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3章 一個時代的弊端

長安城中,驃騎將軍府衙大堂。

沉悶的氣氛如同無形的重石一般,壓得韋端辛毗兩人脖子裡的骨頭似乎都在咯吱作響,艱難的像是生鏽了一樣,就連轉頭擡頭這樣簡單地動作都很難。

不僅是如此,就連一些長安的本地官吏,比如像是杜畿和李圓這樣的長安本土官吏,都是低着頭,不敢和斐潛視線碰上。

昨夜長安郊外,有匪徒襲擊了一個莊園,雖然說遊騎也在接到了報警之後趕到了現場,但是損傷已經產生了。一部分殘留的匪徒被擊殺,而另外一些提前離開的,就一時間也追不上,經過審問,這些匪徒其實就是前一段時間在長安左近被驅逐和抓捕的渭南遊俠……

於是乎,早上點卯議事,韋端和辛毗便一同請罪。

這件事情是他們兩個人主要負責的,出了問題自然是一同請罪。

還行,沒有相互推諉,不過按照韋端和辛毗的智力,也應該不會犯下這麼低級的朝堂錯誤來。出了問題,首先便是面對問題的態度,如果連態度都不正,還扯來扯去,斐潛也不介意讓這兩個人看看什麼花兒最紅。

其實昨夜出現了所謂『遊俠』的暴亂,也並不奇怪。這些『遊俠』已經習慣了之前大魚大肉的生活,習慣了今天百金來,明日百金散的日子,要讓他們重新迴歸正常人的生活,對於這些人來說,真不是能夠習慣下來的。就像是那些爲了金錢出賣肉體的,說賺夠了錢就做回好人,那有那麼容易?

別想歪了,不單單是指女性,而是男女都一樣。

畢竟人類最爲古老的職業,就是殺手和支女。

這些已經習慣刀口舔血,又不願意參軍上戰場的『遊俠』,既然不願意迴歸正常人生活,就不用迴歸了。

斐潛壓了壓怒火,說實在的,他原本就對於這些大漢士族官吏沒有什麼太高的希望,但是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比他原來想象的還要更加的嚴重。

或者說,這也不完全是士族子弟官吏的問題,是整個社會結構的問題。

斐潛有下令麼,有三令五申麼?

有的。

韋端辛毗有大力清剿抓捕麼,有盡心盡力麼?

也基本算是有的。

但這種情況,就像是後世的那些無人區一樣,在那些區域之內,法律歸於法律,罪惡歸於罪惡,人情歸於人情,似乎都可以單獨存在並且毫不相干。

這個時代,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最下層的那些百姓,是聽不到朝堂聲音的,也難以接觸到朝堂的變動。就拿黃月英昨天寬慰斐潛的話來說,得到實惠的,也就是長安這個京都左近的普通民夫民婦而已,至於更偏遠的地方,像是漢中,甚至隴西,其實變化並不是很大。

畢竟今年有青龍寺大論,很多百姓自發的做着青龍寺大論的生意,需要的僱工自然也就多了,那麼自然就減少了因爲沒有收入和保暖而凍死的人數。

斐潛在當下推行了不少的新政,最爲重要的並且和普通的民夫民婦最直接關聯的,就是新田政。

可是這個爵田制度,當下所影響最大的,依舊是參與到斐潛這個集團當中來的,還有哪些獲得了軍功,或是犧牲了的兵卒,他們的家庭纔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明白了什麼叫做『爵田制』,而哪些從他爺爺的爺爺就開始,然後幾代人都在一塊田上耕作的民夫,他們明白的最大的事情,就是每一年要交的賦稅是多還是少……

這是大漢的弊端,也是一整個時代的弊端。

第一年因爲『爵田制度』,得到了實惠的民夫自然興奮莫名,然後就有一大堆的沒有參軍,也沒有軍功的民夫起來鬧事,說他們爲什麼沒有獲取地租賦稅的減免,是不是驃騎將軍心眼長偏了……

第二年,那一些新參軍的,新增加的『爵田制』而獲得了減免的民夫高興了,而最早一批減免的民夫又開始不開心了,覺得他們明明是更早的,怎麼現在還跟這些新來的傢伙享受一樣的標準?難道不應該是更好一些麼?

第三年,就有人來問了,爲什麼沒有新的減免,什麼時候纔有新的減免?

