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0章看口袋

伊籍有些苦惱。

這個苦惱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旁人給的。問題在於這個旁人,讓他無法拒絕……

漢帝劉協是那麼好見的麼?見了便是好事麼?

可是伊籍卻不得不見。

明知道不可爲,或者說是不應當爲之,可是不得不依舊去做,這或許就是沒有童話的世界,並非是想要不去做,便是可以不做的。

伊籍仰頭看了看高臺。

漢代高臺就像是後世影視劇當中經常看見的一樣,四四方方的,就像是燈塔一般,下半截是高高常常的梯形土臺,青磚爲外,然後上面便是紅色的柱子和欄杆,最上面則是黑褐色的瓦……

不知道爲什麼,伊籍就像是忽然想到了一些什麼一樣,眉眼跳了一下,然後連忙低下了頭。

小黃門麻溜的下了高臺,表示陛下有請。

伊籍便是隻能是跟着小黃門,趨步而上,然後到了頂層,向劉協見禮。

今天雖然說風並不算是很大,但是依舊多少有一些,而在高臺之上,便是吹拂四周,使得聲音似乎都跟着風有些晃盪了起來。

略微寒暄幾句,過了流程之後。

『愛卿將隨行徐州?』劉協問道。

伊籍點頭稱是。

原本伊籍是想着如果說劉琦不能得到什麼,那麼自家能幫到什麼程度就到什麼程度,可是現在劉琦又獲得了徐州刺史的職位,又是朝堂正兒八經的詔令,當劉琦將徐州刺史別駕的位置擺在伊籍面前的時候,伊籍自然也就是真香了。

去哪裡不是混口飯吃?

劉琦多少還是老關係,相互之間也比較瞭解,換了其他的地方,說不得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因此最終伊籍還是決定跟着劉琦去徐州,可是沒想到還沒有動身,又被劉協請到了高臺之上。

『昔日聞季札觀樂,工爲之歌《周南》、《召南》,便言始基之矣,然勤而不怨,又聞《邶》、《鄘》、《衛》,便言憂而不困者也,《小雅》、《大雅》亦如是,言文王之德,曲而有直體……』劉協緩緩的說道,『今愛卿行四方,走九州,亦觀得各地之樂,想來便如季子一般,多有心得……朕常年居於宮中,不知地方風土,亦不明各地之樂如何?故特邀愛卿前來,煩勞細說一二,以解朕之惑是也……』

音樂這個東西,是跟着時代在走的。

因此如果說在大漢三國時期唱什麼『妹妹坐牀頭』,又或是什麼『向錢進』,怕不是逃過被當場打成沫子,也會被噴成篩子……

上古的音樂到了漢代之後,其實已經不再有什麼市場,只有在皇家祭祀,隆重典禮上纔會演奏,再加上春秋戰國時期的戰亂,倒是很多樂曲也失傳了,到了大漢之時,便是重新編排的,未必就能全數復原上古的樂章。

伊籍拱手說道:『臣豈敢與延陵季子相比……』

此時此刻麼,伊籍真恨不得穿越回去,給先前的自己來幾個大嘴巴子。

伊籍有個副職業,是名士。

名士自然不可能不懂的禮樂,再加上之前爲了劉琦的事情在許縣之內奔走,多少也要貼着臉到處拉關係,蹭吃蹭喝,所以當然要有一些包裝,這個『季札觀樂』麼,當然就是伊籍當時的包裝之一。

畢竟大漢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像是伊籍這樣,東奔西走,從魯國到了荊州,然後從荊州到了川蜀,再從川蜀到了關中,然後又從關中到了豫州潁川……

行萬里路,當然有萬里路的風景,這也自然成爲了伊籍吹噓擡高自己的資本,可是伊籍也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吹噓會落到了劉協耳朵裡,然後被劉協邀請來說什麼各地之『禮樂』……

這真的是劉協要了解各地的禮樂麼?

