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新相

一……兒

纔剛入夏,便是京城一年中。最美好的時節。

一場細雨網過,屋檐滴下幾顆露水。風夾帶着這季節特有的清爽,隨風飄舞的柳絮楊花已看不見向日葵卻對着太陽綻放,整個京城彷彿迎來新生一般。

這幾日的北京城,確實生了很多的變化,嚴閣老黯然返鄉;嚴世蕃被配雷州;一塊由嚴嵩和嘉靖共同完成的“六必居。匾額,也在前門內,一家醬菜館前悄然掛了起來,但無一人道賀,也惡一人光顧,愁煞了那位叫張德貴的少東家。

但這一切,都比不了內閣的變化更吸引人,在嚴嵩離京的第二天,嘉靖便任命徐階爲內閣輔,少傅兼少師,”實際上,徐階已經代理輔半年了,不過名不正則言不順,所以一直循規蹈矩,不過是低調維持着局面而已,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他跟嚴嵩沒什麼不同,都是靠贊玄修、寫青詞、拍馬屁上去的。那換成他當輔,也不過是燒窯的碰上賣瓦的,都是一路貨。

但徐階的舉動讓他們大跌眼鏡

正式上任的第一天,他便於自己西苑的直廬中就是原先皇帝給嚴嵩建的直廬,現在賜給徐階,供他休息之用徐階在雪白的牆壁上榜書三語,曰:“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任何走進這間直廬的人,都可以看到這醒目的三行大字。

毫無疑問,這是徐階登援席後的第一次宣言,向皇帝和百官表明了他的政治態度和治國施政方針。

然後他在對六部九卿的第一次輔諭中,便明確道出自己行使相權力的原則“事同衆則公,公則百美基;專則私,私則百弊生”表明自己不會專斷獨行,必要虛心接受大家的意見。

緊接着,他在以前輔身份,向嘉靖所上的謝恩奏章中,勸誡皇帝道:“採輿論利便者白而行之。希望皇上廣開芊路,重視、鼓勵和保護輿論,對有上奏者應詳加查詢,如果事大而言實,則行之;其不實者。“事大則亦薄其責而容之”意思是,即使說錯了,也應該寬容,以鼓勵天下人大膽進言。

徐階甫一上任的接連行動,絕對是早有謀劃,尤其是時機選擇的十分巧妙一在皇帝剛剛任命他爲輔的當口,除非他的諫言大逆不道,否則皇帝是不可能駁他的面子,因爲那等於皇帝自扇耳光,承認自己用人不當。但徐階畢竟講究以柔克網。不可能蹬鼻子上臉,沒有利用那短暫的“無敵狀態”爭取更多的權益,反而“以威福還主上,的謙卑姿態,提出了這個小小的要求。

嘉靖雖然對大禮議中前赴後繼的言官心有餘悸,但想想畢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這些年裡,除了偶有幾個愣頭青之外,大部分官員還是挺老實的,便沒有駁輔的面子,準了他的奏請,明文宣示百官。

歸根結底,他已經習慣性的輕視自己的臣子,認爲他們不敢在自己面前胡說八道。

但究竟敢不敢,還得走着瞧。

這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一點起來,先不說效果如何,立玄得了個滿堂彩,京中百官無不交口稱讚,尤其是那些科道言官更是歡欣鼓舞,誓要將嚴篙當政時,落下的爪牙污名洗刷。恢復言官們昔日的榮光。

但讓徐階十分失望的是,現在的科道言官,素質簡直比二十年前差了不止一截,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嚴嵩把持朝政這麼多年,早把這些專門告狀的傢伙,大都換成了自己人,剩下一部分,則是他徐閣老的人,兩方人眼裡沒有對錯、只有對方,一切以打倒對方爲要,凡是對方支持的必反對,凡是對方反對的必支持。

但這種事積弊日久,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徐階只能先緩一緩,任由他們狗咬狗一嘴毛,待時機成熟再收拾爛攤子。但有些事情不能緩,必須立即着手去辦。他必須把握這黃金時機,黜貪汰庸,洗刷弊政。爲大明朝換來一朝新氣象。

總體來說,徐階宣佈要抓三件事,一是整頓吏治、這是哪位相上臺。都必須的表態。彷彿國家的問題都在吏治,吏治清則天下安一般;二是針對暴露出來的邊鎮將帥冒領剋扣軍餉的弊端,責令各省長官以身作則,違者聽部臣及該科參奏嚴懲;三是清理鹽政,因爲朝廷近些年,加派了五成鹽政的課稅,令兩誰“苦不堪言。徐階便暗示巡鹽御史徐愜,提請嚴嵩任內提高的課稅額度一體撤銷,恢復原先的程度。

徐階在三把火後亮集三板斧。得到的喝彩聲卻稀稀拉拉,因爲吏治也好、剋扣軍餉也罷,那都是百多年的積弊,你徐華亭要是能解決,那還真

徐渭就對徐階大爲不滿,抨擊他這是避重就輕,專做道場不念經!

