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5章意圍牛羊和亦爲牛羊

『河東之輩,皆豎夫屈起,無天下之傑,苟安樂於當下也。』司馬懿並沒有在荀諶面前掩飾對於河東當地士族豪強的鄙視,『昔天子蒙難,河東身爲大漢臣子,卻與西涼勾結,爲禍社稷,逞私慾而亡公理,害公卿而掠百姓,足可見其惡,如今主公仁德,未糾其罪,仍不悔改,乃自取滅亡,萬死而不足惜之。』

平陽之內,似乎很平靜。

但是在廳堂之中的二人,卻明白在深潭之下,暗潮涌動。

誰是忠誠之人?

在荀諶眼中,纔到了河東不久,又沒有什麼往日交情的司馬懿,就一定會忠誠?荀諶就會立刻將手中控制的平陽兵權交付給司馬懿?

因此司馬懿必須要走一個過程,或者說要繳納一個投名狀,向荀諶明確的展示他是站在斐潛這一邊。荀諶纔會將手中的兵權分一些給司馬懿,如此司馬懿纔有機會在這場戰事當中直接獲取功勳,而不是在後方當一個不帶長的參謀。

大堂周邊,護衛都站在了三十歩之外。

荀諶捋了捋鬍鬚,『汝欲如何?』

『河東地,地雖不大,然有羌胡叛軍,叛變官吏,地方豪強,董賊舊部,又有匈奴殘存,士族大姓,黃巾流民,盜賊山匪,禍河東久矣!』司馬懿沉聲說道,『如今曹軍來襲,必有二心之輩!此等之人,貪小利而忘大義,正好可以誘之而動,聚而殲之!』

荀諶目光清澄,落在司馬懿身上。

司馬懿坦然而坐,不慌不忙。

司馬懿如今在荀諶面前,並未裝傻,而是展現鋒芒,宛如利劍出鞘。

恍惚之間,荀諶似乎看見了年輕的自己。曾幾何時,荀諶也是如此意氣風發,可又是何時開始,變得謹小慎微呢?荀諶垂下眼皮,微微頷首,示意司馬懿繼續。

『河東首惡,原爲羌胡叛軍,董卓舊部,山匪盜賊,黃巾流民,然主公、長史治河東後,皆一一剿滅殆盡,故而當下之患,乃叛變官吏,士族大姓,地方豪強是也。此等之輩,多爲隱患,初不見其害,然隱於身中,爆發之時,便害人性命。如同昔日酒泉,隴西太守,甚有清名,卻投叛軍……』

司馬懿說的酒泉太守是當年在北宮、邊章等領着羌胡叛變的時候投敵的酒泉當地豪強,黃衍。在當時,朝廷已經無禮控制像是酒泉這樣相對偏遠的郡縣,即便是派遣了其他地方的官吏去酒泉當太守,也會悄無聲息的被幹掉,於是根本無法用三互法,只能任用本地豪強,也算是變相的承認了當地豪強的統治地位。

隴西太守則說的是李參。在李參沒去隴西之前,還頗有清名,還是太尉劉寬的弟子和故吏,得到不少人的讚譽,結果不僅沒有如其名氣一樣的剛正沉靜,反而是在韓遂面前屈服,響應和聯合叛軍……

荀諶明白,司馬懿雖然以當年的西羌叛亂爲例,但是實際上說的就是當下河東境內的隱患。這個隱患不是當下河東纔有,也不是隻有斐潛治下才出現,而是綿延到了後世的封建王朝,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

官吏的表面忠誠問題。

殺,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就像是熊大在世的時候,手下有多少黑衣人在清查官吏忠誠度?

結果呢?殺了一批又是一批,但是轟然倒下的時候,又有多少被審覈通過忠誠測試的官吏,是在最後一刻依舊是真的效忠熊大?