很顯然並不是。

因爲表面上季札是觀樂,但是實際上並非純粹的在說禮樂,然後伊籍又不能明說什麼,畢竟天子劉協問的,表面上還是禮樂……

『臣生於兗,後至荊州,』伊籍說道,『荊州之樂,近楚是也,楚樂喜紛雜,器多喧則美,便如昔日宋玉答於楚王,有歌於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爲《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百人。其爲《陽春》、《白雪》,便是幾稀也……』

劉協微微皺起了眉頭,然後沉吟了許久,便是點了點頭,『川蜀又是如何?』

伊籍低頭回答道,『川蜀本無禮樂也,其皆爲中原所傳,故秦強之,便是秦樂盛,漢強之,便是漢樂盛……』

劉協微微挑了挑眉毛,『關中又是如何?』

伊籍回答得越發簡短,『關中之樂,喜蓬勃之音,興鏗鏘之樂,多羌胡之曲是也……』

然後,沒了。

『羌胡之曲?』劉協沉吟了片刻之後,又問,『愛卿觀豫州禮樂如何?』

伊籍乾脆就是說道:『臣來此不久,未有得也,豈可妄言?』

劉協吸了一口氣,微微點頭,『民足方知禮樂,如今天下紛亂,禮樂自是有所欠缺……愛卿如今將至徐州,不妨多多留意徐州之樂,若有所得,不妨上表以述……』

伊籍眼珠轉動了一下,旋即點頭稱是,『臣遵命……』

劉協笑了笑,便是又問其了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說荊州的山水飲食,川蜀的賨人山寨等等,就像是純粹好奇才詢問的一樣,然後伊籍便也是撿了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說給劉協聽,君臣談笑之聲,便是隨着風,忽高忽低的飄到了臺下……

……(¬_¬)?……

『僅言如此?』

曹操捏着手中的筆錄問道。

座下之人低着頭,『僅是如此。』

『知道了……』曹操揮揮手,『退下罷……』

伊籍出宮了沒有多久,劉協和其的談話記錄就被交到了曹操的桌案之上。

曹操捏着這一份筆錄沉吟了許久,忽然笑了笑,『哼……豫州之樂,徐州之樂,禮樂,禮樂,無禮自然不成樂,民足方知禮樂,呵呵,若是民不足呢……』

曹洪坐在一旁,說道:『不如半路上……』

曹操思索了一下,搖了搖頭,然後笑了笑,『不必,反倒是引人懷疑……更何況,泰山之處……終究當決之……』

『子廉,汝觀關中之法如何?』曹操將手中的筆錄放到一邊,而是問起之前的問題來,『驃騎行酷律,捕殺逆戶,抄並家資,以充藍田……某原以爲荊州之民,便是能拖得關中經濟,卻不曾想驃騎行此策,損有餘而補不足,反倒是更添其羽翼……某失策了……』

曹操嘴上說着失策,但是實際上斐潛的做法,卻像是給曹操打開了一扇窗戶。原先曹操也是要開窗戶的,結果被所有人都拖着,甚至還有人當場撞死在曹操面前,結果曹操當時就沒敢接着開……

現在旁邊一看,斐潛竟然捅開了那麼一大塊的窗戶,這不就是之前曹操想要做,卻沒有做成的事情麼?現在看着斐潛在一旁做得很開心,曹操才猛然覺得,原來之前認爲那麼可怕的事情,似乎也不是那麼的可怕?既然旁人可以做,斐潛都在做了,那麼自己可不可以抄一抄?

整個曹家上下,稍微懂得一些經濟的,便是曹洪。

矮子裡面挑出來的高個子。

曹洪皺着眉頭,一時也難以決斷。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更何況現在並非僅僅是一文錢的問題。

雖然說當下曹操因爲一路跟着抄作業,經濟比歷史上要好一些,畢竟跟着斐潛屯田,也等同於是將歷史上屯田的時間提前了,但是屯田只是保證了糧食,但是其他的商品麼……

曹操的經濟一直以來,都不富裕,否則曹操也不會大搞那些『不淨之金』了,也自然不會有什麼『摸金校尉』的祖師之稱。

而曹操的這些謀臣,有一點經濟頭腦的便只是想要自己撈,便如先前已經被斬殺的許攸,剩下能爲曹操考慮的,又基本不懂得什麼是經濟……

荀彧和郭嘉或許在戰略上,可以給曹操一些建議,但是他們兩個人對於經濟之道都沒有什麼好辦法,在歷史記載之中甚至還不如司馬懿。當然,這也可能是司馬上臺之後對於司馬懿的無腦吹。

