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不作死就不會死

晏平元年秋。

京兆尹閣臺一場大火,雖然水龍盡力搶救,但是依舊燒燬了存放各類文檔的三間倉庫。

次日,收到了消息的三輔士族便彙集到了長安,以各種理由,反正只是探友,順路,湊巧,剛好,走到了閣臺失火的左近,親眼看一看那些被燒通了房頂的庫房,那些依舊還冒着殘煙的漆黑樑柱,那被煙熏火燎的石牆石壁。

“真燒了?”杜幾坐在席上,給韋端斟了些酒水,然後問道,“昨日某去查勘藍天霸水水道,結果一回來就聽聞了此事。”

杜幾和韋端相對來說比較熟悉,因此韋端也沒有藏着掖着,點點頭說道:“確實是走水了,簡牘絕斷,令史當場就癱了,已經被龐使君下令投入獄中刑訊嚴查。”

令史就是官吏閣臺這些檔案的長官,負責對整個檔案庫房管理。閣臺除了問題,自然是難脫其咎。

漢代檔案管理,承於秦朝,加上從劉邦開始,在蕭何的建議之下,就展開了對於秦朝關中的文書資料的嚴密官吏,因此到了漢代後期,大量的簡牘檔案已經是汗牛充棟,堆積如山,自然也就需要一定的檢索方法。

漢代簡牘檢索,首先就是公文編聯,就跟後世發什麼通知,都有一個通知編號的意思差不多,然後再加上一些簡短的篇題,就編連成冊了。

然後對於某一件重大時間,就從單根或是單卷的簡牘,進行整合立卷,按照一卷一文一事,然後在此項基礎之上再加上大量的“檢”和“褐”,進行分類整理,“檢”就是標籤,用來進一步細分簡牘檔案的標識,還可以用作發佈公文的題頭,而“褐”則是一些帶有特殊花紋的小木樁,有的“褐”中間還有小孔,可以穿繩用來懸掛。

因此有了大量的簡牘檔案,對於這些以木竹爲主的材質保護也就成爲了令史重要的工作項目,一般在庫房之類,除了用木架隔離地面以免受潮之外,還會加入草藥進行避蠹,原本在雒陽的蘭臺,就是因爲皇家才用了昂貴的蘭草用來避蠹而得名,一般的庫房則是用芸香草居多。

然後爲保證檔案的安全,多數都會用石料作爲檔案的庫房牆體,然後在石牆之外又挖水渠導水,只留一橋進出,既可以防火,也可以防盜……

但問題是,再好的庫房,也會潮溼。

在秋日氣候乾燥的季節,便會開啓庫房通風,搬出簡牘到戶外通風去溼氣,然後重新更換用來防蟲避蠹的草料袋子等等,而這個時候,這些被搬出來晾曬的檔案就不是在嚴密封鎖的重重石庫之內,而是在相對來說安全等級較差的一般庫房之中。

這一場蹊蹺的大火,便是發生在這個時候。

正常來說的是,在庫房周邊肯定是有水渠的,方便就近取水用火,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大火燃燒起來的時候,水渠竟然沒有多少水流,導致來不及搶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火災擴大,最後將庫房燒燬。

令史自然第一責任人,當場就被抓了起來,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其實一個小小的令史根本不是這一場大火的關鍵,重點的是那些被火燒燬的三輔地區的各種檔案。

“那麼傳聞田畝資料,便於此次盡毀……”杜幾皺着眉頭,說道,“韋兄可知傳聞所言是真是假?”

韋端沉默片刻,說道:“清點簡牘正在進行,此事,也尚未有定論……只不過,所焚燬的這一部分簡牘,皆爲農事之‘檢’……”

說完兩個人都沉默下來。

忽然院外一陣喧囂,杜幾說道:“來人,去查看一下,何事喧譁……”

不多時僕從來報,說道:“龐使君令人張貼行文,說是庫房原本三輔田畝檔案已在大火當中損毀,讓田主持文書,於一月之內,至府衙之處,重立文牒,未立文牒者,皆爲無主之地。故而衆人譁然……”

“重立文牒?”杜幾愣了一下,然後揮揮手讓僕從退下,搖了搖頭說道,“龐使君真是……這把火着實蹊蹺啊……”

