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八章 君子當弘毅(三)

平陽城內,不知道什麼時候原因,對於楊彪的《君子弘毅》這一本書的延伸和探討是越來越熱鬧,不管是在學宮書坊,還是在酒樓茶肆,似乎全平陽,乃至於周邊的人士,都在討論着關於“君子”的話題。

這一點讓斐潛都有些始料未及。

斐潛他是做了推動沒有錯,但是卻沒有想到效果會怎麼好,在最初的略作引導之後,這個“君子不可不弘毅”的思想浪潮就洶涌而起,激盪起漫天的浪花。

其實造成這樣的一個現象,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斐潛後世而來,並沒有經歷過戰爭年代的亂世,只是熟悉關於頭條要怎麼炒作,要怎樣才能吸引眼球,但是卻未必明白在亂世的時候,人們是多麼的渴望有新的思維方式和處世方法……

大漢皇權已經開始衰敗,長達三四百年的社會結構眼看着就要迎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局,而作爲漢朝這麼多年來的既得利益者,士族子弟們除了那些吃的肚滿腸肥癡癡呆呆的人之外,稍微有一點見識和遠見的,都不得不開始考慮自己和家族的未來。

因此在這種天時之下,斐潛藉着楊彪的話題,拋出了關於“君子弘毅”話題,無意就像是投入了一個催化劑,頓時就引燃了這些人的頭腦風暴。

其次,斐潛在平陽這裡修建了守山學宮,而這些學子不管是爲了展現胸腹所學也好,爲了博取名望也罷,這些在漢代沒有什麼太多娛樂項目的學子們,就成爲了這一場話題的中堅力量,不斷將這樣一個君子的話題引向深入。

最後,不管是平陽城內的楊彪等人,還是學宮之上的蔡邕,要麼是朝廷之上的高層,要麼是學術界的大拿,因此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由這兩個人引發出來對於君子的論斷,又怎麼能讓漢代的這些人不瘋狂學習和討論?

就在短短的這一段時間之內,守山學宮又召開了一次明倫殿論,將這個話題的熱度再次推向了一個幷州境地十幾年來從未有過的熱烈程度,作爲這個事情的附加作用,守山學宮的名聲出奇的響亮了……

這一次關於“君子弘毅”的殿論,竟然又是那個叫做趙商的人獲得了。

斐潛詢問之後,才知道這個趙商原來竟然是大儒鄭玄的弟子,從河內專門來到平陽,當然,表面上說的是爲了和平陽這邊的學子相互切磋,互相促進,並且向蔡邕請教一二,但是真的是如此?

不過暫時拋下這個問題不談,這個趙商倒是厲害,旁徵博引,不僅引用大量孔子的話語對於“君子弘毅”進行解釋,並且還引申成爲了所有士族子弟應以“弘毅”爲行爲準繩,大談仁德之道……

這樣的情況之下,不僅是斐潛,楊彪也同樣有些不明所以。

但問題是這個事情已經完全脫離了楊彪他所能控制的範圍,最重要的是他又等於是這個思想大碰撞的發起人,就算他自己知道,所謂的君子僅僅依靠所謂的弘毅和仁德是不夠的,還必須懂得政治,還要有手腕,該心狠手辣的時候也要下得去手,但是這種大逆不道的事情又怎麼能在大庭廣衆之下講?

因此每每有人求見的時候稱呼楊彪爲“弘毅君”的時候,楊彪也只能是一再的謙虛表示自己還做的不夠云云……

就在如此的氛圍當中,從長安而來的消息終於是傳到了楊彪的耳朵裡。

“善!此事定矣!”楊彪忍不住仰頭哈哈一笑,雙手一背,在堂內轉了幾圈之後才按捺住了興奮的心情,吩咐道,“去請皇甫將軍來!”

