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

誰都不想要當一隻鹹魚,直至無可奈何的意識到自己真的就只是一隻鹹魚爲止。

夢想,確實是人類最爲珍貴的東西,但是也最容易被磨滅。

當凝視那些天真的孩童眼眸的時候,就會發現在其中閃耀的那珍貴的光華,而在其長大之後,往往就在現實的殘酷面前,眼眸裡面就再也沒有了那種光……

辛毗記不得少時的夢想了,他只想着當下的現實。

『人,』辛毗或許是爲了讓自己的帳篷不至於徹底的成爲鹹魚味,或許是因爲辛評作爲使者實在是讓他有些感慨,最終還是嘆息着說道,『不管是如何,是戰還是和,最終還是要落到這個「人」上……除非對於未來絲毫沒有打算,也不想下一代如何,否則多少都會要有「人」……這「人」是普通的百姓,也是士族子弟,同樣也是兵卒,官吏等等,是所有一切的人口……因爲有「人」,纔能有未來……胡人也是人,漢人也是人,長安的人是人,山東之地的人也是人……這纔是主公的大愛,仁德無雙啊……』

『意!能不能說人話?!』甘風怒道,『你怎麼越解釋我越湖塗了?!』

『徐州的士族子弟,當地大戶人家,都只願意在徐州本地做事,基本上都不願意出仕在曹丞相之下……』張郃說道,『你能知道是爲什麼?沒錯,有仇。那麼如果說主公仗着兵鋒強盛,屠戮劫掠山東,山東會不會恨主公,恨我們?別再說什麼殺乾淨的傻話,曹丞相當年爲了湊集軍資,不得已偷偷屠戮徐州,都是差一點就直接鬧出軍亂來……我聽聞若不是曹仁曹子孝當時正好帶着人馬趕到,說不得就已經軍亂直接分崩了……直至今日曹丞相都不敢承認他屠戮徐州無辜百姓,只是說他是爲父報仇,一時激憤昏了頭……所以你想想,主公若是隻會殺戮,那麼長安就不會有任何人前來,甚至……甚至我也不可能投降……』

只是屠戮一個縣城,或許還能以一些什麼藉口遮掩過去,然後漸漸的澹忘,可如果說擴大傷口面積,即便是真能癒合,也會需要更長的時間,而且癒合之後會留下一個深深的疤痕。

就像是可以用各種手段,讓一個部落之內的羊羔一百天內不生小羊,這並不難,即便是產生後續的問題或許也不大,但是要是讓整個大漠,或者是北域一地的所有部落的羊羣,都在一百天內禁止生產小羊,看這些胡人部落會不會立刻反叛!

『一時激憤,嗯,就像是某人一時犯傻,可以,但天天都犯傻……』辛毗笑道,旋即臉色大變,『好好說話,別動你那個裹腳布!』

甘風也只是嚇唬一下,沒真的要做這樣的事情,畢竟他自己也知道他這生化武器殺傷力十足,可謂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連他自己都未必遭受得住,他橫了辛毗一眼,但是旋即也嘆息了一聲,『可是……我只懂得打仗……』

甘風的語氣有些落寞,『我從懂事開始,就在打仗……我……只會打仗……打仗,殺人,這是我唯一的本領,也是我唯一的辦法……』

沒錯,甘風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因爲他從小到大,就只學了一個。

所以甘風他遇到問題,就只懂得殺。

這或許就是甘風內心當中最爲不安的因素,也是很多武將不願意面對的最恐懼的事實。如果萬一那一天沒仗可打了,那麼這些武將就等同於失去了全部的人生目標和價值。

因此甘風纔會聽到說有仗可能要打的時候,會那麼的開心。

張郃看着甘風,張了張嘴,似乎原本是要說一些什麼,但是最後什麼都沒說,只是伸手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咳咳……』辛毗起身,正了正衣冠,然後鄭重的朝着甘風施了一禮,『之前某言語多有冒犯,是某之過錯,在此向將軍賠罪!』

