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八章 奇兵

宣撫一戰打得太順了,雖然謝思成讓稍事停留,可是韃剌大軍也只在宣撫停留了三日,便繼續前行。

加海很急,他要一鼓作氣,打進漢人的北直隸,打進漢人的京城,他要讓漢人的富麗長安煙雨江南全都變成韃剌人的馬場。

謝思成認爲這樣太過急進,可是加海不聽勸阻,大軍還是出了宣撫城。

誰也沒有想到,一支忽然出現的軍隊像毒蛇一樣從他們身後咬上來,將韃剌大軍硬生生隔開,這場仗一打就是十天,加海從未打過這麼令他憋屈的仗,那支軍隊神出鬼沒,時而分散成小股力量,像一隻找事的蚊子跑出來叮咬,可是你要伸手拍死它時,它卻不知去向,當你不想理它,繼續向前走時,它卻又出來了,偏偏這裡地勢奇突,韃剌大軍最擅長的是平原做戰,大開大合,現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便成了被矇住眼睛的大象,四處強攻,可是卻像拳頭打在棉花上,不痛不癢,卻讓你走不得行不得。

更讓人奇怪的是,這支軍隊好像很窮,每次退兵後,戰場上居然連一件兵器也不留,一刀一矛也要撿回去。

加海沒有在意,但是謝思成卻留了心。

戰場上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不想讓人從兵器上看出端倪,比如看出是什麼軍隊,是屬於哪撥人的。

可是現在這麼大的陣仗,想要查出這支軍隊是哪裡的並不難,何況他們穿的都是官兵的服裝,這支軍隊或許不是吳唐的,但從他們對地型的熟悉程度來看,這支軍隊不會是朝廷臨時調來增援的。

那麼既然是官兵,爲何要帶走戰場上的兵刃呢。

無論是小股兵力,還是大宗軍隊,每次打完仗,韃剌軍隊在戰場上找到的只有屬於自己這一方的兵器,對方的什麼都沒有剩下。

韃剌人沒有留意這些細枝末節,謝思成卻暗暗上心,他甚至親自去翻看每具屍體,去查看每一處被山石擋住的地方。

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一次小戰之後,謝思成在一具韃剌士兵的屍體上發現了一截長矛的槍尖。那具屍體和其他幾具堆在一起,又是插在韃剌人身上,那截被削斷木柄的長矛這才得以留下。

謝思成擦去沾染的鮮血,他的眼睛立刻被那打磨得鋥亮的矛尖吸引住了。

他讓人取來韃剌的長矛,兩相對比,接着,他把軍中管理兵器的人叫過來,指着那截矛尖問道:“我們的長矛能否打磨成這樣?”

那人看了看,搖搖頭:“不可能,鐵矛即使打磨一百次也不會變成這樣的。”

“什麼意思,這不是鐵的嗎?”

“是鐵,但這不是普通的鐵,這是鑌鐵!您等一下,讓我試試。”

這人說完便找來一塊牛皮,他把牛皮在矛尖上試了試,厚實的牛皮立時被戳出一個窟窿。

“謝大人,這的確是鑌鐵,昔年朵兒哈可汗曾經花重金從絲綢之路的商隊手中買到過一柄鑌鐵劍,據說那是西域的工匠用只有紅毛人才有的鑌鐵打製,那劍削鐵如泥,我曾經有幸見過朵兒哈可汗用那柄寶劍刺穿鎧甲,那真是一柄好劍啊,可惜朵兒哈可汗被俘後,那柄劍也不知去向,可能是落入漢人手中了。”

原來是鑌鐵。

謝思成聽說過鑌鐵,在打製兵器時加上一點鑌鐵,普通刀劍便能變得鋒利無比。

鑌鐵兵器雖然名貴,可是機緣巧合下花費重金也能尋到,並非是世間罕見的東西。

可即使如此,在外面也是難得一見,那是因爲鑌鐵兵器一直以來都是勳貴和武將們的摯愛,常被做爲傳家寶收藏起來。

謝思成沒有聽說過,也沒有想過,會有人把名貴的鑌鐵運用到普通士兵的兵器上。

這樣的手筆也太大太豪闊了。

即使有錢,也買不到這麼多的鑌鐵,這支軍隊究竟是何人麾下,他們又是從哪裡得到這麼多的鑌鐵的?

