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抽絲論兵勢

張勇的突然變化,就連陳止都頗爲意外,一看這情形,都不由懷疑起來。

莫非這張詠還是個生性豁達、性子率真的真名士?怎麼看都不像啊。

“咳咳,張君不愧是名滿徐州的名士,性子耿直!”王皿輕咳兩聲,一豎大拇指,對張詠表示佩服,然後又順着陳止的話道:“既然陳兄問起來了,那我就如實說了,這事發生在北方,嗯,大概就是青州境內……”

這話一說,邊上王奎面色微變,就要出聲提醒,但王皿當先看過去,搖頭道:“在場的都是君子,沒什麼不好說的,再說,王兄能問這些,說明是知道關鍵的,不把情況說通透,造成了錯誤的判斷,可就不好了,如何能推演完善?”

“青州境內,也就是在徐州北方……”劉侃聞言心中微動,“王家也在青州,莫非這個推演之題乃是當前軍務?所以王奎纔會色變,軍中之務可能輕易透露,這個少年到底是什麼來歷,這樣的事也敢隨意透露?不怕隱患?”

邊上,蕭左主意的則是另外一件事:“青州的軍務,在陳止過來前,這王皿提出這個題目的時候,我就覺得有些奇怪,現在看來,如果不是他在杜撰,那聽這描述,或許是說的那王彌,聽說此賊隱藏山林,不知道何時才能被剿滅。”

王皿安撫了王奎後,繼續道:“這夥賊人不足萬人,也沒什麼婦孺,是流民聚集,但經歷了幾仗,並不好打,至於官軍這邊,有一支朝廷的外軍精兵,同時配以地方駐軍,加上後勤輜重之類的,大概幾萬人馬吧,不過賊軍狡猾,難以圍剿,甚至主動過來騷擾官兵,不久更使了離間計,讓官軍的一位偏將被調職。”

說到最後的官軍人數,王皿又模糊其詞起來。

陳止也聽出了一點問題,略一思考,神色有些變化,跟着有些鄭重的道:“聽你的敘述,如果官兵不能將之迅速剿滅,這夥賊人十有**是要突圍南下了,最終目標不好說,但肯定要經過……”他掃視了在場衆人,“徐州境內。”

這話一說,在場衆人先是一愣,緊接着神色各異,但大部分都不以爲然。

張詠更是嗤之以鼻,覺得自己被陳止的虛張聲勢所惑,白白擔心了,可他剛剛轉變的太快,總不好再次變臉,那可就真成笑話了,於是便捻鬚而笑,靜靜的看着陳止,並想着是不是誇讚兩句,將之捧殺。

就連劉緲、劉綱都頗爲訝異,對陳止的回答有些不能理解,劉綱還好些,在驚訝過後,立刻就開動腦筋分析裡面的緣由,在他看來,既然陳止這麼說了,就不會是無的放矢。

但除了劉綱,其他人顯然不這麼認爲,連王皿都微微搖頭,覺得這話說的突兀,自己就說了幾句話,一夥青州的賊人就能和徐州聯繫在一起,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

一時之間,他對陳止的興趣大減,一看旁人也是一般模樣,忽然發現張詠捻鬚而笑,似乎察覺了什麼,於是心中一動,又對陳止問道:“不知裡面有什麼緣由,願聞其詳。”在他看來,或許接下來要聽的,又是一番兵書上的標準答案。

沒想到,陳止開口卻道:“你提到了離間,說偏將被調動,這其實是總將需要一個藉口換將,本身就有隱患,此計才能成功,但無論如何,都會讓兵馬產生混亂,這就是契機,也是賊軍爭取的目標。”

王皿一聽,又有了一點興趣,暗道張詠果然有所發現,便又問道:“賊軍爭取的目標是什麼?”

陳止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起了一個似乎並不相干的事:“我最近看書,瞭解到宣武皇帝一統天下後,要偃武修文,乃詔天下罷軍役,州郡係數裁軍,只留少數,大郡不過武吏百人,小郡只有五十人,如今略有回升,剛纔你提到,圍困賊人的兵馬,一部分是外軍精兵,餘下就是駐軍,駐軍多散兵遊勇,捏合起來,指揮、訓練、意志和士氣都不是上佳選擇,這就是隱患和混亂的根源,有心的人就會利用起來。”

這話一說出來,王皿眼中一亮,王奎更坐直了身子,做出傾聽之態,劉侃、蕭左也留神起來,張詠則眯起眼睛,眼神閃爍。

這些是陳止從幾家送來的法家書中發現的,但並不是書中原文所載,而是世家先人的註釋和筆記,偶爾涉及時政,雖不能讓陳止瞭解天下大勢,卻可觸及朝廷的些許制度。

宣武罷兵令,是加強中央集權的舉動,目的是削弱地方武裝,宣武在世時效果不錯,等他一駕崩,後面的皇帝就無法維持了,但州郡駐軍的增長幅度不大,湊起來的人馬也不會多。

“陳兄,你的意思是說這些兵是烏合之衆?”王皿倒沒有什麼忌諱,直接說出來。

陳止搖頭道:“不是烏合之衆,但不同體系的兵馬捏合一起,得經過訓練,統一號令、步調、陣法,令兵卒知道左右轉向、前後行止,不然指揮上難免出現掣肘,上下級難免積累矛盾,這就容易被離間,你剛纔提到,賊軍開始騷擾官兵了?”

