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

且不論韋誕年少慕艾,得了消息便硬邦邦先找甄宓報信的行爲究竟怎樣,但說發佈出這樣的一個消息的斐潛,如今坐於將軍府府衙後院水榭之中,看着水池當中大小魚兒遊走競食,似乎一副悠閒模樣,但是實際上心中也是盤算了許多念頭。

長安原本格局宏大,幾近於後世的大都會。長安本體就像是太陽,然後周邊陵邑則是圍繞太陽的行星衛星,這樣的格局說實在的,即便是到了後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在生活物資方面,必然會形成巨大的需求缺口,而這樣的缺口必然也會導致物價的波動,而波動上下所帶來的利益差距,就像是深海當中滴落的血液一般,必然引來鯊魚環繞。

就像是後世也常常給京都特別補貼,導致京都財迷油鹽各種肉菜常年絕對處於全國平均值一樣,斐潛一直以來爲了保持長安的穩定,增加長安的吸引力,也投入了不少,尤其是在米糧等等基本生活物資方面的平抑,但是這並不是一個良性的常態。

長安從東漢定都雒陽之後,長安城就有些衰敗了,即便是斐潛努力經營,畢竟時日還短,並不能追上當年西漢之時的鼎盛繁華,所以當下居住在長安之中的人,多數都是圍繞着斐潛政體而活動的,至於普通的百姓羣體還比較薄弱。

薄弱的百姓數量,就不能支撐起足夠的脫產公務人口,並且如果說聚集的脫產人口多了,反過來就會被糧食產量限制,若是某一天因爲河東或是漢中川蜀轉運的糧草出現什麼問題,比如產地遇到了災害,又或是路途當中碰到了什麼損失,必然就會導致長安城中出現供給問題,先不說影響怎樣,估計山東士族就能笑翻過去。

所以,斐潛依舊是需要凝聚人口,一方面是士族子弟,一方面是普通百姓。

眼下雖然斐潛獲得了西京尚書檯,但是並不代表者就可以和山東地區完全割裂,老死不相往來,而是依舊要不斷的吸引山東人口移動到關中來,然而想要吸引這些人,就必須映照出一個安定祥和繁華鼎盛的光影,纔可以讓人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投向長安。

簡單來說,就是折騰,而且還要折騰出花來。

封將大典是第一步。

這些晉升起來的中高層官吏將校屁股挪到了一個更大的坑位,那麼必然也空出不少原本的坑來,而這些坑自然也就是很多人眼中的香饃饃,怎麼分配,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殺人不難,刀起刀落,白刀子進去之後,不管是紅刀子還是綠刀子出來就基本算是完事了,但是想要建設,想要發展,卻不是頭腦簡單,只懂得砍殺的傢伙能玩得動的。

曹操那麼精明的矮矬子,都在人事任用上吃暗虧,前期防後期鬆,上一代辛辛苦苦壘砌的堤壩,全數在自家後人鋤頭之下崩潰,最終甜美果實被在樹下仰着頭張着嘴裝癡呆的司馬接了個正着。

劉備也就是半路出家的二把刀,終及一生都沒能夠擺平元老派和本土派,只有東抹一下,西塗一下的憋屈,就連死的時候,都還要交代兒子的後事問題,說些什麼若可若不可,操勞得直至嚥下最後一口氣。

至於孫權,就更不像個樣子了,都算是三代目了,依舊連本土世家都鎮不住,抹不平,多數時候被江東士族世家架着走,雖然平常裡面氣焰囂張,動不動就說要殺這個,要砍那個,實際上嘴上發狠完了,還要憋屈說自己是喝醉了講酒話不當真,罵了陸遜一輩子老烏龜,最終還是要老烏龜出來幫自己,不過反正孫權以皮厚著稱,所以或許也不當回事。

因此,斐潛當下西京新成,就必須先將基石敲好,確定人事規範,甚至可以引之爲定例,纔有助於未來整體的政治建設和地域發展。

迴廊之中,微微有人影晃動,斐潛擡眼一看,便點了點頭,招手示意。

諸葛瑾拱了拱手回禮,然後從迴廊之中進到了斐潛之前。

『城中議論如何?』斐潛先接過了諸葛瑾遞上來的條陳,略微看了一下,然後問道。投下去了魚餌,總要看看那條魚蹦起來,不是麼?諸葛瑾作爲相對來說中層人士,自然比龐統什麼更容易接觸到比較低一些的信息層面。

