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1章回首尚有路,愚人迷不悟

在沒有問題出現的時候,似乎天下都是太平,但是一旦有一個問題產生,便似乎會有無數的問題接踵而至,踩了一地的腳後跟。

在李典還沒有針對於貨郎被襲擊,想出什麼策略的時候,有人到了南鄭,遞送了名刺,求見李典。

此人便是王凱。

他準備來當一回說客。

兼職的說客。

王凱正兒八經的職業,是吃喝玩樂。

王凱之前在長安,和管寧盧毓合作了一段時間,但是他並沒有混到一個什麼很好的職位。因爲他有財,但是沒有才,光有錢,但是能力不夠用。

但問題是,王凱自己沒覺得他有什麼問題。

他覺得自己很聰明,旁人才都是傻子。

如果是在山東,王凱這樣的人會如魚得水,因爲他雖然能力不夠,但是隻要名頭來湊,一樣也行。只需要有一點判斷的能力,那麼就可以用錢財換別人的腦子來用,讓那些寒門子弟充當他的門客。

旁人好的詞賦,給點錢,便是他的了。

旁人好的辦法,給點錢,也同樣是他的了。

然後就有人慕名來請,又有人慕名來投,反正只要名氣打出去,便是一切都好說。

華夏人最喜歡的是什麼?排名啊!只要花錢上了排名,那麼就算是有什麼不對,一般人也不敢說什麼,畢竟一看排名那麼靠前,怎麼說也有兩下子罷?我看着不妥,有可能是我的問題,要不然怎麼能排名那麼前面呢?

可是在長安這裡,王凱的金元攻勢,就行不太通了。

山東那邊爲什麼有人賣,是因爲那些寒門知道自己上不去,還不如賣幾個錢算了。

大環境如此,單獨的個人往往是無法抗爭的,但是長安就不一樣了。

在長安,可以說是寒門的天堂,只要個人有能力,就能往上爬升!

如此一來,還會有人輕易賤賣自己的智慧結晶麼?

於是,王凱就玩不動了。

管寧上任了,盧毓也當了一個小吏,離他而去,而他依舊是無法擠進斐潛的政治圈子。

因爲他只有錢,腦子也不能說差,但是他的能力主要施展在吃喝玩樂上,其他方面麼……

管寧勸他說多讀點書,盧毓表示學宮有招收旁聽生,但是王凱已經完全讀不下去了,他已經過了讀書的黃金年齡,心思散漫,一拿起書來就犯困,好幾次被書卷砸了臉,要不是長安的書卷大部分都改成了紙質版,說不得王凱現在已經破相了。

而且王凱最煩就是旁人教他做什麼,這些道理難道他就不懂麼?

真煩。

超煩躁。

眼見自己的『好朋友』一個個的上了岸,自己卻在苦海里面掙扎的滋味,確實是不好受。

王凱是王粲的族兄,當年離開荊州到長安的時候,不管是管寧盧毓,還是什麼其他人問起來的他爲什麼會離開荊州到長安來的時候,王凱總是表示出一副一言難盡的悲傷模樣,然後哽咽不語,旁人也就自然是不會再問了。

畢竟該有的禮貌還是要有的,又不是受刑審問……

可要是真的審問的話,王凱就藏不住了。

王凱原本以爲他的任務很輕鬆,藉着王粲的名頭,便是可以輕易的混進斐潛的政治圈子裡面,但是他沒想到就算是他有名,有錢,依舊是混不進去!

長安就只認科舉,怎麼就這麼死心眼呢?

就不懂得靈活變通一下?

在無奈的時候,山東來人給他帶來了新一批的錢財費用,但是也警告他如果不能再做出一些什麼事情來,要麼就滾回山東去,要麼就是斷絕錢財的供給了。

這如何能成?

沒有了錢,就等同於要了他的命!

可是管寧和盧毓都去了隴西,王凱他一時也找不到其他的什麼人探聽消息,再加上長安有聞司的名頭也是顯赫,有心想要試探一二,卻一來沒能力,二來沒膽量……

於是王凱便是在青龍寺裡面尋找各種能夠短期見效的『秘笈』,還真讓他花錢淘了不少,比如『說客秘傳』、『論語必考精要』、『軍旅小吏十二問』等等,都是青龍寺這一段時間來,某些人聞到了商機,特意趕工出來的,號稱可以省時省力,提升個人能力的『好書』。

不用努力,開個掛就能享受人生,這不是所有人的夢想麼?

