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0章流程大法,襄陽進退

世家門閥體系以東漢朝爲其發展,到魏晉時成型,期間風雲變幻,政權起落無常,但絕大多數源自大漢的頭等門閥卻始終屹立不倒,把家族顯赫的政治聲望一直延續到唐代乃至於北宋。

其中雖然說有一些氣運的成分,但是其家族掌舵人會比一般的人有更多的思考和長遠的規劃,無疑是佔據了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

比方說潁川荀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高平郗氏、弘農楊氏、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等,都是綿延到了唐代的世家大族,河東裴氏自然也列名在內。

這些常年霸佔上層政治的門閥世家,必須要符合三個條件:一是在文化上,祖上出過經學名家,世代以儒經教育子弟,家中藏書甚豐,甚至獨掌一家學說;二是在政治上,世代都出二千石以上高官,最好能有入朝任卿、拜相的;三是在經濟上,家族繁茂,人口衆多,廣有田產,阡陌縱橫,雄霸一方……

其實說起來,這三條也是相互統一的,並且互爲前提,若不明經,則得不到出任高官的機會;若然不出高官,很難兼併巨量的田產;沒有足夠的經濟基礎,也無法保證子弟世代學經,進而歷朝出仕。然後因爲基本上壟斷了經學的學習權和解釋權,又財雄勢厚,才能任由政治風雲動盪、朝代更迭,始終維持家族聲勢不倒。

但是現在,驃騎將軍斐潛推動的『小農經濟』改革,將格局提升,將門檻設定之後,原本那種像是玩笑一般的舉薦制度,『孝廉的人才』也就沒有辦法直接一步登天獲取高位,使得這些士族世家被迫的要開始向下看,從基層做起。

正是因爲士林將自己身段放低,這些受到了斐潛所影響的新士族,纔會減少一些在將來出現的脫離實際誇誇其談的作風,也使得當這些從基層爬起來的政治家們,在將來制定政策的時候,多多少少會考慮一些實際的問題。

如今大漢,在世家士族認爲,就是分爲東西,將來的大漢,沒錯,在這些人心中,大多數人還沒有改朝換代的觀念,他們只是認爲斐潛或者曹操,就像是霍光一般,將引領大漢的潮流,至於會不會變成王莽,其實也有一部分人想過……

至於江東?

雖然說實際上江東確實也算是地域龐大,但是大多數大漢士族世家眼中,江東算個錘子?毛都露出來,衣服都穿不好的地方還有臉嗶嗶?

在這樣的情況下,斐潛的一舉一動便是牽扯天下的人的目光,在角落裡的孫權雖然也上躥下跳,舉動異常,但是在許縣之中還有很多人並沒有多少關注,甚至也沒有將孫權納入自家謀取天下的考量範圍。

對於曹操來說,若是滅了斐潛,孫權自然可下,若是不滅了斐潛,即便是現階段打贏了孫權,將來還是不得不面對斐潛?

因此,斐潛的威脅是第一位的,而孫權,靠邊站點先。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調整,曹操在冀州的統治相對來說稍微穩定了一些,倒不是說曹操就在短短半年時間內掌握了冀州士族的人心,而是因爲曹操稍微放鬆了一些冀州的賦稅,以減少開支的代價獲取了冀州士族的認可。

因爲清河縣令之事,曹操一方面下令各州郡確實人戶,收取租賦,理論上每戶出絹二匹、繳租二斛……

嗯,沒錯,大漢之時的賦稅就是這麼的粗放,當然,這個粗放的特徵到了後世的封建王朝也沒有多少改變。以戶來計算的賦稅,自然是讓那些大戶佔便宜,小戶受壓迫。就像是後世的增值稅。稍微懂一點稅收知識的人都知道,增值稅是最不公平的稅收種類,可是爲什麼國家偏偏要用呢?

