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西北望(中)

按照沈默的指使,戚繼光眯起一眼,用另一眼去瞧那第二支槍的槍膛,終於發現了端倪……只見本該光滑的槍膛中,竟有一圈螺圈狀的線紋。不由擡頭問道:“難道是這些線在起作用?”

“是。”沈默頷首道:“這叫膛線,別小瞧它不起眼,卻可以讓你的子彈打得更遠更準。”

接掌兵部後,沈默特意命人展開調查,以找出目前軍隊裝備所存在的缺陷。其中關於火槍,除了上面所說的種種不足之外,最受官兵詬病的,還是其‘射’程方面的問題,因爲是圓形子彈,且槍膛不標準,往往明明瞄準的是地下的鹿,開槍之後卻差點把天上的鳥打下來。

沈默把這個問題‘交’給兵工總廠的工匠和泰西來的專家們,自己也在苦思解決的辦法……他雖然只是個‘門’外漢,但畢竟多了五百年的見識,總能從後世成功的經驗中,找到些許的靈感。

他想到了兩個方法,一個是給槍加膛線。因爲從蒐集的情報看,普魯士人在七十年前,就已經在槍膛內加刻膛線,不過從搞到手的槍支看,他們的膛線是幾條直線,應該是用來加快裝填速度,並不是爲了提高準確度。真正的膛線火槍,應該是出現在三十到五十年前的普魯士地區。沈默得到了幾支製造時間爲西元一五四四年的瑞士造,便刻有十分‘精’美實用的螺旋狀膛線。,因爲西文中,膛線的發音爲‘來複’,所以這種槍又被稱爲來複槍。

至於瞄準裝置,大約也是在七十年前發明的,沈默得到的幾支名爲‘jaeger’‘精’美的貴族用槍中,就有最基本的準星、照‘門’的配備。

有了膛線和瞄準裝置,‘射’擊的準確度大大提高,可以達到二百公尺之外。據說在十六世紀初,也就是六七十年前,那位神奇的大畫家兼大發明家達芬奇,曾經帶着自制的來福槍來到佛羅倫薩的城牆上,瞄準圍城的敵軍開了一槍,打中三百公尺外的一名敵兵。也就是自那時起,前膛來複槍,在普魯士、奧地利地區開始大量的應用。

但因爲這年代來複槍的膛線,是要靠手工刻上去的,成本不菲,造一支符合要求的來複槍,足以生產兩支不錯的滑膛槍。不過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使用來福槍的時候,彈頭與膛線必須緊密咬合,無法像滑膛槍一樣,使用直徑較槍管內徑還小的彈丸,因此前膛來複槍的裝彈十分困難而耗時,所以爲了維持大量火力,各國的正規部隊仍然配置滑膛槍。

而且通過長時間的實戰‘射’擊,人們‘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增加方法,比如將彈頭用浸了油脂的布或者皮革,包上以利前膛裝彈,對於熟練的‘射’手來說,裝填速度並不慢於滑膛槍多少,所以這種來複槍依然在歐洲被廣爲追捧。

像沈默的‘jaeger’獵槍,槍管很短,主要用途是在打獵和競賽上。據說最近幾年,這種來複槍已經風靡歐洲,貴族們時常舉辦使用來福槍的‘射’擊競賽了。當然這種‘射’程遠、威力大的武器,也不只是貴族的玩物,當時德國各地諸侯的主要收入是出口傭兵,他們提供歐洲各國軍事服務,所配備的也就是這種‘jaeger’槍,因此這些德國傭兵也稱爲‘jaeger’。他們通常在戰爭中作爲散兵出現,擁有隨意移動和自主‘射’擊的權力,負責偵查和狙殺等任務,就像‘肉’中刺一樣令敵方難受。

對於這種利器,沈默自然不能無動於衷,便讓兵工總廠也研發膛線技術。對於諳熟這個時代各種槍械製造的腓力總監來說,給槍管拉出膛線,並沒有什麼難度,僅僅幾天工夫,他便搗鼓出一臺手工膛線機(注),並在隆慶式步槍上刻出了合格的膛線。