有覺得跟着驃騎將軍前程遠大,必然會越來越好的民衆,自然也有覺得什麼事情都跟自己沒有關係,只關心自家飯碗裡面能不能多兩顆米的民夫。

願意跟着驃騎將軍前行的民衆有很多,但是那些麻木的,自私的,只顧自己的民衆,也同樣很多,甚至比前面一部分還要更多。

這些民衆對於大漢當然有情感,但是對於他們自己的家庭更有情感……

大漢朝堂或是國家未來,距離他們很遠,但是鄉里鄉親的這些雞毛蒜皮,距離他們很近。

所以大漢王朝,甚至到了後世,都不是在十字街頭貼個告示,就可以天下鹹知……這樣的情形,只適合遊戲當中。

這些還不是很跟上節奏的民衆,對於長久以來就存在的這些三輔遊俠,多少還是偏向於遮蔽和隱瞞的,畢竟大漢推行『親親相護』的律法已經是三四百年了,在很多較爲偏遠一點的地方,在這些民衆觀念裡面,他們替這些遊俠來掩護甚至欺瞞官府官吏,不是一件錯事,而是一件理所當然的正當之事。

都是鄉里鄉親的,都是看着光屁股長大的,難道有了事情不幫忙,還去幫什麼外來的人不成?這要真這麼吃裡扒外的將這些人供出去,還有什麼臉面跟鄉里人打招呼?

所以韋端辛毗在長安城中可以做到清剿抓捕,也有成效,但是一到了城外,或是那些更遠一些的地區,就有些用不上氣力了,也是在所難免的……

而對付這種大漢三四百年積累下來的弊端,有一說一,縱然如同龐統和荀攸這樣的智者,也未必能有什麼特別好的主意,畢竟『歷史侷限性』這幾個字可不是簡單地筆畫拼湊。

『來人!傳雲道長來一趟。』

斐潛打破了沉寂,看了一眼拜倒在堂下請罪的韋端和辛毗,『二位起來罷,且先落座……』

『謝主公。』

『謝過驃騎。』

二人說完,對視了一眼,然後緩緩的退到了自己座位之上。

『雲道長?』不管是韋端還是辛毗,在心中都浮現出了同一個疑惑,這種事情,不找徐晃出兵捉拿,不讓龐統清查官吏,反倒是先找雲逸?

能有什麼用處?

不過韋端和辛毗自然不會傻乎乎的就這麼說出來,而是低下頭,靜靜的等候着。

一旁的龐統皺着黑包子臉。

荀攸到是依舊一副平靜如水的樣子。

至於更靠外一些的杜畿王昶等等,基本上來說也是沉默着,等着斐潛揭開謎底。

後世經驗之中,像這樣的問題是怎麼做的呢?

當然是發動羣衆搞羣衆……

那麼要怎麼發動羣衆呢。自然不說還像是之前那樣在十字街頭貼告示,然後派兩個人宣讀就算是完事了。這樣的舉動已經證明了最多隻是能在城鎮當中起作用,而更爲寬廣的鄉村之中,就基本上傳遞不過去。

既然用官吏在這個方面上,信息傳遞不暢,那麼就換一條路子來走。

……??……

韋端和辛毗帶着一些人手,遠遠的看着雲逸帶着一羣道士在村口曬穀場上忙忙碌碌,然後又是相互看了一眼。

驃騎將軍的這個方法,真的能管用麼?

村裡的人一開始也是心驚肉跳的遠遠的看着,不敢上前圍觀。

出事的莊子距離這個村子並不是很遠,昨夜先是火光沖天,聲音嘈雜,然後又是騎兵鐵蹄轟然而過,今天一大早又是滿臉橫肉的門下曹兵隸前來詢問情況,攪得人心惶惶……

現在又來了一羣道士,這是要做什麼?

雲逸這些手下道士,佈置起來倒也是純熟,畢竟在長安左近也辦過不少場次的法事了,只不過還沒有到像現在算是比較偏的鄉村來。

村寨裡面的百姓,驚奇又害怕的看着這些道士們忙碌着,看着一杆杆的矗立起來,然後又是一件件的法器被擺了出來,上面七扭八拐的符文顯得那麼神秘和權威,還有些穿着花花綠綠的衣服的帶着面具的傢伙,赤幘皁制,手中還舉着大鞀,這似乎像是要跳大儺了?