這個結論,必然會有槓精不服,畢竟槓精會覺得他自己比歷史上所有人都厲害,也會比當下所有人都清醒。

那麼依靠百姓舉報總可以了罷?畢竟槓精也經常會自詡百姓一員,表示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但很遺憾,這句話也是展現出了一個活脫脫的悲劇……

百姓或許真的就是有雪亮的眼睛,但是他們沒有如同槓精一般的嘴。百姓沒有述說的渠道,至少有一部分的原因就在百姓當中的槓精身上。因爲槓精說話不需要過腦子,所以槓精說話的時候會比其他理性思考的百姓更快,比如說一些什麼拋開事實不談的,這是有腦子的人說得出的?

而原本還可能有統治者偶爾想要聽一下民聲,和百姓談一談,卻被槓精搶了先,結果聽槓精說拋開這個不談,拋開那個不談灌了一耳朵,什麼都拋開了還談什麼?然後看槓精還表現得很委屈,扭着屁股嚎啕而哭,卻根本不在乎他自己的行爲已經損害了多少無辜的百姓,讓其他的百姓在替他承擔說話不過大腦的後果。

『李堪,河東人。附逆,亡於陣中。』

『候選,河東人。附逆,敗亡不知所終。』

『程銀……』

『樑興……』

『李樂……』

『胡才……』

『郭太……』

『韓暹……』

『以及楊奉……』司馬懿一個個掰着手指頭數着,然後嗤笑道,『河東之豪傑何其多也!或是附逆,或是自引軍爲白波,此等之輩……哈哈,莫以爲行事可無蹤跡乎?』

荀諶笑了笑,溫和且從容,『主公於平陽行屯田之策,便是分辨善惡,祛除挾裹……昔日黑山白波黃巾,混雜一處,河東又是檔案編戶多毀,難以辨之……故主公其時坑殺賊軍首領,拆分白波黑山降卒,假做愚鈍之法,行編戶齊民之策,以緩制急,河東遂平……』

『然一日爲賊,便是賊心難滅!』司馬懿沉聲說道,『某於衆人之前,揚表主公之勝,假言莊爲首,便是誘其出手……河東之地,多有莊產工房,而工房之所重,莫過於北屈……』

『故而汝先以協防之名,收繳各處各族私兵……』荀諶原本微笑着,然後面容慢慢的嚴肅起來,說到最後的時候,已經是半點笑意都沒有了,『不過……仲達亦當謹慎,切莫大意纔是。』

司馬懿拱手而應,『在下明白。多謝長史提點。』

司馬懿的計劃也是一環扣着一環。

很多河東士族子弟以爲司馬懿收繳各個大姓士族豪右的私兵家丁,是爲了減少地方動盪危險,增加河東戰備力量,另外還可以檢測河東士族的馴服程度,可謂一舉三得。

但是實際上,這些人多半都沒有意識到司馬懿收繳私兵,其實最爲根本的目的,就是爲了撥開河東這個深潭水面的浮萍,讓視線可以更加通透。

河東各族上繳的私兵家丁,會可能是家族之中的精銳麼?肯定不可能。所以大多數的私兵和家丁什麼的,基本上都是一般貨色,不說是全然充數的,但也好不到哪裡去。若是其他人以爲司馬徽會用這些收繳而來的私兵和家丁來防守河東,那麼就等同於中了輕敵之計。

除此之外,當各族各姓上繳了一批沒什麼用,或是不怎麼精銳的私兵家丁之後,再想要做一些什麼事情的時候,出動的又能是什麼?

在這個過程當中,只要露馬腳來,必然就無法像是當年黑山白波黃巾賊混亂不堪的時期,那麼好躲藏遮掩了!