“什麼“以用舍刑賞還公論。?說得比唱得還好聽!”徐渭揮舞着雙手,在一衆瓊林社的同年面前。白臉憋得通紅,吐沫星子亂飛道:“可笑我還與朝野衆人一樣,對他的“三還。竭誠擁護,拼命鼓譟!怎麼一到了正事上,就這麼虛僞了呢?”

孫鋌笑道:“那你說,徐閣老該毒麼辦?”

“要真是按“公論,的話,當務之急。是給楊繼盛他們平反昭雪;勸聖上立即停止修玄、恢復朝會。導朝政於正軌;是大張旗鼓查處貪墨官員肅清朝綱;是遏止豪強兼併土地,減輕百姓負擔。並增加國常收入!可這一切,徐階做了嗎?”徐渭憤憤道:“他一樣都沒做。”

“這我可得說句公道話了一邊的諸大綬笑道:“這些事情,徐閣老未必不想做,但真的做不到。”

“那”徐渭瞪着眼道:“也不應該減免鹽稅啊!”說着提高聲調道:“天下之利在於鹽,鹽利之半在於兩淮!國家每年在食鹽上生利十分,只有兩分能進國庫,八分倒進了那些大鹽商、大貪官的腰包裡。現在國家好不容易分到四成,大頭還在鹽商那裡呢!現在徐階卻巴巴的退回原樣,他到底是大明的相。還是鹽商的買辦?”

“這是投桃報李”孫鋌也勸他道:“沒有辦法的,沒有山西幫挺他。他就鬥不過嚴黨,也沒法順利執政。所以做些妥協,都是有必要的。”

“你們”徐渭目光掃過他們幾個,鬱悶道:“一個個全都變了。當初滿腔抱負的熱血青年去哪裡了?怎麼就剩下一個個老氣橫秋的小官僚了?”

“文長兄,這樣說不太好吧……孫鋌冷笑道:“如果你覺着大家都不好,就你一個好,往往不是大家的問題,而是你出了問題

徐渭哼一聲,對默坐在角落的沈默道:“你別老不吭聲,卻來評評理,到底誰對誰錯?”

沈默聞言笑道:“你們各有各的道理,不過現在徐閣老上位時日尚短。還不能太早下結論,所以也說不上你們誰對誰錯

“瞧你這稀泥和的徐謂嘟囔一句,卻也終於不再作。

“說實在的這時陶大臨道:“我也覺着,徐閣老做了很多,造的聲勢很大,但實際的東西並不多

“他現在有所顧忌啊。”沈默道:“內閣就他一位,固然沒人跟他爭,但獨相也壞處也很大,不管做什麼,都會被說成是獨斷專行,跟他的“三還,相悖,所以一定得等到新的大學士入閣,才能做些務實的事情。”說着笑笑道:“現在以務虛造勢爲主,是十分明智的,只要把勢頭造起來,到時候內閣還不是被他牽着鼻子走?”

“你的意思是”陶大臨道:“新的大學車馬上就要出爐了?。

“必須的。”沈默笑道。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心一一,心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新任相的一系列動作,在沈默這些事不關己的人看來,不過是些談資罷了,看得慣就贊兩聲,看不慣就罵兩句,都沒什麼關係。

可在失去領的嚴黨分子那裡,卻會引起極度不安,讓何賓、萬採、胡植這些人惶惶不可終日,唯恐哪天就大禍臨頭。哥幾個湊一起看了看,呵,都成九月裡的黃花菜,又瘦又憔悴了。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何賓道:“咱們得想法子改善一下處境了。坐以待斃怎麼行?”另幾個也是這樣想,而且想到的法子都一樣,咱們都投奔袁姊得了,雖然大家平素平起平坐,但今時非比往日,人家是徐徐上升的太陽,咱們是芶延殘喘的月亮,就別端架子了,趕緊夾起尾巴來給莊子當兒子吧。

袁姊那邊也正犯愁呢,嚴嵩這一去,自己入閣已成必然,雖然做了一輩子的大學士之夢,可真到快實現的那一刻,才知道入閣拜相固然風光。可要想名副其實,還得有實力做基礎。徐閣老可是連嚴家父子都扳倒了,要對付自己還不是小菜一碟?

