些以大欺小,師傅打徒弟的臉了。

“好在有國陽啊!”看着旁邊平靜的說出反駁之語的趙國陽,李克儉就是一陣老懷寬慰。

趙國陽這邊剛剛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立刻就引起了旁邊的鄭立春的反駁。

鄭立春之前並沒有聽說過趙國陽這個人,以爲這傢伙也就是機緣巧合,才坐到了這個位置上。

因此對趙國陽的年輕,鄭立春就有些輕視。

此時聽這個小年輕剛剛出聲,就一口否認了自己和苗部長的話,鄭立春自然是無法接受。

在趙國陽說完一段之後,他就帶着一抹冷笑開聲道:“趙研究員,你剛剛說的,是你個人的觀點吧?能代表咱們這麼多人嗎?”

“我和苗部長,投身‘摩托車’行業都有十幾、二十個年頭了。難道說還沒有你趙研究員懂得多?”

看着這位鄭主任不太友善的眼神,趙國陽就是一哂。

“能夠堅持在一個行業浸淫多年,當然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兒,但是,拿這個當資本出來炫耀,就有些太自負了。”

趙國陽語氣平靜的說道:“而且,鄭主任你剛剛自己也說了,你和苗部長,只是對摩托車行業熟悉。但是‘全地形車’是一種完全不同的,全新的車型。假如你們用過去研究摩托車的經驗,來對待它,可是會鬧出大笑話的!”

聽了這話,鄭立春的臉上就是青一陣、紅一陣的。

他沒料到,自己都已經擺出了臉色給這傢伙看,對方竟然還是無動於衷。

難道說,這個小年輕在“全地形車”的研究上,就這麼自信?

想到這裡,鄭立春就甕聲甕氣的出言道:“哼,趙研究員,你說我們不懂行,那麼好啊,你來給大傢伙釋疑釋疑,講講爲什麼不能在‘全地形車’的標準上,沿用摩托車標準?”

鄭立春這話說出來之後,臺下的與會成員就明白,這位鄭主任是徹底和這個趙研究員卯上了。

這要是趙研究員接下來說不出個子醜寅卯的話,怕是這位鄭主任就要發飆嘍。

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22章 彎樑車四羊C100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20章 輻板式車輪與輻條式車輪的區別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308章 廠子的一片天,你要撐起來第245章 朱教授來了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895章 重點?能有什麼重點第136章 所謂的‘SABS’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859章 沐廠長的後路第7章 淬火第797章 心情放飛的金秀珠第462章 寸有所短,尺有所長第941章 西京市正式建廠第854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440章 我管你是誰,別擋我的道兒!第287章 飢餓營銷是一種策略第443章 這事兒我應該謝謝你第889章 沒必要給你面子第580章 電氣保護的隱患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57章 老司機開車了第454章 南韓工業的發展歷程第885章 給他畫一個大大的餅!第591章 虎頭奔到了第826章 防患於未然嘛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508章 紛紛意動,各自彙報第559章 更看重的是採礦教育第845章 雷克薩的請求第290章 我有兩個大單子第332章 何必妄自菲薄第849章 這套系統我自己能設計!第447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791章 雙管齊下第697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518章 第一步總是要踏出來的!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949章 商人都是逐利第6章 鋤頭的煩惱第441章 這事和我有點關係第444章 一個合適的人選第385章 你算是問對人了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946章 有什麼想不通呢?第814章 坐不住的毛志春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791章 雙管齊下第94章 眼界還是要開闊一些第513章 事情就是這麼出人意料第721章 排場不小第290章 我有兩個大單子第293章 沐愛軍的惋惜第100章 錢,永遠是賺不完的第810章 是不是有些太冒進呢?第220章 你可要多上點心啊第50章 還有一個副科長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959章 這一路行來的風風雨雨,真是不容易啊!第285章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124章 大方向只有一個第395章 樑紅軍情商絕對高第269章 鈮鉭礦的機會第468章 一切要“以人爲本”第694章 真是神了第662章 “新材料產業”的事兒第398章 被板磚給拍了第390章 一個小小夢想第628章 關注產品比關注代言人更重要第10章 預備幹部第499章 三個應用特點第921章 一條康莊大道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第572章 興泰歐洲的業務拓展謀劃第494章 非洲是個大市場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472章 廖京生也想擴大規模了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第759章 當了沙鋼集團的董事第392章 救場如救火第863章 這樣的人才要多重視第812章 要做就要做到做好!第65章 風力滅火器第615章 卯上了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854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80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0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712章 拜訪開普敦造船廠第290章 我有兩個大單子第790章 鑽機的難題第592章 當下的緊俏貨第792章 “DY300DH”要火了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
第844章 東京見聞第22章 彎樑車四羊C100第450章 來走個過場的吧?第20章 輻板式車輪與輻條式車輪的區別第773章 華夏汽車集團公司成立了第308章 廠子的一片天,你要撐起來第245章 朱教授來了第185章 陸志興的觀點第895章 重點?能有什麼重點第136章 所謂的‘SABS’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859章 沐廠長的後路第7章 淬火第797章 心情放飛的金秀珠第462章 寸有所短,尺有所長第941章 西京市正式建廠第854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440章 我管你是誰,別擋我的道兒!第287章 飢餓營銷是一種策略第443章 這事兒我應該謝謝你第889章 沒必要給你面子第580章 電氣保護的隱患第296章 你究竟還有多少頭銜?第57章 老司機開車了第454章 南韓工業的發展歷程第885章 給他畫一個大大的餅!第591章 虎頭奔到了第826章 防患於未然嘛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196章 跑業務要懂人情世故第508章 紛紛意動,各自彙報第559章 更看重的是採礦教育第845章 雷克薩的請求第290章 我有兩個大單子第332章 何必妄自菲薄第849章 這套系統我自己能設計!第447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791章 雙管齊下第697章 準備大幹一場第518章 第一步總是要踏出來的!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949章 商人都是逐利第6章 鋤頭的煩惱第441章 這事和我有點關係第444章 一個合適的人選第385章 你算是問對人了第133章 他是真的做不到第946章 有什麼想不通呢?第814章 坐不住的毛志春第32章 合同終於簽了第672章 做足了準備第878章 三億美金,綽綽有餘第791章 雙管齊下第94章 眼界還是要開闊一些第513章 事情就是這麼出人意料第721章 排場不小第290章 我有兩個大單子第293章 沐愛軍的惋惜第100章 錢,永遠是賺不完的第810章 是不是有些太冒進呢?第220章 你可要多上點心啊第50章 還有一個副科長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第959章 這一路行來的風風雨雨,真是不容易啊!第285章 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第346章 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第124章 大方向只有一個第395章 樑紅軍情商絕對高第269章 鈮鉭礦的機會第468章 一切要“以人爲本”第694章 真是神了第662章 “新材料產業”的事兒第398章 被板磚給拍了第390章 一個小小夢想第628章 關注產品比關注代言人更重要第10章 預備幹部第499章 三個應用特點第921章 一條康莊大道第446章 兩條路選擇第572章 興泰歐洲的業務拓展謀劃第494章 非洲是個大市場第542章 汽車舒適性的研究第472章 廖京生也想擴大規模了第590章 吃透國外標準可不是件簡單事第759章 當了沙鋼集團的董事第392章 救場如救火第863章 這樣的人才要多重視第812章 要做就要做到做好!第65章 風力滅火器第615章 卯上了第163章 考察團特定人選第854章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第802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200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712章 拜訪開普敦造船廠第290章 我有兩個大單子第790章 鑽機的難題第592章 當下的緊俏貨第792章 “DY300DH”要火了第530章 斯柯達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