甘風嚇一跳,連忙站起,伸手扶起辛毗,『哎呀,你這是幹什麼?!折煞我也!』

辛毗抓着甘風的手,認真的說道:『我知道我錯了的時候,我能道歉,能去改,難道將軍就不能麼?主公之下,所有人都在學習成長,將軍又怎麼能例外?將軍在幼年之時,確實沒有好機會去學習,只是憑自身的武勇在作戰,那麼現在有機會學習謀略的時候,爲什麼不學呢?主公每季都有遞送講武堂講義至此,將軍可曾有細心研讀揣摩?主公有言,學無止境啊!』

甘風愣住了,半響都沒說話,過了片刻之後,看了看辛毗,又轉頭看了看張郃。

張郃緩緩的點着頭,『去年年終,講武堂講義三十三卷,就有提及關中山東優劣對比,以及相關人才策略……你沒看罷?』

『……』甘風吞了口唾沫,『我現在去看還來得及麼?看不懂……你們要教我!』

辛毗點了點頭,咳嗽了一聲,『沒問題……不過,現在先把你靴子穿上!』

……ヽ(???)?(???)?……

常山大營,現在或許說常山新城會更加合適一些。

從十里八鄉而來的漢人和胡人,在常山新城這裡形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生態系統。

漢族,本身就是融合性的民族,這一點從炎黃的時候就定下了基調,至少那條龍的圖騰,就證明了這一點。早在炎黃時期,就已經證明了朋友多多,敵人少少的理論有多麼正確。而在華夏早期,死活不願意交朋友的,舉着斧頭嗷嗷亂叫只懂得砍殺的那波人,則是最終被驅趕到了南越。

周朝也用朋友多多的這種諸侯分封制度,維持了八百年。從某個角度上來說,周朝也是融合的,融合各地諸侯。

後來各地分封的諸侯國,差一點使得華夏進入了徹底的封建制度,但是在秦始皇以及他爹,他爺爺這幾個BUG一般的人不懈努力下,秦國完成了大一統,從此華夏進入了郡縣制度,使得華夏融合的程度更上一層樓……

後續封建王朝,也就止步於此了。

雖然說大漢和匈奴抗爭的過程中,也是東邊連烏桓,西邊搞張掖,帶着小夥伴一同打匈奴,但是打完了之後麼……

所以,單邊排外,毫無意義。

胡漢本身就不是完全對立的,再加上南匈奴的效應之後,接納分化教化收攏編戶,已經成爲了很多驃騎治下官吏習慣了的事情,胡漢雜居就是常山新城最顯着的特點之一。

關於胡漢雜居這方面的問題,也曾經被拿出來討論過。分居,或是劃出一個專屬區,最大的目的就是爲了安全,但是實際上並沒有什麼卵用,胡人反叛的時候依舊會反叛,並不會因爲畫出了專屬區後就安分的待在線內,他們只會想要將線條不斷的向外擴張……

後世建立民族區,是因爲當時內外國際環境,以及新政府要迅速控制地方的一個相互妥協的策略,是對於當時的複雜形勢最好的解決方法,而不跟着大熊的屁股走聯邦制度,也證明了偉人之所以被稱之爲偉人,恩惠百年亦綿延不絕。但這並不代表者民族專屬區就是永世不變的政策。

當大漢強大的時候,大漢人認爲天下的土地就都是大漢的,那有什麼專門畫一塊給他人的道理?

辛評到了常山新城之後,看到的就是胡漢之間融洽無比的情形,這讓他非常的驚訝。雖然說那些胡人基本上都是穿着漢家的衣袍,但其色目的童孔,捲曲的頭髮和半長正在養髮如同被狗啃了一般的腦袋,足以證明這些人是胡人,並非是漢人。

在曹操那邊,是看不到這樣的情況的。

在山東,胡人是僱傭軍,所以大多數的胡人都是和漢人分開過,即便是有少數的胡人在漢人那邊,也多半是被漢人欺凌打壓,甚至是故意刁難取樂。

辛評之前原本以爲漢人和胡人分區域而居,同時漢人凌辱胡人這個事情,是很正常的,但是現在他看到了常山新城的情況之後,心中勐然間覺得有些什麼地方似乎不對勁了,他甚至聽到了幾個胡人是在用之乎者也的官話在和漢人流利的交談……

『此等胡蠻,竟也懂得經文之言?』辛評實在是忍不住,即便是會被人看成是鄉下來的,也要一解心中疑問,『這胡漢居於一處,豈不是亂了規矩?』

『炎黃不拒百族,方可龍騰於四海……』常山小吏略微帶着一種你真是沒見識的神色說道,『更何況,漢人規矩方爲天下之規矩。既守漢規,言漢語,食漢食,着漢衣,自可於漢人同居之。更何況,胡人若欲居於此,還需考評通過方可……』

『考……考評?』辛評瞪圓了眼。

這也考評?