簡單好用,既得利益。

封建王朝之中很多時候,土地和戶口都握在地方世家大族手中,就像是當下,雖然說經歷了喪亂,原本一些鄉野豪右也有的被滅門破家,田地和人口被釋放出來,但是自從東西兩大政治集團相對穩定之後,很多外逃的世家大族也紛紛迴歸,手中捏着大量的田契,要求復原家產……

關中地區也還好,對於這些外逃的士族田產,斐潛不認賬。同時斐潛也在很早的時候就清查了土地,還裝作燒了存根,收拾了上躥下跳的地方豪右,頓時就讓這些士族老實了許多,同時開展屯田,讓流民填塞這些田畝,也就是相當於斐潛將這些外逃的士族豪右的田產剝奪下來,成爲了山西政治集團的直接財產,賦稅收入自然是不菲。

曹操一開始的時候也想要對於冀州幽州地方豪門拉攏打壓,但是很明顯,冀州士族的反彈超出了曹操的控制,所以不得不削減了開支,甚至背上了更多的債務……

削減開支的大頭,自然就是減少了基礎建設。

當然,這個也符合大多數封建王朝的習慣。

在很多封建王朝的上層,尤其是統治者心中,對於民間的農業工業的基礎建設,大體上是沒有多少概念的,這些統治者只是盯着每年地方官上繳的賦稅總額,認爲只要朝堂總政策是輕徭薄賦,使民以時,那麼民間的生產力可以恢復發展。

至於農田水利工程,那是地方官的事,有閒錢、有良心的官就會搞一搞,沒閒錢或沒良心就放着不搞,只要徵上的稅賦數額能夠讓上頭滿意,別搜刮得太厲害,導致百姓怨恨叛亂,那就算是一個大體上合格的地方官了。

整體上來說,雖然斐潛所轄的人口數量大概只有曹操的一半,但是若是比開銷,則幾乎是曹操的一倍。

一則是斐潛把很多錢財物都投入到了生產領域,比方說修路、造橋、開渠、挖礦,等等,乃至於資助農戶商賈,給予一定數量的低息貸款,使得生產力不但得以恢復,且能有一定程度提升,同時可以使得將來屯民轉變成爲農戶的時候,不至於因爲負擔賦稅,就導致快速貧窮,被迫再度喪失土地依附於豪門大戶。

第二個方面就是軍隊,驃騎將軍麾下三軍,不管是日常供應還是兵器甲具,都是甲於天下,僅這一項就幾乎佔到所有賦稅總額的將近四成。

而在這個方面上,不管是曹操還是孫權,都只有高級將領的部曲,還有一些少量的精銳部隊,其日常供應纔可能和斐潛這些兵卒持平。

畢竟按照大漢多年下來的習俗,普通大頭兵吃不飽、穿不暖,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有在戰時發放全額軍餉糧草,平常的時候削減一半,都是正常操作。即便是如此,有時候戰時也不能全發,怕大頭兵拿了就跑路……

那麼平時吃不飽怎麼辦?

軍屯。

若是算上軍屯兵,曹操可以直接拉出來打的兵力接近二十萬,幾乎是斐潛的三倍,而即便是如此數目的兵卒,在軍費上的開銷仍然比不上斐潛,就可以知道其實具體待遇是如何了……

但是在曹操當下,基礎農業工業建設,興修水利,以及兵卒軍餉供應等等,都不是問題,眼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太史慈,是太史慈帶來的新問題,以及怎樣面對和安排劉琦這個傢伙!

曹操的核心政治人物心中都清楚,荊州必須拿下來,否則無法彌補虧空,只有拿下了荊州才能保持整體的運作,也纔有機會進取天下,所以對於曹操進兵荊州,沒有人有什麼異議,但是眼下斐潛派遣太史慈護送劉琦過來,確實是讓曹操有些頭疼。

『此爲劉荊州長子也……』劉曄四平八穩的坐着,率先開口說道,『若欲天子拒之,恐有不妥……』

長幼有序,換句話說就是君君臣臣。如果說曹操想要讓劉協拒絕劉琦去繼承劉表的遺產,也就等於是否決了長久以來維持的政治基礎。只有即便是可以用『不忠不孝』的罪名罷免嗣子,選擇他人,但是也難免會留下隱患,更何況劉琦手中還有劉表給的節杖,若是強說劉表認爲劉琦不忠不義,那麼又怎麼會給劉琦節杖呢?

