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不速之客

寒風夜雨中,所有人都依偎在火堆邊睡着了,沈默卻依舊沉浸在回憶之中……三個月來,像海鹽保衛戰這樣可歌可泣的場景實在太多了。

他還記得在海寧縣時,發現這裡雖然處於倭患重災區,卻幾乎從無倭寇光顧。經詢問才知,原來半年前,城守張鐵動員全城軍民,先將護城河挖深,再取土築起高一丈五尺的附城土牆,又在土牆上下貓竹籤、鐵菱角等物,使倭寇幾次進攻都碰得頭破血流,只好敬而遠之,不敢再嘗試。

在這裡沈默知道了什麼叫‘善戰者無赫赫之功。’

他還記得在金山時,一羣被官軍圍剿的倭寇,藏匿於一山洞之中,義俠吳壽之隻身衝入,一把秋水雁翎刀,連誅十餘名倭寇,將其盡數趕出洞去,爲洞外的官軍一一擒獲……但吳大俠也因身被數創,回來後便不治身亡了。

在這裡沈默知道了什麼叫‘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他還記得在處州時,指揮使丁僅及其子堯時極善將兵,麾下多勇士,且器械精利,以紅布纏頭,號曰‘紅頭軍’。丁氏父子與一般謹守城池的明軍將領不同,他們每每主動出擊,直搗賊巢,不僅殺敵甚多,獲利也頗爲豐富。

沈默到時,適值紅頭軍再次出擊,丁僅邀他同去,沈默欣然前往。途中丁僅分配六十人守船,那六十人卻一齊跪地告曰:“吾輩願殺賊,不願守船受怯名!”沈默壯其言,提出代替他們守船,丁僅便遣之殺敵。結果作戰時這六十人悍勇無匹,衝鋒在前,餘衆從之,遂大勝還。

在這裡沈默知道了什麼是‘匹夫之志不可奪’。

沈默還記得,將軍有一親兵黃猛者,膂力絕人,勇冠三軍。先從盧公守浙東,與賊戰於普陀山。黃猛被圍數重,身中數十槍,不死,突出重圍。賊亦知其名,謹避之。後來黃猛帶傷繼續從徵,猶殺六賊而死……在他身上沈默知道了什麼叫做‘男兒到死心如鐵’!

他還記得倭寇犯溫州時,官府採取的戰略是‘閉門守城,放棄鄉村’,以至於‘曠野獨匪民,棄之如棄草’。然而有生員呂正賓者,毅然率兄弟及同窗數十人出城,組織鄉鎮百姓保衛家園。他們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將倭寇引到一處沼澤,待其陷入之後,再撐竹排而出,用弓箭射殺。

得勝返城之後,呂正賓將繳獲的一把最精美的倭刀送給沈默,沈默以詩相謝曰:‘解刀贈我何來者?斷倭之首取腰下。首積其如刀有餘,書生也可橫叱吒。’

這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有軍有民有官有兵有商有儒,拜倭寇半年來的瘋狂蹂躪所賜,大明軍民的血性開始復甦了。這讓沈默堅信不疑,大明還沒有無藥可醫——那麼藥在哪呢?

想到這裡,他抽出呂生所贈的那柄倭刀,鯊皮的刀鞘握着十分舒服,在火光中的映照下,整個刀身便似一泓寒水,讓人不寒而慄。

這種刀的質量極爲精良四日,沈默記得有一次官軍將一個倭寇堵在條死衚衕裡,十幾個官軍攢槍刺之。本以爲定然可以一擊成功,誰知那倭寇猛斫一刀,竟然將十數支長槍一齊砍斷,明軍一下子成了空手,被白白傷了好幾個……好在那些士兵勇敢能戰,衝過去將那倭寇抱住,五六個人才將其制服。

沈默聽說這武士刀的製作十分複雜,要使用很多種不同材料,千錘百煉而成,造價十分的昂貴。但兼具韌性和硬度,每一把都可以稱得上是寶刀……反觀明軍所用的武器,全部是由各地府縣製造繳送,規格參差不齊,質量也極爲糟糕……比如說在嘉靖十年左右,江南各軍其實就已經以鳥銃爲主要兵器,但在真正與倭寇全面作戰後,各地所造的鳥銃銃管時常炸裂,以致於士兵提心吊膽,不敢雙手握銃,其精度也就可想而知。所以今年抗倭,官兵們寧肯重新使用弓箭,也不用威力大得多的鳥銃。

