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

賈詡摘下了自己的頭冠,隨意彈了彈頭冠上面的灰塵,然後又重新戴在了頭上,如果不是知道李儒好潔淨,自己絕對是懶得多此一舉的。

沒有風沙的河西,還能叫做河西走廊麼?

賈詡表示都習慣了,既然有風沙,等下還是會吹得一頭灰,那麼現在彈一彈,又有什麼意義呢?

李儒依舊裹在皮裘之內,面容消瘦。

“這……”賈詡圍着李儒繞了兩圈,左看看右看看,搖頭嘆息道,“……師兄你這身體……”

“咳咳,放心吧……”李儒輕輕咳嗽了兩聲,“一時半會死不了……這一路來,關中如何了?”

“關中啊……”賈詡哈哈笑着,一邊扶着李儒前行,一邊說道,“好着呢……這羣小子老老實實,連放個屁都不敢……”

李儒也是笑了笑,兩人進了議事廳,坐了下來。

李儒和賈詡對於關中的那些士族,其實並不是非常的感冒。認爲這些傢伙已經配不上關中的這個名號了,就跟被馴化了家狗一樣,失去了在野外撕扯廝殺的血性。當然,李儒擔心的,也不是關中士族,失去了野性的家狗,讓它吃菜就能吃菜,讓它吃屎就只能吃屎,無關輕重。

李儒更關心的是斐潛會不會在關中待着,然後待着,然後不知不覺之中,就漸漸的失去了向前的勇氣……

就像是當年的董卓。

賈詡隨意看了一眼李儒桌案上攤開的書卷,顯然是李儒正在看的,不由得挑了挑眉毛,“潛夫論?”

李儒點了點頭,指了指書卷,說道:“你覺得此書如何?”

《潛夫論》是東漢王符所寫,其內容多數是討論治國安民之術的政論文章,涉及廣泛,基本上什麼都有,對東漢後期朝堂提出廣泛尖銳的批判,認爲東漢已經處於“衰世”之中了,並引經據典,用歷史教訓對統治者加以勸誡……

“書倒是好書,不過麼……”賈詡嗤笑了一聲,搖頭說道,“坐井觀天輩,何言可明之?”

李儒哈哈笑了兩聲,卻似乎被氣息嗆到,不由得又咳嗽了兩下,才說道:“……說的也是……不過,文和可有想過,坐井之人,爲何觀天?”

“還不是因爲……”賈詡下意識就想要回答,講了一半卻停了下來,看了看李儒,神色有些怪異,“師兄你是說……”

李儒擺了擺手,沒有接話。

兩個人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

王符是庶出之子,舅家無親,所以在家鄉受歧視,又不苟於俗,不求引薦,所以遊宦不獲升遷,於是憤而隱居著書,終生不仕,譏評時政得失,又因“不欲章顯其名”,故將所著書名之爲《潛夫論》。

好了,問題來了,這個王符的這個“潛夫”,又是在說誰?自然就是說他自己是潛夫了,那麼是他願意“潛”,還是被迫“潛”了?

故而王符,終生不仕。

李儒沉吟良久,才緩緩地說道:“光武之後,便是固守山東,再無寸進,何故也?須知棄西之策,非一日之寒,坐井之壁,亦非一日之功……”

“以國力而論,光武之始,明章之治,亦不遜於文景之時也,以將帥而論,竇破燒當,班定西域,亦不遜於衛霍之才也,然有《兩都》出!‘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爲乎?’”李儒喟然而嘆。

《兩都賦》是什麼?是班超之兄,班固所寫,當然,據稱是受命而寫……而且更加諷刺的是,班超辛辛苦苦出使西域,班固輕輕鬆鬆在後方做了《兩都賦》,然後抹殺了班超的一系列的付出和努力……

這其中若是沒有朝堂之上的博弈,誰信?這其中沒有家族之間的恩怨糾纏,你信?這其中沒有利益分配的各種問題,鬼信?

光武帝僅僅滿足於偏安於雒陽麼?

顯然不見得,當年光武也曾經感嘆自己的國土不夠遼闊,但是太傅鄧禹說“古之興者,在德厚薄,不以大小”,加上天下初定,人心思穩,還有山東士族的關係,所以最終光武也就沒有再動。

不過麼,人都是貪懶讒的,因此在一個地方太舒適了,也就不想動了,光武沒有下這個決心,漢明帝雖然有這個願望,但是漢章帝又將這個願望塗抹了個乾淨。漢章帝已經算是皇三代了,從小就在舒適的環境當中長大,又怎麼能夠理解光武的遺願?

