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1章人有我優

雖然說斐潛大部分的領地都是在內陸,但是斐潛並沒有因此就放鬆了艦船技術的研究。

艦船技術的科技分支,也不是單獨的光禿禿一根樹杈,其實有很多方面和其他技術是相互關聯在一起的,比如,冶金和建築。

冶金就不提了,建築學怎麼可能和艦船技術聯繫到一起?

確實有。

冶金加建築,再加上艦船技術的一個合體的展現架構,就是船塢。

不管是新建造船隻,還是船隻的修理整備,都需要船塢。

一場水面上的戰爭下來,必然有船隻的損壞。若是基本結構完好無損,就只是船隻的甲板上被開了太多的孔洞,有些地方被燒壞了,不能繼續航行,浪頭一顛簸,水就直往裡面灌。

這樣的船隻是丟棄還是修復?

答案是能修,會盡量修。

只要基本結構完整,龍骨等重要部件未壞,那就會修。

若是隻需要建造船隻,很多時候便選擇天然的港口,直接搭建簡易的木架什麼的這一類的『天然船塢』,可是天然的船塢往往地形受限,想要一邊新建一邊修復,就不得不面臨着需要臨時修建,或是加建出船塢。

而在蔡和眼前的,就是這樣一個用水泥建造出來的半乾船塢……

幹船塢,是沒有水的,所謂半乾,當然是一半有水,另外一半沒有水。

其實按照後世的建造修理艦船的需求,自然是幹船塢會更好。只不過這個年代的水密材料並不過關,還是會滲透些水進來,所有有些地方還是有點水,不礙事也就不太管了。

馬鈞也有提出一個想法,直接在黃河幾字之處開出一個開挖一處簡易船塢,挖出一條又長又寬又深的水渠,然後在水渠之內的面上砌築石壁,以膠漿抹縫,待水渠建好之後將水引入,船隻就可以沿着水渠到達修理處,然後再將水排空,船隻就可以在這條沒有水的船塢內修理,修好後再將水放入,船就可以駛走了。

這樣的船塢自然也可以用來建造新船。

這個方案被否決了,因爲估算下來投資過大,主要是在沒有藍翔協助之下,土石方的量實在是一個只能用人力堆的問題,而關中三輔地區什麼地方的發展是不需要人力的?

後來,便是在黃承彥的一同研討之下,改成了當下採用的,另外的一個替代方案。

簡易滑道。

簡易滑道就是用木質的滑道和大量的潤滑脂來代替船隻從水面到船臺之間的上墩和下水。這玩意的優點是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並且對於岸邊岩石土壤硬度什麼的也沒有太多的要求,只不過不能承載太重的船隻,若是以後斐潛真的那一天拿出了鐵甲艦,恐怕就是拉扯不動了。

在面對着木質樓船的時候,這種類似於半乾船塢的簡易滑道,還是相當不錯的,只要將原來的地面整平,適當加上碎石、道砟,滾壓平整,灌注水泥即可。而且因爲結構簡單,拆裝都很方便。如果需要遷址,也可以拆除大部分的設備,換到新的地方。

斐潛帶着蔡和,就是來看這個船塢,看一看舊船的改裝和新船的下水。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蔡和不是一個很優秀的將領,若是讓他上陣殺敵,未必能有多少的戰果,但是他對於船隻的理解,要比很多其他將領都強一些。

各有所長麼,這不奇怪。

除了怪胎斐潛,他似乎什麼都懂一點。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大漢當下,很多人都對於斐潛非常敬佩。這些人怎麼都想不明白爲什麼斐潛能做到這一點,這要讀多少的書,掌握多少的知識才能做到啊!

最後爲了解釋這一點,便是隻能是歸到了蔡氏藏書上,然後就有了傳言,說是蔡氏藏書當中可能有春秋之時的墨家寶書,甚至可能還有上古所遺留下來的不傳之秘……

蔡和看見眼前的場景的時候,下巴就一直是下垂狀態,怎麼都不太合得上去。

大漢當下的自然資源,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所以這裡的船塢所需的木材還是可以保證的,加上了水泥這個大凶器,雖然說沒有後世那種E或是F的兇殘型號,但是至少也是接近C了,算是相當可以了。

