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皇帝不可爲,而郡王可爲

“這消息不錯。.ωm”陳止點頭承認下來。

旁邊的王棱卻嘆息了一聲,心中頗爲遺憾。

陳止不參加杏壇論道,要說哪家最爲遺憾的,那就非王家莫屬了。

這次杏壇論道的特殊性,使得青州乃至周邊的大族都參與其中,那諸多名士各有所屬,王家也不例外。

陳止應左家之邀而來,但左家卻是王家文會的組成部分,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陳止代表着王家,出席這次的杏壇論道。

陳止這麼一走,王家損失了一員大將,好在他的名聲已經打出來了,這些天又都是住在王家宅院之中,和王家的關係,早就已經點明,因此王家在這次論道上的聲勢,其實已經起來了,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姜義絲毫也不理會王家的感想,問完了這一句,就很乾脆的說道:“那我就要提醒你了,洛陽乃是帝都,天下龍氣匯聚之處,錯綜複雜,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陳止點點頭,保持着沉默,沒有提問。

反倒是他的那幾個有人,陪同在側,聽得心中疑惑。

本來,他們就不懂姜義爲什麼會挑這個時候過來,現在又聽對方這麼說,更覺得沒頭沒尾,有些摸不着頭腦。

好在,姜義沒有讓他們多等,就很乾脆的挑明瞭來意:“我這次過來,就是想和你說清楚,之前給你下約書,一方面是有心蓄勢,但另一方面,也是受人所託,這個人,他就在洛陽。”

陶涯劉綱等人一聽,先是一愣,跟着臉色都變了。

他們都意識到,那個所謂的約書,指的正是在開陽縣的時候,姜義給陳止下得請帖,跟着陳止沒有應約,而是反過去邀請姜義,無形中破了一招,然後纔有了那破局之事。

當時,這衆人就都察覺到其中蘊含着的敵意,本以爲只是單純的爲了揚名蓄勢,但如今似乎不是如此,竟然背後還有人委託。

“這人是誰?”趙興忍不住問了出來,他和姜義也算有交情。

姜義搖搖頭道:“我能說的就是這麼多,再說出來,未免就有毀諾的嫌疑了,這些也是陳止,能誅匈奴退鮮卑的份上,好了,就此告辭。”說完話,他起身就走,半點也沒有留下來的意思,只是在經過王棱身邊的時候,朝着後者拱拱手,算是致歉。

王棱倒也聽說過這位的性子,苦笑回禮,方離去,然後來到陳止邊上,說道:“姜先生也是奇人,他能過來提醒,實乃義人。”

陳止點頭表示同意。

身後,劉綱等人卻是眉頭緊鎖,一個一個都神色凝重。

“洛陽帝都,居然有人想要對陳兄不利,是什麼人?”6映的臉上,露出一點疑惑之色,同時還伴有一絲焦急,“京城虎踞龍盤,乃是深不可測之地,若真有人想要對陳兄不利,那真是太過兇險了,畢竟陳兄之前,在京城是半點根基也無。”

趙興卻道:“其實也不用大驚小怪,我家對陳兄頗爲友善,我父親的幾封書信中,更是多有稱讚陳兄,若是真有人心懷不軌,我趙家自是不會坐視不理。”

“單單一家照究不是辦法,”陶涯也提出了自己的“不過,有陳太僕在朝中,陳兄此去又有官職和頭銜,只要低調行事,先安穩半年,待得資歷有了,根基穩了,在太僕的幫助下,人脈也建立了,也就不用擔心被人暗箭傷人了。”

“你們說,會不會是那個庾亮?”劉綱則是提到了一個人,“他不是御史麼?之前因爲那個案子,在彭城丟了顏面,肯定是記恨陳兄的,他庾家也有勢力,在洛**基很深,說不定就是他委託姜義的。”

“不一定是庾亮,”趙興卻搖搖頭,“我與他雖無什麼交情,但聽不少人提過此人,說他是有志向的,在彭城一見,此人雖說有些狂傲,也有目中無人之舉,但不會做這些小動作。”