高牆就這樣壁壘起來,處於中間的人,也漸漸朝着青蛙轉變。

“關中亦有子弟不解驃騎之志,言語之中多有隔絕胡蠻,專於中原之說……什麼攮外者需先安於內……”賈詡也是笑,然後說道,“殊不知攮外安內本爲一體,何有先後之說?內有紛爭,外有敵患,何日方有盡時?如不趁兵盛之時開疆,難道還等衰敗之日,讓旁人來此闢土麼?光武之應,明章之失,皆如是也……”

“如今匈奴內附,鮮卑相爭,西羌散亂,何妙於此乎?”賈詡接着說道,“驃騎心胸深遠,淺薄之輩自然是難望其項背耳……如今驃騎身份貴重,難免多了些鄧、崔之徒,若是因此……所以麼,師兄擔心的也是不無道理……”

賈詡忽然嘿嘿笑了兩聲,挑了挑眉毛,說道:“要不……”

李儒將目光落在了桌案之上的《潛夫論》上,沉吟了良久,緩緩搖了搖頭說道:“暫不得時也……”

賈詡翻了翻白眼。好麼,你勾起來的話題,現在又跟我說沒到時候,你是師兄,你是老大,你說了算……

“不過倒也可以做些準備……”李儒話鋒忽然一轉。

賈詡頓時哈哈大笑起來,“某就知道!”

李儒微微笑着,沒理會賈詡,捋着花白的鬍子,目光卻看向了遠方……

……這裡是跳躍的分割線……

依舊在關中的斐潛自然是不知道李儒和賈詡這兩個傢伙碰倒了一起,會產生出什麼樣的化學反應,斐潛他現在正在爲了徐嶽的前來而高興。

徐嶽這一次千里迢迢而來,帶來的是師傅劉洪新鮮出爐的歷法……

曆法這個玩意,有的人覺得會無所謂,畢竟又不是打打殺殺,一點意思都沒有,但是實際上曆法在華夏曆史上,甚至在整個社會的文明提升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斐潛知道,大體上來說,整個世界,是三維半的,當然像是斐潛這樣的,應該就是四維的了,雖然說這樣的說法未必完全準確,但是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理解了時間和空間,文明的花朵纔會盛開得更加明豔。

人們根據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但是問題是,這三個概念之間,誰也不搭理誰,都是各自玩各自的。

而曆法,就是將這三個相互之間別扭的傢伙,放到一個相對看起來比較規整的框架之內,讓一年裡面出現整數月,一月裡面出現整數天,方便人類對於時間的整體概念的認知。

曆法問題的複雜性全在於迴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相對來說大一些的週期麼,實在是太零碎了一些,這兩個傢伙和“日”的關係,甚至要到小數點後面的好幾位,不像是手掌到手肘那麼一目瞭然,所以曆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好年月日的週期……

上古時期,華夏用的是黃帝歷,也就是天干配地支,然後定四時成歲,雖然比較粗糙,但是也奠定了華夏曆法的基礎,甚至一部分內容也一直沿用到了後世。道教之中也以黃帝紀元爲開元元年,比西方的耶穌紀元要早2697年……

後來到了戰國之後,秦朝一統天下,便推行秦朝用的顓頊歷,後來漢代之初,首次將二十四節氣加入到了曆法之中,讓百姓能夠更加明晰時令變化,稱之爲太初曆。後來又有三統曆和四分曆,而四分曆則是從元和二年開始,一直用到了當下。

因爲月和年,總是和日有些偏差,一年兩年無所謂,十年八年還湊合,但是一百年兩百年,這積累出來的差距就十分的明顯了。就像是四分曆,其實已經很精確了,規定一年是365天又四分之一,但是就是因爲相差那麼一點點,再加上因爲處理月相的時候沒有考慮月球變換的遲疾問題,導致到了一百多年之後,不論是在二十四節氣上還是在月行有遲疾上都是出現了一些的問題。