其實本朝並不是沒有這方面的能工巧匠,但是他們都在北京蹲着,專門爲皇帝的禁衛軍制造精美的甲冑和兵器。至於真正需要這些東西的邊防士兵,卻只能穿着襯以小鐵片的棉布襖,或者由紙筋搪塞而成的‘紙甲’,拿着切菜都嫌鈍的刀,去對抗這樣精良的武士刀。所以沈默覺着‘若論倭寇爲何每每以寡敵衆,可推其爲第二要素。’

正在胡思亂想間,突然聽到外面有親兵低喝道:“什麼人?”

大堂裡登時亂作一團,親兵們紛紛起身,一半跑到沈默這邊,將巡察大人團團圍在中間,另一半則在鐵柱的帶領下衝了出去。

不一會兒鐵柱轉回道:“大人,有個女的暈倒在外頭了。”

沈默輕聲道:“死了麼?”

鐵柱撓撓頭道:“應該是死了。”

“什麼話!”沈默皺眉道:“死的活的分不清楚?”

這時何心隱將斗笠帶上,輕聲道:“我去看看。”不一會兒他便夾着一團東西進來,往火堆邊的被褥上一擱,原來是個衣衫襤褸的女子。

見何心隱袖手站在一邊,沈默無奈的問道:“到底死了麼?”

“快了。”何心隱看他一眼道:“放到火邊上烤烤,興許還能回過來。”說着繼續用他那不鹹不淡的語氣道:“不過當務之急,還是先打發了她身後的追兵吧。”

鐵柱恍然道:“不錯,看她的樣子是被人追趕至此,體力不支暈厥過去的。”

沈默沒好氣的瞪他一眼道:“那還不準備迎敵?!”

鐵柱訕訕笑道:“大人莫怪,卑職腦子還不清醒。”便大吼一聲道:“出門結陣!”便有二十名衛士跟隨他出去。

沈默對何心隱道:“何先生,請你照看他們一下。”

何心隱點點頭,便飄然跟着出去。

沈默在侍衛的簇擁下,上到頂樓去,推開窗戶,頂着寒風往下看。

果然見五個黑影從遠處直奔過來,而鐵柱他們已經結好了陣勢,等待着倭寇上前……幾個月來跟着巡察大人東奔西走,他們也看過無數戰鬥,甚至親自參加了好幾戰。早已不是昔日的菜鳥,面對着突然到來的遭遇戰,親兵們都顯得很沉穩……然而沒等他們拔刀,便見一個戴着斗笠的身影從後面掠出,兔起鶻落間,已經殺到倭寇陣中,一柄秋水似的長劍神出鬼沒,竟將那五個倭寇堪堪敵住了。

鐵柱見勢揮軍前進,帶着手下加入戰團。那些倭寇應付一個何心隱便已經很吃力,這些更加支撐不住,頃刻間死了兩個,剩下三個轉身就跑。何心隱飛出手中寶劍,正中一人後背;鐵柱也扔出鬼頭大刀,打倒了另外一個。

還有最後一名倭寇,不要命的往遠處跑,他速度極快,這會功夫已經跑出老遠。

丟下一句‘我去追!’何心隱便展開身形,足不沾塵的追了出去,轉眼間兩人便都消失在夜色中。

閣樓上,沈安不過癮的咂咂嘴道:“太快了,沒看清楚就完事兒了。”

“站着說話不腰疼。”沈默笑罵一聲,轉身下樓去了。

到樓下時,便見火堆邊的那個女子似乎動了動。他這纔打量一下那女子,便見她的衣衫被樹枝荊棘撕扯得七零八碎,裸露的小腿上也傷痕累累,雖然臉上沾滿污垢,手腳不停的發顫,但看得出是個體態姣好的女子。

“誰有老酒,給她喂一碗。”沈默吩咐道,見沈安自告奮勇,沈默虛踢他一腳道:“去收拾桌子。”沈安小聲嘟囔一句,乖乖過去將公子的日記和幾頁心得細細歸攏起來,收拾到竹筒裡。

便有個親兵從酒囊裡倒出一碗老酒,在火堆上熱了,翹開那女子的牙關灌了下去。不一會兒,她的鼻翼好像開始喘氣了,臉色也有點泛紅,只是還沒有完全醒過來。

沈默便不再管她,問進來的鐵柱道:“是倭寇嗎?”

