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9章 各家都有各家的算盤

禹劃九州,始有荊州。

可以說荊州是最早一批出現在中華大地上的區域性行政機構,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更是楚國的最爲繁華的區域。

楚本意爲荊,是一種落葉灌木,這種植物在南方隨處可見,又功用強大,楚國人便以『楚』作爲國號,也常常『荊楚』連稱,也被中原的國家貶稱『荊蠻』。荊條修長,高挑,打人又特別疼,所以就有了楚楚動人這個詞,所以也有『痛楚』、『苦楚』等詞語。

所以一開始,荊州地區,楚國上下,是被中原所鄙視的。

周代典籍《國語》記載,『昔成王盟諸侯於岐陽,楚爲荊蠻,置茅蕝,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所謂『守燎』,就是看守篝火,堂堂一個楚國,被當成蠻夷,和胡人一同負責看篝火,連參加盟會的小板凳都沒有。佐證了當時楚國是多麼的被歧視,也是這一次的盟會之後,楚國國君熊繹帶領國人開始了『篳路藍縷』的艱苦創業。楚人初居丹陽,只是彈丸之地,其後,即以此爲立足點,向南推進,發展成爲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國,荊州便是在這個時間點,開發並且繁盛起來的。

當然,《國語》當中的『鮮卑』和當下大漢的鮮卑並不一樣,周王朝時期的『鮮卑』大概是指『東夷國』,並不是同一個。

然後春秋戰國之後,楚國依舊和中原地區比較格格不入,就算是秦國統一了全國,雖然各個地區都有不滿秦國的人,但是也只有楚國這個地方喊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所以很顯然,荊楚區域,其實一直都和中原處於既有聯繫,又有隔閡的衝突之中。

即便是到了大漢現在,荊州人也對於中原人並沒有多少的好感,至少對於中原地區的戰爭並不熱衷,這也說明了整個荊州區域,在歷史上,三國前期和中期都基本遊離在爭鬥之外的原因。

如今,劉表的小兒子,劉琮正式成丁,也就是冠禮之時,所以最近一段時間在襄陽左近,上門送賀禮的人絡繹不絕。

冠禮,按照周禮來說,應該是二十歲,按周制,男子二十歲行冠禮。不過麼,天子諸侯爲早日執掌國政,多提早行禮。傳說周文王十二歲而冠,成王十五歲而冠,所以到了漢代,冠禮的時間大體上也就是在十五歲到二十歲之間,不一而同。

而且漢律之中,對於七歲至十四歲的半大小子,有徵一個貲錢,『民不繇,貲錢二十二』,也就是這個年齡的雖然不用攤派徭役,但是也要上繳貲錢,所以實際上在民間,超過了十四歲之後,大多數都默認已經成丁了,算是一個成年人了。

劉琮顯然不滿十五,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

成丁,行冠禮,不是簡簡單單的帶上一個帽子,而是代表着這個人從冠禮之後的那一天開始,就可以履行成年人的權利和義務,這對於極其重視家族傳承的大漢世家士族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

重要的不是達到這個年齡,而是擁有這個權利和義務。

蔡瑁這幾天也面帶紅光,顯得心情十分的舒暢,因爲劉琮從某個角度上來說,也算是半個蔡家人,能夠提前讓劉琮行冠禮,也就意味着劉表在最終選擇上,還是傾向到了劉琮身上。

這個也不奇怪。

畢竟就像是後世之中也有不少老人將遺產不是給自己的兒女,而是留給了在身邊照顧自己的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看護者,抑或是什麼其他人。因爲很現實的問題在面前,如果真的有一天劉表自己真的不行了,是眼前的這一個送自己最後一程,還是等遠在天邊的另外一個兒子趕回來?

怕是等劉琦回來,自己都長蛆了罷!