對於槍支‘射’擊‘精’度的改進,沈默還有一個建議,便是將球型的彈丸改成一頭尖的長形彈丸。這這沒有什麼技術上的難度,就是一層窗戶紙,可不捅開的話,不知何年何月纔會有人靈光一閃想到這一點。

在兵工總廠的試驗中很快發現,長形彈丸確實較球形彈丸優越。第一,重量相同時,長形彈丸的直徑要比球形彈丸的小得多,而且它的頭部做成尖形,可減小飛行時的空氣阻力。可大大縮小槍的口徑,減輕槍的重量,提高槍的堅固‘性’。第二,長形彈丸同槍膛的接觸面積要比球形彈丸大得多,能更好地嵌入膛線,因而可減小膛線的深度,這對於降低製造成本,無疑是一個福音。

而且在實驗彈頭材質的過程中,彈‘藥’師們發現,錫質或者鉛質的彈頭,因爲質地柔軟,在‘激’發時,經常堵塞槍管。按說應該放棄這種材質,但有人想到,是不是可以把彈丸的直徑縮小一些呢,試驗之後效果竟然極佳。經過一番‘摸’索之後,將彈頭定型爲底部略凹的樣式,這樣彈頭能在火‘藥’點燃後迅速膨脹,使彈頭緊貼槍管膛線,在膛線的壓迫下,彈頭又可以高速旋轉而出,命中‘精’度大幅提高。並在擊中目標後會馬上變形,能造成更大的創傷,尤其是對大型動物,有很強的停止作用。

但是因爲這種彈頭,只能用質地柔軟的金屬製造,目前最合適的只有鉛和錫。其中錫的熔點更低,質地更軟,效果也更好,但工匠們擔心,士兵會‘私’吞這種昂貴的金屬,所以一直決定採用更廉價的鉛來製造這種彈頭……而且因爲這種彈頭太容易變形,所以兵工廠中並不負責生產成品,只是提供模具,由士兵在戰前自行鑄就。

而且爲了使子彈在槍膛中迅速變形,工匠們還改善了火‘藥’的配比,在硫不變的情況下,將木炭增加、將硝減少。並採用最優質的木炭,以此達到燃燒熱增加的目地……這也是幾百年煙‘花’生產得出來的經驗。

在這個時代,玩火‘藥’比大明好的,還沒有。

“方纔你打得那一槍,就是改進後的長形彈丸。”沈默對戚繼光道:“否則這杆槍的有效‘射’程,最多隻有八十步。”說着一指那支線膛型隆慶式道:“不過能發揮出長形彈丸威力的,是這種槍,不妨試一試。”

戚繼光便依言,先退到一百五十步外,瞄準,命中。再退到一百八十步,再命中……再就不能往後退了,因爲院子就那麼大了。但吳兌很有信心的說,準確命中二百步內的目標,是沒有問題。

結束了槍械演示,回到議事廳內,衆位將領還無法從方纔的震撼中走出來……這種前所未有的快、準、狠的隆慶式,足以讓步兵能夠打出足夠密集的彈雨,即使面對騎兵的衝鋒也不再是軟弱無力的了。有些人不禁開始想入非非,幻想自己的部隊手持隆慶式,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美夢了。

終於,有人忍不住問吳兌道:“吳大人,咱們什麼時候換裝這種隆慶式啊?”

吳兌搖頭道:“還沒有計劃。”

“大概給個時間也行啊,”衆人也七嘴八舌道:“總得給個盼頭吧。”

吳兌看看沈默,這個問題不是他能回答的。

沈默擱下手中的茶盞,微微笑道:“諸位,誰跟你們說,要換裝這種槍了?”

