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長安信

“果然又是陳止!”拆開那信封,將信紙攤開,往裡面一看,看到了第一列那熟悉的兩個字的名字,王浚就忍不住搖了搖頭,旋即又好像是想起了什麼,又拿起了信封,仔細的看了一眼。

“長安?”

王浚楞了一下,看向王趕。

王趕早就注意到了這個細節,迎着王浚的目光,點了點頭,隨後兩個人再次沉默起來。

長安這個城市,承載了大漢太多的記憶,有榮光,也有屈辱。

新漢一朝的首都,乃是那洛陽,但在政治體系裡面,長安依舊佔有一席之地,這裡作爲當年的國都,哪怕環境如何變遷,爲了體現自己大漢正統的繼承關係,都會把長安的地位,用明法表示出來。

在新漢,長安與洛陽皆爲國都,那洛陽乃是東都,而長安就是西都。

只不過,從宣武一朝開始,新漢的政務和主要的班子,就都在洛陽爲政,最多是幾年挑出一段時間,去長安的宮室中居住些時日——

雖然皇帝不常來,但長安的宮殿卻一應俱全。

這樣的一個西都,便是新漢日常的公文中,其實都不常見了,其名字也不會引起封疆大吏太過注意,除非又如十幾年前那般,被某個軍閥割據,天下震動。

但最近這段時日,西都長安的名字,卻讓朝中上下,乃至天下各地牽腸掛肚起來。

“皇上西巡,便是坐鎮西都,那長安如今是龍臥之處,何故要寫信給陳止?”

驚疑過後,兩人都仔細的看了那信一遍,但隨後卻是面面相覷,都覺得這封信實在是讓人覺得怪異、詭異。

過了好一會,王趕才喃喃自語道:“那位人皇至尊,居然特地給陳止送禮,這……這般恩寵也真是令人意外,讓人羨慕!”

王俊冷哼一聲,說道:“早就聽說,這個陳止在京城的時候,與皇上十分親近,身有令牌,得皇帝諮詢,時常出入宮廷,現在看來,那位皇上對陳止,還真是關懷的無微不至啊。”

“但越是這樣,大將軍您越是不能在這個時候動手啊,他陳止確實有些能耐,但還是要時間來沉澱的,短時間內肯定無法有所作爲,而且還會受到北疆戰事的衝擊,等戰亂過後,他來不及修正,元氣損傷,而大將軍您則挾大勢,威壓草原,一弱一強,纔是我等動手的好時機,方可不費吹灰之力。”王趕語重心長的叮囑了一句。

“話是不錯,但陳止這勢頭,我看着有些不對,又是洛陽世家,又是長安人皇,皆因此人而動,他在代郡落腳,我心難安啊,聽說這些時日,他那家中的許多家丁,從徐州遷徙過來,還蓋了新莊子,這是打算讓陳家在這裡紮根?這可不行,若能拉攏,我當約束,若是無法收爲己用,那我就將他的根基打斷,等六年之後,從哪裡來,回哪裡去吧。”

說着說着,王浚搖了搖頭:“之前,我就有些輕視疏忽,如今都後悔了,那這次切不可再犯同樣的錯誤了,等評了鮮卑諸部,再去敲打他吧,但話說回來,中原人看重他陳止的才學名聲,鮮卑人表面尊敬,但終究是拳頭說話,代郡、廣寧郡的底子薄,又經歷戰亂,有如風中燭火,希望這場北疆風暴,不要將之熄滅,等我回過神來,他陳止已經不見了。”

王趕聞言,微微一笑。

隨後這叔侄二人各自吩咐,整個大將軍府頓時忙碌起來。

這前後三封信,對北地的整體戰略影響不小,他們兩人當然要有所應對才行。

時間流逝,轉眼已是深夜。

等第二天,天剛矇矇亮,這整個薊縣便人走穿行,各部皆有所司。

另一邊,在幽州的西邊,代郡也沐浴了陽光,各家各業皆甦醒過來,商賈往來,車馬不絕,一派生機勃勃的樣子。

城外,農田之中,農人們忙碌而充實,卻也有着各自的擔憂,但看着那田埂上一道道青衣身影,又踏實了許多。

便在這種奇妙的氣氛中,一支裝飾的頗爲華貴的馬車,在道路上緩緩駛來。

馬車左右,是身着錦衣的護衛,他們一個個面容有如大理石般雕刻而成,虎背熊腰,孔武有力,護持着馬車,行駛在泥濘的道路上。

一輛、兩輛、三輛,足足七輛車,依次行駛過來,引得田中農人紛紛駐足觀看。

“哪裡來的車馬?好個氣派!也不知是來找何人的。”

前幾日詢問家丁的老農,看着車隊忍不住詢問,但那家丁又如何能給出答案?

