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6章 上者需不仁

歡樂是短暫的,而麻煩則是人生當中永恆的主題,所以人類才那麼喜歡歡樂,討厭麻煩。遇到了麻煩,通常有三個做法,一個是正面解決,一個是側面繞開,另外一個則是待在原地,企圖拖延。

煩惱,顧名思義,有了麻煩便有了惱怒,這是人之常情,但是能控制自己的,方能成其大業。

斐潛自然可以選擇只管下令,少解釋,甚至無需解釋,畢竟長途跋涉而來,身心也是疲憊,就這樣讓龐統退下,也不會有什麼不可以的,但是斐潛依舊控制着自己因爲疲憊產生出來的心中怒火,給龐統說明解釋一下。

作爲比斐潛還要更年輕,甚至是可以說荊襄士族集團的代表人物的龐統,如果不能讓其心悅誠服真的理解斐潛舉動的含義,那麼也就談不上其他的荊襄人物能夠理解並且配合執行了。

龐德公的說辭,讓斐潛有些出乎意料,但是嚴格講起來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畢竟對於大多數漢代的士族世家子弟而言,其實考慮的並不是非常多,只有像是龐德公這樣的思想者,或許才第一時間察覺到了斐潛的用意,並且有了自己的見解。

“還記得軍中用的那個吊裝物品的滑輪部件麼?”斐潛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說道,“是我當時在鹿山之下畫給黃大匠的,不過呢,後來我又在黃家別院中當着其他的匠人的面給畫了出來……你可以想象得到當時黃大匠的神情了麼?”

龐統微微點點頭。

“所以啊……”斐潛又說道,“這個事情,就像是我們穿的衣服……人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會織布,只是用動物皮毛,方有茹毛飲血之詞……後來麼,就找到了麻,便有了衣,這衣一字,不就是人外面帶了個帽子穿了件布麼……再往後,從單純的用手捻編,到了現在有了踞織機,將來或許還有更復雜,更有效的機械,而這些,包括黃大匠的事情,都是一樣的,都是因爲人的本能慾望……”

斐潛豎起了三個手指頭,然後逐一收了回來:“貪、懶、饞!”

龐統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的肚皮,然後朝後吸了一口氣,憋住,但是沒有過多久又繃不住,彈了出來,搖頭說道:“也不是盡然吧?世上亦有不貪,不懶,不饞之人啊!”

“能控制其一者,便可成名士,能抵禦其二者,便可爲能者,三者皆免者,可謂聖人……”斐潛呵呵笑着,也沒有反對龐統的說法,“不過這個世間,多爲凡夫俗子,聖人幾何?”

“這個也是……”龐統又摸了摸肚皮,說道,“那麼我就是饞之一字了……唉……這麼說來,某距離聖人也就差這麼一點了……”

斐潛仰頭笑笑,不置可否。

“所以可看出,不只是龐公一人,也不僅僅是士族子弟,就連普通工匠,都不喜歡自己掌握的知識外傳……”斐潛繼續說道,“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但凡是不外傳的,基本上最後都容易失傳,就算是家族之中保護得再好,也是如此,這又是爲什麼?”

龐統眨巴了幾下眼睛,點頭說道:“家族子弟天資各異,再加上有些戰火動盪……家族之中斷了傳承,也就是了……”

“龐公之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是第一種說法,不過還有第二種說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斐潛點頭說道,“而某麼,其實也是認同的第一種說法的……愚人不可言,便是天下至理……”

龐統愣了一下,看着斐潛說道:“你怎麼……”

斐潛哈哈笑道:“若是愚人,怎麼說,怎麼教都不明白,難道還真的要全數教會了才能做什麼事?那還能做什麼事?”

“從遠古之時開始,聰明的人懂的趨利避害,就懂的帶着普通人一同如何更好的尋找獵物,採集瓜果,而愚笨之人呢,遇到問題便是一籌莫展,又豈能帶着他人一同前行,披荊斬棘?”