同時,冶金的發展也使得斐潛可以毫不吝惜的動用一部分的鋼材,而不必全數去選取那種珍貴的鐵木,節省了一部分的樹木資源。吊臂滑輪的運用也使得人力拖拽的時候可以相對省力,通過鋼管之內灌注混凝土,以軸承加上動物油脂潤滑,使得絞盤可以承受較大的力矩,對付木質船隻,雖說談不上多麼輕而易舉,但是至少不算是太吃力。

主要是木質船,自重不大,若不是擔心鐵太容易鏽蝕,只用鑄鐵也成。

蔡和左看看,右摸摸,對於斐潛在船塢之內表現出來的壕氣,幾近於要五體投地。因爲他看出了其中有些木材可是足足可以作爲宮殿大梁去使用的高等木材,而且還是陰乾處理過的!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了在這根木材被砍伐下來,不,確切的說是在砍伐這樣的樹木之前,或許斐潛就在佈局這眼前的一切了!

這使得蔡和越發的謙卑。

並且蔡和在船塢當中的樓船上面看見了極度不尋常的佈置……

他非常好奇,並且也意識到了那個特殊的空位,恐怕是一個大殺器,但是他不敢問。

那個空位,是留給火炮的。

進攻一個城池,如今火藥當量不足的火炮,其實作用還不如火油投石車來得恐嚇和威脅大,除非城池上面的守軍願意讓斐潛將火炮抵進城門,進行直接射擊轟擊破城門。

即便是直接轟擊城門,也有擁塞石條和沙土的手段進行對抗。

所以能讓火炮發出百分百,甚至是百分之兩百的威力的,其實就是在水上。

在這個基本上都是屬於木質艦船的年代,火炮的出現就幾乎等同於降維打擊。只需要一發就可以直接讓對面樓船回港吃桶,也不是什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大型樓船的兩側,留有炮口。

蔡和看着,吞着口水。

跑位的側板,是採用活頁的模式,可以推開,平常的時候就是放下來。

火炮的位置是固定在船艙內,以便於降低船隻的重心。

在斐潛眼中,那些顯得有些粗劣,笨重,甚至是危險和不精準的火炮,但是在這個年代,確實是跨越了時空的產物。

前裝滑膛改進版。

斐潛笑呵呵的帶着蔡和轉一圈,也不細說,反正讓蔡和看看,展現一下實力就成。

穿越者想要將自己的知識轉化成爲生產力,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

一個簡單的船塢,似乎和後世相比較起來,簡陋無比。

但是實際上已經很不容易了。

就像是樓船上面的各種物品,現階段當然是以漆爲主要防腐防蝕手段,這也是穿越者基本都知道的常識,但要用生漆還是熟漆呢?

有人說要用生漆好,有人表示要用熟漆才妙,但是斐潛知道,這兩個都不好。

應該是防鏽漆。

可惜現在沒有……

斐潛所有的船隻都能在淡水區域之內航行,而一旦駛入海水區域,船隻的壽命將會大大降低,很多在淡水區域內能使用超過十年以上的船隻,到了海水之中最多不超過五年就會腐蝕了,其原因就是斐潛搞不出來後世那種用來船底上的專門防鏽防腐蝕的漆。

同樣的,還有火炮,斐潛也知道膛線很重要,可問題是材料學進展不夠,即便是材料學進展了,還要加工技術也同樣提升上去纔可以……

幸好,漢代的鍊鋼方式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高爐什麼的都已經是有了雛形,斐潛只不過加上了耐火磚的研發和轉爐的方案,就使得斐潛當下鋼鐵產量和質量,都已經站在了這個時代的巔峰。

同樣,耐火磚的技術發展,也使得煤炭煉焦的技術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升。

最早在平陽的時候,斐潛鍊鐵鍛鋼,是用木炭。

後來採用了呂梁山當中的煤炭,但是也因此被煤炭當中的雜質困擾了許久,最後才採用了類似於製作木炭的方法去煉焦炭,還一度用過土法煉焦。

土法煉焦雖然能一次提供大量的焦炭,但是合格率太低,而且無法收集相關的煉焦副產品,比如各種油料……

耐火磚的發展,使得可以採用新式的爐式煉焦,除了少數部件需要鐵皮之外,基本材料就是磚和耐火磚。整個煉焦過程大概在十天左右,焦煤的合格率也提升不少,當然和後世那種還是有很大差距,只不過已經是非常不易了,再往上可能就需要化工學科進行深度參與了。