『德珪兄,』蒯良笑呵呵的說道,『偶過此處,前來叨擾,乃某之過也……』

就像是某些銷售人員一樣,天天說什麼偶然經過,其實大多數的偶然,都是一種必然,蒯良顯然也不可能是沒事幹到處閒逛的人,所以蔡瑁也呵呵一笑,沒有將他的話當真,一路寒暄着,將蒯良引到了書房內就坐。

又說了幾句,蒯良才漸漸的進入了正題。

『聽聞猛虎已至河洛矣……』蒯良仰着頭,語氣倒是有些幽幽,『猛虎出山林兮,風雲皆動,呼嘯震河洛兮,亂人心魄……』

蔡瑁臉上的笑容淡了一些,輕輕的捋了捋鬍鬚,說道:『虎出山林,自是覓食,此處無食,又有何憂……』

蒯良如今也漸漸顯現老態,眉間的皺紋也深沉了不少,聽了蔡瑁的話,似乎皺紋更深刻了一些,『虎有無傷人之心,暫且不談,然人不可無防虎之意啊……』

蔡瑁沉默着,並沒有立刻回答什麼。

劉表原因在這個時候,舉行劉琮的冠禮大典,難道是一時間的心血來潮?顯然不是,也就同樣是意味着,劉表害怕出現什麼問題,不得不提前做一些準備。

會出什麼問題呢?

現在不就是隻有驃騎出了關中這樣一件大事麼?

所以,劉表如今的舉措,要說和驃騎將軍毫無關聯,顯然不能讓人信服。

蒯良以『猛虎』來形容斐潛,實際上也是在說明斐潛的危害,他認爲斐潛這一次的出關,就像是猛虎出了山林一般,必然會沾染些血腥。

蔡瑁收起了笑容,皺起了眉頭。

說起來,蔡氏和斐潛多少有些關聯,所以一直以來,蔡瑁都並沒有將斐潛當成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對手,更不用說以『猛虎』來形容斐潛了,畢竟斐潛之前的稱號還是挺迷惑人的……

可是蒯良一再的強調,讓蔡瑁又有些遲疑了起來。

蔡瑁本身就不是什麼非常有主見,而且能力很強的人,頂多就是矮個子裡面選高個,算是在荊州地面上的一號人物而已,和許多人比較起來都有一些的差距,幸好的是蔡瑁自己也清楚這個問題,所以蔡瑁在接任了蔡家之後,並沒有上來就野心勃勃的想要擴大地盤,今天要打這個,明天要打那個的,只是守成而已。

『子柔未免憂慮過甚……』蔡瑁搖了搖頭說道,『不至於如此……』蔡瑁之前也和斐潛多少有些接觸,當年若不是手腳慢了一些,說不得斐潛都成爲蔡氏的親戚了,哪裡還輪得到老黃家?

蒯良咧嘴一笑,但是笑容之中並沒有多少的笑意,顯得有些陰森和冰寒,『介子推若知後有山火,亦願割股乎?』

介子推麼,寒食節,這是衆人皆知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官樣文章永遠都是官樣文章,以晉文公的雄才大略,難道說不知道水火無情?所謂逼迫介子推出山,就那麼急切?還是說那座山神奇到了只有介子推可以進山躲避,然後其餘的普通兵卒就根本無法沿着痕跡去搜尋?

晉文公燒山,其實未必是想要逼迫介子推出山,而是想要介子推去死,否則爲什麼燒山之前就死活找不到,然後燒了山,就沒啥難度的找到了遺骸?

而介子推出名,就在於『割股』了,當然,官方記錄當中顯示,是介子推割了自己,但是實際上呢?有點頭腦的都知道,在沒有消炎藥的年代,暴露在野外的傷口,是一個很麻煩的問題,而且還能讓晉文公飽餐一頓的肉量,肯定不是一個小傷口了。介子推如果真的割了自己的大腿,那麼先不說能不能跟得上晉文公苦難的逃亡旅程,就說一個發炎問題都未必能躲得過去!

那麼不是割了自己的,又會是誰的?

還記得那個將土塊扔給重耳,戲弄重耳去吃土的農夫麼?重耳就是討不到吃的,然後餓昏在了路上,然後介子推說是到山溝裡面轉了一圈,然後就割了『自己的』股肉,在割了相當的肉量之後,還能不顧傷勢,又加了些野菜,熬出了一鍋香噴噴的肉湯帶了回來……

重耳吃了,感激涕零,當場表示將來如果有成,一定給介子推當大官。

但是誰都知道,如果介子推當了官,腿上到底有沒有傷,遲早要被人知道,所以當重耳變成了晉文公,介子推不僅沒能當官,反而要揹着老孃進了山……

蒯良的意思很明確,像晉文公這樣雄才大略的『大人物』,是不會記什麼恩情的,越是有恩情,對於這些『大人物』來說,反而越是一種負擔,你蔡瑁能保證斐潛不是下一個的晉文公?蔡瑁你以爲自己很安全?