哦,這就有些意思了哈……

村民們望了望站在遠處的韋端和辛毗等人,見他們似乎沒有上前的意思,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後好奇心漸漸大了起來,壯着膽子慢慢的開始往曬穀場上彙集。

大儺主要主要誕生在商周時期,從華夏的巫之處傳承而來,最開始主要的目的就是『驅瘟疫』,說是人世間一共有十二種瘟疫,比如鬼虎、旱魅、不祥、磔死、寄生等等,正常來說,整個大儺過程,就是以舞蹈來表示瘟疫開始橫行,然後人間苦難,神獸出動,驅逐瘟疫,然後獲得人畜平安。

不過呢,這一次的大儺,出動的並不是神獸來驅趕瘟疫,而是道士。

當道士們開始以一種整齊有序的動作和口占出現在『瘟疫橫行』的曬穀場上,然後向着四周潑灑着符水,舞動着桃弧、棘矢將代表着瘟疫的怪獸擊打得四散奔逃,揮舞着土鼓大鞀,代表着將瘟疫從世間清除之後,最後再將代表着豐收和解藥的赤丸、五穀往人羣當中潑灑的時候,村寨裡面的民衆頓時歡騰起來,紛紛哄搶着那些裝着赤丸和五穀的小袋子……

鼓號齊鳴之中,雲逸穿着金絲繡花皁制八卦道袍徐徐站上了簡易的木臺,一副仙人模樣,頓時就鎮住了全場。

要怎麼說呢?

人要衣裝,佛要金磚,呃,金裝,這句話雖然俗氣,但是也頗有道理。至少這些村民看見了雲逸出場,臉上的表情看起來似乎比看見了韋端辛毗的手下都還要更尊敬……

尊敬和畏懼,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情緒。

這種差別自然讓韋端和辛毗兩人,都有些若有所思起來……

雲逸先是熟練的宣揚了一番新道教的理論,並且讓手下的道士表演了一番神通,雖然不至於什麼油鍋洗手,但是符文不用火就可以自燃,符水可以讓惡鬼顯形的老套路,依舊還是很管用,引得村民一陣陣的吸涼氣,越發的敬畏起來。

嗯,這些所謂的神通手段,其實在張家三兄弟的時候都已經出現了,也並非是雲逸,或是斐潛的創舉。

接着,雲逸就一種悲天憫人的姿態來表示,他夜觀天象,知道此地必有大劫,血光涌動,將導致生靈塗炭,人畜皆亡,又稟報了驃騎將軍,驃騎將軍憐憫百姓,特令他前來此地化解云云……

『這地方有血光之災?!』

『可不是麼?昨天那什麼……可不是血光之災麼?』

『我聽人說,昨夜可死了不少人啊,可憐村尾王家小三,不就是死了麼……他娘都哭了一夜了,我經過的時候,聽都怪難受的……』

『天可憐見的……』

『說起來,這一次二狗子做的真不地道……』

『噓,小聲些……』

村民議論紛紛。

雲逸見差不多了,便宣稱如今瘟疫之鬼,狡猾無比,已經附於人身,日間爲人,夜間爲鬼,平日裡音笑依舊,背地裡就食人血肉!講得是繪聲繪色,甚至還拿出了幾塊頭骨大腿骨什麼的,悲切的表示這就是他的一個同道,結果被人形化的瘟疫惡鬼迷惑,結果被吃得血肉全無,肝腸無蹤,只剩下了白骨寥寥幾根,還要瘟疫惡鬼利用,永世不得安寧……

雲逸說得悲切,甚至有些淚花閃動,讓臺下的村民也有些忍不住一同唏噓,還有的村民也是義憤填膺的大聲謾罵這些惡鬼起來。

見此情形,辛毗不由得用袖子遮面,咳嗽了兩聲。

韋端也將臉扭到一邊去……

別人可能還不清楚,但是跟着雲逸一同而來的韋端、辛毗兩個人會不清楚麼?這雲逸手中的頭骨大腿骨倒是真的,但是絕不是他的什麼『可憐的同道』的,而是雲逸在路上野草從中給撿來的……

這些年頭雖說大體上平穩了下來,但是前些年死的人也很多,在無人經過之處白骨嶙峋多得很,根本不用太費心就能找得到。

村民之中忽然有人悲號出聲:『我可憐的兒啊!定是讓那被惡鬼附身了狗二吃了啊!天殺的啊!』

村民中略微騷亂了一陣,讓出一塊空間來,一名老婦踉踉蹌蹌的到了前面,撲倒在地,向雲逸叩首哭訴道:『請天師憐憫啊,做法收了被惡鬼附身的二狗子,還我小三兒安寧啊……』

韋端和辛毗恍然而悟,頓時對於驃騎將軍之策無比佩服,揮了揮手,帶着手下向前。既然都已經做到了這樣的地步,接下來要怎麼做若是還要驃騎將軍一一交代,那真還不如找個地方自我了斷得了!

