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裁衣

薛愫帶着聞鶯將父親留給她的東西,以及母親當年給她的遺物,全部都清點好了,每樣都記錄在冊。

聞鶯盤算了下:“我們這一房雖然不及長房有錢,但只要好好守住這些將來應該無憂吧。”

當初薛家曾祖父還在的時候就疼長孫薛賓,祖父也見伯父會讀書,肯上進。對這個長孫格外看重。所以薛賓去世後,曾祖父、祖父憐及範氏年輕**,又要拉扯孩子,每年還特意多給了錢,反而是二房受了冷落。

薛愫堅定道:“這些都是父母留給我和弟弟的,要是連它們也守不住,我還能有什麼用。”

聞鶯嘆息說:“只可惜江陵的那些田地都被大太太給變賣了,我們房裡一個管事的媽媽也沒有。就連奶孃也給打發走了。依我看是不是該扶持點自己的人?”

聞鶯的話說中了心事,只是現目前哪裡有什麼可靠的人,再說身在曾家諸事她也做不了主。

聞鶯接着又請示:“姑娘看姑太太撥來的這些人如何?”

薛愫搖頭說:“海棠和青柳都還是孩子能做什麼,至於兩個婆子,不過幫着傳下話,打掃下庭院,做些粗活而已,能堪重任?”

聞鶯赧然:“是呢,姑娘分析得是。”

薛愫想來想去,自然就想到了柳氏。她記得嫁到古家的第二年冬天,有次接連下了三天的大雪。家裡棉被都被古宜給當了去,纔買了米,卻沒有蓋的東西。她和聞鶯只好籠了火盆取暖。這時候柳媽媽上門來看望她,見了那番情形直掉眼淚。本小說手機移動端首發地址:還應給她塞了二兩銀子,後來纔將棉被給贖了回來。

想到這裡,薛愫眼中已蓄滿了淚水。雖然過去了那麼久,卻好像歷歷在目。她心中一凜,既然柳媽媽是個忠僕,何不請求了姑母讓柳媽媽到這邊屋裡來幫她管事。

這個念頭掠過時,薛愫便拍了拍腦門,她在想些什麼,柳媽媽在姑母房裡當差當得好好的,她有什麼理由去要過來。那若是姑母不肯給呢,她不是白討了沒趣麼?再有人都往高處走,柳媽媽到她這裡來,也沒什麼好當差的,不是埋沒了人家?

薛愫胡亂的想了一通。聞鶯見薛愫打自己,驚了一跳,又見薛愫沉思不語,暗想:這個小姐和在江陵的時候的確有些不相同了。雖然說不上哪裡不一樣,但感覺到她眉目間流露出的情緒,說話辦事好像比以前更大方得體了不少。聞鶯滿是欣慰,心想小姐總算長大了,不由得笑出了聲。

薛愫滿是疑惑,問她:“你笑什麼?”

聞鶯笑着搖頭:“不,沒什麼。”心想這樣就挺好。

曾鳴在薛恆進族學的事上幫過不少的忙,薛愫感激他,打算給他做幾個扇套表示謝意。畢竟夏天馬上就要來了。

這裡正商量着薛太太遣了小丫鬟過來傳話:“太太說請薛二小姐過去選料子。”

薛愫心想是爲做衣裳的事,便答應着隨了小丫鬟過去。

及到了明暉堂。範氏和薛憶早就在這邊呆着。薛太太讓丫鬟開了她的大箱子,將不大穿的衣裳拿了出來,讓範氏選了拿去穿。

範氏看得眼熱,想到自己是個**穿不了那些豔麗的,只選了一身官綠杭綢的窄褃襖,一條石青的撒花挑線裙子,一件油綠的閃緞鎖子紋的褙子。

薛太太見範氏不嫌棄,倒也喜歡,又說:“等到冬天冷的時候,我再讓人做兩件帶毛的衣裳給你。京城的冬天可比江陵厲害多了。到時候做一件大毛,做一件短毛。”

範氏忙笑說:“太勞姑太太費心了。”

薛太太心想她爲孃家人折騰心裡樂意。看了眼坐在那裡喝茶的薛憶,便低聲問了範氏薛憶的八字。範氏知道薛太太想給女兒做媒,歡歡喜喜的就告訴了。

薛太太點頭:“我就記得她和苓丫頭差不多的年紀,這麼看來苓丫頭還比憶兒小三個多月。我們苓丫頭都定親一年了,憶丫頭的事也該留心着纔是。”

範氏滿面春風的說:“是呢,只怕還得勞煩姑太太、姑老爺。你們家大業大,來往的人也多。自然知道什麼人合適。”

薛太太便留了心。又看了眼薛愫,心想這個小侄女可憐,父母都沒了。如今還在孝期,要做親的話還得再等兩年。心想着一定要給愫兒許個好人家,不然也對不起弟弟。

薛太太見薛憶選了匹淡青色的緞子,皺眉道:“你又不是你妹妹在孝中有忌諱,年輕女孩子穿這麼素淨做什麼。”說着便做主將一匹石榴紅的碧縐賞給了薛憶。

薛憶羞得滿臉通紅謝過了禮。

薛太太又替薛愫選了匹月白色的春羅。接着又商量要什麼樣式,什麼花紋。說到這裡,薛太太笑了:“二丫頭送我兩塊帕子我倒很喜歡,東西雖小,卻看得出你的繡活的確出衆。比我們家的姑娘強多了。什麼時候教教你苓姐姐,她呀,如今還欠着功夫。”