鐵柱沉聲道:“是,還有個沒死的招認說,他們是劫掠慈溪的倭寇,人數有上千呢。”看一眼那火堆邊的女子,他壓低聲音道:“這個女的從他們抓獲俘虜裡跑出來,他們五個追了十幾裡到了這兒。”

沈默點點頭,輕聲問道:“最近的官軍在哪裡?守將是誰?”

便有專門給他背地圖的親兵,迅速查看一遍道:“回大人的話,是新任寧紹臺參將戚大人的部隊。”

“戚繼光?”沈默輕聲喃喃道:“如果是他的話,應該就在附近了……放飛天火,看看有沒有迴應。”苦命的鐵柱便再一次出去。

這時沈默聽到嚶嚀一聲,便把視線投到那女子身上。

(未完待續)

第732章 幕僚(中)第590章 罵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中)第858章 婚變(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51章 對決(上)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662章 帝欲南巡第557章 三諾!第828章 在腳下(中)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883章 流年(中)第883章 神鞭(下)第516章 三公槐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504章 瓦全(下)第880章 逆天(中)第852章 鄉愿(中)第172章 鹿姑娘第705章 百歲第371章 婚禮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88節 繡春刀(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868章 局(中)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920章 式(上)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342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場第314章 藍道行第507章 曠工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864章 會盟(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上)第703章 父之過第883章 神鞭(中)第430章 發難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280章 解元郎請客第741章 民心似水(下)第509章 投壺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158章 聖旨到第857章 一代天驕(下)第224章 李默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692章 奪帝第864章 會盟(上)第820章 公祭(上)第705章 百歲第68 九章第302章 大地震第455章 扶乩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670章 沈縣令第392章 隱患第632章 火了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624章 愛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760章 較量(一)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356章 廷議第54節 李縣令(下)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444章 紅袍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844章 復東勝(下)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271章 三欽差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716章 平叛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51節 鬥呂(下)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569章 殺人第644章 帝王心第779章 戰正酣(中)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
第732章 幕僚(中)第590章 罵第816章 宰相的憤怒(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中)第858章 婚變(上)第151章 嘉靖皇帝第851章 對決(上)第326章 嘉靖的御膳第662章 帝欲南巡第557章 三諾!第828章 在腳下(中)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883章 流年(中)第883章 神鞭(下)第516章 三公槐第88 九章 君臣(中)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504章 瓦全(下)第880章 逆天(中)第852章 鄉愿(中)第172章 鹿姑娘第705章 百歲第371章 婚禮第724章 元亨利貞(中)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2章 秀才謀生(上)第267章 銀燭秋光冷畫屏第88節 繡春刀(上)第823章 辭舊歲(中)第448章 都是高人第795章 不如歸去(上)第310章 無量天尊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454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第868章 局(中)第856章 閣老的心(上)第904章 人從海上來(下)第881章 火中取栗(中)第920章 式(上)第825章 相對無言(上)第342章 富有嘉靖特色的下半場第314章 藍道行第507章 曠工第630章 濮議之爭第864章 會盟(上)第867章 寡人有疾(上)第703章 父之過第883章 神鞭(中)第430章 發難第288章 人品無敵……第280章 解元郎請客第741章 民心似水(下)第509章 投壺第192章 凱旋之後第8 九二章 困龍(下)第158章 聖旨到第857章 一代天驕(下)第224章 李默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上)第791章 春寒料峭(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692章 奪帝第864章 會盟(上)第820章 公祭(上)第705章 百歲第68 九章第302章 大地震第455章 扶乩第639章 最後的一本第670章 沈縣令第392章 隱患第632章 火了第908章 瓊林天下(上)第624章 愛第875章 奇怪的沉默(上)第760章 較量(一)第505章 帝國的繼承人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393章 糧食危機第356章 廷議第54節 李縣令(下)第258章 李郭同舟第444章 紅袍第730章 東南攻略(中)第844章 復東勝(下)第849章 峰與亭(上)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873章 隆慶皇帝(中)第271章 三欽差第47節 河中除樹(中)第716章 平叛第432章 機杼與琴聲第51節 鬥呂(下)第823章 辭舊歲(上)第426章 大奸似忠第569章 殺人第644章 帝王心第779章 戰正酣(中)第650章 來自首輔的教導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