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總理大臣

徐階此問,便等於請朱載坖明確內閣的職權。

以前的內閣只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如今成立國務院,內閣就從一個秘書機構變成了一個實權部門。

雖然大明朝廷上下都以內閣爲首,但畢竟並不明確互相之間的統屬關係。

朱載坖點了點頭,看向三人道:“正是如此。日後的國務院,當以七位內閣成員爲主導,而這七位內閣之首,就要稱之爲總理大臣。徐閣老現在是首輔,過幾日便是總理大臣了。”

呂本恍然,點點頭,“下官祝徐閣老高升一步,如此便是位極人臣。”

高拱皺了皺眉頭道:“陛下,如此這總理大臣之職,豈不是成了以前的相位?”

朱載坖不以爲然,“相位可是沒有任期,總理大臣只能上任四年,同一人不得連任。每四年一推舉,若是同一人,隔一屆的話,仍舊可以爲總理大臣人選。”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都在思索陛下話中的意思。

四年爲一任期,這等事前所未有。就是前朝,似乎也沒有規定過任期一說。

“陛下,這四年任期一過,是不是總理大臣便要致仕啊?”呂本看了徐階一眼,才問道。

大明朝廷論資排輩,徐階一走,自然就輪到他這位曾經的次輔。因此呂本很是關心這個問題,是不是能就此將徐階這老傢伙趕走。

朱載坖搖搖頭道:“諸位臣工都是經世之才,朝廷豈可輕易令其致仕。高卿爲朕之老師,年方四旬正是壯年。若爲一屆總理大臣,難道也致仕不成?即使不爲總理大臣,也只是退到內閣或是各部堂官、督撫等職。四年之後,便可再爲總理大臣候選之人。”

高拱心中一動,陛下這是在暗示自己還年輕,或者可能做兩屆甚至三屆總理大臣嗎?

但徐階想的卻是,自己今年剛剛六十歲,這一屆總理大臣做下來,或者還能再任一屆。

只有呂本有點失望,這總理大臣一職負責國務院,其餘閣老的作用,怕就成了總理大臣的附屬。

“臣等對於陛下此舉並無異議,只是還有四名內閣人選,不知陛下可有人選。”徐階即將升任總理大臣,不好再議,只得將話題轉向其他。

“朕本意是讓你們推舉,既然問到朕,那朕也不推辭了。朕所推舉的人選是楊博、張居正、葛守禮、張翰這四人,不知道三位閣老可有意見?”朱載坖垂詢道。

聽到陛下所挑選的人中有自己的學生張居正,徐階當然沒什麼意見,“老臣對於陛下識人之能深有感觸,並無異議。”

呂本與高拱原本有點意見,可是徐階已經說了陛下有識人之能,他們再提異見,豈不是認爲陛下識人有誤不成?哪怕日後起衝突,眼前也不能掃了陛下的面子。

高拱只得拱手道:“臣也沒有異議。”

呂本躬身一禮,“老臣贊同陛下所推舉的人選,如此甚好。”

朱載坖點點頭,“既然三位閣老已經同意,那就如此吧。不過內閣的人多了,奏章票擬也至少要有三人才可定下。若要反對總理大臣之議,可由任意不少於四人的閣老聯名否決。如此,便可杜絕徇私舞弊專權用事。”

票擬是內閣的權力,朱載坖這麼說,就又讓呂本與高拱微微高興一點。這說明內閣成員還是有票擬之權與聯名否決權,那就是牽制了徐階的總理大臣之權,形成了監督。

三人都無異議,朱載坖成立國務院的章程便也限時生效。

過了沒幾天,遠從瀛洲送來的奏摺,也被送到了朱載坖的案頭。

看到張元德所寫的奏摺,朱載坖不由啞然。

在他看來,若要從弗朗機人手中奪取瀛洲,也就是後世的美洲,肯定要花費一番大力氣。可沒成想,張元德居然就這麼一鼓作氣橫推了過去。原本弗朗機人在瀛洲沿岸所建的城鎮,都成了大明的移民據點。而已經移民的弗朗機人,也都被抓起來送到了新中州,交給了顧承光去修運河。

這種事是他沒想到的,竟會如此的順利。

不過轉念一想,也是理所當然。大明如今是世界最強大的國家,這點毫無疑問。不但強大,而且人口也比整個歐洲的人口還多。派出的艦隊強大無比,能將事情做到此等地步,也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也不能驕傲,朱載坖從這奏摺之中,也看出來張元德對於弗朗機人也有國別之分有些明白。其中就提出弗朗機的西班牙國甚是強大,大明艦隊所碰到的弗朗機船隻,多半都是西班牙的船隻。