旋即不久,二狗行蹤暴露了出來,和衆多隱藏在各地的殘留遊俠浪蕩子一同,在關中推行的『清除附身惡鬼』活動當中,被絞殺乾淨……

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四九九章 看看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2748章 都有傳統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464章羌漢亦相同第五四二章 木屋五人衆第3229章 民第1714章 和地鬥第119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謀劃,孫周兩人小商議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六零零章 戰爭與賭徒第三九三章 分配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3266章 逃生路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四二六章 貪功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二七八章 燚焱炎火第3018章成長終究都是相互的第八零一章 追擊途中的小煩惱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五七六章 上黨的變故第2831章上車容易下車難第1354章 仁慈第3051章二郎,六娘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2654章此舉大妙第1714章 和地鬥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3136章 當名望遇到名利第1046章 商隊帶來的新情報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八零七章 狗急跳牆的鮮卑人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1081章 定遠侯的正反面第3227章 一場朝歌衍生的動亂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七四一章 蝦落的臨戰決意第1565章 印煌煌第1872章 怎麼動手,都是心思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1201章 死人會不會說話第2906章六鄉六逐,文人武人第2726章最雜的人心第1690章 市坊第四二零章 再次設伏第2873章疑慮,看不見未來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八十三章 與郭嘉的第一次第六零零章 戰爭與賭徒第1505章 被排擠的第六九零章 意外之獲第1755章 行路第2184章真香最重要第3274章 揚起的飛塵第1572章 定之第八七五章 大漢的崩塌(五)第四一四章 達成的共識(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1/3)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3223章 你知道的我知道的他知道第四二五章 營亂第1323章 規矩第3203章 山第1986章斐潛破綻,漁陽躊躇第1875章虎癡比武,不情之請第2506章作一聲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2555章投石問路腥風起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五七四章 昔日的小弟,今日的大佬第六八三章 大傳承第3377章 一點小賭約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1387章 主客第2355章驚喜和驚嚇第1819章 又是一次的忠誠凋零第1761章 免費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六五三章 壺關很重要第3132章 水到渠成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3259章 找什麼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495章大漢風
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四九九章 看看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2748章 都有傳統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三零六章 以退爲進第2464章羌漢亦相同第五四二章 木屋五人衆第3229章 民第1714章 和地鬥第1194章 到底是怎麼回事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謀劃,孫周兩人小商議第1085章 陰山祭祀風雲動第六零零章 戰爭與賭徒第三九三章 分配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3266章 逃生路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四二六章 貪功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二七八章 燚焱炎火第3018章成長終究都是相互的第八零一章 追擊途中的小煩惱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3178章 裝飾掩飾終有暴露之險第五七六章 上黨的變故第2831章上車容易下車難第1354章 仁慈第3051章二郎,六娘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1791章 計中,中計第2654章此舉大妙第1714章 和地鬥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3136章 當名望遇到名利第1046章 商隊帶來的新情報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八零七章 狗急跳牆的鮮卑人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一二三章 天意第1081章 定遠侯的正反面第3227章 一場朝歌衍生的動亂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七四一章 蝦落的臨戰決意第1565章 印煌煌第1872章 怎麼動手,都是心思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麼官第1201章 死人會不會說話第2906章六鄉六逐,文人武人第2726章最雜的人心第1690章 市坊第四二零章 再次設伏第2873章疑慮,看不見未來第2558章欺上瞞下小招式第八十三章 與郭嘉的第一次第六零零章 戰爭與賭徒第1505章 被排擠的第六九零章 意外之獲第1755章 行路第2184章真香最重要第3274章 揚起的飛塵第1572章 定之第八七五章 大漢的崩塌(五)第四一四章 達成的共識(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1/3)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3223章 你知道的我知道的他知道第四二五章 營亂第1323章 規矩第3203章 山第1986章斐潛破綻,漁陽躊躇第1875章虎癡比武,不情之請第2506章作一聲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3128章 見招拆招第2555章投石問路腥風起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五七四章 昔日的小弟,今日的大佬第六八三章 大傳承第3377章 一點小賭約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1387章 主客第2355章驚喜和驚嚇第1819章 又是一次的忠誠凋零第1761章 免費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六五三章 壺關很重要第3132章 水到渠成第五零三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第1806章 無法明言之事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2005章漁陽城外,夏侯困張第3259章 找什麼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495章大漢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