他自信天縱英才,正想入閣做一番事業呢,哪能甘心給徐階當陪襯。所以急需擴充自己的力量。此玄幾位部堂高官投奔而來,那真好比是乾柴草遇到烈火團、西門慶碰見潘金蓮,登時那叫相見恨晚、蜜裡調油啊!

袁姊說:“諸個兄弟奔我而來。咱們就是自家人,那以後有福同享有禍同當,若違此誓,豬狗不如。”

衆人也感動道:“閣老太仁義了,我們只能嘔心瀝血、肝腦塗地了。”便建言道:“當務之急,您老就是趕緊入閣,現在內閣乏人您進去就是副相,就是跟徐華亭頂着幹。也是可以的。””袁弗謙遜道:“那山刀煩諸位兄弟,趕緊操作一下“遵命遵命。”衆人便散去。找到各自的親信。授意他們上書,請廷推內閣大學士。

但他們還是慢了一步,在他們還在構思奏章的時候,徐階便已經奏請嘉靖帝道:“內閣事務繁忙,非一人之力可擔當,老臣蟬精竭慮,仍左支右絀,懇請開廷推,再舉德高望重的才智之士入閣,以免誤了軍國大事。”既然新人入閣是必然,不如主動提出,還能賣個好,總比晚一步遭人誹謗要強的多。

見他毫不攬權,嘉靖帝欣然應允,命三天後廷推大學士,結果毫無懸念,禮部尚書袁姊,拜東閣大學士。入閣協理政務。

他空下來的禮部尚書,由嚴訥擔任,嚴訥的職位,則由李春芳接任。但嚴訥並不兼任翰林學士。因爲翰林學士僅爲五品。所以無需廷推,徐階直接宣佈聖旨,沈默卸任左舍都御史兼國子監祭酒,轉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學士,雖然在官職上仍然原地踏步走,但滿朝文武都認爲這是徐閣老在培植親信、封賞功臣了。因爲誰都知道,朝廷的上層精英皆出翰林院,當上翰林學士就意味着會有一幫前途遠大、志同道合的親信,助你扶搖直上,只要不出意外,定能入閣爲相,所以這個職位向來由禮部尚書兼任,專爲儲相培植威信所用。

現在徐階竟破例授予沈默,可見對其擡愛之重。可見坊間流傳,徐閣老輕沈重張的謠言,是多麼的不實。

徐階卻只能無奈的苦笑,因爲他被皇上小小的擺了一道。他的本意是讓張居正來擔任這個差事的,便奏言道:“大宗伯事已極繁,仍兼任翰林學院,雖日夜操持不能兩全。臣懇請分置二官,令一德才皆備之士。專掌翰林。”

嘉靖曰善,問道:“卿家可有人選?。

徐階便道:“丁未進士張居正。博學篤行、老成持重,可爲掌院。”

一般來說,嘉靖是不駁他面子的。但這次皇帝想了想,卻道:“上次命張居正與袁姊共書“濮議之辯”其曰:“必以尚未完成,怎忍心打攪於他?”

見徐階一臉錯愕,嘉靖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安慰他道:“這樣吧,等他修完了《大志》,你再給他安排個,合適的地方,以全他的誠孝。”頓一頓道:“至於翰林學院,也不給別人了。就讓你另一個學生沈默擔任吧。”

“謝主隆恩徐階痛快的答應下來,這才知道,原來就像沈默在自己這兒像後孃養的一樣,張居正在嘉靖那兒,也是今後娘養的。

歸根結底,張居正雖然用急智繞過了“濮議之爭,的陷阱,可難免會給皇帝留下皮裡陽秋的印象,怎麼可能比一直以“赤子之心。對皇帝的沈默,更討嘉靖喜歡呢。

其實這還得感謝嚴篙,要不是他點破了皇帝儲才以備新君的想法,也許沈默還會一直在家待崗。

至於國子監祭酒,則由翰林侍講徐渭擔任,使他成爲瓊林社紅袍加身的第二人。

但對同僚的賀喜,他表現的十分冷淡,好在大家都知道他什麼德行,也沒人跟他過不去。

瓊林社的兄弟們強拉着他到了沈默家說給他倆賀一賀,看在一桌豐盛酒席的份兒上,徐渭沒有亂掃興。但掃興的事情,還是在散席後到來了。

卻不是徐渭引起的,而是朱十三來到沈默的內書房,並給他帶來個。糟糕的消息,皇帝降下聖諭,命錦衣衛自即日起向東廠報告,有事不必再面呈皇帝。

看着面色惶急的朱十三,沈默嘆息道:“當初李芳回京,我就覺着事情不對,現在終於應驗了,看來皇上對內監的態度,確實轉變了。”

