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三一章 拆臺

因爲最近來的次數多了,每次都要通稟也有些不便,所以蔡邕索性通知門房,說若是斐潛自己前來,可以不用通稟直接進來……

因此門房看見斐潛遠遠的來了,連忙跑下臺階,迎上幾步,行了一個大禮之後,便忙不迭的在前引路。

斐潛從懷中掏出一小串五銖錢,扔給了門房,說道:“吾自行便是,不必煩勞了。”然後就在蔡府門房歡天喜地的感謝聲中進了蔡府。

蔡府管家正在指揮下人們打掃庭院,看見斐潛來了,便向斐潛拱手一禮,說道:“見過斐小郎君,老郎君正在書房……”說完就要引領斐潛前去。

斐潛拱手回禮,說道:“不敢煩擾老管家,潛自去即可。”

“也好。斐小郎君,老郎君今日早脯無心就食,請斐小郎君若方便也幫忙勸勸……”

哦,這蔡老頭子,估計不怎麼開心吧。

於是斐潛便應了一聲,再向老管家供了供手,就往書房而去。

等到了書房,蔡邕見到斐潛,先是示意斐潛就坐,然後說道:“……近日多有書吏掛印而出者……”

斐潛迅速反應了過來,這是在用不抗爭的方法在拆董卓和李儒的臺啊!

一個政府,一個政策,要整體運作起來,僅僅靠幾個人最多隻能延伸到一縣之地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若是要擴展開來,沒有基層的官吏是不可能的。

整個司隸地區雖說比不上那些大州,但是人口密度相當的高,沒有了底層的官吏,朝堂的政令還怎麼能傳達下去?

如今這些官吏辭職,等於是將董卓和李儒的遷都計劃攔腰砍斷!這一招,真是直擊要害,若是因此發展下去,頗有讓這個遷都變成一個只能存在於朝堂之上的口頭計劃,而落不到實處……

這個也算是漢代的特殊的地方,對於地方鄉間的豪強而言,朝堂之上的紛爭他們還不夠格,但是也不妨礙他們在鄉間的地位,不管朝堂之上的勝利者最後是誰,都離不開他們的協助,所以或許在押注過程中,有部分的鄉間豪強被當權者誅殺,但是絕大多數的鄉間豪強只要肯向勝利者低頭俯首,那麼也會被接納而留存下來,如此輪迴,直至下一個朝堂之上的勝利者來臨……

因此,董卓和袁隗二人的鬥爭,對於這些出任低級官吏的鄉間豪強來說,就是誰強就倒向誰,不會有什麼特別的意見。而這一次這羣人表現出如此強硬的態度,想必是因爲董卓的遷都舉措,動到了這些鄉間豪強的根基了。

離開了本土,就變成了僑姓!

這讓這羣人如何能夠接受?

尤其是司隸本土的天下冠族,弘農楊氏!

一旦被迫客遷長安,這對於經營司隸百餘年的楊氏來說,不亞於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但是這個遷都的消息能夠傳遞的這麼快,基層官吏辭職的動作如此協調統一,說背後沒有人推動,簡直是不可能的……

斐潛想了想,說道:“此事,或有人隱於幕後……”

蔡邕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因爲這一次辭職的官吏當中不是一個派系的,有屬於楊氏的,也有屬於袁氏的,還有一些尚不清楚傾向於哪一個派系的……

隸屬於楊氏的官員辭職,這個是應有之意,蔡邕完全可以理解。

但是之前他覺得袁隗在朝堂上默不作聲,完全沒有做到一個三公的職責,現在又發現似乎袁隗這一派系竟然也在做這種動作,這就讓蔡邕有一些迷惑,這個太傅袁隗到底是什麼態度?

就在此時,蔡府的老管家有些驚異的前來稟報,說街坊內剛剛有傳聞說楊太尉和黃司徒雙雙稱病辭官了!

蔡邕問道:“袁太傅與荀司空可有消息?”

老管家搖搖頭,表示沒有聽到什麼關於這兩個人的消息,便又退下了。

袁隗……

荀爽……

蔡邕緊緊的皺起了眉頭。

弘農的楊家這一次真的是和董卓翻臉了,而且是決裂得這麼徹底……

但是相比較之下,袁家和荀家就顯得曖昧了許多……

蔡邕仔細想想,忽然發現了一個問題,那些辭職的底層官吏,凡是跟楊家有一些關聯的,是屬於弘農楊家派系的,基本上都全數退出了朝政,而另外一派也是非常龐大,擁有衆多關係的袁家之人,似乎只是退出了一小部分。

而那些尚不明確是何派別的,一部分是河洛地區的一些小士族,另外一部分可能是跟風者……

而作爲剛剛登上三公之位的荀家,也是顯得異常的低調,三公荀爽自然是比較引人注目,所以其閉門不出尚可以理解,但是聽說連荀攸也稱病不出,不發表任何關於遷都的意見,這個就未免有些問題了。

袁家、荀家究竟在幹什麼?

其實任何人在一個地方居住久了,哪裡會願意在絲毫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就遷移到一個比較陌生的地方去?

況且若是從一個較爲富庶的地方遷移到一個相對來說不是很好的地方?

所以蔡邕從內心中也是和大多數人一樣,是不願意遷都的,但是蔡邕也是知道,他雖然在文化界上具備一定的名望,但是要論及朝政掌控力和影響力,和現在的這幾位三公人員比較起來,那真的是差的太遠太遠……

可以說現在整個朝廷的所有官員都在看三公的這些人的指向,三公的態度將決定了絕大多數官吏對待這個遷都事情的態度!