當年黑山白波,動不動就是幾十萬人,誰說誰都信,連官方行文裡面都這麼寫着。

斐潛又不是懷揣修改器,腦後有系統,大叫一聲叮噹貓,就能立刻分辨出誰是誰來。當時平陽百廢待興,於是也就只好向這些混雜在一起的流民賊匪允諾既往不咎,先行安頓下來。

而現在,就到了算賬的時候。

如果繼續安分守己,那就沒事,但是如果說還賊心不死……

渾水好摸魚,這個事情傻子都明白,但是現在河東之地,在荀諶的治理之下越來越清晰,又被司馬懿拿着耙子扒拉開了水面上的浮萍……

荀諶看着司馬懿,點了點頭,最後提點了一句,『汝既然定策,就去做罷……北屈之處,有「二先」之人,可多加關注……』

司馬懿拱手而應,然後退下。

司馬懿離開了平陽府衙之後,便是轉身到了官廨之中,找有聞司的人調取了密檔,很快就找到了荀諶所談及的『二先』的信息。

二先,指兩個人。

一個是範先,一個是焦先。

範先,河東大族,與衛氏交好。

焦先,河東隱士。其見漢室衰,遂隱居而不語。露首赤足,結草爲廬,食草飲水,飢則傭作,不冠不履,不言不語。

焦先其實原本不姓焦,他姓郭,所以他其實是叫郭先。

郭大郭泰郭太郭大賢的郭。

郭大,也稱之爲郭泰,也叫做郭太,也被叫做郭大賢,都是一個人。至於爲什麼會有這麼多名字,誰知道?或許是在郭大舉起白波旗幟的時候,覺得自己這個名字不夠響亮?不夠有震懾力?所以郭大一直都在改名字,但是很顯然,改名字這事情並不能決定什麼,就像是貪官拜了再多的神佛也依舊沒卵用一樣。

郭先原本是郭大身邊的心腹,可是郭大後來死了。

死於內訌。

白波軍原本是黃巾殘部,最初的時候確實是活不下去的無產者聯盟,可是後來就不一樣了。白波軍之中混進了太多的人,郭大一開始還很高興自己的隊伍擴大了,但是很快他就發現除了他自己的直屬部隊之外,他無法指揮任何其他豪帥的隊伍。

後來矛盾自然就越來越多……

郭大死後,郭先便是隱姓埋名躲了起來,裝作隱士。

裝隱士原本風險挺高的,畢竟郭先沒學過多少書,一張嘴說話就露餡了,但是如果裝作一個不言不語的隱士,也就自然減少了被人發現的風險。

一個人,如果說物質慾望不高的話,其實活着並不難。

一間草廬,一個爐竈,一分山田,就足夠了。

只可惜人心是不足的,而且是永遠都不會知足。

範先手下有一些人,這些人平日裡面不事生產,專門在山林之中打獵。範先則是表示這些人只是他的朋友,既不是門客,也不是私兵,但是很多人都證明這羣人只會聽從範先的命令,以及打擊剷除和範氏做對的,有過節的一些對手……

