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卓氏

婉玉一塊小石子打中了枝頭上的鳥雀,薛愫不免想起了曾流傳這位侯府裡的大小姐和她兄長一樣,擅於射擊。

至今還流傳着永鄉侯世子十七歲在亂軍中射死了敵人頭領,救出了趙王的故事。

也因爲救了趙王一命,所以才深得其母袁貴妃的喜歡。趙王對這位恩人讚賞有加,曾也多處庇護。後來兩家結了親,就再也割捨不斷。

日後的站隊中,沈銳自然站到了趙王這一邊。哪曾想後來齊王得勝,登基後對兄弟們大清洗,趙王會是頭一個。

淑苓和薛愫倆走在後面小聲的說話,婉玉上來將淑苓拉開,憤憤道:“我來了你也不理我,倒和外面的人聊得這麼高興。等你做了我大嫂,我也不理你。”

對於婉玉的胡鬧,淑苓只有報以苦笑。

衆人遊玩了一圈,大家又回到了綺花閣。

婉玉鑽進了侯夫人的懷裡,侯夫人愛憐的摸了摸她的臉,溫和的笑道:“跑累了吧,看你臉上都是汗。”

婉玉只咯咯的笑着,全然不顧周遭,只盡情的在母親懷裡撒嬌。

淑荃重新攏了頭髮,淨了臉,換了身乾淨的衣裳過來了。滿臉得體的笑容,像是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

薛愫無心聽戲,只留心周遭。只見鵠大奶奶和一位年輕的少婦坐在靠柱子那裡。那位年輕的少婦和鵠大奶奶倒有幾分相似,不過容貌卻更爲出衆。今天又穿了一身桃紅色的衣裳,梳着牡丹頭,帶着玫瑰色的發冠,更加的璀璨奪目。把周圍的一行人都當成了陪襯。原來一個女子還可以如此的美貌!

那是鵠表嫂的胞妹,嫁給了崇慶公主的長孫。薛愫雖然已經聽人提起過,可見着了真人,依舊大爲的驚豔。

過不多久,鵠大奶奶過來了,在薛太太耳邊低語了幾句。薛太太忙起身,朝侯夫人說:“飯已備好,請夫人到花廳用飯去。”

秦老夫人也跟着起身,扶着賀大太太笑說:“走吧,吃了飯再來接着聽戲。”

花廳上早就備好了酒飯,丫鬟們還移了好些盆芍藥放過來。

衆人到了先看了一回花。

薛愫回頭不見薛憶,心想她到什麼地方去了。於是回頭去找薛憶,左瞧右瞧,後來見她和範氏過來了。範氏和華姨娘在一處說笑,那後面還跟着一位婦人。

中等個兒,梳着圓髻,穿着淡柳色的襯衣,外面罩着雪青的比甲露出一截白色的褶子裙。微微的駝着背。

薛愫早就看呆了,這不是她那位死去的婆婆卓氏麼?她怎麼會出現在姑母的壽宴上,古家和曾家沒什麼親戚關係呀?只這兩眼,薛愫就低了頭,不敢再看。今生她不想再與古家有什麼關係。這一刻她才記起原來她和婆婆是早就見過面了。事情隔得太久,她都已經淡忘了。

薛憶見着了薛愫忙笑着上來和她說:“原來妹妹早就過來了,我四處找不着你,還以爲你在最後呢。”

這裡鵠大奶奶和錢氏兩個忙着安排席位。最上首自然是侯夫人、秦老夫人、薛太太和賀太太。淑苓則被安排在婉玉的那一席,又命淑荃在跟前坐陪,還拉上了小管氏。

這邊薛氏姐妹並範氏、華姨娘和卓氏的席位排到了西面。恰巧卓氏就坐在薛愫的對面。

薛愫七八上下的,生怕卓氏認出她來。於是一直埋着頭,也不開口說話。

後來卓氏笑問着:“這位小姐生得倒齊整,莫非是範太太的另一個女兒?”

範氏回答道:“哪裡呢,是我小叔家的閨女。”

卓氏點點頭,見薛愫嫺靜端莊,溫和得禮,讚道:“有地是大戶人家調理出來的小姐,溫柔沉靜。”

薛愫始終未開口,範氏笑道:“什麼大戶人家,也是小門小戶裡出來的。卓太太高擡了。”

他們談論些什麼薛愫已經聽不大清楚了。猛然記起了她和伯孃從曾家搬了出去。就住在水車巷,和甜水巷隔得不遠。卓氏第一次來家裡相看時的情景。

那天正下着雪,卓氏頭上裹着一塊包頭的藍帕子,臉龐被風雪吹得通紅。小丫鬟五兒攙着她下了驢車。進屋時看見了薛愫說的和今天是一模一樣的話。她甚至還記得卓氏握着她的手時的冷意。

後來卓氏問了範氏她的八字,幾句話就定下了她的親事。一個月後她就被嫁入了古家。見到古宜時,和範氏說的一樣,“是個俊俏的哥兒,讀書識字的,待人也平和。你過去後要好好的侍奉婆婆,輔佐丈夫。”

他雖然長了一副俊俏的臉蛋,卻不是個純良的人。後來落了榜,加上卓氏去世,再沒人管得了他。漸漸的染上了賭癮,什麼都顧不得了。剛進門的那半年還對她溫柔過,後來就不管不問了。當他把家裡的那些東西拿去變賣或是送去了當鋪,兩人沒少吵架,古宜那混蛋哪裡是個君子,後來竟和她動了手。他就是一個披着人皮的魔鬼!

