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北地現在的局勢,頗爲微妙。

這點,在場衆人心知肚明,只是裡面的複雜關係,單純靠腦子想,一時半會還真難理清。

這不是他們見識淺薄、智慧不足,而是因爲,無法像陳止這樣通觀全局,又有十二生肖摺紙確定消息,又有密諜司掌控情報,還有與麾下將領氣運相連,可見他人之所見。

有此種種,即便坐於一處,亦可縱覽全局。

反觀這些幕僚,多數侷限眼前所知,視野天然受到限制,考慮問題的時候自有偏頗,被陳止一提醒,卻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試圖將裡面的關係整理清楚,個個冥思苦想。

見着衆人表情,陳止的目光掃過衆人面龐,忽見得一人神色自若,心下一動,就問道:“高並,見你若有所思,似有所見,不如說出來,供諸君思量、參考。”

高並是隨冉瞻一同過來的,作爲隨軍的錄事參軍,要將今夜襲營一戰的前後關係述說清楚,因此前跑後站,遠沒有冉瞻那般清閒,可以說冉瞻能這般瀟灑、逍遙,有一大半的功勞要算在高並的頭上。

不過,高並並非就吃了虧,因爲所求不同。

他本就不似冉瞻那樣,將安身立命的根本放在戰場殺敵立功上,而是着眼於謀劃,尤其是,他自知不如冉瞻那般受徵北將軍的青睞,那就需要靠本事抓住機會,因此時刻準備着。

這時聽到陳止的問話,立刻一驚,旋即注意到周圍人投來的目光,想到這兩日陳止時常垂問自己,馬上就意識到機會來了。

壓下心頭的興奮,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在心裡默唸一遍、整理腹稿,等思路徹底通順,這纔開口說道:“表面看來,將軍您無疑是北地最強勢的,有幽州爲根基,又有七品鮮卑做利劍,先退了段部和宇文部,又逼着慕容部低頭,眼下拓跋部分裂內戰,似乎已無可阻擋。”

陳止點點頭,其他人則暗暗嘀咕,這話還用你來說?但到底是陳止在問,衆人不好出聲反駁。

但緊跟着卻聽高並繼續道:“但當下咱們徵北將軍府的一大症結,就是兵力不足,能征善戰的皆代郡根底,真要征伐,人數不夠,說什麼都是白搭,因此需要休養生息,這就限制住了咱們的攻勢,真要橫掃周邊,還要等上幾年……”

說話的時候,他觀察着陳止表情,見對方微微點頭,不由一喜,就說道:“除了咱們之外,各方勢力也有各自情況,南邊冀州的局面複雜,先不多言,就說這北邊的草原。慕容與拓跋各據一方,其實是相互牽制、勢均力敵的局面,不過他們各有麻煩,慕容氏要迅速崛起,收攏各部,便要建立一套新體系,需要時間,經過將軍一番威逼,名望受損,各部離心在所難免,這時間還要拉長;”

“再看拓跋部,在中原紛爭之時,此部都是旁觀不言,只有匈奴一家是其威脅,其實沒有多少兇險,反而以此爲藉口,向朝廷討了不少好處,因此壯大速度驚人,若是那拓跋部不顧一起的徵發兵卒,甚至能一口氣召集近四十萬人作戰!這樣一個勢力,如今要陷入內鬥,等於是一分爲二,原本的戰力爲之減半,並非壞事!”

他看了一眼其他人,頗爲自信的道:“即便拓跋六修與代郡有仇,可現在卻不是報仇的時候,一旦出兵,是幫助拓跋部維持穩定,如果讓拓跋六修敗亡,與他敵對的一方得利,很快就會恢復成一個完整的拓跋部,實力不損,反而因爲沒了拓跋六修,咱們沒理由去找他們的麻煩了,倒不如維持兩邊均勢,既能削弱拓跋部,讓他們相互消耗,無法擴張,還能牽制幷州匈奴,等將軍整頓了幽州,積蓄好力量,則打着復仇旗號出兵以討不義,一舉多得,豈不美哉?”

這番話說下來,立刻讓不少人對高並刮目相看,但也有人忍不住在心中嘀咕,說此人還真是心有毒計,這分明是要把拓跋部算計到死啊!

只是再怎麼想,注意到了陳止的表情,都不好說出來。

“你說的不錯,”陳止站起身來,“我暫時不會動拓跋六修,但也不會讓他好過,這次傳話給他,讓衛氏歸來,不單純只爲了這一個世家,諸位可還記得拓跋鬱律與我的約定?”