其實展開摸金活動,原先也不是曹操的專利,在曹操之前,董卓就大規模的幹過這個事情。

當董卓大肆揮霍金錢,收買和獎勵下屬,並且成功變成了董太師上臺,再加上董卓軍日益頻繁的軍事行動,董卓集團內部的財政狀況也日益堪憂,尤其是和山東士族斷絕關係之後,沒有了山東賦稅來源,董卓也是難以供養起龐大軍費開支,不得不琢磨起了死人的主意。

爲了緩解財政危機,董卓做了三件小事,其中的一件事情,便是挖墓,『又使呂布發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然後漢武帝等人的陵墓便是再一次的被挖開,當然,那些陵墓其實也已經不是第一次被挖開了,所以也沒有得到什麼明顯的緩解。

於是董卓便是幹了第二件事情,就是『悉壞五銖錢,更鑄小錢,盡收長安及洛陽銅人飛廉之屬,以充鼓鑄。』結果董卓畢竟不懂經濟,所以他和李儒當時只是單純的想要解決錢荒的問題,但是沒想到反倒是幫助了斐潛做了前期的經濟財富的積累和鋪墊……

然後董卓做了第三件事,『董卓收諸富室,以罪惡誅之,沒入其財物,死者不可勝計……』

挖大漢皇室和公卿之墓穴,士族大戶就當做沒看見,甚至還會笑呵呵的收購一些出土的好貨色,否則那些東西去哪裡了?平民百姓也是根本就不需要那些金縷衣玉如意什麼的……

改五銖錢,士族大戶也一邊嘴上進行嚴厲的批判,然後背地裡偷偷的,甚至比董卓的規模還要更大的私鑄小錢錢,趁機謀利……

只有董卓開始動這些『富室』的時候,這些人才嗷的一聲叫起來,相互勾結,頓時形成了洶涌澎湃的反董聯盟……

所以曹操吸取了董卓的教訓。

挖墓。

沒問題。

誰都知道,但是誰都不說。

鑄造小錢錢的事情麼,曹操也不是沒想過,但是這條路被斐潛給堵死了。當下五銖錢已經廢了,基本沒人用,而鑄造成爲徵西錢,或者是驃騎錢,做還是能坐,但是成本太高,鑄造一百錢基本上都要花出一百二十錢,甚至一百五十錢的成本,自然就沒人願意去做了。

而五銖錢麼,在江東甚至大漠胡人之處,都已經開始拒絕接受了,所有人都只願意收徵西錢和驃騎錢,五銖錢沒人要,連曹操都不敢強令說要使用五銖錢……

歷史上曹操下令再次全國範圍使用五銖錢,是在董卓敗壞五銖錢的十七年之後,曹操當時當了丞相,『於是罷之,還用五銖。』

結果麼……

呵呵,越發的導致全國經濟崩潰,不得不再次下令不許用五銖錢,而是用糧食和布匹作爲一般等價物。

以物易物就能解決問題麼?也不能,『至明帝世,錢廢谷用既久,人間巧僞漸多,竟溼谷以要利,作薄絹以爲市,雖處以嚴刑而不能禁也。』市場上居然出現了在糧食裡灌水以及專門編織超薄面料的團伙組織,且無論怎麼封禁都無濟於事……

而現在,因爲斐潛的徵西錢和驃騎錢提高了鑄幣的成本,所以一般人想要鑄幣,本身就是虧損的,而五銖錢在斐潛境內幾近於沒有任何價值,因爲道理很簡單,斐潛境內都不用五銖錢,也就失去了其法定的價格,只能按照實際重量的金屬價值來走,這就使得在斐潛的貨幣,實際上都是屬於輸出……

如果說大漢之中,在斐潛境外的所有人都不購買斐潛的商品,那麼斐潛的貨幣也就會被大量的融化,改鑄造成爲其他的錢,以至於斐潛就無法保證錢幣的流通,可問題就在這裡,斐潛領地之內的商品太香了。

曹操可以不要任何的奢侈物品,但是不能不要斐潛領地出產的戰馬,也不能不要那些精鋼盔甲兵刃,甚至不惜走私也要搞……

那麼曹操既然都無法拒絕,那麼曹操治下的普通士族子弟,又怎麼會拒絕?

