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5章 夜闌

夜闌。

人未靜。

雖然說午夜的剛過,但是興奮的平陽城中的人依舊走上了街頭,點燃了爆竹,慶祝着新年的到來。

一個不眠之夜。

桃花山上無桃花,此處只有帷幕圍着一個火鍋兩個人。

斐潛“呃”的一聲,打了一個飽嗝。

“師姐可知許叔重?”斐潛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筷子,說道。

“可是五經無雙許叔重?”蔡琰幾乎是沒有任何的停頓,立刻問斐潛道。

斐潛點了點頭,“師姐果然是博聞強記,正是此人。”

蔡琰撥弄了一下碟子裡面的食物,下意識的夾了少許放到了嘴裡,微微咬着筷子尖頭,皺着秀氣的眉毛,顯然是在檢索關於許慎的相關資料。

“說文解字?”蔡琰揚了揚眉角。

斐潛緩緩的點點頭,說道:“如何?可有難度?”

蔡琰把手中的碟筷都放下了,有些遲疑的說道:“此乃古之未有之書,許君之所獨創……如此大事,豈能是我這個小女子所能爲……”

說文解字,或許在後世的人眼中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爲有更好用的新華字典,但是在字典體系還沒有確立起來的漢代,這一本書則是華夏第一部系統地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書,也是世界上較早的字典之一。(本章說注)

按照許慎自己的話來說,當倉頡開始造文字時,大概是按照萬物的形狀臨摹,所以這種圖畫似的符號叫做“文”,這以後,那形與形,形與聲結合的符號便叫“字”。

“文”,就是描繪事物本來的形狀。

“字”的含義是這些原本的形狀的滋生和繁衍。

說文,是因爲秦代以前,文字只稱“文”或“書”,不叫“字”。獨體且具備含義的字爲“文”,獨體的“文”因爲不能再分解,所以需要說明,即“說文”;合體的“字”由兩或三個,或者更多不同的“文”所構成,所以需要剖解,即“解字”。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出版一本書,或是一個著作,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在古代,許多文學大儒在創作了文典之後,大多數都和許慎一樣,會選擇上交朝廷,除了獲取朝廷的認可之外,沒有足夠的錢財來支付刊印的費用,也是其中非常大的一個因素。

可惜許慎獻書的漢安帝在位期間,東漢朝廷內憂外患,百事多艱。首先是河西急報,西域各國不滿班超離任以後擔任西域都護的任尚的苛政,紛紛叛漢。接着就是羌族起義,這場戰爭長達十一年之久,耗費巨大,使東漢元氣大傷。

因此許慎的說文解字的原本就放在了東觀雲臺之中,並沒有得到多少的重視,若不是斐潛在董卓遷都的時候,找了李儒要了一批東觀藏書,說不準便跟隨着雒陽城的一把火,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以重注重編《說文解字》的名義,修編此書,直行文之間加入句讀即可……這樣一來不僅不用和這些頑固的老博士正面對抗,而且還可以拉扯到一些外援……”斐潛解釋說道,指了指學宮大殿的方向,“古文今文相爭,至今仍未曾停歇……許公最大的失誤,或許就是將說文解字上繳了朝堂……”

之前斐潛的想法是在五經之上加註句讀,這無疑就是給這些以五經爲生的人沉重的一擊,這些老傢伙自然不願意,但是說文解字麼……

誰會在意在大招牌之下的小私貨?

再加上現在是根本就沒有所謂的版權的漢代。

許慎所處的時代,古文經與今文經的論爭非常激烈。

因爲當時今文經學都是既得利益者,所以這些人強調今文經學都是不可懷疑,不可更改的,但是實際上因爲口口相傳,各家有各家不同的解釋,因此經學當中解說字義不嚴肅,謬語較多。

而之前提到,許慎獻書的漢安帝時期,內外憂患嚴重,也無心整理經學,所以雖然許慎這一本書被收納到了東觀雲臺,但是一來許慎當時年齡也大了,有心無力繼續扛起古文經學的大旗,另外一方面也被今文經學的既得利益者暗中壓制,最終提倡嚴謹,闢除邪論的許慎的這個經典,並沒有得推廣。

並且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是,許慎之前的經學家爲經典作注,都是隨文而釋,所註釋的字詞之義,基本上都是這個字詞在經文上下句之中的具體意義。而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緊緊抓住字的本義,並且只講本義,或許個別詞語因爲知識範圍限制導致解釋出現錯誤,但是這樣的行爲無疑等於是抓住了詞義的核心問題。

因爲一切引申義、比喻義等都是以本義爲出發點的,掌握了本義,就能夠以簡馭繁,可以推知引申意義,解決系列有關詞義的問題。此外,許慎在訓釋本義時,常常增加描寫和敘述的語言,使普通受衆可以加深對本義的理解,擴大受衆的知識面,豐富本義的內涵和外延。

蔡琰試探的說道:“你說得外援莫非是水鏡先生?”