司馬懿翻看着,然後將基礎的記錄都記載了腦子裡,歸還了檔案,離開了有聞司。

夕陽斜照在平陽街道之中。

司馬懿坐在馬背上,緩緩前行。

若是早些年,司馬懿會覺得騎馬不如坐車文雅,如今卻覺得坐車不如騎馬靈便。

雖然說很多平陽的人都聽聞了曹軍的消息,但是並沒有多少的慌亂的模樣。集市上的叫賣聲也沒有因此少了半分。

一陣爭吵之聲從一側的酒樓之上傳了下來……

『如今曹軍勢大,迫之甚也!上黨壺關危急!若是上黨一失,曹軍就有了地利之便!屆時曹軍引軍南北而進……』

『李兄此言謬也!壺關乃天隘,賈使君又是經營多年,豈有輕易失守之理?就算是昔日秦趙之爭,也非旬日之間可得!待驃騎回旋……』

『非也非也!聞曹軍發百萬兵,此事非同小可,豈可皆依託於死物乎?如今曹軍爲逞私慾,枉顧天下安平,擅動兵馬相爭,此乃大罪也……』

『話雖如此,當又如何?莫忘了天子于山東之處……』

『……』

司馬懿微微擡頭,看着熱鬧的酒樓之上。

窗口處幾名學宮學子模樣的人,正在圍坐在桌案邊,爭辯得面紅耳赤,口沫橫飛。

其中一人似乎察覺到了司馬懿的視線,便是茫然四顧了一下,然後看到了街道上策馬而行的司馬懿身上,與司馬懿對視了一下。

司馬懿微微笑了笑,點了點頭。

窗口那人下意識的回了一禮,然後看着司馬懿帶着幾名僕從遠去。

同案的另外一人問道:『怎麼?認識?』

『不認識……』

『不認識你還行禮?』

『嘖,我這不是看那人還穿得人模狗樣麼……你們說到哪裡了?』

『我們在說這一場是誰會勝,我猜曹軍會多勝三分!』

『錯了,我覺得驃騎纔是贏家!』

『……』

又是一陣喧囂而起。

司馬懿騎着馬,不知道爲什麼忽然想起了當年他似乎也是在這一個酒樓之上,振振有詞,和其他學子爭辯論道,指點江山……

但是似乎已經是間隔了很久很久了。

而現在麼,他幾乎都已經不談什麼『江山』了。

因爲現在的司馬懿知道,江山可以是打出來的,也可以是做出來的,而絕不是談出來的。

『果然,荀長史早有計較……』司馬懿回到了自己在平陽的臨時住所,見到了司馬孚,便是緩緩的說道,『某之計較,多被其所料……某尚未發動,長史已經給了二人線索,這就是……呵呵,這就是在敲打於某啊……』

司馬孚愣了一下,『兄長那我們這……』

『無妨。』司馬懿擺擺手,『人非聖賢,豈能無過?公心之外,略顯私慾,方爲可信。如今欲取兵權,染指軍功,便是直中而取,並無不可對他人言之處。』

司馬孚哦了一聲,眼珠子轉動着,不知道在想着一些什麼。

司馬懿看了司馬孚一眼,『孚弟,知道爲什麼我請令,讓你從蓮勺而來麼?』

『不是爲了幫兄長麼?』司馬孚笑着說道,『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司馬懿哈哈笑笑,『也有此意,但是……還記得我送伱至蓮勺上任之時,說過些什麼?』

『呃?』司馬孚愣了一下,『說了什麼?是克勤值守?農桑水利?三年小考?呃……我忘了……』

司馬懿慢慢的收了笑,『當時我說的是……蓮勺大戶。』

『哈?』司馬孚恍然狀,『好像是哦……不過這一段時間來,蓮勺大戶都安分得很,我說什麼就是什麼,錢糧賦稅什麼的,更是好不敢有半點含糊……』

司馬懿看着司馬孚,『這便是你的功績?』

『這如何就……』司馬孚翻了翻眼皮,然後沉默了一下,『兄長之意,是說其實這些蓮勺大戶根本就是……其實是懼怕驃騎,而非懼怕於我?而當下所作所爲,都是……裝出來的?』

司馬懿並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說道:『長史方纔給了我兩個人名,「二先」,你可知此爲何人?』

司馬孚搖頭。

司馬懿將他在有聞司看到的相關資料簡要敘述了一下,然後問道:『我且問你,荀長史特意點出二人,其意爲何?』

司馬孚下意識的就說道:『定然是這兩人和賊匪相關……』

司馬懿微微皺了皺眉,『若是你僅是如此……便是早日辭官歸家爲好。』

司馬孚吞了一口唾沫,『兄長之意是……和蓮勺……』

司馬懿微微點頭,『還有呢?』

『這如何相同?』司馬孚說道,『這蓮勺之地,不過是三兩大戶,而這河東……』

司馬懿沉聲說道:『你又想岔了!』

『我……這不是……難道不是打殺了麼?』司馬孚有些疑惑。

『主公有言,能者上,庸者下!可有說過庸者「死」?是謀逆才當死!庸者則碌碌爲衆也。』司馬懿沉聲說道,『這能庸之別,僅僅是在農桑之事,考覈數目麼?!若是不知險要,不明危機,也就怪不得以其爲牛羊了!這牛羊,都是要掛鼻勒繩的……莫要忘了,你我就是這持繩之人!你在蓮勺之處盯着農桑乾什麼?!那是農學士做的!你更應該做什麼?你說!』