滿寵皺眉說道:『若是留之於朝中……』

荀彧搖頭,『不妥。』

以天子的名義,扣留劉琦,當然表面上是說『挽留』,或是什麼其他的委婉詞語都行,將劉琦留在許縣,也是一種解決的辦法。承認且給劉琦名頭,但是不讓劉琦去荊州地方,然後拖個幾年下去,自然也不了了之了。

但是問題是是曹操和蔡瑁之前已經談妥了,他們兩家合作的基礎,是要以劉琮爲吉祥物的……

士族不要臉,但是需要敷在麪皮上的粉飾。

蔡氏叛變劉表的事實,自然需要將劉琮蓋在上面作爲裝飾。只要在交接的時候,蔡氏能夠扶住劉琮在上面動作,也就自然可以說蔡氏是被迫的,是無辜的,是聽從了劉琮的指令和安排,所以蔡氏也依舊是乾淨整潔單純可愛的小仙女,至於什麼黑歷史,沒有,不是,別亂說。

因此若是曹操留劉琦在朝中,那麼就等於反悔了和蔡氏之前談的條件。畢竟劉琦和劉琮將來怎麼安排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眼前荊州士族是否能夠儘快歸附,而眼見着才談妥的條約曹操單方面說改就改,這曹操臉上塗抹的『誠信』二字,還有人信麼?

不是不可以毀約,但凡是盟約都是用來毀約的,這也是常識,只不過還沒有拿到荊州好處就毀約,豈不是跟微信騙錢還沒有點擊收紅包就先拉黑了的窒息操作一樣麼?

曹操和蔡氏爭奪荊州的控制權,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人情麼?自然是靠所謂的『朝廷大義』。蔡氏想要把持荊州的心思,曹操等人也不是不知道,如今若是這麼一搞,豈不是等於是正中蔡氏下懷,拱手將荊州讓出去,再現冀州清河一幕?那麼曹操攻打荊州的意義又怎麼去實現?

所以最後就只能祭出華夏王朝絕頂大殺器,『走流程』。

但是包括曹操在內,在場的所有人心中都清楚,『走流程』能對付的,都是些小嘍囉平頭百姓,像是驃騎這樣的特權人士麼……

『走流程』,真的會有用麼?

……(*≧∪≦)……

襄陽城在經歷了又一次的曹軍攻擊之後,重新獲得了短暫的平靜。

因爲戰損和疾病,使得襄陽城中對於勞役的需求進一步的加大,也使得向城南征調流民的次數越來越多……

走河邊多了,上山久了,不是溼了鞋,也會遇到蛇。

最開始的時候,是兵卒拿着刀槍指着吊籃,上來一個押到一邊,搜身,檢查,對口供,沒有問題了才放行,但是越往後,便是越鬆懈,甚至出現了讓勞役去吊着勞役上來,畢竟兵卒也都是要消耗體力的,吊上來的新人也略微盤查一下,就應付了事。

襄陽城被曹軍圍着的時間長了,讓荊州兵卒精神緊張,只不過繃緊的弦不可能持續太久,鬆懈難免就會產生了。

在吊着城下勞役難民的時候,襄陽南門的荊州兵不少都有些無精打采,就只有值守的低層士官多少還有一些警惕性,見到了一個新流民被吊上來的時候多看了兩眼,忽然覺得有些面熟,但是一時間想不起來究竟是在哪裡見過……