小吏點頭說道:『正是如此,知漢俗,通漢語,獲漢功,三關皆過,方可授漢冠,長居於漢地也。』

畢竟現在的大漢,還是自信的。

辛評的臉色頓時有些精彩起來,叭咂一下嘴,卻不知道說什麼好。

這些事情,聽起來似乎都不難,但是曹操那邊能做得到麼?

不是曹操做不到,而是有人不允許曹操這麼去做。辛評甚至可以想象的到,當曹操若是真的提出這樣的方案來的話,在丹階之下將會響起一連竄的『不可』和『萬萬不可』的聲音,叫囂得最大聲的,定然是豫州和冀州的士族子弟……

甚至有可能包括辛評自己。

很簡單,因爲人夠用了。

人多對於曹操來說,是有好處的,畢竟上繳賦稅的總人數多了,曹操大可不必考慮到底是漢人還是歸化者上繳的,反正只要是增加了,就是好的。反過來,對於山東士族子弟來說,就不一樣了,因爲山東士族子弟更習慣於莊園經濟,小農生產,而一個莊園所能容納的人口是有上限的。

只要保持了莊園內的人口不低於最低下限,那麼莊園主就是有得賺的,但是超過了上限之後,莊園主反而是虧錢的,因爲人都需要吃飯。和上古時期不同了,現在大漢對於冀州豫州的土地開發,已經是達到了一定的水準,這就意味着冀州豫州的這些莊園之內的人口一旦增長得太多,那麼當地士族如果要維持這樣的人口數目,就必須從他們獲取的利益當中拿出一部分來才行。

這可能麼?

在冀州豫州遇到了災年的時候,這些士族大多數都是選擇袖手旁觀的,他們不會去救濟那些人口,讓那些普通的百姓四處顛沛流離,在野地裡面哀嚎着死去,這樣就能讓莊園裡面的佃農對於他們的貧困的生活充滿感激,畢竟莊園外有那麼多的人死去,而他們雖然被奴役,但是至少還活着。

在士族眼裡面,普通的百姓不是人,頂多只能算是地裡面的韭菜,定時割一割,還有利於韭菜的更新換代。

因此對於山東士族來說,他們會願意地裡面忽然多一些沙蔥麼?

那多不好管理啊!

只有斐潛那邊,人口稀少的北地陰山,荒漠原野,纔會需要大量的人手,也纔有近乎於無窮的吸納人口的需求……

辛評擡眼遠眺,在遠處山腳和山腰之上,隱隱約約看見了一些牛羊,而山腳下的平地則是阡陌縱橫。山下的漢人種田,山上的胡人放牧,各不影響,似乎間隔得很遠,又像是距離很近。

這是長安的氣魄所致,還是常山這個都護的心胸?

如果是前者,辛評覺得就沒有什麼好說的了,山西山東必然有一戰,無法妥協,也無法調和的一戰。

如果是後者,那麼辛評就覺得山東應該還有機會……

即便是這樣的機會,在辛評心中,並不覺得是多麼的正確。

辛評在第三天的時候,見到了回來的趙雲。

在寒暄之後,辛評就很自然的進入了和趙雲『研討』的環節……

『將軍之北域所轄之地,與西域相比,孰大?』

辛評問道。

趙雲眯着眼,『西域大。』

『將軍之北域所存歲月,與西域相比,孰久?』

辛評再問。

趙雲依舊眯着眼,『西域久。』

『將軍之北域所衆人口,與西域相比,孰多?』

辛評三問。

趙雲擺擺手,『先生有話直說。』

辛評這才說道:『北域不比西域之大,亦不如西域之久,更無西域之人口衆多,即便如此,西域已然難以自保,呂奉先生死難測,將軍若是安於現狀,不能順應天時強盛自身,那麼北域必然將會步入西域後塵。若是西域呂奉先死後,將軍又能獨存多久?』