諸葛瑾回稟道:『啓稟驃騎,雖有議,然無誹也……或因先前學宮大比,以試辨才,方顯公正……』

斐潛笑了笑,示意諸葛瑾不需那麼拘謹,讓其歸座。這也算是在意料之中的事情,畢竟春秋秦漢,在人才方面,是供小於求的,因爲出現了這樣的短缺,所以基本上來說但凡是賢才,必然恭迎,所謂禮賢下士是也,但是隨着人口的增長,尤其是知識的傳播,雖然說世家士族一再控制,但是文化的擴散,就像是墨色暈染一般,是屬於滲透性的,是無法完全控制的,因此慢慢的,擁有知識的人數在增加,就漸漸變成了供大於求。

大漢十三州一部,再扣除那些雖然有職位,但很少人願意去的地方,比如說交州幽州什麼的,全天下的郡守縣令纔多少?

蘿蔔坑有限啊。

比如說京兆尹,也就是下轄奉明,霸陵,南陵,杜陵,藍田,新豐,下邽,鄭縣,華陰,湖縣十個蘿蔔坑而已,而且還要扣除一些重要的位置,比如藍田接近武關,華陰近京輔等等,是不可能給一般的士族子弟的,那麼這樣一算,還能剩下多少?

就算是將全天下都算進去,也不過是百數的郡守,千位的縣令,而這麼一點數量的官職,在面對越來越龐大的士族羣體的時候,如何又夠分?

一個和尚喝到飽,兩個和尚分水喝,三個和尚打起來,更何況這麼多蘿蔔都光着腿等着溫暖潮溼的坑,所以那些死命想要博取名聲,求得一波三連的伎倆,在大漢中後期層出不窮,甚至綿延到了後面的封建王朝,比如什麼涌泉躍鯉啊,臥冰求鯉啊等等,說真的,幹什麼非要跟鯉魚過不去?鰱魚不成麼?鯽魚也可以啊!這簡直就是赤裸裸的魚類歧視!

然後旁的世家子弟看了,頓時恍然大悟,還能這麼搞?之前總覺得這種傻逼行爲就算是做了,也未必有人信,結果現在真還有人做了!頓時一邊相互擠眉弄眼的拍手稱讚,一邊琢磨自己是不是也可以搞個更二逼的事情……

名聲人望是通過這樣誰看了,誰聽了,都覺得是傻逼才做的事情博取而來的,那麼這樣的人當上官吏了之後,會做實事麼?所謂劣幣驅逐良幣,並非只有在金融領域纔有,誰都不比誰傻,一個求鯉成功了,後面便有千千萬萬的求魚者。

都抄便道,插隊上車習慣了,又有誰會乖乖排隊?

被插了前面,又被頂了後面的士族子弟會不會因此有怨言?

肯定有,但是礙於士族子弟相互的默契和顏面,定多隻能於人後暗中痛罵那些求魚的傻逼,然後自己也脫離了隊列,準備也找個『魚』。

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斐潛所推出的『以試論才』,纔有了一定的民衆基礎,但也僅僅是一點而已,並非絕對,原因很簡單,畢竟漢代整體識字率依舊很低,知識普及面也就那一點點,轉來轉去依舊大部分在士族子弟之中。

不過,沒關係,因爲斐潛關注的重點,並非是『試』的結果,而是『試』的過程……

『子瑜且放出風去,就言此次加試,將側重於用也……』斐潛輕輕的扯下了一小塊魚餌,然後拋入了池塘之中,頓時引來不少魚翻騰爭搶。

『側重於用?』諸葛瑾微微一愣,旋即點頭領命,然後又回稟了一些其他雜事,得到了回覆之後便退下了。

斐潛靜靜的將手邊上的這一團魚餌掰碎了,分次丟出,最後慢慢的拍了拍手,將手中殘留的渣滓也拍落水中,然後看着翻滾爭搶不休的大魚和小魚,微微的笑了笑,轉身緩緩前行。

『去政事堂。』斐潛揹着手,淡淡的對亭榭之外的黃旭吩咐道。

政事堂和將軍府如今只是一牆之隔,經過迴廊轉過外院,便是政事堂的側門。經過了與政事堂相連的中庭之時,看見許褚正立於院門之處,原本就是膀大腰圓之輩,如今再穿上護衛特製的一套全身盔甲,往院門中間一站,便是如同落下一道鐵閘一般,遮擋得嚴嚴實實。