王凱也是這麼想着的。

後來便是聽聞說李典到了漢中,王凱覺得機會來了,便是屁顛顛的從長安到了南鄭,遞了名刺求見。

王凱大步向前,意氣風發,摸着在懷裡的『說客秘傳』,覺得胸有成書。

他今天就是要來當一個偉大的說客!

說教旁人的時候,王凱就覺得自己行了。

在來之前,王凱按照書中所寫,準備了好幾種說辭。

但是最有把握的,王凱覺得還是應該從『權柄』二字說起。

李典喜歡權柄麼?

必須喜歡啊!

王凱覺得,男人麼,大丈夫,怎能一日無權?

是吧,孫三胖?

有些人覺得權力這玩意很奇妙,或是很玄妙,因爲只要手中握着這樣的權柄,就可以隨時掀起血雨腥風,但是同樣的,如果一旦權力失效,那麼原先可以興風作浪的立刻就會變成裸泳的小丑。

權柄二字,看得見,卻摸不着。

說是有形的罷,有官印,有官袍,有儀仗隊,還有鞭子鉸鏈手銬刀槍棍棒等等,都是某種形式上的體現,但是它又是無形的,因爲不管是什麼代表了權柄的器物,最先接觸到這些物品的,都不是那些官吏,而是勞動百姓,是貧苦工匠。

王凱卻只是看到了外形,便是覺得自己懂了。

這不是超簡單麼?

可是他不深入,也不清楚爲什麼同樣的東西,卻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效用?在工匠處只是個物品,在皇帝手裡卻代表了權柄?

有些人站出來,帶着神秘,忽悠着,那是因爲上天賜予了權柄!

在封建王朝,地方官員的權利大多數是皇帝,是中央朝堂授予的,或者叫做組織上面授予的,所以自然而然的會對於組織上層敬畏,對皇帝遵從,可是當皇帝孱弱的時候,地方官員又會立刻變得狂妄自大起來,覺得自己未嘗不是下一個的皇帝?

至少在上層組織沒辦法直接管理到他的時候,他便會無限的擴大自己的權柄,然後施展出一切的能力去攝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實際上,權力這東西,是拿腦子換的。

簡單來說,就像是交保護費一樣,由下層的人上繳了一部分的腦子,讓上層人的代爲思考而產生出來的一種畸形物。

當然不是說真的把腦袋撬開,然後掏出一把腦漿來給旁人,而是這麼一個意思。

原本這只是基礎的人類分工協作,但是當有了粗淺的權力的人發現,他們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獲取更多的好處,指使更多的其他人的時候,貪婪就成爲了權力者的代名詞。

從古代的巫,到後世的官。

一脈相承。

王凱自然不知道這個,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來做事,關鍵是他還覺得旁人的道理都是在說教,聽了就煩躁。

聽不進也不看書,一知半解,半部論語也可以打天下……

這是一種錯位思維,但王凱覺得自己沒錯。

這種錯位的思維模式,也不僅僅存在於官場,在很多地方都有,比如資本家就錯位的認知所有員工的肉體都是他們的,都必須由他們來支配,然後員工中午吃飯時間看個手機都是罪過……

王凱他自己沒有察覺到有什麼問題,就像是那些大熊國的官員,他們也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王凱是如此的渴望着權柄,就像是渴望着有一天就有什麼神靈給他施展了大開竅術,然後他便有了什麼通天的本領,絕世的才能。

反正對於王凱來說,付出努力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會付出努力,只能靠着開掛勉強過活。之前他開的掛,是鈔能力,但是現在這玩意能力值不足了,他必須找到新的功勳,才能充值。

他來到了漢中。

王凱自己喜歡權柄,因爲有了權柄就可以讓旁人乖乖聽他的說教,所以他認爲權柄二字,定然也是李典所無法拒絕的。他最討厭那些說教他的人,那些告訴他要怎麼做的人,但是他同樣也討厭那些不讓他說教的人,那些不聽他良言相勸的人。

簡單來說,他說旁人,可以,那是金玉良言,旁人怎麼有理由不聽?旁人說他,不可以,天天說教有意思麼?這我能不懂?