蔡瑁聽了,心中不免一涼,良久無言。

蒯良也不着急,慢慢的喝着茶。

或許過了很長時間,或許也就是過了片刻,蔡瑁低聲說道:『子柔既有此言,可有計較?』

蒯良哈哈一笑,說道:『若重耳不登文公位,介子推自然可保全!昔日秦國戰韓趙,荊楚可有憂?』

蔡瑁又是吸了一口氣。

這一次,蒯臉的意思就很明確了。

整體上來說,荊州確實是和中原地區既聯繫又割裂,這種關係從周朝的時候開始,一直持續到了漢代,因此很多荊州士族並不熱衷於所謂的山東山西爭鬥,更多的只是想要保全自己的家族長久不衰。

『朱張二人,說是自作主張,借道荊州……』蒯良繼續緩緩的說道,『孰可知非介子推割股也?以試荊州爾……若是吾等納之,當惡曹司空,驃騎復歸關中,坐看荊豫亂戰……』

蔡瑁眉頭深深的皺起,就像是被誰用刀在眉間刻了幾道一樣。

朱靈和張烈從汝南一路到了荊州,暫時停留在荊州邊境上,表示只是經過,然後要從武關返回關中,但是劉表並沒有馬上表態,只是讓人送了一些糧草,讓朱靈和張烈暫且等待一下……

曹操的方面也排遣了使者,送來的書信,要求劉表不能收留朱靈和張烈,也不能讓朱靈和張烈通過,否則就是背信棄義,違背了之前的聯盟。

當然,這個事情,劉表也召集衆人討論過,不過麼,一個是劉表確實老了,精力有限,另外一個是蔡瑁等人的意見也不統一,有的支持斐潛,有的說要注重和曹操的聯盟,還有的像是蔡瑁,做中立派,表示都可以,所以劉表一時之間也沒有立刻作出決定。

而蒯氏,無意就是傾向於曹操這一方面的,畢竟這些年和曹操聯手吞噬袁術的遺產,也算是吃出了一定的情感來,所以表示這個事情一定不能讓朱靈和張烈就這樣過去,否則和曹操聯盟破裂,結果不堪設想。畢竟斐潛還扣着劉琦呢,如果說斐潛真的和荊州親善,和劉表合得來,爲什麼不放了劉琦?

既然斐潛能做初一,爲什麼劉表不能做十五?若是不表現出一些強硬的姿態,說不得荊州就會被看成是軟弱可欺,同時,即便是討好了斐潛,又能獲得什麼?到時候斐潛只要一回關中,天天和曹司空接壤的,可是劉表自己!

當然,劉表之下,和黃家親近的,和斐潛有往來的士族也不少,自然是傾向於斐潛,表示只要和斐潛的關係好,又何必怕曹操?若是曹操敢動荊州,只要斐潛兵出函谷,曹操就不得不退兵!根本就不用害怕,而且這些年和斐潛也有不少生意往來,難道說都準備切斷了不做了?至於劉琦的事情,要是沒有劉琦進川……不,要是沒有劉備那個傢伙反叛,大公子劉琦也不至於落到如此下場,要怪也不能怪斐潛,定多就是劉備的鍋。