新式的煉焦爐還能利用煉焦產生的煤氣循環加熱爐體,同時可以回收一部分的煤焦油。這些用水冷卻回收之後的焦油,就會被收集到陶罐裡密封起來,成爲火油,或是其他的燃料,替代動物油脂的潤滑劑,亦或是成爲某些基礎的化學原料。

鐵炮的壽命,因爲天然容易生鏽的原因,導致比較低,保養起來也比較麻煩,但是對於斐潛來說,卻成爲了比較好的選擇。

畢竟銅幣在當下還是錢……

蔡和戰戰兢兢,差點被斐潛的壕氣亮瞎狗眼,頓時就將自身原本的期待值一降再降,幾乎都要抱着斐潛的大腿哭泣祈求了……

若是現將蔡和暫時丟在長安不管,轉過頭開始撥動地圖,去查看斐潛這些樓船的未來對手,江東方面的時候,就會發現其實孫大帝當下很悲哀。

孫大帝的悲哀,在於發現江東沒有他執政的時候,江東的局勢竟然明顯變得更好了……

這就相當的尷尬。

孫權其實想要對於江東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的。

如果說大漢的士族豪右在很多地方已經影響到了朝堂的話,那麼在江東這些士族豪右,地方鄉紳,已經不僅僅是影響,甚至是左右決定了江東的各種策略。

孫權企圖除掉這些江東大族,然後再將郡縣切割分制,廣開言路,施展法治,按照國家的律法來處理地方上的事務,而不是被鄉野的宗族所把控。這一系列的舉動,其實並沒有什麼錯,如果真的讓孫權做成了,江東也會隨之富裕和強大起來。

可是孫權太急,一下子就動到了土地和軍權。

孫權整頓田政,派遣寒門子弟和文員小吏去各個地方清查土地數量,並且開始限制私兵數量,這樣的舉措顯然是有利於江東大局的,卻會嚴重的侵害到了地方士族的利益。

於是,不可避免的矛盾就爆發了。

江東內部頓時就紛亂起來,處處都是叛軍,各地都有南越作亂。這些江東士族,擁有土地,人口,財富,私兵,這些東西彙集在一起的時候,形成非常巨大的力量,足以顛覆孫氏的基業。

在加上孫氏家族之中,原本有裂痕……

其實不管孫權怎麼做,打贏了劉表,亦或是曹操,都沒有用,因爲江東這些人並不會因爲某些戰績就屈服,就像是歷史上的楚國一樣,也曾經擁有龐大的土地,一度稱王稱霸,可是在國內的大貴族的阻擾之下,楚國的變法者一個個都沒有好下場,被謀殺的謀殺,被流放的流放,基本上都是悲劇收場。

如果說吳老夫人沒有死,孫權覺得自己還有依靠,說不得江東就會掀起一場巨大的爭端……

孫權知道周瑜雖然平時裡面念念叨叨,甚至鄙視自己的愚笨和短視,但是隻要自己真的遇到了什麼危險,還是會魚醬獻身的。

至於張昭張紘等人,就是牆頭草,所以孫權他只要得到了他母親的支持,那麼他母親所代表的的吳氏外戚,自然也就會基本上站在他的一邊,這樣一來只要真的出現孫家基業危險的時候,就是吳老夫人和周瑜會聯合起來大開殺戒的時候……

因此,孫權不怕。

有媽的孩子都膽大。

因爲他知道還有人愛他。

死了娘之後,孫權就怕了。

有父母的時候,兄弟是兄弟,還能有一個統一的來處,等沒有了父母,兄弟未必就是兄弟了,因爲只剩下了各自不同的去處。兄弟之間都可能是如此,更何況是還沒有多少親情的其他吳氏外戚呢?

孫家骨子裡面的狠和忍,讓孫權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也是讓他看起來最慫,但是也最爲聰明的決定,他交出了政權,一分爲二,軍權給了周瑜,政務給了張昭。

然後江東瞬間就穩定下來了……

有周瑜和一幫子叔叔輩的老將坐鎮,提溜着大棒子亂晃,江東誰都不敢妄動。

另外一邊的張昭則是負責分胡蘿蔔,將原本孫權制定的那些讓江東士族感覺不舒服的內容拿出來一條條的商議,大部分都推翻了,留下了少部分,當然更多的還是在面子上面的工程……

比如說私兵。

現在就明文規定不允許有『私兵』。

但是沒有規定不允許有『家丁』。

我的『家丁』,就喜歡給他們披戰甲配刀槍,我樂意,有問題麼?