『那邊那個!檢查一下!』值守軍官指着,帶着兩名兵卒上前,『你是哪裡來的?』

一名荊州端着長槍虛虛指着,另外一名荊州兵在新流民身上隨便摸了兩下,沒檢查出什麼危險物品,反正就穿着一層破衣袍,有什麼沒有什麼都看得見。

『小的……呵呵,小的……之前就在宜城……』新流民陪着笑,回答道。

值守軍官站在新來的流民面前,皺着眉頭,『宜城?怎麼看着面熟啊?』

新流民眼珠轉動了兩下。

見新流民不吭聲,值守軍官不由得退了一步,臉也板了起來,正待再說一些什麼或是做一些什麼的時候,忽然聽到另外一側有手下喊道:『幹什麼!?』

值守軍官就覺得身後惡風忽起,猛回頭,便見到寒光一閃,另外一名原本在城池上的幫忙搬運器械的勞役,不知道什麼時候竄到了自己身後,已經雙手攥着一把解骨尖刀,直直的捅將過來!

值守軍官嗷的叫了一聲,甚至來不及將自己戰刀拔出,只能是連着刀鞘格擋在前,但是依舊是被劃了一道口子,頓時鮮血淋漓,痛呼出聲。在值守軍官身邊的兩名兵卒一名調轉槍頭準備扎刺,另外一名則是伸手準備拔刀……

卻在此時,方纔還老老實實的新流民,便是伸手將自己身邊的那名荊州兵的脖頸一勒,然後從其身上抽出了戰刀,刀光閃動之下,頓時就是血花濺起,先是砍倒了那名值守軍官,又是一刀砍翻了持槍的兵卒,最後才調轉刀身加在了勒住的荊州兵脖頸上一抹!

在他身側,混雜進城的奸細勞役紛紛大喊,或是從身上取出短刃,或是搶到了荊州兵掉落的兵刃,直撲向前,轉眼之間就將毫無防備的荊州兵撲倒砍翻,而在周遭的普通百姓民夫,則是茫然無措,目瞪口呆,直到那些奸細嚎叫着亂砍,鮮血四處的時候,才發出恐懼的叫聲,抱着腦袋躲避逃竄!

那名砍倒值守軍官的流民已經舉着染血的戰刀高呼:『老子是蔡九!劉老狗無道謀逆!朝廷大軍,已臨城下,只誅殺首惡,獻城者免死!』

在他身後身側,數十名前前後後混進來的曹軍奸細和蔡氏暗子,紛紛跟着一同大吼,聲浪在襄陽南城炸響開來:『只誅殺首惡,獻城者免死!』

在臨近襄陽南門的市坊之內,也有人同時發作,幾十名揀選出來的好手,紛紛抽出兵刃,直撲城門!

城下左近,有些民夫勞役正在搬運物資,而城中的荊州兵,因爲曹軍連番攻勢,即便是換下來的,也多數疲憊不堪各自躺倒休息,這就給了蔡氏和曹兵最好的搶奪城門的機會。脫去了鎧甲的曹軍奸細,和早就在城中埋伏的曹氏暗子,混入了勞役流民之中,總於是等到了荊州兵鬆懈的時刻,便是突然發作,使得襄陽南門的值守兵卒,完全沒能反應過來!

蔡九吼聲如雷,身先士卒的砍殺在前,刀光展動之下,已經砍翻兩名趕來的荊州士卒,但是總歸是沒有備甲,轉眼之間就不免受到了些傷,但是他的身形卻沒有慢下來,依舊瘋狂的衝在前面,在濺起滿天血光的同時,大吼道:『打開城門!搶絞盤,開城門!』

在慘叫和血腥之中,襄陽南門漸漸的被開啓,城門之外還有許多人從身下或是灌木當中抽出了兵刃,高呼着,簇擁向前。而這,還不是更可怕的事情,隨着城下的黑煙燃起,襄陽城南的山中也騰起了黑煙,不知道多少人從山間衝出,朝着漸漸洞開的襄陽城南門,瘋狂撲來!