如今的這個現狀,朝廷當中最大的兩個派別,司隸本土弘農楊氏,不出意外的表示出強烈的反對傾向,而從潁川在野剛剛位登三公的荀爽態度不明確……

而不管是在朝野之中,還是在全國各地,都有大量門生故吏的袁氏,卻讓人捉摸不透,說是支持遷都吧,但是袁家又有表現出一些反對的態度;若是說反對吧,似乎又沒有像楊家反對的那麼徹底……

蔡邕從早上開始就一直在想,連早脯都沒心思吃,此時忽然心中一動,想到了一種可能性,但是隨之又將這種可怕的想法否決了……

蔡邕看了看一旁的斐潛,或許旁觀者清,不知子淵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歷史上袁隗爲何沒有反對遷都呢?

曾經有一種說法是袁隗生性膽小,所以懼怕董卓,不敢反對,但是經歷過那麼多事件,包括兩次的黨錮,甚至宮變,還會那麼的膽小?

所以……

第1451章 設局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3372章 同鄉不同路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第3029章說聖母誰纔是聖母第八五七章 叩長安(四)第一三五章 對地盤的渴望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2969章壺關亂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七二六章 學宮開學日第三八一章 出征前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2498章不知道第1642章 混沌之內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1024章 吃相第2491章拆河橋第2305章舊轍和重蹈舊轍第1291章 約定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1936章吃吃喝喝,新衣舊人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2926章梅雪爭春來,騷人擱筆章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別,人生大腸包小腸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1160章 試煉場第1450章 破局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五十九章 繞彎子規勸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1162章 山路和水路第1103章 傳承第2634章周氏價值第2245章心中的鬼魂,口中的神仙第七四五章 趙子龍的第一次第3331章 大恐怖第3398章 櫓第2898章演化之中,變化之法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3312章 府前攻防,文長吟詩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2646章聰明之中相爭第1992章舊時舊路,新年新途第1587章 何物勝高寒第2240章求之求不得,舍之舍不去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2432章真假之間的生死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2878章水火,老套的策略第三十八章 謀劃第1331章 來戰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2755章 有進有退進進退退第2501章大誰何(加更)第二八九章 第一滴血第2233章讀一讀,想一想第2171章水和油第2024章山林之中,五方真人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2309章惡毒的好意,和善的詛咒第八八四章 不速之客(九)第1391章 三約第3321章 父與子第二二四章 國殤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2380章舊日逝去(加更)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第七五五章 參謀本部重要性第2746章 都很富第六一五章 警告!腦容量不足!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2583章人走茶涼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九九八章 陰山披棘路第1476章 袁公路的愧疚第1098章 漠北第1342章 九空第2787章 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三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1691章 器文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
第1451章 設局第1671章 薛蘭的鹽第3372章 同鄉不同路第九零八章 亂長安(三)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第3029章說聖母誰纔是聖母第八五七章 叩長安(四)第一三五章 對地盤的渴望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2969章壺關亂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七二六章 學宮開學日第三八一章 出征前第2449章作文以會友第2498章不知道第1642章 混沌之內第七七四章 節杖的巧合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1024章 吃相第2491章拆河橋第2305章舊轍和重蹈舊轍第1291章 約定第1558章 生死立判(加更)第1936章吃吃喝喝,新衣舊人第1242章 誰的說詞纔是真的第1179章 戰爭的迷霧第2926章梅雪爭春來,騷人擱筆章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別,人生大腸包小腸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1160章 試煉場第1450章 破局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五十九章 繞彎子規勸第三六五章 馬踏聲聲碎山谷第1162章 山路和水路第1103章 傳承第2634章周氏價值第2245章心中的鬼魂,口中的神仙第七四五章 趙子龍的第一次第3331章 大恐怖第3398章 櫓第2898章演化之中,變化之法第2624章走私,究竟是什麼私第3312章 府前攻防,文長吟詩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2646章聰明之中相爭第1992章舊時舊路,新年新途第1587章 何物勝高寒第2240章求之求不得,舍之舍不去第1847章 熊孩子的熊孩子行爲第2432章真假之間的生死第七零四章 素手爲羹湯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五五二章 江東猛虎的計策(月票欠賬4/21)第2878章水火,老套的策略第三十八章 謀劃第1331章 來戰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2755章 有進有退進進退退第2501章大誰何(加更)第二八九章 第一滴血第2233章讀一讀,想一想第2171章水和油第2024章山林之中,五方真人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2309章惡毒的好意,和善的詛咒第八八四章 不速之客(九)第1391章 三約第3321章 父與子第二二四章 國殤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四六八章 聲東擊西第2737章 人多事衆第三零七章 態度堅決的蔡邕第2380章舊日逝去(加更)第1719章 建言奇策第2790章 上下左右夠不着,前後周邊挨不上第七五五章 參謀本部重要性第2746章 都很富第六一五章 警告!腦容量不足!第七六八章 烈火中戰鬥第四十二章 浮生半日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3043章新疑問的老辦法第2583章人走茶涼第七十九章 初講(爲cs09書友加更)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九九八章 陰山披棘路第1476章 袁公路的愧疚第1098章 漠北第1342章 九空第2787章 武陵南蠻盼桃花,朱桓定策付流水第三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1691章 器文第六三五章 舊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