司馬孚愕然半響,然後頹然拜倒在地,『小弟……錯了……』

第九三九章 前進的轉折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2089章戰!第2585章人情之常第2528章大雨大雪大漠第2533章有人成爲過去有人成爲將來第2414章一鴨三吃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1035章 來了就別走第2698章大小矛盾仁義禮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2968章大家一起耍刀槍第2579章人心如秤第3253章 延承第1473章 千百年困惑者的答案第1093章 年輕真好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2575章人傑地靈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六十七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2016章痛呵之詞,幾於裂眥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八九六章 君子當弘毅(一)第2070章胡漢規劃,北域都護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045章身有不適,各有悲喜第1013章 鮮卑突襲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2782章 夏侯知交遍天下,父母不如朋友親第2411章是個人物第七七零章 楊瓚的進攻第二七六章 逃第二二八章 三方會談第1657章 老對手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三三三章 春雨第1689章 邀請第2035章平和喜樂,措手不及第2153章佈告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1585章 且聽某說來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3344章 戾氣當中的戾氣是誰的戾氣第1405章 陣前卒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1333章 局變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2128章風起火焰烈第六零七章 最後的激勵士氣第3099章相增減第1637章 天下何爲重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四五九章 降人的問題第一四九章 值不值得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第2158章美夢將醒第2321章腳底下的黑暗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3038章淺嘗輒止的前鋒戰第2517章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意第2430章有錯沒錯究竟哪裡錯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1574章 漢廣第3327章 你是誰第1044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475章 曹孟德的決意第2424章王座第2509章爲什麼到底爲什麼第三九三章 分配第1101章 宗教第五一一章 記憶當中的亮點第3358章 小寶貝的大震撼第二六九章 哭泣的環首刀第1571章 擊鼓第2521章爲什麼不能說第2345章儒生可殺人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六一二章 騎兵之間的對陣第2458章萌發的叛逆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1415章 亂軍計第2200章一個目標第1740章老調子新手段第一三五章 對地盤的渴望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六九六章 天黑請閉眼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1694章 大比(加更還債哈……)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3449章 彍弩發機
第九三九章 前進的轉折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2089章戰!第2585章人情之常第2528章大雨大雪大漠第2533章有人成爲過去有人成爲將來第2414章一鴨三吃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1035章 來了就別走第2698章大小矛盾仁義禮第五四七章 遲疑不決的選擇第九十一章 鹿山二老的啞謎第2968章大家一起耍刀槍第2579章人心如秤第3253章 延承第1473章 千百年困惑者的答案第1093章 年輕真好第1479章 斐子淵的客人第2575章人傑地靈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六十七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2016章痛呵之詞,幾於裂眥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八九六章 君子當弘毅(一)第2070章胡漢規劃,北域都護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2045章身有不適,各有悲喜第1013章 鮮卑突襲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1309章 用命換來的道路第2782章 夏侯知交遍天下,父母不如朋友親第2411章是個人物第七七零章 楊瓚的進攻第二七六章 逃第二二八章 三方會談第1657章 老對手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三三三章 春雨第1689章 邀請第2035章平和喜樂,措手不及第2153章佈告第七二七章 學宮論古今第1585章 且聽某說來第2138章齧齒動物第3344章 戾氣當中的戾氣是誰的戾氣第1405章 陣前卒第五零六章 刺殺第1333章 局變第九六九章 嘆息第2128章風起火焰烈第六零七章 最後的激勵士氣第3099章相增減第1637章 天下何爲重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四五九章 降人的問題第一四九章 值不值得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第2158章美夢將醒第2321章腳底下的黑暗第二一二章 究竟要如何勸說第3038章淺嘗輒止的前鋒戰第2517章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意第2430章有錯沒錯究竟哪裡錯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1574章 漢廣第3327章 你是誰第1044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1475章 曹孟德的決意第2424章王座第2509章爲什麼到底爲什麼第三九三章 分配第1101章 宗教第五一一章 記憶當中的亮點第3358章 小寶貝的大震撼第二六九章 哭泣的環首刀第1571章 擊鼓第2521章爲什麼不能說第2345章儒生可殺人第2312章消失的希望,跌落的野望(加更)第六一二章 騎兵之間的對陣第2458章萌發的叛逆第1159章 走那一條道路第2614章上位,不擇手段第1415章 亂軍計第2200章一個目標第1740章老調子新手段第一三五章 對地盤的渴望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六九六章 天黑請閉眼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一零九章 黃氏大考第1694章 大比(加更還債哈……)第2539章有人揚首有人低尋第3449章 彍弩發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