回想起往事,薛愫只覺得心酸。今生她再也不要和古家牽扯上,哪怕一輩子都嫁不出去,她也不想嫁給古宜。

後來聽得華姨娘問卓氏:“我好些日子沒有看見宜哥兒了,他還好吧?”

卓氏笑道:“還好,如今也進了學堂唸書了。阿彌陀佛,他爹保佑,希望這個孩子能讀出個名堂來,日後好光耀我們古家。”

華姨娘說:“我見他生得周正,對誰都恭順有禮,以後一定是個孝順的孩子。等到他考得了功名,再把媳婦一娶,表姐你也就苦盡甘來了。”

薛愫聽着這些話尤爲刺耳,周身很不自在。

範氏也跟着附和:“是呀,這就是有兒子的好處。不像我,跟前只這麼一個憶兒,以後沒依沒靠的,還不知怎樣。”

衆人說笑了一回。

薛愫的心早就忐忑難安,實在是吃不下飯,略動了幾筷子,便起身和範氏道:“伯孃,我身上不好,也沒什麼胃口。這裡先回敷春堂去了。”又和薛憶說:“回頭姑母問起來,麻煩姐姐告訴一句。”

範氏未置可否,就見薛愫扶了聞鶯匆匆離去。

範氏有些納悶,這個孩子今天是怎麼呢?

第124章 鬩牆第47章 走動第36章 同席第5章 安頓第15章 準備第64章 議定第159章 心思第121章 走動第97章 劫數第158章 拜見第125章 嫌惡第106章 計議第101章 對質第51章 差事第75章 有意第58章 相見第74章 一見鍾情第108章 就計第187章 誕子第87章 說動第168章 離心第97章 劫數第164章 親暱第19章 上禮第23章 噩夢第22章 卓氏第81章 約定第94章 貪婪第88章 忙碌第114章 撞見第19章 上禮第186章 祈福第128章 生變第123章 驚險第2章 最初第80章 密約第97章 劫數第177章 抱恙第21章 撲蝶第153章 登高第18章 鵠大爺第145章 求娶第52章 提醒第155章 渠成第183章 守城第147章 大婚第59章 碰撞第20章 沈婉玉第81章 約定第7章 表兄第84章 做局第124章 鬩牆第187章 誕子第182章 作亂第154章 是誰第101章 對質第183章 守城第26章 疏離第113章 道賀第140章 相見第169章 置業第53章 敬而遠之第156章 不虞第27章 邀請第118章 新宅第139章 得救第2章 最初第165章 作歹番外一番外一第36章 同席第3章 恩德第139章 得救第166章 賀壽第46章 探病第125章 嫌惡第27章 邀請第139章 得救第131章 立場第19章 上禮第13章 壽禮第166章 賀壽第61章 相告第8章 淑苓第61章 相告第30章 太夫人第14章 警示第66章 要錢第63章 決意第69章 綢繆第47章 走動第15章 準備第155章 渠成第17章 瞧病第143章 歸來第61章 相告第149章 責難第74章 一見鍾情第69章 綢繆第19章 上禮
第124章 鬩牆第47章 走動第36章 同席第5章 安頓第15章 準備第64章 議定第159章 心思第121章 走動第97章 劫數第158章 拜見第125章 嫌惡第106章 計議第101章 對質第51章 差事第75章 有意第58章 相見第74章 一見鍾情第108章 就計第187章 誕子第87章 說動第168章 離心第97章 劫數第164章 親暱第19章 上禮第23章 噩夢第22章 卓氏第81章 約定第94章 貪婪第88章 忙碌第114章 撞見第19章 上禮第186章 祈福第128章 生變第123章 驚險第2章 最初第80章 密約第97章 劫數第177章 抱恙第21章 撲蝶第153章 登高第18章 鵠大爺第145章 求娶第52章 提醒第155章 渠成第183章 守城第147章 大婚第59章 碰撞第20章 沈婉玉第81章 約定第7章 表兄第84章 做局第124章 鬩牆第187章 誕子第182章 作亂第154章 是誰第101章 對質第183章 守城第26章 疏離第113章 道賀第140章 相見第169章 置業第53章 敬而遠之第156章 不虞第27章 邀請第118章 新宅第139章 得救第2章 最初第165章 作歹番外一番外一第36章 同席第3章 恩德第139章 得救第166章 賀壽第46章 探病第125章 嫌惡第27章 邀請第139章 得救第131章 立場第19章 上禮第13章 壽禮第166章 賀壽第61章 相告第8章 淑苓第61章 相告第30章 太夫人第14章 警示第66章 要錢第63章 決意第69章 綢繆第47章 走動第15章 準備第155章 渠成第17章 瞧病第143章 歸來第61章 相告第149章 責難第74章 一見鍾情第69章 綢繆第19章 上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