真香。

這是動詞,是形容詞,也是名詞。

歷史上,魏國商品則是依靠戰馬,而豬哥則是靠着壟斷川蜀的鹽鐵,然後鼓勵桑梓,以蜀錦行於天下,方有『女工之業,覆衣天下』之稱,也使得『三國時,魏則市於蜀,而吳亦資西道』,讓豬哥有以一偏地對抗魏國的本錢……

至於吳大帝?

我們可愛的吳大帝,自然幹得比誰都糟糕。

當年孫策和周瑜治理江東的時候,可是『鑄山爲銅,煮海爲鹽,境內富饒』,然後這種開局到了我權手中,便是『大泉五百』,比劉備的還要大五倍!沒辦法,我權表示,他就是喜歡大的!

因此在經濟體系上,斐潛一個人確實是將所有當下大漢的幾位都按着打……

甚至因爲徵西錢不夠用,所以只能以原材料去關中換各種的商品,膠,漆,麻,角,鹽,糖,等等,甚至是銅……

然後越發的虧……

曹操只是隱隱覺得這樣不妙,也開始思考爲什麼會這樣,但是他顯搞不懂得爲什麼會這樣,他不知道什麼叫做剪刀差,也不知道什麼是外匯戰,但是曹操知道,如果曹操或是其他什麼人一旦開口表示不用斐潛的錢幣,改用五銖錢之後,那些全天下所有私鑄的五銖錢,不管好壞,便會全數涌動到他這裡……

因此曹操只能是繼續使用徵西錢,所以曹操雖然在屯田中獲得了更多的糧草,但是依舊貧窮拮据。窮到曹操眼珠子發綠,很想要搞錢,甚至特意讓荀彧和郭嘉去找一些能夠和斐潛的商品相抗衡的東西。

然後理想自然是三上悠……

咳咳。

現實則是如花。

最後,似乎,剩下唯一來錢快的方法,便是搞一搞大戶。

看着斐潛搞死了一批關中三輔的大戶,然後轉手就養活了藍田的十萬流民,曹操的哈喇子就忍不住流淌了下來。

之前曹操在冀州清河,冀州士族表現出來的強烈反抗,讓曹操害怕自己變成了董卓第二,曹操最後慫了,忍了……

然後記在了小本本上。

叔叔可以忍,嬸嬸不能忍。

現在,曹操把小本本重新翻出來,叉腰大笑,『今天我改姓王!』

曹洪當然知道曹操的困境,也能理解曹操當下面臨的問題,可真的要是向大戶動手……

曹洪捏着鬍子,沉吟了許久才說道:『當如驃騎所爲,應有大義是也……』曹洪認爲斐潛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爲斐潛在名義上站住了腳,所以曹操若是想要搞大戶,就要像是斐潛那樣,找到一個名頭,而不能純粹像是之前那種徵調……