韋端呵呵笑了兩聲,說道:“此事,原本某就覺得有些不對,當下看來,定然是欲擒故縱之計……”

杜幾點點頭,說道:“若是以往,遇到此事,肯定是多多益善,虛增田數,將周邊畝地恨不得全數改入自身名下,但是眼下……”

韋端接着說道:“眼下正值上繳秋賦之時,若多增田畝,便需多繳納秋賦……若是隱匿,屆時只需順水推舟,就真成爲無主之地了……”

漢代士族,也並非純粹得只懂得盯着書本上面的經章,對於這些權變謀略多少也是懂得不少,若是純粹的傻白甜早就被人連皮帶骨全數吞下了,哪裡還能活到當下?

杜幾目光閃動了幾下,繼續說道:“更何況,若是未曾走水,又當如何?又或是焚燬文檔並非田牒,虛報者又當何罪?”

韋端搖頭說道:“雖說如此,世間終有利益薰心之輩,鋌而走險,可奈何之?只不過如此處心積慮,設計陷害,未免令人所不齒。”

杜幾點點頭,又搖了搖頭,嘆息了一聲,說道:“韋兄此言差異,縱有禍事,亦爲自取,又怎可怨及他人?若說手段,長安周邊本無陵邑,又是何人手段?”

這個事情,等於就是一個大坑,而且還是擺明了挖出來的大坑,問題是三輔左近的士族豪右都必須要跳上一回,這纔是韋端最爲生氣的地方。

但是要指責又沒有什麼可以指着的地方,若是老老實實的,也不會有多少事情,但是人總是這樣,總有些人覺得自己最爲聰明,別人都是笨蛋,然後會想方設法的去佔便宜,殊不知這些便宜當中有些就等於是致命的誘餌。

漢代從劉邦開始,就有割各地韭菜的習慣,但若是地方豪強乖乖配合,也未必全數都會上韭菜的黑名單,因此龐統現在的舉措,雖然多少有些坑死人不償命的節奏,然而也沒有太離譜,新官上任還有三把火呢,更何況當下龐統年幼,許多人還沒有將龐統當回事,但是經過這一件事情之後……

簡單一句話,不作死,就不會死。

問題是,總有人覺得別人舉動叫做作死,自己的舉措則是英明,對於這樣的人,縱然韋端和杜幾看出一些名堂出來,也是攔不住。

韋端皺着眉,不由得打了個寒顫,不過片刻之後,卻眨了眨眼,說道:“若是……”韋端將手伸出,握拳,然後攤開手掌,向下按了按。

杜幾思索了片刻,卻緩緩搖了搖頭,向上指了指,說道:“此舉,並非不可,不過麼,一動還不如一靜,看看有沒有什麼後續手段再說吧……”

韋端巴咂了兩下嘴,嘆息一聲,最後默然。

兩個人坐在堂前,望着院外,耳邊響起的街道上的嘈雜之聲,只覺的秋風蕭瑟,越發的寒涼了起來……

………………………………

不作死就不會死的人,遠遠不僅僅在三輔地區一帶有,其他地方也有。

高幹認爲自己是一個有氣運的人,至少到現在位置便是如此。

之前跟着呂布討伐黑山,什麼都不做,也照樣有功勳拿,現在進軍上黨,雖然說山道難行,但是也算是有驚無險,出了太行。

兩天前,高幹的前鋒部隊就已經出了羊腸阪道,進入了壺關地區,但是這並不代表着高幹就已經取得了壺關,僅僅是一部分軍隊脫離了山道,對壺關上黨地區略微有些威脅能力而已,因爲後續還需要從山道上取得糧草補充,在沒有穩固的落腳點之前,風險依舊很大。

一出山道,高幹就察覺到了有些不對。

正常來說,若是徵西將軍亡故,那麼上黨地區也罷,整個並北也罷,都是處於無主的狀態,只是地方官員在治理,那麼一旦見到了袁氏大旗,縱然沒有納頭就拜,多少也會派遣些人員過來勞軍什麼的,探詢些口風,多少攀些交情,但是至今爲止,一概沒有……