“因此龐公之意麼,便是當下世人各自天賦有限,而知識智慧,又極看天賦,若是不通不明者,真要讓其知曉明理,這要費多少時間和精力?還不如由聰慧者明理,愚笨者勞作,便時天地倫常……便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如此便是天地之道,無爲而治之……對吧?”

“正是如此。”龐統點頭說道。

“其實啊……這兩句話雖然聽起來似乎不同,但是麼……”斐潛忽然露出了一些意味深長的笑容,說道,“這兩句話都是一樣的……”

龐統吸了一口氣,遲疑的說道:“你的意思是……這‘民’?”

斐潛咣咣咣的拍了幾下桌案,大笑着:“對啊!是‘民’啊!關鍵就是這個‘民’啊!光讀句讀是不成的,還要明白其中字詞的意思!何爲民?第一種句讀的‘民’,指的是什麼?第二句的‘民’,指的又是什麼?”

龐統轉動着眼珠子,嘿然不語。

斐潛持續笑着,笑得眼淚都出來了,用手擦了一下,自己也是搖了搖頭。在後世之時,其實原本是比較認同第二句的,認爲民衆麼,怎麼能夠被矇蔽,怎麼能沒有知情權,怎麼社會是這個樣子,怎麼不能是那個樣子,可是真正到了漢代,成爲了掌權者之後,一些觀念和習慣也在被當下漢代所改變。

漢代從春秋戰國當中走來,從前秦百家當中走來,這千百年之中,不乏各種聰明絕頂的人傑,探尋着,摸索着,然後找到了一條當下的行走的道路。

諸子百家,並非完全是學術上面的爭執,而是政治治國理念上面的差異,最終漢代用黃老定國,儒家傳邦,也是衆多先行者留下來的一種規矩,在這個規矩裡面,普通小民,知也好、不知也好、做也好、不做也好,擰不過規矩,強不過禮法。

後世亦如此。

但是麼,可以往裡面摻雜一些私貨……

斐潛指了指在廳堂當中的一個火盆,說道:“天地如烘爐,你我便是其中的薪材……但是如果這個爐火之中的薪材就這麼多,所能暖和的,也就是這麼一方廳堂……換句話說,如果薪材足夠多的話……”

龐統有些明白了,挺直了身軀,神情也是有些振奮:“這樣啊……薪材……嗯……”

“斗室之內,這麼一盆也就夠了,但是如果是天下千萬間,又需要多少薪材火盆?光你我二人可以做得到麼?”斐潛繼續說道,“這就需要更多的‘民’,就算是不懂,也要告訴他們,教會他們,纔有辦法使得天下寒室俱歡顏……甚至更近一步,還可以讓這些人自己去找辦法,看怎樣才能在相同的時間內更好的砍柴,做出更多的火盆,而我們則是獎勵這些人,在將這些人找到的方法告訴後面來的砍柴人,這樣薪材就無窮無盡,火盆也就越來越多……而這些人要做到這一點,不先教會他們,不知其然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一個國家要發展,要穩定快速的發展,具備一定知識基礎性的普通民衆是不能缺少的,所以後世不管那個國家,都不斷地推行基礎教育,甚至強行立法的免費教育。

“所以在這個方面上,就是之前的第二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斐潛用手指敲着桌案,“然而這些‘民’,只會砍柴之術,能參與到治國理政麼?依舊不可能。一千個人有一千個想法,一萬個人有一萬個想法,而斗升小民首先考慮的又往往都是自己,在對待整個龐大集體利益對應的時候,能滿足所有人的所有不同願望麼?明顯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在這些‘民’之上,也就是繞回第一句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了……但是同樣也是需要注意一點,這使民之人啊,絕對不能是愚鈍之輩,貪慾之徒,否則的話,定然就是躲不過貪懶饞三災,最終家國破滅……”

“所以,這兩句話,其實一點都不矛盾……”斐潛看着龐統,說道,“我們要強大,就需要更多的‘民’……龐公之所以擔心,無非是這些‘民’知道得太多了,然後便不好控制……但是問題是,現在我們需要擔心這個問題麼?天下如此之大,我們需要更多得‘民’,去掌控各地,去找到更多的‘薪材’和‘火盆’!我們現在是如此的缺乏,就算是再多上百倍千倍也是不夠,又何必因噎廢食呢?”