“在軍演上都展示出來了,不列裝幹啥?”馬芳仗着面子大,嘿嘿笑道。

“那叫震懾,懂嗎?”沈默似笑非笑道:“那幾槍是打給看那些土司頭人們看的,你們只是跟着沾光而已。”

“那末將就不懂了。”馬芳大睜着眼道:“這麼好的槍,幹嘛不給裝備?”說着嘿然笑道:“見了這‘隆慶式’後,誰還用那種破爛鳥銃。”

“對不起,”沈默輕輕搖頭道:“你們大多數人的部隊,還是得用鳥銃作戰。”

“爲什麼?”馬芳急了。

“怎麼和閣老說話呢!”譚綸趕緊叱責道。

沈默擺手示意無法,對馬芳淡淡道:“你只知道這種槍好,卻不知它要‘花’多少錢……”

“是啊……”那邊吳兌趕緊接上介紹道:“別看這條槍不起眼,可要想造出來,還真不是件容易事。別不得不說,單說這槍管。”說着望向戚繼光道:“元敬兄對我大明的鳥銃最有發言權,你說我們原先的槍管,有什麼問題?”

“問題可不小。”戚繼光輕嘆一聲道:“易生鏽不說,還容易炸膛,而且槍管也不直順,只能打哪算哪。”

“是的,我們大明的鳥銃,之所以無法與西洋火繩槍相比,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鐵材質量不行。”吳兌嘆息一聲道。

“這個問題,在當年抗倭時,末將就察覺到了,”戚繼光點頭道:“我們的兵器總是能被倭刀砍斷,堂堂大明天朝的鍊鐵技術,竟然比不過一區區倭國,真要羞煞國人。”

“不是技術不如人。”吳兌搖頭道:“這兩年,我們考察了泰西、大食的十幾個產鋼國家的冶鐵技術,發現他們的工藝,都落後於我大明上百年,”說着苦笑道:“包括佛朗機和西班牙,都是這樣子。”

“那爲何我們的火槍會落後呢?”戚繼光不解問道。

“有兩個重要原因。”吳兌伸出兩根手指道:“第一,我國缺乏高品位的鐵礦石。兵部派員考察了全國十五個大的鍊鐵工場,發現他們所用的鐵礦石,雜質的含量都比較高……”

“準確的說,是磷與硫含量都比較高。”沈默淡淡說道,在他後來那個時代,勘探技術那麼發達了,中國還是找不到高品位的鐵礦,依然要從國外大量進口鐵礦石。他估‘摸’着那時候的科學力量都解決不了的事情,自己這個文科生,就連想都不要想咯。

“另一個原因,就是鍊鐵的燃料問題。日本也好,大食、泰西也罷,但凡能出產好鋼的地方,都是用木炭鍊鐵。其實我們華夏,自古以來也是採用木炭鍊鐵,雖然在宋明之後改採煤炭鍊鐵。但其實本質原因,不是技術的進步,而是由於北方林地日益枯竭,木炭的供應無法保證,只能大量採用煤炭鍊鐵。”吳兌輕嘆一聲道。

“我們的煤,和鐵礦石一樣,也都是高磷高硫的。”沈默接着道:“在這種煤炭的影響下,就造成了鐵質的急劇惡化。在應用方面,含硫太多的鐵管容易炸裂,含磷太高的鑄鐵‘性’脆,作爲刀劍容易斷裂,用來造槍炮,容易炸膛。這個對造槍的影響最大,因爲造槍不能像造炮那樣,用較厚的管壁厚度與較大的重量來彌補。”

“目前,這個問題解決辦法有三,”吳兌道:“一個是用銅代替,但那個成本就高了去了,而且大明同樣缺銅,根本沒有量產的可能;二是不惜成本的反覆鍛造,要達到泰西槍管的標準,我大明產的生鐵,十斤才能鍛出一斤‘精’鐵,五六斤‘精’鐵才能做一支鳥銃。這個成本也不低,而且太費時。”

“還有第三個呢?”尹鳳追問道。

“就是從國外進口鐵礦石,在國內用木炭鍊鐵。”吳兌道:“目前隆慶式所用的鐵材,都是通過這種方法,在蕪湖冶煉出來,然後運到京城來的,這樣的成本其實最高,但卻是目前唯一能量產的方式。”說着給出個數字道:“目前一支隆慶式的造價是五十四兩白銀,日後最低可以降到五十兩,其中這鐵管子就佔七成價。”