『見過主公。』許褚往邊上一讓,露出一條路來。見斐潛走過,便帶着人手跟在了黃旭之後,一同進了政事堂。

一路上便是大小官吏忙不迭的行禮拜見,斐潛微微點頭,直至堂內坐下。

『拜見主公。』堂內今日主事荀攸上前見禮。

『不必拘禮……』斐潛擺手說道,『龍首原祭壇,進度幾何?』

荀攸拱手說道:『如今大體已經完工,僅剩掃尾之事,龐令君日夜驅趕,定可不誤佳期。』

眼見着後天就是初五大授之期,各方面自然都緊張了起來,而作爲監督建造祭壇的龐統,除了初一那一天參加了斐潛的宗禮之外,基本上都是日夜待在了工地上。

『各類金銀五千錠,錦絹六千五百匹、布八千三百卷、旗、帗、幟,各五千,另有畫盾二千五,具一千,光明鎧五百,良駒三百……』荀攸將這一次準備用來封賞的器物數量一一稟報,雖然說但看每一項都不算是很多,但是集中起來一看,就相當龐大了,令人咂舌。

斐潛看了清單,心中難免覺得有些肉痛,可是依舊要裝出一副慷慨的樣子來,點頭認可,表示這些都是小意思,開胃菜,將來還有更大的更多的云云。

一邊聊着,一邊查看,等翻到了斐潛特別想要看到的馬政司賬目之時,斐潛心中一喜,面色上卻是皺起了眉頭。

任何封建朝代,都有中飽私囊的蠹蟲,就算是沒有直接進行貪腐,各個官府衙門之內或多或少都會建一個小金庫,一般作爲官員們的福利如寒炭、暑冰等錢進行發放。

這種小金庫往往最後都成爲了各司長官,假公濟私用來施恩拉攏下屬官吏的道具,一方面用的又是朝堂的錢,另外一方面還能得到下面官吏的感謝,然後做出內帳外帳來,用於對應上頭覈查。

然後漸漸的就成爲了慣例,誰都知道有這個事情,但是誰都不說。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額外的享受好處,已經成爲一種習慣,而且利益關乎整個官僚體系上下的時候,想要直接廢除掉,談何容易。

斐潛初平長安的時候,很多地方沒辦法滲透到位,自然也沒有辦法管理到那麼細緻,雖然有些新的政令推行,但是很多地方依舊是按照舊有的習慣條例在運作,而現在基本上戰局穩定,又要進行一次大規模的獎賞,眼見着要花出去滔天的小錢錢,自然琢磨着要不要找幾個肥蟲來殺一波,撈些油水回來。

斐潛將視線關注在馬政司,也並非一時興起,而是從較早的時候就開始注意了,一個這個是屬於斐潛的根本,畢竟雍並戰馬雄於天下,若是馬政出了問題,必然就會動搖根本,另外一個方面馬政這個事情,雖然說表面上只有戰馬一事,但是實際上牽扯到的財貨人事很多,有非常多的貓膩,其中自然滋生出不少撈取油水的餘地。

漢代的馬政,淵源已久,畢竟從漢武大帝的那個時候就已經是全國上下都養馬,只不過也正是馬政當中弊病不少,所以到了漢武后期也就漸漸縮減,形成幾個大的養馬之地,其餘地方就漸漸不養馬了。