人羣中立刻就有幾個人表示記得,隨後又恨恨的唾罵拓跋氏背信棄義,這些往往是最早就投奔的,知道當初有拓跋部與代郡有三萬人的約定,卻只送了一半不到。

“約好的中原人口,卻沒有送來,正好討要,”陳止環視一圈,視線落到高並身上,“衛氏北上之後,衛操叔侄得了拓跋猗盧的信任,便幾次進言,廣納漢家之人,於是塞外百姓、工匠多有投奔者,收攏了民心與工匠技藝,又有寒門學問不低的子弟過去,也成了助力。”

陳止輕輕搖頭,心有嘆息。

“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在中原失勢的世家、世家子弟,在走投無路之下,也過去投奔,這就是賢才基礎,拓跋氏和慕容氏能夠發展壯大,與這些投奔草原的漢家人密不可分,這次討要衛氏,自然不獨一家,即便拓跋部不肯,也是打出旗號,讓人知道幽州亦是歸途,同時離間拓跋與漢,讓其上下猜忌,彼此相疑,以亂其勢力,爲將來平北奠定一個基礎。”

這話,就是在告知手下幕僚,爲何要替衛雄出頭,卻讓不少人聽着背脊發涼,覺得此計甚毒,所慮猶有過之。

當然,前提是那衛雄真心投靠。

對此,陳止卻不怎麼擔心,一來他通過氣運,已看出衛雄虛實,二來,其人剛纔也已意動。

這第三點,則是陳止思量着,在原本歷史上,這叔侄二人就有心向中原的意思,甚至在名義上,還曾爲朝廷立功,得了封賞。

就算在這其中,有政治妥協、利益交換的可能,但不可否認的,是這衛氏很大程度上,是可以爭取的。

“不過,爲了以防萬一,還是得做好準備,萬一拓跋六修翻臉,須有反制手段……”

這麼想着,陳舉從外面走了進來,看樣子是有話要說。

陳止一見,招呼過來一問,就聽陳舉回道:“陳京已經抵達營中。”

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九十五章 品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九十五章 品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
第六百七十五章 修仙也要講忠孝第五百九十五章 胡馬圍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原本事泄,陳家衆喜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之怒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漢太樂令,不與書院和稀泥第一百零一章 世間安得兩全法第三百零五章 取琴來! 今夜有事,只有這一小章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落寞結局第一百零二章 歡談暢飲誰頭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走投無路,便去幽州吧第八百九十章 得勢且肆意第二十八章 先生千萬不要嫌少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強勢面前,何來心機?第六百三十八章 錢不在我,以利誘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平州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人尚未動,南已呈亂第七十八章 自作孽第十四章 坊中店外代書人第三百五十章 風範氣韻,極參神妙第九十五章 品第二百五十七章 盡皆在掌握,無出我意者第四百四十三章 吳君陽謀算三家第三百七十七章 我看秘書省就不錯第二百零二章 前後行第六百四十六章 替我給陳止帶句話第四章 守一於道第六百三十六章 勝訊佐刀落人頭!第八百八十九章 這麼巧,你也趕路啊第三百八十六章 藏書館的陳秘書第九百一十三章 兩王同念,尚書尷尬第八百四十一章 不是生路,便是絕路!第二百零九章 豈非有如殺雞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文章第一第七百一十五章 長街燈火書明字第八百章 九官何屬?第五百五十七章 我後悔啊!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往薊縣,升龍壇第五百三十六章 種猜忌心,待風聲起第五十五章 機關算盡,遠望不知身邊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人之初,性本惡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玄甲下蜀,長生觀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幽州出手,撲朔迷離!第五百八十章 陳計有所需第一千零九章 世家子落魄而行第三百八十章 諸評多榜分排名第九百二十八章 可延壽否?第六百二十二章 弦震火延蒺藜散,骨斷顱裂心膽崩!第九十二章 諸位,醒醒第六百七十六章 元亨利貞,皆有其歸第七百三十七章 白銀有價,節節攀升第六百八十章 蜀地天師道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子主祭!第七百九十章 局連環,一動皆動第三百九十二章 世家一動,家丁成千第五百九十章 走與撤與潰,土崩瓦解第二百六十五章 餘波漸進波瀾起第九百六十五章 單于衰第二百三十四章 聖王之道,天下大利!第六十一章 世兄之才,今日方知第七百四十五章 江都使姓桓,七品一萬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陳止行不行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三十二章 投靠你,有什麼好處第八百九十一章 噩耗一來,手足無措第六百四十二章 都是假的!你在騙我!第二百三十六章 此局當可拖住他第七百八十三章 不拘一格降人才第二百九十章 冉家有兒郎第五百五十二章 兩胡交匯?第八百三十五章 後軍出擊,南路勢變第七百二十二章 別動手!第一千零九十章 國頹運衰人心亂第八百八十一章 幽州軍潰,衆叛王氏第三百三十六章 破局第九百三十一章 一字曰:易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掌生死,恩威發乎於一身第七百九十七章 法不過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武鄉侯北上鎮匈奴第九百七十一章 割地?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幸而陳氏不知玄第二百七十八章 好一頓毒打!第四百四十六章 規矩相須,陰陽位序第七百零八章 事關功業,教主指路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三王,亦爲賊!第九百零五章 晴天霹靂!第一百四十九章 步入院庭迷人眼第六百九十四章 籤筒異動第九百一十二章 正是拉攏之時!第五百章 打亂局面第一百二十三章 佛盛則運衰第九十五章 品第七百二十一章 書滿廊第八百零五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七百六十九章 將軍要淡定第七百七十三章 天下之患,在於土崩,不在瓦解第九百一十三章 漢殤(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有將求起勢,有士意莫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