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旁支與主家

斐潛要離開河洛,有一個地方是必須要先面對告知的,那就河洛斐家的家主。

反正招呼打一聲,人家也不會抱着大腿不讓你走,如果不告而別,在這個漢代非常講究禮法的士族圈子裡,基本上就等於給自己一生貼上了狂妄之徒的標籤了,是得不償失的一件事情。

世家這個東西,自從春秋戰國時代開始形成,一直到了唐宋年間才慢慢勢力消退,到了明朝科舉制度的真正施行才宣告了世家正式退出歷史的舞臺。

而在明朝之前,每一任的帝王首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直面世家的,離不開世家,又要用各種方式限制打壓世家,不過真正玩的轉的把世家壓制的服服帖帖喘不過氣來的在歷史上也就屈指可數的幾個而已。

終結漢代爲何一直陷入外戚和宦官的權利爭奪的怪圈,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世家。在這個時代,世家大多數時間還是向善的,指引着國家的方向,但是牽扯到家族利益的時候,往往又會做出一些損害國家的事情來。因此,幾乎漢代的皇帝首先打壓世家就是依靠外戚,然後看到外戚勢力不受控制的時候又拉起了宦官來壓制外戚,宦官勢力龐大了就再利用世家的清流來清除宦官。

如此循環,導致歷朝歷代中唯有漢代的外戚最出名,比如牛人霍光、衛青等等,也有還比如窩囊的竇武、何進……

在漢代高舉着打到世家的旗號跟世家對着幹是行不通的,就算有着超越千年的知識和見聞,能趨吉避凶料敵先機,也幾乎是做不到的。畢竟在這個時候,世家大部分是掌握着最先進知識的一部分人,治理國家還是要靠這些世家子弟,而絕大多數普通百姓,別說認字,連數數都不行,你怎麼能讓這些文盲一下子懂得治理國家呢?

斐潛隸屬於河洛斐家,是源於秦。

秦國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於秦,史稱秦非子。秦非子的後代中有人被封爲侯爵,並被封爲裴鄉,便稱爲裴君。他的後世子孫便已封邑爲姓,稱裴姓,後由裴又分出棐、斐等支家,逐漸演變而成。

斐家此支在洛陽紮根已有近百年,雖然沒有出過什麼三公之類的大員,但是朝中官員、地方太守和郡守是出任過不少的,因此當時斐潛被舉孝廉,多少也有些地方官員知道此關係的情面在,反正地方大郡年年都有舉孝廉的政治任務,拿出來討好一下洛陽的這些世家也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

斐潛感覺就跟後世到了一個地方拜見地頭蛇似的,而實際上,世家也基本上和地頭蛇的性質差不多。

斐家本屆家主名敏,斐敏,字子浩,按照輩份來說,應該是斐潛的叔叔一輩。

斐敏時任諫議大夫,專掌議論。爲光祿勳之屬官,秩六百石。雖然官位沒有像三公那樣顯赫,但是有單獨上奏的權利,所以也算是重要的官職之一。

斐敏身穿一身錦袍,留着三捋鬍鬚,方正的臉型,身形略略有些發胖,神情嚴肅,不苟言笑,很有一副威嚴的模樣,進來廳堂,連正眼都沒有看在一旁拱手肅立的斐潛,待正衣冠跪坐在廳正中席後,方纔好像突然看到斐潛一般:“賢侄別來無恙?”

還好,是以賢侄稱呼的,說明斐敏定下今天主要基調是還可以論親情的,如果是以少郎官爲稱呼的,那就是擺明公事公辦拒人千里了。

漢代禮節真心累人,遇到一個當官的家主就更是累了,斐潛心裡暗自嘀咕,不過禮儀還是做到位的,便垂目行禮回覆些客套話。

在漢代,晚輩或是下屬在回答長輩或是上級的時候是不能擡頭對視的,除非長輩或是上級有明確要求,回答之時,目光最高只能看到對方胸部位置,回答完畢後目光要下垂至地面,直視對方雙目不是挑釁就是要幹架了。

寒暄過後,便是戲肉來了。

待聽到斐潛有意離開河洛,南下荊襄遊學的藉口之後,斐敏微微拂鬚,彷彿陷入了回憶,“汝父,子昀也是極好學問,博聞強識,當年遊學齊地,也是一段佳話……賢侄有汝父遺風,欲精進學問,子昀若是有靈,定也感到欣慰,不過……”

斐敏話頭一轉,“不過汝若是遊學,那麼子昀所留共計百餘卷藏書要如何處置?這一路山高水遠,況且現在世道不平,若是不慎損壞遺落,豈不是抱憾終身?”

“叔父大人所言甚是,若依叔父之意?”

“若依我之見,不若賢侄將子昀所遺暫寄叔父家中,待賢侄遊學回來,再還與賢侄,如此一來可減輕賢侄奔波之苦,二來也可保全子昀遺存無憂,賢侄你看如何?”

