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學識如洪入心中!

“咦?這塊石頭上筆跡有先秦味道,打磨痕跡並不明顯,但形狀一看就有斧鑿的過程,確實有點意思……”

王奎一邊看着,一邊嘀咕,也將其他幾人的注意力集中了過去,劉侃、張詠等人紛紛打量起來。

而王奎這一入手,陳止半點也不耽擱,直接就在心中默唸“拓石”之名,頓時就有一種奇特的感應,在他與拓石之間建立起來,飄忽不定。

很快,王奎搖搖頭,將東西遞了回來,說道:“這東西必是有些來歷的,但恕我眼拙,看不出來歷,慚愧。”他雖然說着慚愧,但臉上卻無遺憾之色,識物只是小道,認不出來也不用沮喪,因此坦蕩。

倒是那蕭左、張詠對此頗爲遺憾,隱隱意動。

“沒想到連王兄都看不出來來歷,那這東西確實有點意思。”

陳止也是說着遺憾,致謝之後就接過拓石,在石頭入手的瞬間,忽的就五感轟鳴,跟着有源源不絕的信息蜂擁而來,宛如洪流一樣,從拓石中決堤而出,宛如奔騰的野馬一般呼嘯而來,轉瞬間在他的心底形成了諸多記憶,就像是一本本書摞了起來,包羅萬象!

在那間隙中,陳止能捕捉到諸多百家學問,以儒法爲主,夾雜着道、墨等家,更有史家逸聞等等,數不勝數!

“好傢伙!這就是王奎的七成學識!?”

這突然涌過來的龐大信息,就算是以陳止的定力,也不免震驚一下,蓋因匯聚過來的學識記憶,實在是太過龐大了,簡直相當於小半個圖書館了!

陳止第一世乃是圖書管理員,各行各業的圖書羅列館藏,而王奎的記憶只侷限在古代的典籍上,就是這樣,都有近乎小半個圖書館的數量,數目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川說書癡看了天下十之一二的書,雖然誇張了些,可現在一看,就算不是也所差不遠了,而且肯定有過目不忘之能,否則以他的年紀,根本記憶不下來,而且這還只是七成!不過,這時代書籍傳播受限,想看這麼多書,不知要經歷多少艱難,這個王奎真了不起!”

這麼一想,陳止對王奎不由多了幾分敬重。

就這樣,他一邊與劉侃等人交談,一邊又分出部分心思,熟悉着增加的學識記憶,那拓石經過拓印後,陷入了寂靜,隱隱傳來一個信息,讓陳止知道,此石已經失去效用,成爲了一個普通的人造之物。

“雖然只有一次,但幫助太大了,不過這些學識記憶,畢竟還是外力獲得,像書本一樣,擺放在我的記憶中,想要融會貫通也不容易,以後要慢慢的理解、參悟,不過,如果有什麼需要了解的,一個念頭過去,就有相應的內容浮現,像是通過書籤、目錄查找資料一樣,格外方便。”

很快,他大致摸清了情況,也不由欣喜起來。

另一邊,那少年王皿似是喝多了,突然說道:“說起來,幾位今天過來,不是請王奎……請我奎叔去做什麼篩選考官的麼?要我看啊,不如干脆讓陳兄也去當個考官算了。”

他話一說,四周登時就安靜下來,無論是王奎,還是劉侃、張詠,表情都怪異起來,有些難看。

小心陪在一旁的劉緲、劉綱更是渾身一震,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最後還是王奎咳嗽一聲,小聲提醒道:“篩選主要是看法家學問,陳賢侄在兵家上造詣不凡,可終究不是一回事。”

“放心,”王皿臉頰上有了醉酒痕跡,兀自說着,“這事我親自給貴靜先生說,他不會不答應的,再說了,諸葛言那個傢伙,我瞭解得很,他說要問法家學問,但肯定涉及兵家之學,你們這個篩選,不是說要篩選出傑出的彭城子弟,以應對諸葛言的詢問麼?那就得讓陳兄出馬……”說到後來,卻被王奎拉了拉衣角。