朱載坖回想,似乎西班牙這個時候是海上霸主,只是不知道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建立沒建立起來。

若是張元德沒有準備,碰上了西班牙無敵艦隊,怕是會有苦戰。弄不好的話,還要吃個大虧。

而且顧承光與張元德兩人,已去海外許久,又建立如此功勳,不封賞是不行的。

於是朱載坖命內閣擬旨,“顧承光、張元德領鉅艦於洪波,蹈遠洋而揚國威。開拓大明疆土,爲百姓謀生計,居功而不自傲。朕今遙封顧承光爲明海伯,張元德爲西洋伯,世襲罔替。並委張元德爲北瀛洲總督,顧承光爲南瀛洲總督,使有專權開拓事宜。”

除了封賞與任命,朱載坖還給他們兩人分別寫了信件。

信中叮囑兩人,西班牙爲弗朗機大國,不可小視。朕聽聞西班牙亦有遠洋鉅艦百艘,火炮數千,爲我大明之外最強之國。莫要掉以輕心,以免給其有所趁之機。宜外海派出巡邏艦隊,時時偵其所來,以防受其突襲……

朱載坖另外,又命毛海峰帶領大明的本土艦隊駐守滿剌甲,與胡宗憲配合防止西班牙從印度洋方向偷襲大明。

澳洲面積不比大明小多少,其上礦藏豐富,而且比瀛洲更加接近大明本土。這等天賜之地若是不取,必受其咎。

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171章 實心的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51章 銅不夠用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607章 禮物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6章 發生何事第27章 一片譁然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155章 一頭冷汗第8章 心選之人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49章 心如撞鹿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13章 船主第129章 只有景王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93章 掣電銃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460章 心塞不已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220章 鋪墊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607章 禮物第398章 援軍入朝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65章 這等魄力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30章 非是苦寒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310章 繫於你一身第23章 我沒有病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2章 本王瞧瞧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8章 心選之人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584章 一支孤軍第606章 鯨吞第373章 江邊第234章 動念微服第392章 內附大明第57章 三件事情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21章 真是好險第581章 幾乎氣瘋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
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592章 位置互換第166章 幸不辱命第447章 結成盟約第264章 金殿傳臚海剛鋒第171章 實心的第61章 那是李神醫第108章 此戰窩囊第103章 塞外風雲起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554章 華沙的使者第51章 銅不夠用第172章 王直那狗賊第607章 禮物第395章 非是明軍抗手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530章 無頭蒼蠅第354章 陶山書院第6章 發生何事第27章 一片譁然第228章 一念之間第252章 送入玉門關第524章 將其抹去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155章 一頭冷汗第8章 心選之人第244章 婦女會影響力第502章 以後再還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114章 殿下可要早拿主意第49章 心如撞鹿第312章 塊壘盡去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396章 無法改變結局第143章 真是可惜啊第283章 瓦解軍戶制度第219章 召見李時珍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422章 探索過的路線第320章 光榮之事第106章 如斷山河第278章 建得小了第13章 船主第129章 只有景王第173章 陷入生死之戰第177章 揮霍無度第130章 撈多少好呢第93章 掣電銃第468章 委託你們代管第460章 心塞不已第576章 兩河的重要性第337章 全都亂了第109章 壯哉鐵嶺衛第324章 管的更寬些第412章 放眼更大的天下第220章 鋪墊第299章 莫庫總督第607章 禮物第398章 援軍入朝第255章 大汗死了第65章 這等魄力第334章 兵至孟養司第30章 非是苦寒第221章 恩威並施第188章 咱們該休息了第140章 簡直是做夢第285章 黃金家族的血脈第456章 艱難行軍第9章 你還嫩了點第310章 繫於你一身第23章 我沒有病第601章 輕輕放過第249章 要修英烈壇第2章 本王瞧瞧第315章 大雕應是陛下的第371章 一場亂戰第138章 或可招安第600章 耶路撒冷城下第317章 擡頭三尺有陛下第547章 不要刺激失敗者第203章 整頓京營第41章 逢大事有靜氣第8章 心選之人第518章 喀山必勝第309章 靜待陛下主持公道第435章 不會漏網第273章 東瀛攻略第122章 遼東方略第584章 一支孤軍第606章 鯨吞第373章 江邊第234章 動念微服第392章 內附大明第57章 三件事情第418章 總理大臣第400章 你要明白第21章 真是好險第581章 幾乎氣瘋第77章 如此應該可行第148章 請朝廷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