趙雲哈哈大笑,不置可否。

『驃騎欲使呂奉先死,乃有先兆。』辛評並沒有因爲趙雲的發笑而自亂陣腳,而是繼續說道,『在下知舍弟於此,但從未私下授受,更未曾探尋將軍防務,自可見在下之誠意。此番曹丞相原本欲讓劉子揚爲使,乃在下懇請,方至此地,不求能說將軍,唯懇請將軍早做打算,以免禍延部衆是也……』

辛評的意思就是趙雲要是一條道走到黑沒有關係,但是別帶着他弟弟一同死。也隱隱表示他這樣講,其實就是爲了他弟弟……

趙雲看了辛評一眼,沒說話。

『將軍之北域,乃因有北域胡人之患也,正如西域之事,然如今西域平和日久,便生髮禍事,』辛評緩緩的說道,『敢問將軍,西域事亂之前,長安便是已然知否?若是長安不知其故,何有兵馬召集須臾便至,轉瞬之間達千里?若是長安知其故,爲何絲毫未憫呂奉先之功,坐視其亂生?』

趙雲搖了搖頭,笑着說道:『此事你倒是知道得比某都清楚。』

辛評拱手說道:『此乃無奈之舉,畢竟山東之處,多有驃騎哨探秘間,怕是漁陽城內也是不少。不過將軍無須擔心,曹丞相併無懷恨將軍之意,方至漁陽,便是叱責夏侯,行三十軍棍,以罰其冒犯將軍虎威之罪也。如今曹丞相屯兵於漁陽,未有絲毫無禮之舉,便足以證明曹丞相對於將軍之敬重。』

『曹丞相令在下前來,並非是要說於將軍,只是想要告知將軍,曹丞相欲進軍烏桓,平定遼東之患也,絕無和將軍爭奪高下之意。』辛評很是懇切的說道,『曹丞相恐將軍有疑,故遣在下前來說明一二。』

『曹丞相欲取遼東?』趙雲問道。

辛評點頭說道:『正是。遼東烏桓,多有忤逆之舉,寇行邊境,害我大漢子民,曹丞相不願大漢子民哀而不得救,故而起兵欲鎮之……不過知將軍可能誤會,故而暫駐漁陽……』

趙雲哈哈笑笑,『如此說來,倒是某的不是了!若是某不撤兵三十里,行謙讓之舉,這害了大漢邊境子民,見死不救之罪,便是要算在了某的頭上!』

『將軍說笑了,曹丞相之前也吩咐過,若是將軍不信,那麼曹丞相便是領兵迴旋就是,』見趙雲嘲諷,辛評倒也不慌,『至於所謂見死不救之罪,更是無稽之談,將軍不必以此介懷。此等乃遼東漢民之苦難,於將軍北域自是無關。』