過了不久,皇甫嵩便到了。

“義真,天子詔書已過陝津,不日即到!”見了面之後,楊彪也沒有多說什麼廢話,便將自己打探而來的消息告知給了皇甫嵩。

皇甫嵩將拉達下來的三角眼皮睜了睜,也是面露了些喜色,說道:“如此,某便先行恭賀楊公!”

“義真,未到恭賀之時也……”楊彪雖然開心,但還是需要做出相應的佈置和安排,“兵卒將校之處,今如何之?”

“平陽之內,將校不多……”說到這個問題,皇甫嵩也不知道應該表示高興還是表示無奈,“……唯有一名趙姓都尉,駐於城外校場之內,不得其見……平陽城又爲初設,並無縣尉一職位,四門守衛皆爲退役老卒,由四名隊率統之……”

原本楊彪和皇甫嵩都以爲在平陽就可以遇到一些斐潛的下屬將領,結果到了這裡四下一摸索之後才發現,在平陽除了那個天天都在練兵的趙都尉之外,絕大部分斐潛下屬將領,要麼在陰山,要麼在雕陰,還有的在上黨,而在平陽附近,竟然沒有其他另外的什麼將領!

當然這個事情有好有壞,好處就是隻要斐潛在平陽一旦交出兵權,也就等於是平陽這邊都歸楊彪皇甫嵩所有,壞的方面就是要收盡斐潛的兵力的話,皇甫嵩就不得不四下奔走,才能取得圓滿。

“……”楊彪皺了皺眉,這樣不是表明皇甫嵩這一段時間啥都沒有幹成?

皇甫嵩繼續說道:“……然某與高奴呼廚泉已有聯絡,其當領騎兩千,須臾便至,爲楊公助力……屆時若……膽敢拒詔不受,外則呼廚泉攔截校場之新兵,內則率八百精卒暴起而攻,定可擒之……”

這纔像點樣子。

楊彪緩緩的點點頭,說道:“天子降詔,非同小可……理應如是,然須防萬一……某已致信王河東,令其借賀喜之名,領兵前來……多少應有兩三千郡兵……”

皇甫嵩揚了揚眉毛,臉上不由得多了幾分喜色,說道:“……如此,便盡得矣……”

楊彪點點頭,然後叫來了一個親衛,吩咐道:“汝且去府門外宣稱……某偶感風寒,有所不適,不便見客……待過的幾日,再行會見外客……”

親衛領命而去,楊彪則是站起了身,和皇甫嵩說道:“……區區小計,又怎能困得某手腳?容某更衣,且隨義真出城,偷得半日之閒如何?”

皇甫嵩撫掌大笑,說道:“固所願爾!”皇甫嵩也是聰慧,根本不需要多說,就明白了楊彪此舉是爲了防止斐潛狗急跳牆,拿楊彪爲質,先行一步避到城外去,等到天子詔書一到,便成了定局,到那個時候斐潛就像翻身都難!