聽說大公子劉琦在關中也挺好,至少比那個什麼劉璋強多了,這說明驃騎將軍斐潛其實也還是很看重和荊州的情誼的麼……

雙方爭執不下,劉表也難以立刻做什麼決定。

而現在,處於中間,甚至稍微有些偏向黃家的蔡瑁的態度,就非常關鍵了,這也是蒯良所謂『偶然』經過,前來拜訪的原因。

只要蔡瑁態度明確下來,無意就是決定性的力量。

蔡瑁仰着頭,良久無言……

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1045章 在規矩間的舞蹈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3464章 慣性第2877章角度,全新的機會第2972章殤困破第1816章 風險究竟值不值得第3081章刺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1216章 野心是一把雙刃劍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2590章人無我有第1352章 戲子第3025章意圍牛羊和亦爲牛羊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1813章 錯綜錯會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2579章人心如秤第一二四章 被攪動的襄陽政壇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四三二章 關於敵人和仇人第2099章不就是開個玩笑麼第1024章 吃相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四七一章 退卻第2342章一張口可以噴多少人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1649章 搶時間第1878章窘迫行爲,突發事件第2517章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意第2419章械鬥第九零一章 任重而道遠(一)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四二五章 營亂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一一九章 難以改進的工序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2731章 最壞的變故第2285章沒尾巴狗有尾巴第2986章誰都有誰的小心腸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1039章 戰場外也不輕鬆第2824章是狼是羊是走狗,有悲有疑有憤怒第2979章當先一顆石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八七一章 大漢的崩塌(一)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707章天道人道有味道第2265章合作是很重要的第2286章敵人的敵人,對手的對手(加更)第四一五章 永安城下(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2/3)第2397章大小圈子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2890章川蜀,將計和就計第一三八章 世家和庶民第3391章 仗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1066章 忽青忽白的麪皮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1145章 意料中的和意料外的第3171章 舊的輪迴還是新的方向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2399章以衡取衡第3213章 窗昏愁細字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1773章 風雪第1079章 書信引發的問題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五一二章 理想照進現實第1568章 黑虎山(爲人在梧桐下盟主加更)第3351章 勝負當年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3425章 問和答第3444章 相互借刀第十章 士族的法則第1483章 袁本初的遲疑第2325章消亡的榮耀和野望第1744章 第一天第2298章抄作業和計劃外的戰爭第1417章 落石計第1392章 白雀第2635章周氏魚醬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2680章成都風雷南中雨第五五六章 逃跑的江東猛虎
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1045章 在規矩間的舞蹈第1706章 猜想和情報第二三八章 獻策(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3/3)第1949章漢家定西,王子復仇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3464章 慣性第2877章角度,全新的機會第2972章殤困破第1816章 風險究竟值不值得第3081章刺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3371章 今夜夜未眠第1216章 野心是一把雙刃劍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2590章人無我有第1352章 戲子第3025章意圍牛羊和亦爲牛羊第九六七章 計策第1813章 錯綜錯會第六八一章 詩和遠方第2579章人心如秤第一二四章 被攪動的襄陽政壇第2167章化性起僞第四三二章 關於敵人和仇人第2099章不就是開個玩笑麼第1024章 吃相第1276章 掩蓋在通寶下的新策略第四七一章 退卻第2342章一張口可以噴多少人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1649章 搶時間第1878章窘迫行爲,突發事件第2517章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意第2419章械鬥第九零一章 任重而道遠(一)第1623章 天元(加更還欠賬)第四二五章 營亂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一一九章 難以改進的工序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2731章 最壞的變故第2285章沒尾巴狗有尾巴第2986章誰都有誰的小心腸第1748章 誰說誰信誰真假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1039章 戰場外也不輕鬆第2824章是狼是羊是走狗,有悲有疑有憤怒第2979章當先一顆石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第八七一章 大漢的崩塌(一)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2707章天道人道有味道第2265章合作是很重要的第2286章敵人的敵人,對手的對手(加更)第四一五章 永安城下(憤怒的六一盟主欠賬2/3)第2397章大小圈子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2311章鮮血和交換,謀劃和策略第2890章川蜀,將計和就計第一三八章 世家和庶民第3391章 仗第1786章 打獵,打人第1066章 忽青忽白的麪皮第1834章 別問,問就是釣魚第1145章 意料中的和意料外的第3171章 舊的輪迴還是新的方向第1853章 包圍和反包圍第2399章以衡取衡第3213章 窗昏愁細字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2387章立言傳千古第2165章名人高士第八五一章 風雅頌(四)第1773章 風雪第1079章 書信引發的問題第2042章諫官之職,中正平和第1007章 這種東西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五一二章 理想照進現實第1568章 黑虎山(爲人在梧桐下盟主加更)第3351章 勝負當年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3425章 問和答第3444章 相互借刀第十章 士族的法則第1483章 袁本初的遲疑第2325章消亡的榮耀和野望第1744章 第一天第2298章抄作業和計劃外的戰爭第1417章 落石計第1392章 白雀第2635章周氏魚醬第六一九章 對攻!鮮卑的選擇!第2680章成都風雷南中雨第五五六章 逃跑的江東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