遠處的山丘上,何經主僕二人也在其上,看着這緩緩行來的車隊,他的臉色卻嚴肅了幾分,低語道:“看這個架勢,乃是皇家之威儀,莫非是哪位皇親國戚來了?”

代郡這個地方,就算是商賈再多,也不會有天潢貴胄光顧的,因爲這裡並不安全,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那皇親國戚莫說自己要來,就是透露點意思,也不會被朝中大臣勸誡、警告。

因此,這裡的人是很少能見到這般陣勢的,此時見了,難免浮想聯翩,各個猜測。

等車隊駛入了近城範圍,這來往的商賈也看到了,同樣是疑惑不已,但他們走南闖北的,見識可就多了,看出了些許端倪。

同樣,那些世家的人,也藉着各處的塢堡、田莊中,以及遍佈各地的佃農口中,知曉了這支車隊,紛紛派人過來探查。

與此同時,車隊還派出了人,過去通報代郡的官府。

щщщ¤ttκa n¤C○

於是,很快整個代縣的世家,就都知道了這支車隊的來歷——

“這居然是皇上派來代郡,給那位郡守送禮用的!”

鄭家老宅中,當那位老太公,聽到鄭知、鄭盾兩兄弟的回報之後,這臉色當即就變了。

“怎麼,這皇上是從洛陽送來的東西?特地給他陳止送禮,這是何等的青睞有加啊!”

頓時,這代縣上上下下,從百姓到官吏,從商賈到世家,對陳止的認知,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七章 心中搖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
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望幽而逃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七章 心中搖第二百四十章 鞠躬盡瘁司馬懿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九百九十八章 胡爭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五百八十一章 四方嫌隙當用間!第八百七十六章 王浚的路第五百七十五章 獻策鮮卑者,其罪當誅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四百二十五章 既爲官,那就與虎謀皮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一十六章 先攻破代縣,再活捉陳止!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以左道而折堂皇第三百六十八章 苗頭不對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八百五十章 冉瞻一動腦……第七百四十七章 代窯有白釉第四百三十章 稱讚求字老人說第一百九十章 你還不認罪第二百一十五章 我還來個什麼勁啊!第二百七十九章 謝謝啊第八百八十七章 奪幽定策,緩急先後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第六百九十章 退與請第三百零二章 暗潮涌動,當快刀斬亂麻第三百七十三章 拓跋鬱律第四百零六章 想的都很好第三百三十章 請人者非陳止,乃太樂令爾第七百四十八章 信陳者富貴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守一罵死王彌 新春快樂!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六百五十二章 陳家勢漲諸家退第四百四十二章 無此助力,陳止如何成事第五百五十六章 成信以待截,目的何在?第九百一十一章 兩王爭,勢如火第四百七十一章 通典兩冊疾送都,帝巡蜀亂乃聞佛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九百章 止戈雖好,不如殺而立威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三百三十二章 高低迷人眼,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第九百九十二章 北地均勢,鬥而不破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四百五十三章 匠心第三百三十九章 流言,我所欲也第四百八十七章 佛論何在第四百四十章 牽軍入局是何意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匈奴國亡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六百八十五章 石勒入侵?第八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白羊第二百四十二章 王家請陳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匡天下之志,爲此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敵而縱胡,聚屍成高冢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七百三十一章 眼中變第四百三十五章 我爲鮮卑,亦長嘆惋第九百六十二章 夯土崩,碎石裂,心膽顫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九百八十章 列七品,分四姓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心難定品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作假的功夫不行啊!第六百六十二章 匈奴也要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第五百四十七章 列陣非精兵,戰陣爲先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不祥之感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七百三十六章 紅有主,青攀階,聚衆成金第二百八十六章 這晚宴還開不開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第三百六十三章 塑權在手,一言驅士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刺洛陽,傳平州第三百零八章 兩陳合流之始第八百七十三章 王浚起意,審則危第四百七十七章 立佛壓陳,憤而出聲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可以定天下局矣第九十九章 可有子弟比江東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八百二十一章 羣屬成第九百三十三章 單于墜第三百八十八章 未雨綢繆,先思回鄉第六百二十八章 賊捆上堂,驚破宵小膽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一手人才,一手刺殺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用官威用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