斐潛沉默良久。

他知道所謂暫存只不過是個託詞,一旦交出就別想着能夠再要得回來。

在漢代,知識就是無價之寶,而作爲知識的載體書簡,有着絕高的地位。

這些藏書在古代代表的可不僅僅是書籍,更代表的是一個家庭的底蘊,是一種傳承,一卷書簡價值千金不爲過,許多寒門弟子甚是願意付出任何代價去換取一卷書簡。

河洛斐家家主斐敏一方面是看斐潛年幼可欺,另外一方面再加上斐潛家中尚未有後,後繼無人,作爲斐家家主,當然責無旁貸不允許家中所學旁落。當然,最重要的是這些藏書太值錢了,他作爲家主,家中也僅僅藏有八百出頭不到九百卷書簡,斐潛這小子居然就有百餘卷,豈不明珠暗投,若是能取來,他就可以號稱有千卷藏書之家了!這是一個多麼誘人的稱呼!

斐敏原本就垂涎,現在斐潛竟然自己送來門來給這麼好的一個藉口,豈能輕易放過?

斐潛心中不由得感嘆,這就是所謂的世家啊!在世家眼裡,先家再國,家在國先,時時刻刻都家族利益高於一切。

無奈,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頭。更何況斐潛只是作爲旁支,更是沒有過多的說話權利,家主能夠親自接見並親口以一個“暫存”的藉口來索取,已經是看在多少有些親屬關係,當然更重要是看在那麼多的藏書面子上了,若是普通寒門,甚至可能指派一個家奴登門了事。

“善。叔父大人所言甚是,但……”斐潛知道這種事情自己絕對無法拒絕,不過也不能給的太痛快,讓這些傢伙看輕了,“但家父生前最愛齊論,常常愛不釋手,不孝子睹物思人,不忍離分,是無論如何也要帶在身邊的。”

真以爲我斐潛好欺負?最值錢的齊論不能給!

總所周知,秦朝的時候秦始皇焚書坑儒,把儒家的人殺得七七八八,到了漢代,風水輪流轉,輪到儒家風光起來,漢武帝時期更是達到了頂峰,朝野上下獨尊儒家,廢除百家,許多百家弟子不得已轉學儒學,而堅持不改的則被殺的殺,抓得抓,更多的被驅趕發配到了邊疆。

到了現如今東漢末年,儒學就是唯一能登上朝廷的學問,而儒學最重要的學術著作就是《論語》。

《論語》自戰國前期成書問世以後,因口口相傳再手抄筆錄輾轉反覆,字句往往有所差異。西漢末年,漢成帝帝師張禹以《魯論》爲主,結合《齊論》編定的《張侯論》,有21篇。

《齊論》就是斐潛父親當時遊學齊國收集到的,雖說只是殘篇,但在當時的儒家眼中,價值也是連城,千金不易。

“這……這……”斐敏顫抖的鬍鬚,很是不捨,但是斐潛把“孝”字大旗高高舉起,總不能讓斐潛不盡孝道,那豈不是違背了儒家最根本的思想道義之一麼?

“賢侄就留三五卷在身邊,也算是可以了吧?”斐敏仍然不死心。

斐潛堅定的搖搖頭。

“唉,也罷,就依賢侄。”斐敏雖說遺憾,但是大部分能搞到手,不用撕破臉皮,也算滿意了,畢竟斐潛也算是斐家之人,鬧得太過引人恥笑,只是可惜了,不能全功,“那不知賢侄何時動身?”

意思就是我啥時候去你家拿書啊?

“小侄受崔家之邀,恐有些瑣事未了,待過此間事了,月旬便動身,屆時定會告知叔父。”——崔家可能會找我麻煩,麻煩搞不定我也走不了,如果你能搞定,那我就最多十幾天,我走的時候會通知你的。

“崔家,可是城北崔家,吾知已。賢侄此去山高路遠,叔父也沒什麼可以贈於汝,唯有備些盤纏,望賢侄切莫推辭,算是叔父預祝賢侄一路平安,學有所成。”——行,我幫你搞定,給你點定金,不許反悔了,就這麼說定了。

當斐潛帶着五百金離開河洛斐家的時候,就意味着完成了和斐敏的交易。這就是旁支的無奈,就算此次斐潛不答應,斐敏也會另尋他途,不過到時候可能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和和氣氣了。

旁支斐潛交出了藏書換取了主家斐敏給予的一定範圍內的自由和保護。

如果斐潛將來沒什麼發展,那麼這些藏書就一去不返,當然,若是斐潛那一天得勢了,這些藏書甚至會雙倍的返還回來。

這就是世家,家主有很高的權利同時也有責任帶領整個家族健康發展,旁支許多時候就是在無形中被主家所剝削。當然若是主家不力,那麼世家中的長者就會舉行會議,罷黜家主,另選從其他的旁支中選取賢能代替家主,而原本的家主一脈的財富就會被蜂擁而至其他人所瓜分,從此沒落。