薛愫忙說不敢。

範氏聽薛太太讚揚薛愫,在旁邊也跟着幫腔:“上前年她外祖母蔣氏過壽。二老爺拿了幅二姑娘的親手繡的松鶴延年送去,喜得老太太賞了不少的東西。把我們憶兒也看眼饞了。”

“當真,沒想到杜氏調養出了這麼伶俐的一個丫頭。”薛太太笑着捏了捏薛愫的臉,薛愫亦含了笑:“不過是討了個好彩頭而已。”

屋裡說說笑笑的,氣氛很融洽,讓薛愫暫時忘卻了那些煩惱。她正端了茶盞要喝,只見簾子響動,走進來一位管事的婆子。細瞧之下竟然是柳氏。薛愫的目光就一直追隨着柳氏。

柳氏走道薛太太跟前,垂首說:“稟太太,田家夫人和少奶奶來了。”

薛太太笑着點頭:“是鵠大奶奶家的親戚,讓她暫且陪着。我這裡忙了就過去。”

鵠大奶奶的孃家姓管,是禮部尚書管思的長女,鵠大奶奶還有一位胞妹,嫁給了崇慶公主的嫡孫。算是皇親。因爲這層關係,鵠大奶奶在曾家的腰桿挺直,誰也不敢拿她怎樣。別說大房那邊同樣出身名門的鴻大奶奶錢氏,就是在秦老夫人跟前也是有幾分臉面的人物。

第100章 訓誡第10章 不稱意第154章 是誰第144章 人選第80章 密約第1章 冤家第46章 探病第39章 寵妾第43章 人命第110章 避雨番外一第103章 姻緣第25章 醜禍第57章 沈家第78章 過年第80章 密約第56章 女神醫第152章 重回第123章 驚險第160章 華誕第189章 重逢第143章 歸來第129章 請神醫第137章 遇險第5章 安頓第142章 前世第159章 心思第94章 貪婪第116章 安排第31章 相邀第166章 賀壽第137章 遇險第74章 一見鍾情第41章 驚聞第133章 出診第105章 澆冷水第136章 賜婚第117章 暈倒第187章 誕子第6章 晨安第138章 監禁第67章 賀壽第100章 訓誡第57章 沈家第127章 莊上第22章 卓氏第141章 作樂第39章 寵妾第107章 將計第140章 相見第56章 女神醫第27章 邀請第159章 心思第12章 商議第188章 恩賜第75章 有意第30章 太夫人第11章 裁衣第36章 同席第71章 毒舌第148章 禮成第78章 過年第38章 贈藥第159章 心思第28章 中元第26章 疏離第162章 娶親第147章 大婚第182章 作亂第122章 登徒子第177章 抱恙第64章 議定第39章 寵妾第101章 對質第166章 賀壽第183章 守城第87章 說動第95章 舊賬第40章 露意第133章 出診第139章 得救第96章 定親第42章 團圓第166章 賀壽第35章 算賬第102章 遂願第86章 打出去第96章 定親第5章 安頓第75章 有意第116章 安排第189章 重逢第136章 賜婚第35章 算賬第183章 守城第135章 設防第110章 避雨第138章 監禁
第100章 訓誡第10章 不稱意第154章 是誰第144章 人選第80章 密約第1章 冤家第46章 探病第39章 寵妾第43章 人命第110章 避雨番外一第103章 姻緣第25章 醜禍第57章 沈家第78章 過年第80章 密約第56章 女神醫第152章 重回第123章 驚險第160章 華誕第189章 重逢第143章 歸來第129章 請神醫第137章 遇險第5章 安頓第142章 前世第159章 心思第94章 貪婪第116章 安排第31章 相邀第166章 賀壽第137章 遇險第74章 一見鍾情第41章 驚聞第133章 出診第105章 澆冷水第136章 賜婚第117章 暈倒第187章 誕子第6章 晨安第138章 監禁第67章 賀壽第100章 訓誡第57章 沈家第127章 莊上第22章 卓氏第141章 作樂第39章 寵妾第107章 將計第140章 相見第56章 女神醫第27章 邀請第159章 心思第12章 商議第188章 恩賜第75章 有意第30章 太夫人第11章 裁衣第36章 同席第71章 毒舌第148章 禮成第78章 過年第38章 贈藥第159章 心思第28章 中元第26章 疏離第162章 娶親第147章 大婚第182章 作亂第122章 登徒子第177章 抱恙第64章 議定第39章 寵妾第101章 對質第166章 賀壽第183章 守城第87章 說動第95章 舊賬第40章 露意第133章 出診第139章 得救第96章 定親第42章 團圓第166章 賀壽第35章 算賬第102章 遂願第86章 打出去第96章 定親第5章 安頓第75章 有意第116章 安排第189章 重逢第136章 賜婚第35章 算賬第183章 守城第135章 設防第110章 避雨第138章 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