難怪每次作戰之後,都要冒着危險把兵器收走,雖然每件兵器上都只是加了一點點鑌鐵,可這樣的兵器太罕見也太不可思議了。

謝思成嘲諷地笑了,加海的人與這支軍隊大小戰役十餘次,竟然無一人回來稟告關於兵器的事。

每一次,加海和謝思成都是站在遠處觀戰,雖然也能看到寒光凜凜,可是也只是以爲那是陽光照到兵器上折射出的光芒而已,卻萬萬沒有想到,這些兵器竟然與衆不同。

難怪每次交戰對方總能以少勝多,韃剌人死傷慘重,好在雙方兵力懸殊,否則連怎麼敗的都不知道。

這般靈巧的心思,也只有漢人才能做到,韃剌軍隊與之相比就像蠻牛。

更讓謝思成不滿的是,加海對於斥侯並不重視,在他看來,派幾個人去打探對方紮營在何處,有多少人也就行了,他無法理解謝思成口中斥侯的真正含義。

就像現在,與那支軍隊打了十幾仗,卻還不知對方的來歷,甚至連對方的主將姓什麼都不知道,只憑一身蠻力和人多硬抗,這樣下去,會被對方拖得疲憊不堪,一旦對方主力部隊過來,全無勝算。

軍隊培養斥侯不是一朝一夕,謝思成承認,他沒有打過仗,也只是讀過幾本兵書,因此他缺乏經驗,如果他早點意識到這個問題,這兩年在韃剌一定會培養一批真正的斥侯,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盲人摸象。

謝思成已然明白,這支忽然出現的軍隊是早就安排好的,或許還在他們攻佔宣撫之前,這支軍隊有備而來,熟悉地形,就連作戰打法也是用己之長攻其所短,他們熟悉韃剌人的作戰方式,他們知道怎麼打才能令韃剌人就範。

或者說這本來就是一支長年累月與韃剌人作戰的隊伍,這絕不是普通官兵可以相比的。

這支軍隊來自九邊,隊伍中有經驗豐富的斥侯,他們能夠得到第一手的情報,他們熟悉宣撫一帶的地型,他們知道從哪裡出擊才能對於韃剌人最不利,他們有錢,有細緻入微的統一安排。

這是展懷的軍隊!