斐潛笑笑,點點頭。水鏡先生司馬徽對於今文經學隨意註解的行爲很是不滿,來了學宮之後,多次在大殿當中將一些今文經學的謬誤之處拖出來大加鞭笞,這個幾乎學宮上下都知道。

因爲司馬徽所舉的例子也的確是今文經學的一些明顯的錯誤,所以就算是有心辯駁的也無力反抗,只能是躺倒任司馬徽施威,然後憋着氣準備抓些司馬徽的小辮子再報仇回來。

文物第一武無第二不是隨便說說而已的。

因此在這個事情上,司馬徽便是天然的友軍,斐潛就是建議蔡琰借司馬徽這個樹來兩開花,一方面行句讀推廣,另外一方面麼……

蔡琰顯然也是想明白了,不由得朝着斐潛翻了一個白眼,說道:“水鏡先生年齡都那麼大了,還要被你這樣……若是他知道了……”

“所以我不能直接和他說……我去講水鏡先生肯定有防備了……”斐潛呵呵笑了幾聲,絲毫不以爲恥的說道,“師姐你去就沒有問題了,反正之前也是說要整理修編經文,如今還有比修編許公的《說文解字》還要更大的項目麼?呵呵,只要師姐稍微透露一些人手不足啊,進展緩慢啊等等的理由,自然就會傳到有心人的耳中……”

蔡琰無奈,簡直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師姐,這個事情啊……你要這麼看……”斐潛察言觀色等級也是很強的,瞄了一眼蔡琰的神色,立刻說道,“之前師姐的千字文,於啓蒙之用,不遜於《爾雅》,但是不管是爾雅還是千字文,又或是其他,其實對於初學者來說,都不是很親善的……”

“按照……咳咳,我多年的觀察……”斐潛大言不慚的繼續說道,“一個人要認字,若只是看,便只能十得其一;而若是會讀,大概十字能記得其二三;若是加上授者講解,便可記住四五;若知其意,便可得七八了;最後若是懂得用,基本上也就算是記住了……所以若是《說文解字》可以重見天日,這對於儒家大佬……咳咳,大儒們來說,不亞於是饕餮盛宴,又可揚名於天下,又可行教化之道,豈不趨之若鶩?”

“而且也確實只有我們當下有這個條件……”斐潛仰起頭,望着光禿禿的桃枝,說道,“若不是師父修訂熹平石經,蔡府也不會有如此多的藏書,若不是欲開學宮,也不會求來東觀雲臺之書,也就沒有許公的這些《說文解字》的殘經了……或許這就是天意……”

“天意麼……”

蔡琰也一同仰頭而望,默然無言。

夜已闌。

晨嵐微微。

平陽城的喧囂也漸漸迴歸了寧靜,許多人開始往家中走,準備經過短暫的休息之後,便要準備祭祖。這是新年第一天的大事,也是每一個漢代人一年的開始。

斐潛也不能例外,尤其是今年多了一個新生命之後。雖然斐潛個人認爲這個不過是一種心靈上的慰籍,就跟許多宗教的作用一樣,祖靈虛無縹緲,就像是神靈一樣高高在上無暇關注底層面的螻蟻一般的生命,但是無奈整個社會就是如此,做一個衆人皆醉我獨醒的,往往都會被人要麼打死,要麼被人當作瘋子。

“時辰不早了……我也該回去了……”斐潛打了一個哈欠,站起身來說道,“過幾天我就要起身前往太原……到時候就不來和你告別了……”

蔡琰一愣:“又要走?”

斐潛點點頭說道:“冀州幽州的戰事已經定,恐怕接下來太原上黨就會成爲那些人的下一個目標……不去,不行啊……”

蔡琰心中百轉千回,愣愣的看着斐潛,也不知道要說什麼好。

“行了,我走了……不用擔心,反正也不是離的很遠,到時候太原上黨安排好了,我就回來……”斐潛說道,然後指了指火鍋,“這個呢,是我讓工匠特別做得,就留給你了……冬末初春,天氣還是寒冷的,有這個總是可以吃到熱的,對身體也好些……”

蔡琰依舊不說話。

“……那麼……”斐潛停頓了片刻,“多保重身體,那個,嗯……唉,就這樣吧……”