就像是後世某些磚家叫獸,見到民衆開始冒出各種質疑的時候,就忙不迭的開始大肆的宣揚要下一代快樂,不要學的太多了,最好什麼都不要學……

在全世界都還是滿懷惡意的人居多的情況下,何必自廢武功,開始因噎廢食呢?

“如果永遠只有內部的問題,那麼採用第一種方法,以黃老之政,讓治下所有人平安喜樂地過一輩子,開開心心的,不想不問不煩惱,其實也挺好的……”斐潛接着說道,“但是武帝之時,這個事情就已經是清楚了,黃老之政,只能解決內部問題,而無法對外……”

斐潛說着,忽然沉默了片刻,因爲他想起了接下來的儒家,在漢末,融合了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儒家子弟,也就繼承了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的精華和糟粕,越發的追求階級和有序,而民衆自然也就一而再的被閹割……

這就是斐潛所知曉的“未來”。

“想要對外,想要走出去,就必須要讓民衆重新有血性,就必須喚醒民衆的民族自豪感,就必須告訴民衆一些東西,一些知識,一些智慧,這樣,這些民衆纔有辦法走出去,並且再外面站穩腳跟……”

“從古至今,我們都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難道到了當下,爲了平穩,就開始要捆綁手腳了麼?”

“這樣,夠清楚了?”

斐潛問龐統道。

龐統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沉默了半響,緩緩的點了點頭。

“我們之前只有並北,現在卻有了關中、漢中、隴右、川蜀……”斐潛擡起頭,望向了遠處的天空,說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一切都是平等的,我們怎麼理解這個‘民’,自然這個‘民’就怎麼對待我們……若是天下皆爲華夏之民,縱然一家失了傳承又又何妨?或許這一代的人有這樣或是那樣的不好,總能有一代的人能夠重新抗起來,重新向上,重新去尋找更廣闊的天地……”

斐潛停頓了一下,輕輕拍了拍桌案,說道,“位此者,亦不仁也……”

龐統點了點頭,旋即又說道:“可是具體應當如何來做?”

“有教無類。最基礎的那些東西,只要願意學,便讓學!基礎的識字,數數,法規等等,都可以學……”斐潛胸有成竹的說道,反正後世的這些東西,若是拿到漢代來怎麼也是夠用的,“然後所有高等教育,便是在這些受過基礎教育的人員之上,再挑選出一批人,有天賦,有意願的專門學習某一項的知識,然後在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羣之中再選出了一批精才,觀時勢,掌大局……如此一來,只需華夏文華之火不滅,便是千秋萬載不朽!”

龐統神情振奮的舞動了兩下手臂,不過很快又皺眉說道:“這樣啊……我怎麼覺得好像和一般的士族家族之內的族學之法差不多啊?”

斐潛哈哈大笑,點頭說道:“原本就是從這其中出來的,怎麼會不像!但是一族之學畢竟基數太小,貪懶饞之慾太易傷人,稍有不慎,這族學之中原本應該是精才之人,便會和光同塵混吃等死……腐朽的,就應該連根拔起,要不然就只會越發的腐爛下去……我們要把族學做大,而不是越做越小……”

“需知,這大漢天下,華夏原本就是一族……”

(本章說注)