就像是梨園戲曲舞臺之上,原本應該是大將出馬擺個駕駛亮個相,然後低下的多少鼓個掌叫個好,捧個人氣什麼的,結果靜悄悄的一片,就跟沒人看見一樣。

糧草便是軍心穩定器,而原本高幹料想當中的勞軍物資沒有送到之後,山道轉運過來的糧草又不能保證隨叫隨到,所以軍中自然就有些嘀咕了起來。

這兩天,高幹並沒有發動什麼攻勢,原因很多,一個是纔剛剛走出了山道,軍隊上下都很疲憊,多少需要一些時間修整,二是他也很奇怪爲什麼壺關周邊毫無動靜,三者麼他也在等着後續的兵卒趕上來,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袁紹既然已經任命他爲幷州刺史,第一戰就要打出威風來,豎立起幷州刺史的威名,否則將來怎麼統管地方?

現在整個冀州的形勢對於袁紹非常的有利,在冀州士族和幽州部分豪右的支持下,公孫瓚沒幾日好活了,因此作爲袁紹的外甥,自然也是清楚袁紹整個戰略的重心必然從北向南轉移,準備和袁術決出勝負,然後剩下的事就是袁紹一個人說了算。到時候袁紹想廢黜當今天子,重建皇統也可,易弦改轍,重新尊奉當今天子也可以。

當袁紹權勢高漲的時候,高幹自然是水漲船高,這個毫無疑問,但問題是高幹先要在幷州上黨太原之處紮根下來。

而上黨太原之處的士族,王氏溫氏令狐氏以及其他,就算是徵西將軍不在,這些人會心甘情願的想要在自己頭上多一個統治者?

基於這一點,上黨太原當地的士族聯合起來,達成某種默契,在高幹統軍來臨的時候,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似乎也說得通。所以,高幹爲了打好第一戰,確保勝利,在出了山道之後,停留修整,積蓄力量也就成爲了一種必然。

高幹在等待,賈衢張遼也在等待,不過大家都知道,這種靜默的狀態,不可能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副將袁育巡查周邊回來了,拱手向高幹覆命。袁育字春卿,也是和袁紹同族,汝南袁氏的人,這一次高幹作爲主將,袁育便爲副將,一同來到這裡。

“春卿,可有所獲?”高幹指了指一旁的胡凳,一邊招呼其坐下,一邊問道。

шшш●тTk Λn●¢ o

“稟使君,”袁育拱拱手,又站了起來,然後在高幹的示意下才重新坐下,雖然他也是汝南袁氏的人,但是並不代表他就比高幹更得袁紹的歡心,畢竟高幹是袁紹的外甥,而他只是同族,“西北三十里外,有一莊寨,雖說荒廢多時,倒也可以作爲駐軍之處……”

並北一帶因爲現有胡人,後有黑山,所以原本靠近太行山的一些村寨因此被廢,至今沒有恢復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袁育將莊寨周邊的山川地形地貌敘說了一邊,也讓高幹多少有個大概。

“西北三十里……嗯……”高幹也並非對於軍事一竅不通的人,所以選擇營地什麼的也自然是懂得的,因此在桌案之上攤開的地圖上巡視了片刻,用手指頭點了點,比劃了一下之後便說道,“如此也好,明日便移寨於此處。對了,可有其他消息?”

“消息……”袁育遲疑了一下,最後還是說道,“某至廢棄村寨之後便又派遣斥候四下查探……”

高幹點點頭,示意袁育繼續說,畢竟偵查周邊,這個是應有的持重之舉。

“……斥候回報,於村寨西北二十里,似乎見到了徵西將軍兵卒……”袁育說道。

“似乎?”高幹一皺眉。

袁育拱手說道:“吾等兵至之時,其已退,唯見其旗,追之恐中其伏,故而暫退。某留百人於村寨之處,待後續查勘……”

“善。”高幹點點頭,又將目光落在了地圖之上,“西北又二十里……嗯……”

正在此時,營外忽然奔來幾名斥候,到了營前未等馬停,便急忙跳將下來,踉蹌幾下,差點沒趴到遞上去,大汗淋漓的直奔中軍,一臉驚慌的稟報道:“將軍,將軍!不好了!那個徵西來了!”