“那不成純銀打造的了?”衆將咋舌道。

“所以在沒有解決原料問題之前,”吳兌給出了最後的答案道:“隆慶式的產量,只能在每年一萬支……不是兵部造不出更多,也不是沒有那麼多的鐵礦石,而是朝廷沒錢。”

(注),手工拉膛線的方法,請參見公衆版最新添加的文史資料。

第564章 大發明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614章 年夜第13節 城隍廟(上)第805章 希望(中)第31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601章 憔悴人見憔悴人第869章 暗算(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442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83章 劫殺第453章 秘戰法第814章 真相(下)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576章 伴君如伴虎第459章 呂竇印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350章 修史第314章 藍道行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322章 聖心獨裁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中)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上)第518章 招師第二一九章第49節 鬥呂(上)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808章 意外(中)第652章 新相第8 九三章 夜宴(下)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中)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804章 束氏狸狌(上)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509章 投壺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117節 新任知府(下)第732章 幕僚(上)第504章 瓦全(上)第585章 顯靈第86節 老宅(中)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719章 莊園番外篇十年一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636章 有情人當永聚首第263章 百聯難爲解元郎第676章 歸鄉(上)第690章 水或火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137章 生與死第846章 希望(上)第173章 壯族第811章 審(下)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670章 沈縣令第444章 紅袍第736章 潤物無聲(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872章 明爭(上)第182章 阿蠻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333章 把愛全給了我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798章 海風(上)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番外篇十年四第281章 東陽雞第50節 鬥呂(中)第788章 過年(上)第870章 暗潮(中)第767章 《登極詔》(下)第885章 大婚(下)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737章 禮物(中)第917章 暴起(中)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下)第836章 三雞報曉(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653章 一團和氣
第564章 大發明第738章 運籌帷幄(中)第614章 年夜第13節 城隍廟(上)第805章 希望(中)第31節 潮生,我們支持你!(上)第291章 世上最強的功夫!第601章 憔悴人見憔悴人第869章 暗算(下)第908章 瓊林天下(中)第442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283章 劫殺第453章 秘戰法第814章 真相(下)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744章 形勢逆轉下第576章 伴君如伴虎第459章 呂竇印第801章 中秋之亂(下)第778章 射天狼(上)第350章 修史第314章 藍道行第222章 二桿子救駕第322章 聖心獨裁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中)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803章 皿字號(上)第74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中)第730章 東南攻略(上)第518章 招師第二一九章第49節 鬥呂(上)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808章 意外(中)第652章 新相第8 九三章 夜宴(下)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中)第1章 一夢五百年(中)第777章 西風勁(上)第331章 窮則思變第423章 柳暗花明第804章 束氏狸狌(上)第768章 上朝嘍(下)第509章 投壺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22節 把事鬧大(上)第109節 順之心隱(上)第117節 新任知府(下)第732章 幕僚(上)第504章 瓦全(上)第585章 顯靈第86節 老宅(中)第739章 聚和堂(中)第719章 莊園番外篇十年一第8 九五章 難料(上)第8 九四章 雄黃酒(中)第636章 有情人當永聚首第263章 百聯難爲解元郎第676章 歸鄉(上)第690章 水或火第347章 是的,我愛你!第137章 生與死第846章 希望(上)第173章 壯族第811章 審(下)第115節 新任知府(上)第670章 沈縣令第444章 紅袍第736章 潤物無聲(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872章 明爭(上)第182章 阿蠻第913章 金融之戰(上)第333章 把愛全給了我第605章 白忙活和白忙活第798章 海風(上)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番外篇十年四第281章 東陽雞第50節 鬥呂(中)第788章 過年(上)第870章 暗潮(中)第767章 《登極詔》(下)第885章 大婚(下)第248章 正面的較量第167章 不速之客第8 九六章 丁憂(上)第878章 大政變之鹿死誰手(上)第201章 物是人非事不休第476章 連環計之慾擒故縱第737章 禮物(中)第917章 暴起(中)第728章 成敗轉頭(中)第909章 閹寺雄起(下)第836章 三雞報曉(中)第827章 路在何方(下)第887章 奪情風波(下)第653章 一團和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