王皿點頭道:“對,日夜騷擾,不勝其煩,攪得軍營不得安生。”

陳止沉吟了一下,才道:“這說明賊軍急了,他們該是分成幾股,輪流騷擾,賊人都是流民,沒有糧草輜重,被困於山林,支撐不了多長時間,現在大概到了極限,因此就要騷擾官軍,騷擾的越頻繁,越說明他們的補給不足,急着求變。”

說到這,他微微一頓,彷彿在回憶,旁人也聽出一點意思來了,就都屏息靜氣的聽着。

王奎也好,三位名士也罷,再也沒有輕視之態,反而被吸引了心神,至於劉家兄弟,更是驚訝莫名。

很快,陳止就繼續道:“這種騷擾行動,疲憊官軍只是附帶,主要目的是爲了調動官軍,讓官軍疲於奔命,算上先前的離間,正是‘佚而勞之,親而離之’,這是一套戰術,騷擾、離間,都是爲了讓官軍混亂輕敵、判斷失誤、調動遲緩,爲突圍創造機會!正確的應對方法,是讓官軍佔據地利,不動如山,守住關隘,也別理會騷擾,時刻警醒,則賊軍自潰。”

“突圍?”這次出聲的是王奎,“賊軍要突圍,恐怕不容易,單純的騷擾,並不能動搖官軍的根基。”

陳止看了他一眼,回道:“不能動搖根基,但可以讓官軍麻痹大意,分不清是騷擾還是總攻,等賊軍集中人馬突圍的時候,官兵恐怕還沒有足夠的驚醒,會覺得是騷擾,被賊軍趁虛而起,脫出包圍圈!”

“這……”王皿猶豫了一下,回想一番卻道,“不一定會成功突圍吧。”

不等陳止開口,王奎先搖頭道:“調動兵馬、制定戰術的時候,不能以‘不一定’作爲根據,要考慮到種種可能,制定相應的計劃。”

王皿微微一愣,然後沉默片刻,才皺着眉看向陳止,問道:“那……如果被他們突圍成功,又如何能判斷他們會來徐州呢?”

“這只是最大的一種可能,賊人會被困於山林,就是因爲太靠北了,”陳止心中浮現前世看過的地圖,“北方之地,歷經戰亂,又後於南方被統一,因此重鎮衆多,賊人不投降、而打算突圍,說明心存僥倖,而走到這一步,是因爲他們在青州不好發展、生存,如果突圍後北上,越往北,官兵越多,和初衷背道而馳,往西的話,則靠近京師,更是兵精將廣,現在可不是亂世,賊軍往京師和自殺無異,如此一來,方向就只剩下一個了。”

他頓了頓,指了指腳下:“南下,甚至有可能試圖渡淮!”

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
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八百九十六章 請先生教我!第八百八十六章 三才觀盛衰,一州知勝敗第七百四十二章 挾勢而爲,化虛爲實第九百二十三章 審雞而誡猴第四百二十九章 尋神仙方,算世家計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禮成,朝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阿瞞之志?第四十八章 此人當爲友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慫之,自縛其將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援書北上請玄兵第七百六十四章 胡運昌?第二百七十七章 誰給你的膽子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八百四十五章 跟着兄弟搞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世卿世祿爲士代,原來楊氏望弘農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一百七十三章 官貴皆來非我勢第一百四十四章 陳止問農,本末倒置 還債3/50第八百八十五章 運來勢漲,世家揣摩以求安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名字好,我碰巧也寫過第三百一十章 臨到上任練琴忙第七百九十三章 何時攻?第八百四十七章 敵亂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讓他升官!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得籍無置亦要走,陳學初露已兩分第八百七十一章 殘兵敗將求援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很被動啊!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皆輸,還敢言勇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三百二十一章 吾之計,成矣!第四百三十八章 結盟與人口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張爲將,領三百入城第七十六章 以利動人難定品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家遺脈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二百一十二章 來襲!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六百零二章 運來英雄多金液第六百三十章 劍指兵屯!部分結束,還有兩、三張後文第一百八十六章 始知世上有奇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反手就給舉報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速速買紙第九百六十八章 事在人謀,城中來使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城陷第四百七十章 他還能翻了天不成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王與王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請帖入彭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王家文會開不了了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匈奴主氣衰,廢太子意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胡馬蹤跡顯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五百二十三章 觀商而知動向第八百六十二章 吾觀王強而陳弱,當援抑強第二百七十章 我……挺不住了!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皇如龍,離巢西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想當然耳!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正人道,順天時第六百四十九章 幾窯上下品,文思有驚雷第八百七十二章 臨陣當斬徒增疑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杯弓蛇影疑幽動第四百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六百九十九章 對,我就是要抓你第七百六十八章 你們代郡人真會吹第四百一十章 假兵退匈奴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何以動世家?一千零五十四章 漢家疑,鮮卑惶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夢誰先覺,春秋四季枕第九百四十一章 宗室傾軋,內盟外敵第三百六十二章 冉瞻擋路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七十九章 一詩毀名,千夫所指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不應其索兵臨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請帖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四十五章 若得此字上青史!第七百七十五章 有謀劃者,各懷鬼胎第九百七十七章 段部畏陳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九百零八章 原來你不知道啊……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五百一十七章 有道來第六十四章 圍門書林齋!第七百七十二章 國以民爲本,民以谷爲命第八百二十九章 偷襲不成反被襲第七百七十章 史家寫人,籍貫先行第七百四十四章 一人之志可以拓天下!第八百三十九章 輕視與失落,聶氏欲轉念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八百五十四章 退予錢糧,進則自強第五百二十章 刺客!第一千零七十章 戰,或是告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