斐潛朝着蔡琰拱手一拜,然後轉身準備要走,卻被蔡琰叫住了,“你……你將這些事情都安排了……那我呢,你又如何安排我呢……”

斐潛猛的回頭,脖子都差點扭到,卻見到蔡琰低着頭,霞飛雙頰,整個人搖搖晃晃,似乎連站都站不穩了……

“唉……昭姬啊,其實我也不知道應該如何安排你……”斐潛站到了蔡琰身邊,長長的嘆息一聲,輕聲說道,“……我記得第一次見到你的時候,你抱着幾卷藏書,帶着一身的陽光進了廳堂,就像是從天上走下來的仙子……”

“……這麼多年下來,要從仙子變成女子,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斐潛搖頭苦笑,“我也不知道……”

蔡琰擡起頭,紅脣微動,似乎欲言,卻不知道要說些什麼。

“一個人,得到什麼,必定要失去什麼……”斐潛轉過頭,看着蔡琰,“像我,走上了這條路,就已經沒得選了……若是我一旦敗亡,不僅是我一個人,還有月英,還有我的家人,孩子,以及跟在我身邊的所有人,都是意味着滅頂之災……斬草要除根,這個道理,想必你也清楚……憐憫這種事情,是不會發生在失敗者的身上的……”

“……你不會失敗的……”蔡琰看着斐潛,似乎是鼓足了勇氣說道,“而且我……我也不怕……”

“呃……謝謝……”斐潛有些感動,不過心中清楚,會不會失敗並不是依靠一個人一句話就能決定的,還是需要更多人和更多的努力。

斐潛轉頭望着平陽城,繼續說道:“……不只是你,還有月英……月英初嫁之時,只是個黃毛丫頭,從未操持過什麼家務……但是現在,不僅要進廚房親手烹煮,也要忙着處理家中各種事務,就連她原本最喜歡的那些器械之物,也是擺放在西廂之內,多有蒙塵……不僅如此,還要處理那些內宅勾心鬥角的,從河東,從關中,從太原送來的歌姬舞姬,管理內庭外院,掌管迎來送往,處理人情世故……不說其他,現在我在這裡吃完了火鍋,月英肯定還在忙着準備祭祀之物,好等我回去就可以祭祖……”

“月英,還有那些跟着我的許多人,已經是沒得選了……”斐潛回頭看着蔡琰,很誠懇的說道,“……但是你還有得選……你真的願意丟下這些你喜歡的書卷,捨棄你的清淨的這個小院,去參與到後宅之爭當中……別急着否認,你縱然現在不會,但是如果有了孩子之後,作爲一個母親是一定會替孩子爭取更好的未來的……就像是師父對你一樣,這是人之常情……而昭姬你真的準備好了?準備參與這種血淋淋的爭奪當中?我若是失敗了,跟着一起身死道消,而我若是成功了……繼承爵位的也很有可能只有一個……”

“是的……我也喜歡你……”斐潛低沉的說道,“但是隻爲了種族繁衍的那是牲畜,只懂得用情愛遮蔽你雙眼的那是騙子……我不想成爲牲畜,也不想做一個騙子,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力,我也答應過師父,要照顧你……可是你真的要想好,否則將來可能不僅傷了我,也會傷了你,甚至也許會傷了你我的孩子……”

蔡琰茫然,她根本沒有想如此的深遠,真的只能在斐潛和書卷當中選擇一個麼?

“嗯……”斐潛溫和的笑了笑,映照着天邊的晨曦,說道,“沒事……我們也不是急着現在就要選……而且現在也不合適選,是吧?不管怎樣,我心中肯定有你的一部分……”

“行了,我走了……”斐潛擺了擺手,“我要回去祭祖,你也要祭奠師父的……照顧好自己,有什麼問題等我從太原回來再說吧……”