規定一個莊園之內不允許有超過五百人的武裝,那麼就是每個莊園四百九十九人……

張昭笑呵呵,大家也都笑呵呵。

排排坐,吃果果。

在這樣安逸祥和的氛圍之中,江東的經濟發展讓人吃驚。那些之前被召集而來的作亂的人,再次回到了田畝之中,農業恢復了,手工業也恢復了,經濟流通起來,江東的財政赤字也得到了很大的緩解,只要不出意外,江東今年肯定是一個豐收年。

事情有時候就是這麼奇葩,孫權拼命想要搞江東,江東反倒是亂紛紛,而現在孫權放手不搞了,江東反倒是農桑發展,經濟繁盛起來。

也不知道是因爲江東士族是不是想要通過這種現狀說明一些什麼,反正當下江東的勢頭簡直是好得不得了……

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魚醬拜訪了孫權。

孫權在山腰上,爲吳老夫人守孝。

山腳下和周邊山頂之上,都有孫家的兵卒,但是他們除非特殊情況,否則是不會上到這個山來,因爲這整個的山,都是吳老夫人的墳,而在吳老夫人的墓碑之側,就是孫權的臨時住所,一個簡陋的小院。

簡單的木屋,泥土不算太平整的小院,周圍有一圈簡單且粗糙的籬笆作爲圍牆。

院落內有些種植的蔬菜。

孫權如同老農一般,身穿麻衣,沾染泥土。

周瑜先是在吳老夫人的墓碑之前拜祭,然後纔到了孫權的院內,坐在了木屋之前的前堂木地板上,『主公此處倒也是頗爲清淨……』

孫權微微點頭。他的目光裡面沒有仇恨,沒有焦躁,沒有怨恨,但是並不麻木,就像是平靜的山潭,幽深。

孫權他現在少動,少笑,少哭,每日除了晨昏定時去吳老夫人墓前之外,其餘的時間似乎都在發呆。

看着天晴,看着天陰,看着雲捲雲舒,看着雨停雲消。

看着雨水從枝頭上滑落,看着樹葉隨着寒風凋零。

從他登上了江東之主的位置之後,他就從來沒有停下腳步,而現在遠離了喧囂之後,他才真正去看着周邊的一切。

周瑜看着孫權,終於在孫權身上看不到了毛躁,而是開始像是一柄收在了劍鞘裡面的劍,沒有光華外露,但是暗藏鋒銳。

周瑜坐在孫權一側,慢慢的敘說着江東當下的情況。

周瑜不是在炫耀,而僅僅是敘述。

孫權默默的聽着,臉上既沒有憤怒,也沒有悲傷。

周瑜說完了,起身,然後表示他下個月再過來。沒有詢問孫權有什麼意見,也沒有表示想要聽孫權的什麼想法。

孫權也起身,送周瑜。

在小院籬笆之外,周瑜略微停頓了一下,向孫權拜別。

孫權點了點頭,然後在周瑜轉身將走的時候說了一句:『見都督兩鬢略生白髮,還請都督保重身軀,切莫太過勞累……』

周瑜點了點頭,微笑了一下,離開了。

孫權站在山腰,目送周瑜遠去。他並不清楚,江東的這種『無爲而治』的模式,恰巧是符合了些許的『分權而治』的雛形,故而表現出暫時的繁榮。

可是當下江東這樣的政治模式,並不成熟。

孫權只是明白,在表面的暫時繁榮之下,依舊潛藏着洶涌的暗流。

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四八六章 命題太大難爲文第九六二章 在戰場上的心理第1076章 求賢令前世今生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2075章互相傷害,相互欺瞞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六四二章 說到就到第1500章 誰是誰的人第2838章可着衣冠者第3378章 可惜苦了第1904章觸類旁通,苛政論斷第1752章 各自有各自的改變(加更還債)第1381章 拜授第八二九章 草原上的風(五)第六八三章 大傳承第1573章 鶴鳴第1168章 大戶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2890章川蜀,將計和就計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3197章 秦陷荊王死不還第五三九章 逐漸消亡的弩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五五九章 殺一千自傷八百第1445章 五德之說第1972章太陽分身,赤谷隕落第1725章 保皇一派第四十一章 坑爹的曹操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221章沒事有事第一九零章 呂布的小秘密第1243章 誰的想法纔是對的第1505章 被排擠的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588章 天使自東來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風(六)第一九七章 名號的由來第1316章 錯了第六四九章 失敗的交易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3329章 貼一貼第3064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執念第八七三章 大漢的崩塌(三)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二四九章 必須獲勝的戰鬥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四九四章 漢代的通貨膨脹第2816章借刀殺人心中疑,新老同心戰山林第四零七章 飛將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3400章 