“……故以五百八十九爲紀法,以百四十五爲鬥法,成此歷也……”徐嶽緩緩地說道,每個字斐潛都能聽得清,但是又都聽不明白,“又制遲疾以步月行,方於太初四分……演黃白之交,以西退行……”

徐嶽講述了半天,看見斐潛幾乎都要一個眼球掉地上,一個眼球飛天上了,不由得嘆了一口氣,停了下來,不講了。

“這個……呵呵……”斐潛多少有些尷尬。

徐嶽摸了摸鬍子,欲言又止。當年劉洪在徐嶽面前對於斐潛也是多有讚語,說斐潛擅長數術,又明物知格,是不可多得的掌握高深曆法算數的人才,而現在看來麼……

“這個……小子有問,這黃白之交,當以羅爲初,亦或是以計都爲始……”一句突如其來的問話,不由得吸引了徐嶽和斐潛的注意,回頭一看竟然是在一旁闞澤說出來的。(本章說注)

徐嶽正準備回答,猛然間反應過來,不由得瞪大了雙眼,上下重新打量了一番闞澤,說道:“汝既知黃白,可知月過周分,當有寸度?”

闞澤看了一眼斐潛,有些小心的說道:“這個……也知道,劉公書卷之中,亦有提及……”

徐嶽愣了愣,看了一眼闞澤,又看了一眼斐潛,再看着闞澤,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向着闞澤招手說道:“果然皆是定數!定數!哈哈,哈哈哈……來來,到這來,我來告訴你……”

徐嶽一邊笑,一邊從身上取出了隨身攜帶的木牘筆刀,也不管之前木牘上面寫的是什麼,便三下兩下刮削而去,然後又重新給闞澤一邊寫一邊講解,頓時一大一小湊到了一處,倒是將斐潛撂在了一旁。

“這個……”

徐嶽正講得開心,沒理會斐潛。

“那個……”

闞澤正聽得專心,也沒有聽見斐潛的話語。

斐潛(?_?);

好吧,好吧,你們爺倆聊會,我去轉轉再來……

對於完全陷入了學術討論的狀態之下的徐嶽和闞澤,斐潛也沒有什麼辦法,只好揹着手,悄悄地溜出了偏廳……

“主公,這曆法……”黃旭也忙不迭地跟了出來,對於曆法,他比斐潛還要更差,也更不清楚到底講了一些什麼。

斐潛回頭看了看還在激烈的討論着的徐嶽和闞澤,說道:“你不懂這個……也沒有什麼,不過……這個曆法啊,不是爲你我而定的,也不是爲了士族子弟而定的……這曆法啊,是爲了農桑而制,是爲了天下而定的……”

在太初曆之前,所有天下的農戶耕作,都需要老農指導,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鄉野之間的三老權重非常大,而到了太初曆頒佈之後,很多農戶就可以根據二十四節氣來自己判斷耕作時機了,三老的權重,也就逐漸往下降,直至當下,幾乎已經是可有可無,並不是每個的鄉縣都必須設立的了。

曆法等同於一道亮光,給文盲世界的農夫照明瞭道路,告訴這些人每一個月大概是要做什麼,這不管是對於統治者還是普通勞動基層民衆,都是一個偉大的時間上的工具。

斐潛因爲後世的關係,對於公曆曆法倒是比較熟悉,但是對於華夏原有的歷法體系基本上沒有什麼概念,加上對於漢代當下的社會狀況的理解加深,更加明白其實對於一個農夫農婦來說,一個後世的公曆,其實並沒有什麼卵用,也根本記不住,什麼大月三十一小月三十還有什麼二十八二十九天的,農夫農婦大字不認得幾個,連數十個手指頭也未必能數清楚,更不用說什麼水漏計時器了。這種最粗笨的東西,都還是要大戶人家纔會有。

對於絕大多數的農夫農婦來說,唯一用來判斷時間的方法,除了日頭長短之外,便是天上的月亮陰晴圓缺,因此一個準確的二十四節氣,一個準確的朔望月曆,比什麼公曆自然是更加的直接並且有效。

因爲四分曆已經推行了一百多年的關係,到了現在二十四節氣和朔望之間已經出現了較大的偏差,徐嶽帶着最新的歷法前來,無疑就是給斐潛當下的農業生產帶來最新的時間工具,對於整個農學的發展也是大有裨益。