曹操緩緩的點了點頭。

之前走前門,搞前面,然後冀州士族反抗劇烈,行不通,沒搞成,所以現在應該走後門,搞後面。

曹操一轉眼看見了原本被他放到了一旁的『筆錄』,忽然靈光一動,將其又重新拿了起來,往前推了推,『子廉,呵呵,正巧便有此事……不如……』

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1770章 籌碼第1530章 本心第2184章真香最重要第2972章殤困破第2113章另一處無形的戰爭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3203章 山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3296章 必然產生出的偶然第3281章 求心靜第五七二章 囧人在途第1926章相互迫害,天道縮圈第1986章斐潛破綻,漁陽躊躇第1065章 光華綻放的旗幟第1464章 變局第2755章 有進有退進進退退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四十三章 那悠揚的琴音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2040章一切還行,一切有我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1858章 持中求正,當得不偏不倚第2288章百年遊子,今日歸家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3407章 不關我事第四七五章 職責第1363章 風潮第3209章 同第2345章儒生可殺人第3462章 堅持第2126章稱兄與道弟第五八一章 沒意思的工作(月票7/26)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1700章 錯亂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2295章關係戶的關係第2668章不要打了第3391章 仗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2104章總有人忍不住誘惑第2001章渾水摸魚,分食鮮卑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1566章 青羊肆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066章 忽青忽白的麪皮第2772章 虎頭蛇尾第2740章 意難平第3040章單于可汗其實都是草頭王第2288章百年遊子,今日歸家第2862章兩面性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2495章大漢風第1663章 破壞者第2231章笑一笑,哭一哭第2658章齊齊整整第1369章 新道第2809章錙銖計較算得失,元亨利貞君子德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一四零章 問題中的問題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3275章 覺得都沒錯第五十三章 元卓的舞伯喈的琴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2953章隨風潛入夜,月亮變月殼第1793章 或真,或假第1127章 亂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3325章 魚死網破第五零五章 需待天時第2939章城下相送罷,長夜將至矣第1666章 韋端的箭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1690章 市坊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三九四章 真的不一樣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一五一章 萬事開頭難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2906章六鄉六逐,文人武人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1393章 身份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1296章 商貿與農桑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3213章 窗昏愁細字第2262章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七七零章 楊瓚的進攻第2591章人有我優第3384章 兵
第八九二章 反客爲主(七)第1770章 籌碼第1530章 本心第2184章真香最重要第2972章殤困破第2113章另一處無形的戰爭第2333章任何選擇都不容易第3203章 山第1554章 川中一戰第3296章 必然產生出的偶然第3281章 求心靜第五七二章 囧人在途第1926章相互迫害,天道縮圈第1986章斐潛破綻,漁陽躊躇第1065章 光華綻放的旗幟第1464章 變局第2755章 有進有退進進退退第1116章 人頭也是小錢錢第四十三章 那悠揚的琴音第二六零章 太原之人第一八六章 推來推去的盟誓之人第2040章一切還行,一切有我第五三二章 水面之下的陰影第1858章 持中求正,當得不偏不倚第2288章百年遊子,今日歸家第1749章 計中計的計中計第1280章 東西南北湊齊了第3407章 不關我事第四七五章 職責第1363章 風潮第3209章 同第2345章儒生可殺人第3462章 堅持第2126章稱兄與道弟第五八一章 沒意思的工作(月票7/26)第1627章 天平的衍變第1700章 錯亂第3225章 一個註定產生的背叛第2295章關係戶的關係第2668章不要打了第3391章 仗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2058章不合時宜,不合規矩第2104章總有人忍不住誘惑第2001章渾水摸魚,分食鮮卑第2417章三晉分家第1566章 青羊肆第1840章 路過打醬油第1066章 忽青忽白的麪皮第2772章 虎頭蛇尾第2740章 意難平第3040章單于可汗其實都是草頭王第2288章百年遊子,今日歸家第2862章兩面性第八零三章 理想和現實之間第2495章大漢風第1663章 破壞者第2231章笑一笑,哭一哭第2658章齊齊整整第1369章 新道第2809章錙銖計較算得失,元亨利貞君子德第3175章 循規蹈矩也有千變萬化第1934章士民同勞,衍生變化第一四零章 問題中的問題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2699章錨定效用陳年怨第3275章 覺得都沒錯第五十三章 元卓的舞伯喈的琴第2461章事項的影響第2953章隨風潛入夜,月亮變月殼第1793章 或真,或假第1127章 亂第六零八章 襲擊平定的漢騎第3325章 魚死網破第五零五章 需待天時第2939章城下相送罷,長夜將至矣第1666章 韋端的箭第四九六章 道友請啓程第1690章 市坊第1932章器具之用,公私之分第2580章人非木石第1257章 山川地理找人量第四三六章 拖延第三九四章 真的不一樣第2818章楊威公心高氣傲,張子布投石問路第一五一章 萬事開頭難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第3115章 新的憂慮第2906章六鄉六逐,文人武人第四一八章 城南來兵第1393章 身份第八二五章 草原上的風(一)第1296章 商貿與農桑第2992章思路決定道路第3213章 窗昏愁細字第2262章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第1192章 人心見不得人性第七七零章 楊瓚的進攻第2591章人有我優第3384章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