王凱找到了李典,準備好好說一說。

王凱覺得抓住了一個好機會……

漢中比起其他地方來,雖然不大,但是也不小,重要的是漢中之地,李典自己說了算!

這就意味着李典第一次享受到了『權柄』的美味!

如果這個時候讓李典失去了這個美味的權柄,他能捨得麼?

所以策略不就是出來了麼?

漢中遠離長安,間隔秦嶺!

當年張魯,後來有張則,然後張遼被調走了!這意味着什麼?說明驃騎必然是因爲不放心張遼在漢中!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典接任了張遼,會讓驃騎就因此放心麼?

顯然不可能!

西域之事,便是前車之鑑!

王凱覺得自己似乎是抓住了李典的要害,捏着他的蛋蛋。

在驃騎大將軍離開了長安,那麼無疑長安就將是一個巨大的危險漩渦。

漢中難道就能逃得過?

如此情形下,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如果斐潛處理不好西域之事,那麼今日顯赫無比的人物,明日可能就會立刻跌落凡塵……

其實,跌落凡塵,門庭冷落已經算是頂好的下場了,對於親眼見過雒陽和荊州的政治鬥爭的王凱而言,無數人頭,流血滅門,往往纔是這些失敗者的最後結局。

所以誰輸,誰贏,這就很關鍵了。

王凱就覺得自己必須站在永遠都贏的哪一方,覺得不管怎麼樣,大漢天子不會輸,大漢天子怎麼都是大漢天子。

大漢天子現在是劉協,未來或許不是劉協,但是依舊是大漢天子。

不管是曹操,還是斐潛,亦或是之前的董卓,何進,亦或是再往前的什麼霍光,王莽……

大漢天子不依舊是那個大漢天子麼?

權柄依舊是那個權柄。

只要這樣的權柄依舊在,那麼青山就必然依舊可以夕陽紅。

漢室數百年,成王敗寇,正反雙方的例子都能堆成山。

因此王凱覺得自己絕對是穩了。在這一刻,他自詡代表了皇黨,代表中央朝堂,代表了三四百年的煌煌大漢!

所以王凱在面對李典的時候,在一分的老鄉親切之下,還有另外六分的自傲,外加潛藏的三分鄙夷。

沒錯,王凱看不起李典,覺得李典不過是敗軍之將爾……

因此王凱就多少有些不客氣。

『李將軍,』王凱沉聲說道,近乎於開門見山的說道,『如今大漢,四方皆亂,唯忠陛下,方爲正途!天子,天授之!不知將軍以爲然否?』

李典愣了一下。他之所以見王凱,是因爲一方面王凱表示了他是王粲族兄,多少有些沾了王粲的名頭,另外一方面王凱是山陽人,李典多少也想知道一些家鄉的消息,可他萬萬沒想到,這才坐下沒聊幾句,王凱就扔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王凱看着李典的面色,然後越發的搖頭晃腦起來,他覺得自己在青龍寺還算是修煉有成的,看看,就這麼一句話,就能嚇得李典坐立不安。

說客秘訣,第一式。

『亂心』。

嗯,說白了,就是嚇唬人。

據說當年驃騎大將軍斐潛在荊州也玩了這麼一套,那是當時還沒有遇上自個兒,王凱覺得自己要是早幾年出山,哼哼……

『將軍!』王凱繼續說道,『驃騎西征,何也?西域之不平也。西域之不平,又是爲何?驃騎之政不妥也。』

李典反笑道:『哦?有何不妥?』

王凱頓時來了精神,振袖而道:『一,取才之不妥也。人各有所長,亦有所短,自然不可求全責備。如今驃騎以科舉爲限,以死板之題目,決世間之萬態,豈無不妥乎?』

這種言論,並非王凱獨家首創,甚至綿延很長時間,在後世依舊大行其道。

聽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就像是有人覺得『文武全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一樣,覺得是爲難人,既要練武,又要學文,覺得兩者不可調和,但是實際上真的就是如此?

可是有些人故意忘記了,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武和學文開始有了這種所謂『矛盾』?

脫離了具體情況,只是說絕對化概念的,都是居心不良。

文武全才,首先是什麼是『才』?