世家的溫文爾雅,彬彬有禮之下的,掩蓋的是血腥殘酷的弱肉強食的法則。

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第三四九章 難得的信任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第2493章死不起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3236章 文第2011章福禍相依,治理良機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六七三章 準備該準備了第2762章 重點備胎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1844章 有策不可用第七四五章 趙子龍的第一次第1500章 誰是誰的人第十五章 董卓進京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1147章 吃或是不吃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3445章 開弓之箭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1871章 謀人之利,人亦謀之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二五四章 前途未卜第2291章臉貼臉快一點第2298章抄作業和計劃外的戰爭第3397章 摧第1510章 三碗酒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2055章另有他人,等待時機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1691章 器文第3379章 可惜完了第2566章逆水行舟小問題(加更)第3170章 這個意思還是那個意思第1885章小妥協,大妥協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1790章 試演,試探第八一五章 將對帥(四)第二一五章 失敗的會晤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一九零章 呂布的小秘密第3100章羊和豹第3198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第2820章佛陀笑人間苦痛,惡鬼貪世上錢財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1010章 道口之爭第一零三章 司馬說黃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132章 長生天之惑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3159章 當氣運遇到氣量第2027章說的做的,姓劉姓蔡第2508章調一下第1964章枕間營業,體外風聲第二四九章 必須獲勝的戰鬥第1916章天地三策,關中滅蝗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五二零章 六角和七絃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1800章 定川,定人第2970章亂於心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3233章 兵第3075章 絕地之中求生途第2316章瞪眼就有仇,考場兩策論第3376章 一點小計劃第2722章一切皆同行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別,人生大腸包小腸第五八五章 高奴城的歡宴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九五五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1396章 怒火第1963章職場替代,士族規則第二八七章 破戰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2830章西域西海西東戰,難辦難做難爲人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2216章一個開始第一七八章 營門夜話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九六五章 在臆想中的局勢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1328章 局勢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
第2096章想藏多久能藏多久要藏多久第三四九章 難得的信任第1419章 不光是選擇題第2493章死不起第四六一章 胡人戰馬也有春天第2835章可論西域過第3236章 文第2011章福禍相依,治理良機第1217章 睡前別喝太多水第2010章小勝大敗,小船大船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六七三章 準備該準備了第2762章 重點備胎第九五二章 想少的和想多的第1844章 有策不可用第七四五章 趙子龍的第一次第1500章 誰是誰的人第十五章 董卓進京第1863章 當利益擺在面前,親戚輩份都是渣渣第1147章 吃或是不吃第七八六章 勝利真實含義第3445章 開弓之箭第九七一章 怒火第1871章 謀人之利,人亦謀之第三五零章 開場秀第二五四章 前途未卜第2291章臉貼臉快一點第2298章抄作業和計劃外的戰爭第3397章 摧第1510章 三碗酒第2194章何爲刁民第2055章另有他人,等待時機第2730章 最好的模樣第二十五章 與蔡琰的第一次第1691章 器文第3379章 可惜完了第2566章逆水行舟小問題(加更)第3170章 這個意思還是那個意思第1885章小妥協,大妥協第2786章 羌煮圍爐話東西,南北謀略風波起第1790章 試演,試探第八一五章 將對帥(四)第二一五章 失敗的會晤第2995章一個美妙的誤會第2887章碰撞,是誰先動手第一九零章 呂布的小秘密第3100章羊和豹第3198章 寒素清白濁如泥第2820章佛陀笑人間苦痛,惡鬼貪世上錢財第2803章 客觀因素有人異,主觀能動因人同第2543章找個方向唄第1214章 空談依舊沒啥用第1010章 道口之爭第一零三章 司馬說黃第1152章 新卒和舊識第1132章 長生天之惑第2329章各自策略各自謀第2562章人到山前小開拓第3241章 兵魂銷盡國魂空第3159章 當氣運遇到氣量第2027章說的做的,姓劉姓蔡第2508章調一下第1964章枕間營業,體外風聲第二四九章 必須獲勝的戰鬥第1916章天地三策,關中滅蝗第七零五章 牛輔新習慣第3188章 大都錯路生迷惑第五二零章 六角和七絃第一七零章 桃花依舊笑春風第1800章 定川,定人第2970章亂於心第1617章 一羣蟲的事情第2391章相似?相似!第3233章 兵第3075章 絕地之中求生途第2316章瞪眼就有仇,考場兩策論第3376章 一點小計劃第2722章一切皆同行第一一二章 跑斷腿的謁禮侍者第2466章臣子的謀略第2815章兵卒百姓有分別,人生大腸包小腸第五八五章 高奴城的歡宴第四四三章 怎麼辦怎麼選第2928章歲暮遠爲客,邊隅還用兵第九五五章 戰場上的選擇第1396章 怒火第1963章職場替代,士族規則第二八七章 破戰第3074章 幷州之中皆搏命第2830章西域西海西東戰,難辦難做難爲人第2719章一切都不好第2216章一個開始第一七八章 營門夜話第3295章 變化當中的變化項目第1591章 一柄中興劍第九六五章 在臆想中的局勢第1957章科研開發,工匠後續第1328章 局勢第3418章 不會不然第2927章低頭方置衣,擡頭嫌屋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