後來光武定都雒陽,在西涼問題上搖擺不定,導致整個大西北的養馬地基本廢棄,僅剩下冀州幽州還有些馬場,戰馬養殖數量進一步萎縮。

而現在斐潛靖平三輔,所以重新恢復關中隴右養馬,也是自然而然。

看着馬政司上報上來的數目,斐潛敲了敲桌案,『此表,公達可曾閱之?』

荀攸一愣,上前一看,連忙說道:『此表新進,尚未細查……』

斐潛重重將表章扔在了桌案之上,咵啦一聲,甚至差一點將一旁的筆硯打翻,引來堂下兩側廂房迴廊之內不少正在來回奔走辦事的官吏側目,連帶着動作聲音都小了好幾號,一時間躡手躡腳鴉雀無聲。

『傳斐和斐子成來!』斐潛似乎隱忍着憤怒,沉聲吩咐,旋即便有護衛大聲應答,鏗鏘鎧甲之聲當中急奔而出。

荀攸拜於堂中,一動不動。

斐潛聲音郎朗,於堂中滾滾而出,『京兆上下,百司千僚,職務之餘多有惠利。雖有年計勾查,然庫殘廩留之物,常有不知所蹤者!地方刑問賬物,亦有所謂風雨之損!爲求惠利,甚有枉顧情理之輩,以阿堵爲判!某非不知,乃知百官辛苦也,體諒爲上,如今卻有蠹吏,枉顧人倫,違背禮法,動搖根本,爲求私慾,蠶食鯨吞,視某善意如糞土,欺瞞上司,勾連謀私!其罪當誅!』

堂下不少官吏頓時汗如雨下,戰戰兢兢。

貪腐之事,只要是有沒有監管到位的公權力,又有充足的油水,不用說,肯定就會像是黴菌一般,今日看起來似乎只有一點,明日就是滋養出一片來。

斐潛所言,其實不僅僅是大漢當下官場的弊病。古人向來就不傻,千百年來官場上該有的一些技巧什麼的,其實大漢早就有了,後世其餘封建王朝,只不過在此基礎上發揚光大而已,比如說像是什麼年終審計之前,便突擊開銷清庫存什麼的,都是基本操作。

再比如各地刑問之事,主要衡量標準就是兩條,一則是發生數量,二則是結案比率。發生數量過少,是好事,但也不是好事,畢竟少了就近乎等同於無事可做,沒有所謂『匪患』,那有什麼下撥錢款?多了同樣也不行,多了就等同於治理不力,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有一個相對比較平穩的標準,然後若是今年不巧發生的多了,好一點的官吏就會先擱置,然後將其挪到明年去,差一些的官吏甚至直接拒收,推脫,踢皮球,讓苦主跑斷腿。結案比率更是如此,爲了提升結案比率,大搞什麼突擊抓捕,刑訊逼供導致錯案的,更是尋常。

這些都是問題,而且還是頑疾。

『公達暫且退下,待事後再行分說……』斐潛看着荀攸,不冷不熱的說道。荀攸這個人在民生政務,謀略計策,等等方面都不錯,就是喜歡和稀泥這一條性格不好。斐和到任也有一段時間了,像這樣的問題,作爲主管長安經濟商貿的荀攸必然多少有些聽聞,但是荀攸並沒有任何的表示,也沒有主動提及。

雖然斐潛之前隱忍不發,到了現在纔來發作,說起來多少有些坑了斐和,但是當下斐潛自己這一片的地盤,是從血和火當中搏殺出來,是費盡心思好不容易纔有當下局面,作爲斐氏之人,若是不能爲整體大局添磚加瓦,就安守本分,也少不了一份天年供養。然而或許是本性使然,或許是受人矇蔽,雖然掌握權柄,但是處理事務顯得無才無能,如此這般,也怨不得淪落成爲刀俎之上的那隻雞!