任何一門學問,想要精修到頂尖位置的,都不容易,也重來沒有人說自己可以在多門學問上都遊刃有餘的抵達巔峰,雖然天才也有不少,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所以對於普通人的『文武全才』的標準,自然不是以巔峰爲衡量的。

科舉制度,肯定不是什麼所謂的禮法和習俗能阻攔的,而是禮法和習俗去適應和接納它。

雖然說歷史上科舉制度一再起伏,但還是成爲了衡量一個人能力的基礎標準,最後演化成爲了後世的考試製度,就可以證明人類社會對於基礎性人才的標準要求,究竟是什麼了。

科舉,永遠考的是基礎,也就是最短的那個板,不能低於下限。

王凱之言,便是以極端化代替了普遍性。

李典不置可否,既不說對,也不說不對。

王凱得意洋洋的晃着腦袋。

『敢問還有什麼高見,不妨一起說說……』李典繼續問道,他到想要聽聽這半個老鄉,究竟能說出什麼來。

『自然還有。其二,驃騎用人不妥。』王凱晃着腦袋,很是得意,『如今西域之亂,便是明證!若非驃騎用人有誤,又怎麼會有西域煩憂?更何況……』

王凱瞄了一眼李典,略微帶出了一些鄙視,『將軍啊,難道如今還不悟麼?』

『悟什麼?』李典裝傻反問道。

『呂奉先必死!』王凱斬釘截鐵的說道,『呂奉先之死,就是驃騎所害!驃騎明知其有勇無謀,卻不配給謀臣輔左,就是爲了讓呂奉先去死!如此方能奪其西域!攝其成果!可憐呂奉先辛辛苦苦,卻爲了他人做了嫁衣裳!』

『如此,將軍,事到如今,難道還不悟麼?!』王凱挑着眉說道。

『又是悟什麼?』李典繼續裝湖塗。

王凱大喝出聲,『下一個呂奉先,就是將軍你啊!』

『……』李典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

王凱以爲是李典被他的理論震懾住了,便是越發的得意,搖頭晃腦的說道:『驃騎起於浮萍,根基不穩,故而初多用外姓,然如今其漸成其勢,這外姓,就從助力,變成成了阻礙!如今西域,只是開端!』

李典擺手說道,『怎麼可能?驃騎仁德無雙,寬宏有量,豈會行此等之事?』

王凱卻只是笑,既沒有立刻反駁,也沒有繼續說什麼。這是他在青龍寺裡面學來的說客秘訣第二招,『留白』。

王凱覺得,驃騎要是沒防備呂布,那麼爲什麼說出兵就能出兵了?要是沒提防張遼,那麼爲什麼要調張遼走?要是沒懷疑李典,爲什麼不讓李典在長安三輔任職?

所以答桉是不是很簡單?

王凱覺得,李典一定會有這方面的憂慮,而他自己只需要將這個憂慮擴大,然後形成裂痕,最好能讓李典做出一些什麼舉動來,那麼就可以算是完成了山東那邊交予的任務,自己就可以回去拿賞錢了!