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2188章鷹犬也要訓練第2682章天降大任大福報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1513章 一條路第3425章 問和答第3413章 似曾相識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2868章某人要生氣了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2200章一個目標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1341章 清野第3326章 人心肚腸第1563章 心思量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3034章莫須有之中的莫須有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五一四章 突如其來的傳聞第七三八章 顛覆觀念的地圖第1368章 舊儒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九一零章 亂長安(五)第1616章 一粒餌的事情第1488章 捨不得丟不下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第2873章疑慮,看不見未來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六三九章 胖子沒人權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2653章山川和人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2271章汝危矣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2909章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八十二章 天下楷模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五八八章 平陽戰略儲備第1567章 白鷺亭第3454章 地利用盡第2120章笑臉人第3086章 射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2654章此舉大妙第1771章 遊說第2481章請喝茶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1988章打磨甲片,蒙面之人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風(六)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1681章 謀皮第1472章 千百年武勇者的傳說第1156章 沒時間了第2101章正確的舉措爲什麼沒有正確的結果第2422章伯仲第3183章 下有血水起波瀾第2532章有人歡欣愉悅有人惶恐莫名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1147章 吃或是不吃第四七四章 開庫建衙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3209章 同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五九一章 不再版圖內的平定縣第2439章矛盾的轉化第六九二章 墨家來人第1509章 一大招第八五九章 叩長安(六)第七二九章 迷霧般局面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四五零章 土地制度第七五一章 突如其來的反擊第3414章 同仇敵愾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3372章 同鄉不同路第1385章 夜闌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1484章 太史明的印刷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2674章順手爲之小問題第3320章 事理當兩分第2127章花落葉紛飛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1755章 行路第三三九章 關於崔厚的隱患第1303章 夜半霹靂第九六二章 在戰場上的心理第2052章獻粱於前,商議在後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2608章重圍,左右爲難
第2829章西海營中忽紛亂,將軍堂內定律法第2516章不是所有山歌都嘹亮第2188章鷹犬也要訓練第2682章天降大任大福報第2974章當年一壺酒第1513章 一條路第3425章 問和答第3413章 似曾相識第五四五章 細微的轉變第2868章某人要生氣了第八二三章 人心見人心(五)第2891章底牌,相互的試探第2200章一個目標第1069章 摻雜而來的煩惱第1341章 清野第3326章 人心肚腸第1563章 心思量第1626章 心念的漸變第3034章莫須有之中的莫須有第1953章亦敵亦友,或敵或友第五一四章 突如其來的傳聞第七三八章 顛覆觀念的地圖第1368章 舊儒第2911章君子于役,不知其期第九一零章 亂長安(五)第1616章 一粒餌的事情第1488章 捨不得丟不下第四六五章 一塊肉骨頭第2873章疑慮,看不見未來第3067章 俊傑的帶路黨,死腦筋的廝殺漢第六三九章 胖子沒人權第1576章 沙盤之論第2653章山川和人第四四八章 君臣對第2917章舍彼有罪,既伏其辜第2271章汝危矣第八零八章 草原狼王中的狼王第2909章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第3126章 核心力量第八十二章 天下楷模第九四零章 臨戰的煎熬第五八八章 平陽戰略儲備第1567章 白鷺亭第3454章 地利用盡第2120章笑臉人第3086章 射第1244章 誰的策對才爲恰當第2598章觀念,教化改良第2670章山川洪澤瘟疫起第2654章此舉大妙第1771章 遊說第2481章請喝茶第2597章付出,要有回報第1988章打磨甲片,蒙面之人第八三零章 草原上的風(六)第九二零章 戰長安(五)第1681章 謀皮第1472章 千百年武勇者的傳說第1156章 沒時間了第2101章正確的舉措爲什麼沒有正確的結果第2422章伯仲第3183章 下有血水起波瀾第2532章有人歡欣愉悅有人惶恐莫名第2875章雞肋,自我的認知第1147章 吃或是不吃第四七四章 開庫建衙第1994章聖人執一,爲天下牧第3209章 同第1271章 陣列也有優缺點第五九一章 不再版圖內的平定縣第2439章矛盾的轉化第六九二章 墨家來人第1509章 一大招第八五九章 叩長安(六)第七二九章 迷霧般局面第2573章人才濟濟第1470章 千百年歸家人的願望第四五零章 土地制度第七五一章 突如其來的反擊第3414章 同仇敵愾第八二一章 人心見人心(三)第3372章 同鄉不同路第1385章 夜闌第1272章 正是天涼好個秋第1484章 太史明的印刷第一五九章 見袁術第2674章順手爲之小問題第3320章 事理當兩分第2127章花落葉紛飛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1485章 楊德祖的嘆息第1755章 行路第三三九章 關於崔厚的隱患第1303章 夜半霹靂第九六二章 在戰場上的心理第2052章獻粱於前,商議在後第九二八章 戰長安(完)第一八二章 遲遲不決的盟主人選第1602章 蠢人勿鼓第2608章重圍,左右爲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