第三零四章 祥瑞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九四八章 信息差和時間差第1413章 聚於荒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二一七章 哭師之說第1945章來而不往,所非禮也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2344章如何有記性(加更)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3232章 吏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2921章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3415章 不破不立第1264章 聰明還是不聰明第2348章不同的途徑第1686章 進步第六二三章 不是擺設的英雄祠第2900章騎虎難下,迎難而上第2437章內經的秘密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1761章 免費第2727章最大的葉子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四四二章 汾水兩岸逐白波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1436章 各家之經第2751章 想要不要重要決斷第1340章 吃肉第1589章 大漢驃騎將第1125章 戰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2504章退一步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二十八章 筵無好筵第二六二章 老鄉見老鄉第3068章 千古的綠洲路,不相同的行路人第四三五章 沒有底線第1820章 故技重施的破綻之處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2480章長思量第2746章 都很富第1327章 兄弟第一零八章 被打劫的龐統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2968章大家一起耍刀槍第二二四章 國殤第2932章世間雙標狗,更上一層樓第1715章 和天鬥第四七三章 不可爲敵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782章 風聲,心聲第2184章真香最重要第1859章 憋屈鬱悶,總是沒完沒了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2100章這是來來回回走城門呢第1933章民意之聲,尊者之諱第2431章屬於未來的謀劃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3093章 敵我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1980章文以明道,敬以知微第2196章無處可去第3002章 一個全新的開始第六三零章 扯蛋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七九四章 生死間的搖擺第1325章 人物第3221章 你生活的我生活的他生活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二八九章 第一滴血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1912章蹋頓授首,周瑜搏命第1401章 送上門第六十七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1356章 僵持第1520章 雙爭先第1504章 被懷疑的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
第三零四章 祥瑞第1441章 北路騎戰第八一三章 將對帥(二)第九四八章 信息差和時間差第1413章 聚於荒第1946章高順陷陣,貴霜設謀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二一七章 哭師之說第1945章來而不往,所非禮也第3023章 遭遇之戰和遭遇知戰第2344章如何有記性(加更)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3232章 吏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2921章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第2235章早知道,晚知道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2548章 恩恩怨怨何時了第3415章 不破不立第1264章 聰明還是不聰明第2348章不同的途徑第1686章 進步第六二三章 不是擺設的英雄祠第2900章騎虎難下,迎難而上第2437章內經的秘密第2966章大家一起抄作業第1761章 免費第2727章最大的葉子第1196章 事情來的措手不及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四四二章 汾水兩岸逐白波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1436章 各家之經第2751章 想要不要重要決斷第1340章 吃肉第1589章 大漢驃騎將第1125章 戰第三七二章 身處亂局之中第2504章退一步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二十八章 筵無好筵第二六二章 老鄉見老鄉第3068章 千古的綠洲路,不相同的行路人第四三五章 沒有底線第1820章 故技重施的破綻之處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2480章長思量第2746章 都很富第1327章 兄弟第一零八章 被打劫的龐統第五八四章 白石羌的觀望第3353章 感覺的現實第3288章 仇人是要死於車禍還是死於大火第2968章大家一起耍刀槍第二二四章 國殤第2932章世間雙標狗,更上一層樓第1715章 和天鬥第四七三章 不可爲敵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2282章有錢花和沒錢花第1782章 風聲,心聲第2184章真香最重要第1859章 憋屈鬱悶,總是沒完沒了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二六六章 亂起第2100章這是來來回回走城門呢第1933章民意之聲,尊者之諱第2431章屬於未來的謀劃第二五二章 遇襲第3093章 敵我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1982章西域發酵,漣漪飄蕩第3437章 門下武夫第1980章文以明道,敬以知微第2196章無處可去第3002章 一個全新的開始第六三零章 扯蛋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2987章人類的本質是真香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七九四章 生死間的搖擺第1325章 人物第3221章 你生活的我生活的他生活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八四四章 另一個戰場(三)第二八九章 第一滴血第四一零章 打了小的才能出來老的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443章背叛的大戲第1912章蹋頓授首,周瑜搏命第1401章 送上門第六十七章 無可奈何花落去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3240章 吏散鳥雀來空庭第2284章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節奏第1356章 僵持第1520章 雙爭先第1504章 被懷疑的第五五八章 絕世的黃忠箭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