衰第1579章 細微之處見思量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2727章最大的葉子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1231章 聲名可揚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六六七章 時間差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1538章 人到中年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1751章 各有不同的腦回路第1260章 今宵秋夜分外寒第1051章 即將捲起娛樂風暴第2618章見面,各自爲謀第2858章一種戰術第八十六章 襄陽車禍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2469章種下的種子第2217章一個終結第2163章天翻地覆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3431章 無名英雄第1743章 老遊俠小保甲第六一四章 堅守之後的轉機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2592章人優則新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3164章 當絲綢遇到絲滑第1557章 生死存亡第2587章人強勝天
第七六七章 城門中推斷第2776章 各自忙碌第四八六章 命題太大難爲文第九六二章 在戰場上的心理第1076章 求賢令前世今生第3291章 留得青山在第2075章互相傷害,相互欺瞞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1295章 黑玉斷續膏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1376章 解疑(加更)第九一八章 戰長安(三)第2563章新年將至小變化第1639章 陽光之下第六四二章 說到就到第1500章 誰是誰的人第2838章可着衣冠者第3378章 可惜苦了第1904章觸類旁通,苛政論斷第1752章 各自有各自的改變(加更還債)第1381章 拜授第八二九章 草原上的風(五)第六八三章 大傳承第1573章 鶴鳴第1168章 大戶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1221章 網太小難捕大魚第2890章川蜀,將計和就計第1603章 俗人勿憶第六六四章 待價而沽第3197章 秦陷荊王死不還第五三九章 逐漸消亡的弩第九五八章 戰場上的變化第一二二章 工匠的傳承第1614章 一本書的事情(加更還債)第五五九章 殺一千自傷八百第1445章 五德之說第1972章太陽分身,赤谷隕落第1725章 保皇一派第四十一章 坑爹的曹操第八二八章 草原上的風(四)第2221章沒事有事第一九零章 呂布的小秘密第1243章 誰的想法纔是對的第1505章 被排擠的第七一八章 有人可以收第1119章 這一場風花雪夜第1588章 天使自東來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風(六)第一九七章 名號的由來第1316章 錯了第六四九章 失敗的交易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3329章 貼一貼第3064章或許是千百年相同的執念第八七三章 大漢的崩塌(三)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二四九章 必須獲勝的戰鬥第九十三章 平荊襄三策第四九四章 漢代的通貨膨脹第2816章借刀殺人心中疑,新老同心戰山林第四零七章 飛將第九七九章 斬臂方生的中興劍第3400章 衰第1579章 細微之處見思量第2063章雙方計較,疏忽之處第2727章最大的葉子第1956章冀州風雲,亂中求穩第1231章 聲名可揚第2933章難得有情人,愛錢不要命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六六七章 時間差第1471章 千百年進取者的驪歌第1538章 人到中年第二十七章 筆桿子和槍桿子第2281章胡服騎射漢人故事第1751章 各有不同的腦回路第1260章 今宵秋夜分外寒第1051章 即將捲起娛樂風暴第2618章見面,各自爲謀第2858章一種戰術第八十六章 襄陽車禍第一八三章 承製第2469章種下的種子第2217章一個終結第2163章天翻地覆第3182章 氣力登山較先後第2366章城中的民衆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3119章 故技重施第3431章 無名英雄第1743章 老遊俠小保甲第六一四章 堅守之後的轉機第十三章 各下各的棋第2592章人優則新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3164章 當絲綢遇到絲滑第1557章 生死存亡第2587章人強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