“大人,您可能幫幫我們啊。”朱十三從沒這麼六神無主過,他的雙拳不斷握緊鬆開,呼吸聲也很重。道:“如果讓東廠再騎到咱們脖子上。那十三太保以及下面的親信兄弟。沒一個能躲過這一劫。”

“我知道,我知道。”沈默緩緩點頭道:“讓我想想,想想。這個。關頭得先冷靜啊兄弟,要是自亂了陣腳,可真就誰也救不了

第780章 戰正酣(下)第771章 尚書(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806章 驚變(下)第851章 對決(下)第140章 吳成器第883章 神鞭(上)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787章 來使(上)第486章 歸航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281章 絕妙的配合第216章 無間道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885章 大婚(下)第684章 崔太醫第372章 洞房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141章 書生有用!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682章 承天府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下)第504章 瓦全(上)第292章 報仇鳥……第723章 正月(下)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上)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822章 絕殺(中)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104節 畫屏(中)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592章 馬瘦毛長蹄子肥第263章 百聯難爲解元郎第234章 鴻門宴第391章 吳淞江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94節 縣試(上)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869章 暗算(下)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687章 轉機第807章 審訊(上)第616章 大典第808章 意外(上)第104節 畫屏(中)第919章 殺(下)第449章 鑑番外篇十年三第8 九八章 日本(中)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474章 他從哪冒出來的?第869章 暗算(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第565章 暴風驟雨前第594章 斷頭飯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64章 會盟(下)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28節 對(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458章 風波亂第164章 出發啦……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586章 真兇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854章 鍾金(下)第235章 攤牌第59節 收成(中)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351章 王世貞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882章 原點(上)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504章 瓦全(上)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868章 局(中)第298章 天教吩咐點酥娘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729章 江南春(上)第906章 茶館(下)第164章 出發啦……第349章 冤家路窄
第780章 戰正酣(下)第771章 尚書(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420章 將軍的妻子與煩惱第849章 峰與亭(中)第806章 驚變(下)第851章 對決(下)第140章 吳成器第883章 神鞭(上)第102節 小三元之縣試案首(下)第787章 來使(上)第486章 歸航第493章 潮起潮落第281章 絕妙的配合第216章 無間道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885章 大婚(下)第684章 崔太醫第372章 洞房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163章 鐵柱隊長第141章 書生有用!第810章 長歌當哭(下)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682章 承天府第767章 《登極詔》(上)第840章 沙場秋點兵(下)第504章 瓦全(上)第292章 報仇鳥……第723章 正月(下)第62節 傳說中的沈氏族學(中)第749章 狸貓變老虎(上)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785章 內閣(上)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822章 絕殺(中)第758章 治安疏(上)第844章 復東勝(中)第265章 解元郎斗酒破百聯第104節 畫屏(中)第467章 連環計之聲東擊西第592章 馬瘦毛長蹄子肥第263章 百聯難爲解元郎第234章 鴻門宴第391章 吳淞江第166章 危難總有男兒出!第94節 縣試(上)第269章 天下奇聞第869章 暗算(下)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435章 不請自來第687章 轉機第807章 審訊(上)第616章 大典第808章 意外(上)第104節 畫屏(中)第919章 殺(下)第449章 鑑番外篇十年三第8 九八章 日本(中)第125節 大人物和小人物第474章 他從哪冒出來的?第869章 暗算(下)第907章 見龍在野(下)第565章 暴風驟雨前第594章 斷頭飯第913章 金融之戰(下)第738章 運籌帷幄(上)第864章 會盟(下)第9節 沈家大院(下)第28節 對(上)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458章 風波亂第164章 出發啦……第886章 願在法場證菩提(中)第364章 李默之死……第237章 蓴鱸之思第586章 真兇第8 九三章 夜宴(中)第843章 射天狼(中)第854章 鍾金(下)第235章 攤牌第59節 收成(中)第536章 神醫進京第351章 王世貞第819章 葬禮與喪鐘(上)第882章 原點(上)第五 卷京華煙雲雪滿天第231章 交給我,沒錯的第504章 瓦全(上)第779章 卷平岡(下)第724章 元亨利貞(下)第225章 小書童勇施美男計第868章 局(中)第298章 天教吩咐點酥娘第411章 甩賣啦,吐血了第729章 江南春(上)第906章 茶館(下)第164章 出發啦……第349章 冤家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