陳止一看幾人表情,知道這個提議確實不合適,如果自己應下來,風光一時,卻等於一下子和劉侃、張詠等人平起平坐了。

這樣聽起來或許威風,但劉侃他們這個名士名頭,是耗費多久、歷經多少事纔得到的?自己一步登天,根基不穩,名聲虛浮,就算王皿真的背景驚人,能說動貴靜先生,那也不是好事,百姓或許津津樂道,但在士族人的眼中,和倖進之臣沒多大區別,實際上不利於養望。

這麼一想,不等旁人建議,陳止就當先搖頭道:“末學後進,怎麼能和諸位先生位於一席?這個提議不妥,況且這次乃是彭城盛事,各方都看着,若因爲我的關係,惹來不必要的探查,反爲不美。”

這話既點出了自己的劣勢,又捧了劉侃等人,最後又隱隱透露出一點隱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因爲他突然得了這個位置,被追查起來,最後追查到王皿頭上,說不定還有隱患。

王皿本來還有些不樂意,但聽了陳止的話,像是想到了什麼,還是點頭道:“那就這樣吧,唉,真是掃興。”

衆人都鬆了一口氣,他們早從王奎的態度中,猜出王皿來歷不小,剛纔王皿又說可以直接給貴靜先生進言,就更令人浮想聯翩了,要是這事真的促成了,那影響就太大,他們這些過來邀請的人,臉面也沒地方放了。

這倒不是看不起陳止,經過今日的事,他們已然認可陳止,可幾人的名聲和陳止畢竟不同,強行放到一起,難免要有想法。

不過,他們也欣賞陳止行止有度,對他更加另眼相看,而且王皿的提議雖然未成,卻也打破了一層阻隔,真正將陳止和劉侃等人相提並論了,於是幾個人在言語間,那種長輩、晚輩的分界逐漸模糊,讓劉緲看着越發心驚。

“幾位名士和陳止交談,我和弟弟只能在旁陪着,話都不能說,這已經不是一個待遇了,這……這事過後,我等還有什麼資格邀請陳止進入圈子?”

念頭一生,劉緲就意識到,他結交陳止的機會已經沒了,看着和幾位名士從容交談的那道身影,劉緲不由生出後悔念頭,再看弟弟劉綱,這纔想起來,自己的這位兄弟,最近和陳止走的頗近。

“我等幾人,唯一和陳止有交情的,就只剩下我這兄弟了啊。”這時候,劉緲餘光一轉,看到坐於角落的那位王家妹子,正緊盯着陳止,不由一愣,旋即搖頭感慨,“怕是彭林的一番心思都要白費了,就算他能在篩選上大放異彩,也比不上陳止和名士的這番交談,何況,聽陳止今日所言,篩選中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

在他的擔憂和後悔中,聚會漸漸走向尾聲,等王奎答應擔任考官,劉侃等人也不再耽擱,紛紛起身告辭。

陳止雖和劉緲、劉綱一個輩分,卻是和劉侃他們一同告辭的,但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妥,只有劉綱感到頗爲遺憾,他本來還想着,等聚會之後,再向陳止請教些問題的,今天陳止藉着具體的戰例,展開的一番推演,讓他聽得心馳神往,恨不得立刻詢問清楚。

等劉侃等人走了,劉緲、劉綱這才拜別。

兩兄弟這一離開,雅閣中就只剩下王皿、王奎等人了。

王皿喝的着實不少,等衆人走了,他還嘟嘟囔囔的,當王奎要來扶起他的時候,這位少年貴人忽然一個激靈,來了精神,轉頭朝王家妹子看去,說道:“王家姐姐,幾位名士的言辭,你都記下來了麼?”