“此歷,有大用啊……”斐潛回頭望望,然後轉回來對着黃旭說道,“讓人速去請子敬來……就說有重寶來了……”

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2193章未雨綢繆第3329章 貼一貼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第2481章請喝茶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1178章 缺失的拼圖第2922章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九十六章 三雅之宴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3267章 兵卒變第3197章 秦陷荊王死不還第2936章各家商賈事,誰與問東流第1638章 經章何爲本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1799章 漢人,漢家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55章 平陽養豬職業大戶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3124章 陰錯陽差(加更)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七九五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六九七章 鐵弩的誕生第1857章 苦難未了,綿延無窮無盡第2427章你想我想大家都在想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二九九章 漩渦第2267章有病就要治,現在正當時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第2392章不依!不依?第2419章械鬥第八六四章 叩長安(十一)第3272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1448章 權柄陰霾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1396章 怒火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三二七章 徵調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2396章不過如此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3042章遮掩隱瞞其實都是老傳統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1773章 風雪第1697章 轉變第2218章以爲然否第二七七章 出第3388章 漠(加更)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五六二章 江東將星的隕落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2425章幸好第3259章 找什麼第3245章 經正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二零九章 是走還是留第五三八章 湢室之內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3268章 矛和盾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1841章 絕無背刃者第五十九章 繞彎子規勸第2493章死不起第2745章 都很美第二五七章 蹊蹺第1859章 憋屈鬱悶,總是沒完沒了第1723章 戰爭模式第2182章中毒的政治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532章 川蜀之道第2072章同化融合,絕無二話第七八零章 討陰山檄文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1185章 這裡就交給你了第2131章夏蟲不言冰第2969章壺關亂第1247章 平陽城頭一支弩第1815章 天之子當有天佑之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九二六章 戰長安(十一)第3289章 團隊要有狼性精神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2192章看夜色第1021章 並未中計第一一七章 第二種選擇第2948章君子死不死,王孫歸不歸第1178章 缺失的拼圖
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2193章未雨綢繆第3329章 貼一貼第1218章 埋伏別吃太多飯第2481章請喝茶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1178章 缺失的拼圖第2922章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九十六章 三雅之宴第九九三章 關外算關中第3267章 兵卒變第3197章 秦陷荊王死不還第2936章各家商賈事,誰與問東流第1638章 經章何爲本第3190章 矮人看戲何曾見第1799章 漢人,漢家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2388章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055章 平陽養豬職業大戶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3124章 陰錯陽差(加更)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七九五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1546章 徵西之賊第六九七章 鐵弩的誕生第1857章 苦難未了,綿延無窮無盡第2427章你想我想大家都在想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二九九章 漩渦第2267章有病就要治,現在正當時第六八五章 相同的路不同的人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第2392章不依!不依?第2419章械鬥第八六四章 叩長安(十一)第3272章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1448章 權柄陰霾第1082章 光溜的劉協下巴第1396章 怒火第2041章三得三失,行臺三論第三二七章 徵調第3458章 小題大做第2396章不過如此第3261章 我沒我沒我什麼都沒第3042章遮掩隱瞞其實都是老傳統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1773章 風雪第1697章 轉變第2218章以爲然否第二七七章 出第3388章 漠(加更)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五六二章 江東將星的隕落第九三零章 三輔的震動第3367章 無奈的變化,絕妙的機會第2425章幸好第3259章 找什麼第3245章 經正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二零九章 是走還是留第五三八章 湢室之內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3268章 矛和盾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1841章 絕無背刃者第五十九章 繞彎子規勸第2493章死不起第2745章 都很美第二五七章 蹊蹺第1859章 憋屈鬱悶,總是沒完沒了第1723章 戰爭模式第2182章中毒的政治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2109章你的算計我的計算第1532章 川蜀之道第2072章同化融合,絕無二話第七八零章 討陰山檄文第1273章 正是少年滿豪情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九三二章 漢代的秘聞第1185章 這裡就交給你了第2131章夏蟲不言冰第2969章壺關亂第1247章 平陽城頭一支弩第1815章 天之子當有天佑之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七五零章 小狗引發的血案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九二六章 戰長安(十一)第3289章 團隊要有狼性精神第九五六章 戰場上的反擊第2192章看夜色第1021章 並未中計第一一七章 第二種選擇第2948章君子死不死,王孫歸不歸第1178章 缺失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