第2290章明面上的暗面下的第1550章 必有玄機第五九一章 不再版圖內的平定縣第1960章鮮卑冰點,冀州考正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1716章 不鬥不開心第2706章諸侯世家一脈承第1229章 民心可用第1345章 童謠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3027章配方火藥決勝底牌第2865章某人曾經說過第1455章 敗局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1086章 寫寫信和殺殺人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2355章驚喜和驚嚇第五四二章 木屋五人衆第1908章漢家自坑,或俗或雅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第三二五章 妥協第3302章 決定當中的正確第1672章 劉和的言辭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1125章 戰第八三二章 草原上的風(完)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2492章抽梯策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2045章身有不適,各有悲喜第3391章 仗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1686章 進步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2865章某人曾經說過第2477章向前行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2601章取經,缺乏真經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七七九章 崔鈞的建議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溫吞水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1330章 吃魚第2811章擴張上限有制約,開疆擴土有瓶頸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八零二章 獨孤餘歡的兩難題第1475章 曹孟德的決意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1578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072章 那一夜的低語第六七四章 該準備準備了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二零七章 倉公淳于(感謝孤單嘉年華書友)第七章 大將軍門前是非多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2119章帶鹽人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1125章 戰第3218章 逃逝竟何爲第1170章 城落第一七五章 誤導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2825章西海城中亂紛紛,節堂階前一片紅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五十六章 劫帝第1114章 受阻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九零六章 亂長安(一)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第1661章 隱忍者第2174章光與影第1367章 妥協第3422章 成和敗第2847章進退第3424章 攻和守第九二九章 賈詡的計策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六五零章 張揚的末日第八八九章 反客爲主(四)第3253章 延承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1990章醫者醫人,患者患心第六七二章 換一個方向第158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四五三章 改革開放的意義第六八四章 不同的人相同的路第2061章襄陽隕落,荊棘擋道
第2290章明面上的暗面下的第1550章 必有玄機第五九一章 不再版圖內的平定縣第1960章鮮卑冰點,冀州考正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1716章 不鬥不開心第2706章諸侯世家一脈承第1229章 民心可用第1345章 童謠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3027章配方火藥決勝底牌第2865章某人曾經說過第1455章 敗局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1086章 寫寫信和殺殺人第2227章說歸說,做歸做第2355章驚喜和驚嚇第五四二章 木屋五人衆第1908章漢家自坑,或俗或雅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第三二五章 妥協第3302章 決定當中的正確第1672章 劉和的言辭第2372章黑暗之中第1125章 戰第八三二章 草原上的風(完)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2492章抽梯策第2834章試驗田計劃第2136章策略有變第2045章身有不適,各有悲喜第3391章 仗第2788章 漣漪漸起魚膾香,上下相離難相得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1754章 好局勢壞場面(加更還債)第1005章 雨中兵馬第1686章 進步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2865章某人曾經說過第2477章向前行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2601章取經,缺乏真經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七七九章 崔鈞的建議第1089章 教化胡人的溫吞水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1330章 吃魚第2811章擴張上限有制約,開疆擴土有瓶頸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八零二章 獨孤餘歡的兩難題第1475章 曹孟德的決意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1578章 風物長宜放眼量第1072章 那一夜的低語第六七四章 該準備準備了第2518章選擇什麼就會帶來什麼(加更)第2107章兵卒的差距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二零七章 倉公淳于(感謝孤單嘉年華書友)第七章 大將軍門前是非多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2119章帶鹽人第2354章老酒裝新瓶第1125章 戰第3218章 逃逝竟何爲第1170章 城落第一七五章 誤導第1924章法不責衆,魑魅魍魎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2283章有什麼和憑什麼第2825章西海城中亂紛紛,節堂階前一片紅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五十六章 劫帝第1114章 受阻第2546章 一欲窺破萬物情第2989章一個全新的名字第九零六章 亂長安(一)第2934章相看兩不厭,唯有金銀山第1661章 隱忍者第2174章光與影第1367章 妥協第3422章 成和敗第2847章進退第3424章 攻和守第九二九章 賈詡的計策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六五零章 張揚的末日第八八九章 反客爲主(四)第3253章 延承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1990章醫者醫人,患者患心第六七二章 換一個方向第1582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第四五三章 改革開放的意義第六八四章 不同的人相同的路第2061章襄陽隕落,荊棘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