陳止開口道:“其實這個背後的人,到底是誰,並不重要,人生在世,哪會不被人算計,但不能因噎廢食,若因爲有人惦記着,那就不敢做事,不去犯錯,也太過無趣了,有人惦記,那就讓他們做,總歸會有蛛絲馬跡的。”

6映不由搖頭道:“還是你啊……”

說着說着,他們也放下這事,畢竟單靠想的,是沒什麼用的,於是就提到了接下來的行程。

“說到這個,陳兄要去京城,那我怕是不能相隨了……”左清露出慚愧之色,“實在是家族之事,做不到脫身啊。”

“左兄何必在意這些,”陳止搖搖頭,笑了起來,“人生在事,誰人又能真的擺脫這些,如果真有這樣的人,能打破種種藩籬,脫身出去,那必然就是脫之士了,讓人嚮往,至少我也做不到。”

“是啊,”劉綱也有所感慨,“我這一路上能跟隨陳止,其實也是靠着與諸位的情誼,家族也對此寄予厚望,我是不跟着都不行啊。”

陳止就打趣道:“說到這,還覺得有些對不住蘊及,你本想參加杏壇論道,結果因爲我的關係,也無緣此會了,真是可惜。”

“哪裡可惜?一點都不可惜!”劉綱搖搖頭,一臉你在逗我的表情,“這兩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說過,那杏壇論道的文章,從來沒有出過《六國論》這等層次的,所以說,我也已經算是見識過了,再說了,我這次就算參加,也是隨同諸位,乃是一陪襯,無關痛癢,索性就不去了,等什麼時候,我也能接到請帖了,那個時候再去,纔是那麼一回事。”

“好志向!”陶涯忍不住讚了一句,“那我就與劉兄共勉,爭取你我也早日能在這樣的論道之時,登堂入室!其實,這次我隨陳兄遊學,消息傳回家中,家中的一些人,還有微詞,你們也都知道,我們陶家也算不上太大的家族,若非叔父之軍功,怕是與其他家族也無甚區別,所以行事頗爲勢力,結果我與陳兄這一路北上,消息不斷傳回去,昨日甚至受到了叔父的傳書,讓我跟在陳兄身邊,增長見聞……”

興許是一路走來,彼此都熟絡了,陶涯說話的時候,也少了些心思,有些話說的比較深了,其他幾人聽着,說着,也都聊到了各自的家族,都是頗有感悟,覺得都有些沉甸甸的擔子在肩頭。

陳止前的幾人,聽着他們的對話,若有所思。

在他面前的這幾個人,與自己關係親近,他們幾個人有着種種不同的個性,有的性格沉穩,有的頗爲歡脫,有的富有心機,也有灑脫不羈的,但都屬於同一個階層。

“這個階層,如果從後世只是冷冰冰的幾句話,描述他們的就是統治階級,敘述他們生活的,也有醉生夢死之類的比喻,談及他們的歷史定位,也不是多麼光彩,但現在在我眼前的,卻不是冰冷的歷史語句,而是活生生的人,乃是我自己,也是這個階層的一員了,聽到的,和前世就不同了,但是這個國家,可並非只有士族啊……”

感慨之中,他想到了即將到手的職位,心裡居然也有了一點沉甸甸的味道。

………………

與此同時,還有一個人在魯縣的另一邊,談論着自己的家族,只是他的家族,和別人的家族比起來,是有些不同的。

“皇兄到底是皇兄,一出手就非同小可!”琅琊王劉蓋正在和他的大伴曹理說着話,臉上有着一絲遺憾,“又是封官,又是徵北將軍,明明是我先和陳止結交的,結果現在陳止卻要去洛陽當官了,我本來還想着,等杏壇論道之後,請他來王府任職呢。”

旁邊的曹理低聲安慰着,但心裡卻很清楚,以陳止眼下的名聲,就算是王府邀請,也是請不來的,別說王府了,那與陳止名聲相仿的名士,朝廷的徵辟都有可能直接回絕,然後再跑到溪邊捧水塞耳,重複幾個典故。