第三三三章 多嘴第八十七章 天上浮雲似白衣第六六三章 玉成第五四三章 酒泉西望玉關路第三零九章 指婚第五零三章 小鹿第四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五四章 生辰八字第六六三章 玉成第二零一章 香椿第六一四章 秘密第二十八章 兒童相見不相識第四二六章 英雄出少年第四一四章 不留活口第一三九章 三娘第五零四章 舉棋第五四五章 兄妹第七十九章 擬就王孫借十分第三一零章 如賓第七三二章 西望長安第五八二章 慈寧第四零八章 徹夜長談第十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四八二章 榆林(三)第六七二章 算計第一七五章 無題第五一三、五一四章 憶畢(兩章合一)第四四七、四四八章 暴怒(兩章合一)第一一零章 天子腳下第三二一章 爲敵第三七四章 驚駕第四一一章 哥......第三三九章 故事第四六五章 偶遇第十六章 驛路交遊熟第四八七章 大禮(囡囡竹10000點幣和氏璧加更)第五六二章 見面第三四五章 驚愕第二六零章 驚獸孤玉咆第二八四章 無奈第二二九章 後路第二六七章 山僧第六二零章 天地變第五五二章 姜家第二四六章 輕舟公子第五七八章 死人第三一七章 阮郎迷第六七五章 輾轉第四七八章 硬梆梆第六六七章 毀容第六零六章 託孤第七四六章 傳話第一六八章 長史第五二一章 吳彬彬第四三九章 何不初見第二三七章 氣死九爺了第五零九章 袁維雲第一六四章 嬤嬤第四七二章 後續第四七九章 攜手第三七七章 決不食言第五六二章 見面第七四九章 瀟湘夜雨第七一九章 阿茶第五八一章 疑問第五八二章 慈寧第五九零章 裝第六六八章 狀元樓第四七二章 後續第六八七章 把柄第五四一章 笑醒第六六零章 欲說還休第四十八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六五五章 薨天第四二零章 古珍軒第三六五章 沈彥青第二八八章 驚異第六三八章 關二爺第七零九章 大牢第一四八章 山前人望翠雲屏第三零四章 小夜第七四六章 傳話第七四九章 瀟湘夜雨第二七八章 霍家第六一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八九章 江南第二六五章 正月初三第九十四章 又見伊人如玉第四六六章 長輩第二三二章 今夜雪,有梅花第四章 笑語盈盈去第七二五章 沈彥青第七六七章 夜半第八章 誰能財有餘第五十三章 江南好第五八八章 進京第二五七章 頭白山僧遍識難第五二一章 吳彬彬第六八三章 利用
第三三三章 多嘴第八十七章 天上浮雲似白衣第六六三章 玉成第五四三章 酒泉西望玉關路第三零九章 指婚第五零三章 小鹿第四十九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三五四章 生辰八字第六六三章 玉成第二零一章 香椿第六一四章 秘密第二十八章 兒童相見不相識第四二六章 英雄出少年第四一四章 不留活口第一三九章 三娘第五零四章 舉棋第五四五章 兄妹第七十九章 擬就王孫借十分第三一零章 如賓第七三二章 西望長安第五八二章 慈寧第四零八章 徹夜長談第十章 且將新火試新茶第四八二章 榆林(三)第六七二章 算計第一七五章 無題第五一三、五一四章 憶畢(兩章合一)第四四七、四四八章 暴怒(兩章合一)第一一零章 天子腳下第三二一章 爲敵第三七四章 驚駕第四一一章 哥......第三三九章 故事第四六五章 偶遇第十六章 驛路交遊熟第四八七章 大禮(囡囡竹10000點幣和氏璧加更)第五六二章 見面第三四五章 驚愕第二六零章 驚獸孤玉咆第二八四章 無奈第二二九章 後路第二六七章 山僧第六二零章 天地變第五五二章 姜家第二四六章 輕舟公子第五七八章 死人第三一七章 阮郎迷第六七五章 輾轉第四七八章 硬梆梆第六六七章 毀容第六零六章 託孤第七四六章 傳話第一六八章 長史第五二一章 吳彬彬第四三九章 何不初見第二三七章 氣死九爺了第五零九章 袁維雲第一六四章 嬤嬤第四七二章 後續第四七九章 攜手第三七七章 決不食言第五六二章 見面第七四九章 瀟湘夜雨第七一九章 阿茶第五八一章 疑問第五八二章 慈寧第五九零章 裝第六六八章 狀元樓第四七二章 後續第六八七章 把柄第五四一章 笑醒第六六零章 欲說還休第四十八章 半江瑟瑟半江紅第六五五章 薨天第四二零章 古珍軒第三六五章 沈彥青第二八八章 驚異第六三八章 關二爺第七零九章 大牢第一四八章 山前人望翠雲屏第三零四章 小夜第七四六章 傳話第七四九章 瀟湘夜雨第二七八章 霍家第六一三章 黃雀在後第五八九章 江南第二六五章 正月初三第九十四章 又見伊人如玉第四六六章 長輩第二三二章 今夜雪,有梅花第四章 笑語盈盈去第七二五章 沈彥青第七六七章 夜半第八章 誰能財有餘第五十三章 江南好第五八八章 進京第二五七章 頭白山僧遍識難第五二一章 吳彬彬第六八三章 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