第六五一章 站隊很重要第一六三章 深夜中的方略第2983章難統合第2651章籬笆和牆第1497章 誰聽誰的呼喝第八七五章 大漢的崩塌(五)第3350章 抉擇當年第1657章 老對手第三七三章 談茶談酒談交易第1698章 談判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2115章這是一個好日子第1289章 漢學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3210章 逃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2878章水火,老套的策略第3310章 明智保身,慨然送死第2150章破事第六一五章 警告!腦容量不足!第2840章可謂上大夫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九六三章 在希望中的援兵第2696章有爲無爲有聞司第九七五章 有人計算有人謀第九四二章 是隊友還是對手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五一六章 薄紗之後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1762章 下沉第1542章 嬸不可忍第1329章 吃瓜第3025章意圍牛羊和亦爲牛羊第八四七章 另一個戰場(六)第2425章幸好第2226章致命失誤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六章 旁支與主家第1919章災糧發放,厚土藍天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八五九章 叩長安(六)第2475章紛囂起第3152章 當追逐遇到追從第3146章 當思路遇到歧路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3396章 真第九十七章 伯機的試探第1335章 琉璃第七五七章 野望幻滅的老扎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2493章死不起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1424章 因時而度事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會有第二三九章 私貨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761章 免費第三七一章 有點麻煩了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1274章 韭菜割了一茬又是一茬第2644章事件之中虛幻第一零三章 司馬說黃第2338章橘麻當槳否第3086章 射第2272章先下手後下手再下手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十二章 董卓的發家史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四六六章 吾欲予之,便不得辭第1285章 首次朝會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2318章有種和沒種,有錯和沒錯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第二五一章 路途上的意外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第2414章一鴨三吃第2416章克段於鄢第1105章 前行第1516章 小飛掛角第3087章 芃狐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1993章勝者不勝,敗者不敗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3045章新邸報的老議題
第六五一章 站隊很重要第一六三章 深夜中的方略第2983章難統合第2651章籬笆和牆第1497章 誰聽誰的呼喝第八七五章 大漢的崩塌(五)第3350章 抉擇當年第1657章 老對手第三七三章 談茶談酒談交易第1698章 談判第1437章 戰場變幻第七五六章 孝義傳芳的延續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2115章這是一個好日子第1289章 漢學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3210章 逃第五九六章 黑夜裡的小兵卒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2198章一起安排第2878章水火,老套的策略第3310章 明智保身,慨然送死第2150章破事第六一五章 警告!腦容量不足!第2840章可謂上大夫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2386章賢弟明白否第1896章求賢於野,敦煌謀劃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九六三章 在希望中的援兵第2696章有爲無爲有聞司第九七五章 有人計算有人謀第九四二章 是隊友還是對手第2650章善惡與否第五一六章 薄紗之後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1762章 下沉第1542章 嬸不可忍第1329章 吃瓜第3025章意圍牛羊和亦爲牛羊第八四七章 另一個戰場(六)第2425章幸好第2226章致命失誤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六章 旁支與主家第1919章災糧發放,厚土藍天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八五九章 叩長安(六)第2475章紛囂起第3152章 當追逐遇到追從第3146章 當思路遇到歧路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九九九章 截殺糧道第1854章 攻擊和反攻擊第3396章 真第九十七章 伯機的試探第1335章 琉璃第七五七章 野望幻滅的老扎第2357章肉體的碰撞第2493章死不起第1635章 敝帚何自珍第1424章 因時而度事第1219章 憧憬人人都會有第二三九章 私貨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761章 免費第三七一章 有點麻煩了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1274章 韭菜割了一茬又是一茬第2644章事件之中虛幻第一零三章 司馬說黃第2338章橘麻當槳否第3086章 射第2272章先下手後下手再下手第六六一章 出上黨而守壺關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第三一八章 怎麼選啊第十二章 董卓的發家史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四六六章 吾欲予之,便不得辭第1285章 首次朝會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2318章有種和沒種,有錯和沒錯第1664章 關羽的刀(加更還債啊……)第二五一章 路途上的意外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第2414章一鴨三吃第2416章克段於鄢第1105章 前行第1516章 小飛掛角第3087章 芃狐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1993章勝者不勝,敗者不敗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3045章新邸報的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