“記下來了,這就拿給公子過目。”王家妹子說着,將寫下的幾篇文章給了身邊王引,王引接着就給王皿送了過去。

王皿搖頭晃腦的看着,過了一會搖搖頭道“張侃等人的說法,乍聽有用,但言之無物,還是陳止說的有用,我覺得這說的很在理啊,對了,曹理,我交給你個差事。”

“僕在。”那錦衣男子一聽,踏着小碎步來到王皿身邊。

王皿抽出記錄陳止話語的幾張,遞了過去:“讓人把這一篇兵策推演送給朱守,他不是說要殲滅王彌麼?那就多參考參考,切不可真的如陳止所說的那樣,讓這賊人突圍出去!”

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
第二百六十一章 棋邊談笑亦橫屍,三軍可立武悼陣第八百四十八章 斷首而亂軍第五十三章 家中豈能寒其心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殤(中)權爭哪顧國第四百五十七章 若得其成,則惠其民第四百九十二章 千里傳書爲販紙第五十六章 爲民除害,只爭朝夕第四十二章 陳家,我與陳止最親第六百五十章 治國如修行,外伐治亂循環,內思長生久視第一百一十二章 一言勸人離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觀天下勢之窪第七百二十章 民心在其,則運在身第三百六十五章 拿下匈奴使!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莫作死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一百五十九章 我會上當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兩州立,東兵歸第五百四十九章 人心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今日一去,何日可歸?第四百八十九章 陳氏一書佛家裂 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乃東萊王彌第三百八十二章 出當爲郡守,敵入尚書檯第五十二章 殺雞當用宰牛刀!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七品之中,姓氏變換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幽州風氣第九百七十九章 打什麼?不會投靠啊!第二十二章 豈能只值五十錢!第八百三十四章 不如殺之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北亂南散,皆不成運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第四百一十五章 損兵折將失將位,追悔莫及心難安第四百章 重遊臥冰,心有招攬念第九百七十六章 陽謀離間族相異第三百六十七章 友人談與仇人哀第六百七十七章 道道道第四百七十五章 書則百家驚,何人重白紙第二十章 陳四之腦無恙否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去!同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一言止棋第七百一十二章 前聳後危,論法與教異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四十三章 先找個投名狀第六百九十一章 私自密聯第八百九十八章 揚眉吐氣時,爭先恐後見第一千零二十章 流民逃難可來幽?第七百四十三章 留與傳第七百三十八章 道疑,名再聚第八百零七章 詭異第四百六十六章 問廣寧第九百四十二章 近州胡昌故人行第三百二十七章 請賢與面聖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第一百三十章 一篇師說演百年第九章 來去間,處變不驚第八百三十章 誣人不成,反遭碰瓷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二百一十一章 烏合之衆,有令難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抽絲剝繭,朝使將至第二百二十二章 文非文,匈奴影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殺而逼其行!第九百五十章 生去意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道觀氤氳青煙變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被逼得報團第八百四十六章 鮮卑火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三百五十九章 五榜三才真假評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五百二十六章 將軍謀郡,太守懲僕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言談生死,追悔難回第二百九十五章 郡王拜師,冠絕青州第九百二十九章 砸一下,慌一城第七百五十八章 正名之議,幽州之本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可能學了假學問了第五百六十五章 捷報來第九百七十三章 戰?和?第六十九章 陳某爲你寫上一篇!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玄甲隔江注視,江左走馬觀花第八十七章 變臉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九百二十六章 爭一方氣運主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以農固名第六百三十二章 趕緊去交投名狀第一千零三章 一事未料,萬般皆空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先往平州,澄清其境第七百三十章 籤後劫第二百九十三章 姜義訪陳第一千一百章 南北爭第一百三十七章 你可有道統可分善惡第五百七十一章 探子一封信第四百六十一章 兵馬未動,外交先行第五百零四章 洛陽來客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觀一事而略一事,乃有隱第七百四十九章 大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