斐潛笑着,迎着晨曦,帶着侍從走下了桃山。

而在山腰桃林之側,蔡琰呆呆站着。

晨嵐帶起了兩人的衣角,吹動着兩人的頭髮,似乎在訴說着什麼,卻沒有人聽得明白……

第3368章 你你你我我我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1769章 路途第3154章 當選擇遇到選項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1250章 靈堂之前第1704章 刀槍和計劃第五三零章 真假其實不重要第2146章儲備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3053章退縮,忍耐第1013章 鮮卑突襲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七三六章 搶先一步的邸報第三零四章 祥瑞第七零七章 陣法重要性第2068章知識積累,智慧感悟第2619章消亡,宛如塵埃第2260章幾百年的政治是否還能延續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2485章才與財第2241章養得熟的狗,養不熟的狼第1356章 僵持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六四二章 說到就到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謀劃,孫周兩人小商議第五二五章 圍魏救趙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3269章 小禮物第六三九章 胖子沒人權第1155章 近戰力量和遠程力量第2869章某人有想法了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1823章 計劃永遠都只是一個計劃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2717章一切都剛好第六三四章 新刺史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3455章 精衛填海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1624章 舔狗的蛻變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1451章 設局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1560章 生死兄弟第1780章 困獸,困鬥(加更)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2931章回首尚有路,愚人迷不悟第九四八章 信息差和時間差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3249章 春雨第1371章 狄道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415章 亂軍計第八零九章 騎兵之間的爭鬥戰第2694章文集考箱三傻子第三六七章 抹不去的痕跡第3105章 抓兩手第2162章人心四散第1180章 李鬼和李逵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第3268章 矛和盾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五零一章 誰敢擅動?第2711章真經假經假真經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四八八章 吹捧第1901章黃帝鄰居,江南花樣第1668章 斐潛的笑第2810章尋常農戶投軍喜,複種輪耕勞作忙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七三五章 北方大戰的開端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3080章 變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3397章 摧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3347章 打人是答辯了第2547章 熙熙攘攘皆有由第八六四章 叩長安(十一)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八九八章 君子當弘毅(三)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二十章 古代亂寫風險大第六四三章 原來是你(中秋節加更)
第3368章 你你你我我我第二七五章 雀盲第1769章 路途第3154章 當選擇遇到選項第二八六章 苦戰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第1250章 靈堂之前第1704章 刀槍和計劃第五三零章 真假其實不重要第2146章儲備第二十一章 酒宴內外第3053章退縮,忍耐第1013章 鮮卑突襲第一三四章 蒯家的妥協第七三六章 搶先一步的邸報第三零四章 祥瑞第七零七章 陣法重要性第2068章知識積累,智慧感悟第2619章消亡,宛如塵埃第2260章幾百年的政治是否還能延續第2108章新戰術和新思維第2485章才與財第2241章養得熟的狗,養不熟的狼第1356章 僵持第1062章 種劭的一線生機第六四二章 說到就到第3031章今非往昔的函谷關(加更)第2817章二分三分皆謀劃,孫周兩人小商議第五二五章 圍魏救趙第八二二章 人心見人心(四)第3269章 小禮物第六三九章 胖子沒人權第1155章 近戰力量和遠程力量第2869章某人有想法了第1499章 誰放誰的火第1823章 計劃永遠都只是一個計劃第1197章 誰對誰錯誰能明白第2717章一切都剛好第六三四章 新刺史第八七九章 不速之客(四)第2278章城裡和城外,江南和江北(加更)第3343章 角色當中的角色是誰的角色第3455章 精衛填海第2363章誰拉誰的名單第一二九章 蔡家的示好第1624章 舔狗的蛻變第3292章 轉頭一場空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第1451章 設局第九三五章 禍從天上來第1560章 生死兄弟第1780章 困獸,困鬥(加更)第二四一章 左署侍郎第2931章回首尚有路,愚人迷不悟第九四八章 信息差和時間差第3359章 小選擇的大問題第3249章 春雨第1371章 狄道第2628章成名,究竟是什麼名第2017章莊禾之事,貸令之律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1415章 亂軍計第八零九章 騎兵之間的爭鬥戰第2694章文集考箱三傻子第三六七章 抹不去的痕跡第3105章 抓兩手第2162章人心四散第1180章 李鬼和李逵第1204章 戰場之上的選擇第2942章求學無止境,好客見當時第3268章 矛和盾第二五八章 鄭揂的絕意第五零一章 誰敢擅動?第2711章真經假經假真經第1444章 金銀外交第1845章 計中計中計第八五八章 叩長安(五)第四八八章 吹捧第1901章黃帝鄰居,江南花樣第1668章 斐潛的笑第2810章尋常農戶投軍喜,複種輪耕勞作忙第2219章可以休矣第1258章 喝酒切莫問姓名第七三五章 北方大戰的開端第2752章 知人用人測人忠誠第3080章 變第2915章大侯既抗,弓矢斯張第六七六章 漢人的道理第3397章 摧第六三三章 惡客來第1869章 西京尚書,烏合之衆第3347章 打人是答辯了第2547章 熙熙攘攘皆有由第八六四章 叩長安(十一)第2784章 涇渭難分清與濁,古今皆爲正經解第八九八章 君子當弘毅(三)第一零五章 毛頭黑小子第八一六章 將對帥(完)第二十章 古代亂寫風險大第六四三章 原來是你(中秋節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