『將軍!這呂奉先,可是降將!』王凱沉聲說道。

李典的臉色終於是有了控制不住的變化,『你知道你在說些什麼?!』

王凱很是得意,覺得他最終擊中了李典的『要害』,便是搖頭晃腦的說道:『世上愚人何其多!奈何終究難回首!其實啊,將軍,這他鄉之食,未必如意啊!』

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1060章 風雲再起的關中第八六七章 叩長安(十四)第2872章相愛,相守難白頭第2677章順藤摸瓜清亂麻第1124章 餓第七零二章 刺史也爲難第2089章戰!第3465章 陷阱第九零一章 任重而道遠(一)第3396章 真第3142章 當期盼遇到期限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2959章相看兩相厭,將相兩不和第2496章小情懷第八三一章 草原上的風(七)第一八一章 亂套的聯盟會議第1975章來人上茶,來人上肉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1714章 和地鬥第1493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2445章盜版和抄襲第1784章 人生,人神第一二八章 兗州來客(爲別墅豪門書友加更)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2090章夏侯淵和黃忠的第一次第2618章見面,各自爲謀第四三一章 交涉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3294章 變化當中的不變項目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2426章燒火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379章 可惜完了第2032章蔡氏計劃,劉氏後手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1323章 規矩第1172章 試驗田第2471章花瓶和明珠第1615章 一個坑的事情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3333章 大驚喜第1711章 一個大計劃第一八一章 亂套的聯盟會議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1107章 雲動第1398章 新變化第2065章疲憊戰術,三岔路口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3414章 同仇敵愾第六十四章 王允獻丹第一一一章 代表第1290章 商賈第1326章 煎熬第2941章他鄉臨睨極,鹹魚不相見第2868章某人要生氣了第七三三章 走馬起征程第2542章找個敵人唄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八七三章 大漢的崩塌(三)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116章此事還需計議一二第2619章消亡,宛如塵埃第2004章我知你知,榮耀華光第1378章 人心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二六八章 殺機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2389章真香又要來一輪第2364章誰跟誰的關係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1752章 各自有各自的改變(加更還債)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1254章 講農學社第1127章 亂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1420章 不光是緩兵計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1367章 妥協第1955章窘迫幽州,遺留問題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2353章宿將唱老歌第2061章襄陽隕落,荊棘擋道第1740章老調子新手段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2513章殺什麼才說什麼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2809章錙銖計較算得失,元亨利貞君子德第七一六章 瘋狂的追擊第2952章勾勾又叉叉,處處聞啼鳥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1644章 西域之旗第3047章此爲所圖不外有三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
第一七四章 酸棗和洛陽的距離第1060章 風雲再起的關中第八六七章 叩長安(十四)第2872章相愛,相守難白頭第2677章順藤摸瓜清亂麻第1124章 餓第七零二章 刺史也爲難第2089章戰!第3465章 陷阱第九零一章 任重而道遠(一)第3396章 真第3142章 當期盼遇到期限第三六八章 變化之中第2770章 主角配角第2959章相看兩相厭,將相兩不和第2496章小情懷第八三一章 草原上的風(七)第一八一章 亂套的聯盟會議第1975章來人上茶,來人上肉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1709章 時間之威第1714章 和地鬥第1493章 誰是誰的獵物第2445章盜版和抄襲第1784章 人生,人神第一二八章 兗州來客(爲別墅豪門書友加更)第2759章 算來算去各自算計第2090章夏侯淵和黃忠的第一次第2618章見面,各自爲謀第四三一章 交涉第2308章留着和叛徒,喝酒和喝茶第3294章 變化當中的不變項目第3032章講武堂的新一課第2426章燒火第2753章 能行不行有錢就行第3379章 可惜完了第2032章蔡氏計劃,劉氏後手第2993章方法決定戰法第1323章 規矩第1172章 試驗田第2471章花瓶和明珠第1615章 一個坑的事情第八三五章 活着不容易(三)第3333章 大驚喜第1711章 一個大計劃第一八一章 亂套的聯盟會議第1030章 鮮卑的大計劃第1107章 雲動第1398章 新變化第2065章疲憊戰術,三岔路口第2300章不多的選擇第3414章 同仇敵愾第六十四章 王允獻丹第一一一章 代表第1290章 商賈第1326章 煎熬第2941章他鄉臨睨極,鹹魚不相見第2868章某人要生氣了第七三三章 走馬起征程第2542章找個敵人唄第1224章 臨晉城下的碰撞第八七三章 大漢的崩塌(三)第3022章關中之要和關鍵之要第2116章此事還需計議一二第2619章消亡,宛如塵埃第2004章我知你知,榮耀華光第1378章 人心第1850章 是攻心是誰在攻誰的心第二六八章 殺機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2389章真香又要來一輪第2364章誰跟誰的關係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1902章急事緩行,緩事急做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1752章 各自有各自的改變(加更還債)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1254章 講農學社第1127章 亂第1157章 天意乎人意乎第1420章 不光是緩兵計第2457章慣性的演化第1367章 妥協第1955章窘迫幽州,遺留問題第1882章宗廟祭祀,思維跳躍第2353章宿將唱老歌第2061章襄陽隕落,荊棘擋道第1740章老調子新手段第七二四章 有人想轉變第2513章殺什麼才說什麼第1131章 長生天之咒第3299章 計較當中的計算第2809章錙銖計較算得失,元亨利貞君子德第七一六章 瘋狂的追擊第2952章勾勾又叉叉,處處聞啼鳥第1259章 借問貴人何處去第1644章 西域之旗第3047章此爲所圖不外有三第1839章 擦槍易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