但是這些話,他不好直說,只能是說些無關痛癢的事,儘管曹理也知道,若能招攬到陳止,那好處絕對不少,但問題是,陳止的崛起度太快,積攢名望的過程太詭異,按照他原來的想法,等個半年一年的,陳止稍有氣相,王府深處橄欖枝,對雙方都有好處,結果王府還沒反應過來,皇帝就先下書了。

“畢竟比起招攬賢才,還是朝廷更熟練啊,這官職也好,頭銜也罷,乃至那爵位,都不是王府能給得了的,和皇上一比,王爺實乃劣勢。”

正當曹理在那邊感慨的時候,劉蓋忽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正當曹理不明所以之時,卻聽劉蓋笑道:“皇兄所予,孤王皆不能與之比也,但孤王所能做之,皇兄也不可爲也!”

這話說的曹理滿心疑惑,隨後就擔心這位小主又鬧出什麼風波,正要規勸,卻聽劉蓋說道:“曹理,陳止這幾日就要動身西去了,咱們得快點了,你現在就去安排,孤王明日就去拜見陳止,給他一個驚喜!”厲害的屁股豐滿迷人的身材!微信公衆:meinvmeng22(長按三秒複製)你懂我也懂!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三十四章 冤!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且看你如何施政!第二百二十一章 文會有三段第二百八十五章 文釀三蘇之文第八百三十七章 主帥另有其人?第六百三十七章 此等叛逆,當除之!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二百零三章 空門爲誰開牆上有陳言!第七百零五章 一步臭棋?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五百一十章 求附庸而不可得第三十三章 閉門家中坐,名從何處來第七十五章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九百零六章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第九百五十三章 單于面前訴恐第四百六十章 觀人猜計,有人訪之第二十六章 求而不得第七百三十二章 亂而後雅,傳世之根今晚無更,大概還有三章第五百八十四章 鮑氏今日可曾求饒?第六百三十九章 十年未有之大勝!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六十四章 忠僕河邊送主,孔徒魯城曰憾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五十四章 謀定第十八章 上門送錢第一百五十章 賊蹤傳官府,諸葛問守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二百二十六章 奚仲作車,倉頡作書第三十四章 冤!第二百一十三章 要完第一千章 節操何在?第六章 峰迴路轉爲哪般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入籍事繁,學難成第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四百三十一章 口中人,實爲囚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剿難靖災,引說立根第九百八十七章 力盡被擒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大英雄,大豪傑第九百八十三章 奢侈亦非壞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名望有盡時,豈能自縛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陳徵北師出有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七百八十四章 雜煉生鍒,生熟衍鋼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六百八十四章 冀州亂局,有兵叩門第三百二十九章 莫後悔第五百一十三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三百零九章 胡臨代縣第三百一十三章 太常諸官第二百七十四章 我有兩招,可奪陳功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五百五十六章 國都事擾不得寧第五十八章 方圓難周,異道不安第一百一十三章 過年同往豐陽街第一百五十三章 諸葛有請第一千零七章 天下將亂第七百九十一章 各方算計第一百五十一章 故人之後,金液滿三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一國尚且不可擋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糧與田第五百八十七章 權癮難戒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八百零九章 貴人改制,應者轉運第一百三十五章 論辯風浪起第五百八十五章 時機將至!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五百六十章 何方援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九百九十五章 或可再添一姓第三百九十張八章 洛陽佈局,名望三籤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三百八十四章 他在洛陽,我心難安第八十六章 因兵而來第八百六十六章 先破遒城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無不克,所向披靡!第七百七十一章 《語錄紀要》第二百五十二章 此乃避戰第一章 季漢末年,天下不寧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侯兩支遺策輾轉第一百九十三章 問君可曾注典籍第六百九十三章 湊一起了第六百一十一章 滅陳以警他人!第六百四十七章 昨日無禮今親訪第十三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九百五十六章 以武伐汝,乃爲你好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二百五十章 只對弈,不破局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八百九十九章 爭睹而生敬畏第五百六十三章 軍勝則氣盛!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遷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五百三十二章 武丁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逢陳改運第六百一十八章 即刻進軍!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一日下雁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