『好一個無關!』趙雲笑道,『雖言不爲說客,然言辭之利,卻更勝說客!』

辛評苦笑說道:『在下確實不是說客,若是將軍不信,在下便是當即告辭就是。』

趙雲擺了擺手說道:『曹丞相欲進軍遼東伐烏桓,直去就是。何必與某相商?雖說各有立場,趙某亦非趁火打劫之人。不過此事甚大,某仍需上報主公,方能答覆與你。』

辛評拜倒在地,『將軍仁慈無雙,在下替遼東萬千漢人,謝過將軍!』

趙雲示意辛評起身,笑聲哈哈。

辛評也跟着笑。

只是兩人在笑容之下,眼底之中,多少都有一些隱匿的光華在跳躍着……

第1652章 太陽啊第1351章 鬥將第1338章 生死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2649章殘薄餘光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3073章 今日驃騎有三文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3214章 錯料一生事第3307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2822章兵卒上下三等差,他地山道前後分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3171章 舊的輪迴還是新的方向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1002章 攻勢展開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1289章 漢學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3159章 當氣運遇到氣量第八七四章 大漢的崩塌(四)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2429章下餌下料下一些鉤子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1908章漢家自坑,或俗或雅第八零九章 騎兵之間的爭鬥戰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1122章 差不多了哈第1577章 萬水千山總是錢第2272章先下手後下手再下手第2320章吃貨帝國的基因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1146章 被改變的劇本第四九七章 道友請留步第3078章 薪第3268章 矛和盾第1898章大禹治水,大漢商會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3442章 死中求活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1497章 誰聽誰的呼喝第五一九章 現實總是血淋淋的第2181章吃肉和吃草第一九一章 無功而返的曹操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390章就這?就這!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3111章 意外賀禮第二六五章 離去第1787章 言論,輿論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七一七章 反叛的初始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1310章 第二條絲綢道路第八五四章 叩長安(一)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四三五章 沒有底線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五二六章 臨危受命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3009章價格可以再談談第1261章 兗州初定心惶惶第1445章 五德之說第四四四章 頂住,誰都不許撤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2068章知識積累,智慧感悟第2424章王座第八零九章 騎兵之間的爭鬥戰第2648章證明之中血光第1718章 興亂輪迴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2118章棋局之補第2203章新的消息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熱切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3331章 大恐怖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1909章分藩後續,袁尚求見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3310章 明智保身,慨然送死第3376章 一點小計劃第1998章日出日落,你來我往
第1652章 太陽啊第1351章 鬥將第1338章 生死第1495章 誰信誰的傳言第1867章 方寸之間,周旋騰挪第1633章 俗人俗話俗事第2649章殘薄餘光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3073章 今日驃騎有三文第一三一章 鎧甲的工藝第3214章 錯料一生事第3307章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第1091章 吃吃便飯聊聊教育第2822章兵卒上下三等差,他地山道前後分第2332章刺破黑暗的新光第3171章 舊的輪迴還是新的方向第1306章 躍馬陰山第1002章 攻勢展開第一九八章 夜思第1289章 漢學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1286章 無味的酒第3159章 當氣運遇到氣量第八七四章 大漢的崩塌(四)第一百章 鹿溪尋道第2429章下餌下料下一些鉤子第1531章 登門之客第1908章漢家自坑,或俗或雅第八零九章 騎兵之間的爭鬥戰第2998章矛盾需要針對第1122章 差不多了哈第1577章 萬水千山總是錢第2272章先下手後下手再下手第2320章吃貨帝國的基因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2874章使者,簡單不簡約第3315章 張溝子的小成長第1146章 被改變的劇本第四九七章 道友請留步第3078章 薪第3268章 矛和盾第1898章大禹治水,大漢商會第2067章核心目標,戰場之上第3226章 一個名刺引發的事故第二二六章 蔡府之書第1302章 刀槍之間第3442章 死中求活第1613章 一句話的事情第1497章 誰聽誰的呼喝第五一九章 現實總是血淋淋的第2181章吃肉和吃草第一九一章 無功而返的曹操第1553章 進退爲難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390章就這?就這!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1856章 誰的牌更多第3111章 意外賀禮第二六五章 離去第1787章 言論,輿論第七二二章 有人搞事情第七一七章 反叛的初始第3452章 江賊湖賊第2807章 自家肚腸小計較,江東興師大謀劃第1310章 第二條絲綢道路第八五四章 叩長安(一)第2981章當先一件事第四三五章 沒有底線第1158章 頂天立地第2685章新兵老兵精銳兵第五二六章 臨危受命第1886章小習慣,老問題第3009章價格可以再談談第1261章 兗州初定心惶惶第1445章 五德之說第四四四章 頂住,誰都不許撤第1943章照貓畫虎,依葫畫瓢第三二二章 始於足下第2068章知識積累,智慧感悟第2424章王座第八零九章 騎兵之間的爭鬥戰第2648章證明之中血光第1718章 興亂輪迴第2570章人有三急第2118章棋局之補第2203章新的消息第八一七章 兵卒眼中的熱切第2683章修行道場修羅場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一三零章 黃氏的底蘊第二十二章 女神第3066章不能想不能問,不能有遲疑第3303章 關鍵是執行第3331章 大恐怖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1909章分藩後續,袁尚求見第3262章 要說緣由就是說窮人不努力第3310章 明智保身,慨然送死第3376章 一點小計劃第1998章日出日落,你來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