第1778章 窮寇,窮追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1920章懶政怠政,車船研發第2172章人與道第九章 棋手還是棋子第2556章打草驚蛇司馬逃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3132章 水到渠成第六八六章 濫竽充數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絕望第1071章 那一碗的風情第2756章 有上有下上上下下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三八九章 儀式第七十三章 夜話第2439章矛盾的轉化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1913章城下激戰,相互逼迫第3278章 舊傷患第四五九章 降人的問題第1124章 餓第1188章 營寨水門的激戰第1394章 焦慮第1612章 一道選擇題第1701章 大耳招風第2607章犧牲,需不需要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三八一章 出征前第3239章 耕鑿居人有遠心第3039章 撈好處的各自肚腸第2458章萌發的叛逆第三六九章 選擇的方向第2028章求真之後,當爲務實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1381章 拜授第1880章全知全能,西域都護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三五四章 窮則思變第1571章 擊鼓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1027章 熊孩子的成長史第3447章 外重內拙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七六二章 同一塊土地之上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1430章 進退維谷(加更)第2922章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七十八章 立志農桑的棗祗第1406章 兩爲難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2629章手燙,究竟是什麼燙(加更)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二九一章 鄭揂的殘念第2244章額外的文章,人生的道路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第1460章 戰局第一一八章 超級消耗品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2896章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2185章大自然搬運工第九二四章 戰長安(九)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四四九章 永安令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1431章 破朔迷離第2644章事件之中虛幻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1818章 又是一次的兵臨城下第八八四章 不速之客(九)第1311章 立場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1381章 拜授第1125章 戰第1304章 留點紀念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3344章 戾氣當中的戾氣是誰的戾氣第3345章 人物當中的人物是誰的人物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2652章黃土和水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第2042章什麼纔是本,何處方爲源第七八七章 骨都候的末日第2496章小情懷第1683章 失算(加更還賬……)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3337章 代價待價
第1778章 窮寇,窮追第1491章 誰是誰的棋子第1920章懶政怠政,車船研發第2172章人與道第九章 棋手還是棋子第2556章打草驚蛇司馬逃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3132章 水到渠成第六八六章 濫竽充數第1927章清剿殘餘,飲水思源第二零三章 十五歲的絕唱第七零三章 期盼和絕望第1071章 那一碗的風情第2756章 有上有下上上下下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三八九章 儀式第七十三章 夜話第2439章矛盾的轉化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1913章城下激戰,相互逼迫第3278章 舊傷患第四五九章 降人的問題第1124章 餓第1188章 營寨水門的激戰第1394章 焦慮第1612章 一道選擇題第1701章 大耳招風第2607章犧牲,需不需要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三八一章 出征前第3239章 耕鑿居人有遠心第3039章 撈好處的各自肚腸第2458章萌發的叛逆第三六九章 選擇的方向第2028章求真之後,當爲務實第2553章風吹曹動有毛用第2270章胖子真的是沒人權麼第1381章 拜授第1880章全知全能,西域都護第五一七章 摘桃子第三五四章 窮則思變第1571章 擊鼓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2612章柴刀,退無可退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1027章 熊孩子的成長史第3447章 外重內拙第六三一章 算計第七六二章 同一塊土地之上第1596章 一個金人夢第1430章 進退維谷(加更)第2922章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七十八章 立志農桑的棗祗第1406章 兩爲難第1498章 誰佔誰的便宜第2629章手燙,究竟是什麼燙(加更)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二九一章 鄭揂的殘念第2244章額外的文章,人生的道路第1299章 各自的思考第1460章 戰局第一一八章 超級消耗品第2938章遠芳侵古道,愚鈍難爲人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2896章慈不掌兵,情不立事第1149章 殺雞儆猴是對是錯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二三七章 再會李儒(爲憤怒的六一盟主加更2/3)第2185章大自然搬運工第九二四章 戰長安(九)第2472章東漢奧利給第四四九章 永安令第六十一章 四大富豪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2073章一紙詔書,一方天地第1431章 破朔迷離第2644章事件之中虛幻第1939章唯有心安,秋雨如刀第1818章 又是一次的兵臨城下第八八四章 不速之客(九)第1311章 立場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1381章 拜授第1125章 戰第1304章 留點紀念第2186章下雪天飲小酒第1597章 一處廝殺場第3344章 戾氣當中的戾氣是誰的戾氣第3345章 人物當中的人物是誰的人物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2652章黃土和水第二七二章 兵臨城下第2042章什麼纔是本,何處方爲源第七八七章 骨都候的末日第2496章小情懷第1683章 失算(加更還賬……)第1732章 青龍寺大論第3337章 代價待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