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臭味相投

總參謀部,彭茂邦的辦公室內。

軍事情報局東亞司司長肖綏禹與南亞司長曹冀舜花了二個多小時向彭茂邦上將分析當前熱點局勢:日印戰略合作。

彭茂邦一手夾着香菸,一手託着腮幫子,看似專心致志,心裡卻在思考別的事情。

日本與印度達成戰略合作關係,並且將在三天後,日本首相訪問印度的時候與印度總理簽署“日本與印度戰略合作條約”,已經不是熱點新聞了。

八年前,日本自民黨首相就與印度總理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

五年前,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勝,小澤出任日本內閣首相,並且在次年正式訪問印度,與當時的印度總理商討了推進戰略合作關係的相關事宜。三年前,借東盟峰會的機會,小澤與印度新任總理德•甘地重新討論了戰略合作的細節問題。隨後,日本與印度的政府首腦實現互訪,繼續推進日印戰略合作關係。今年年初,相關談判工作順利結束,小澤將在第三次正式訪問印度的時候,與甘地簽署《日本與印度戰略合作條約》。

只要雙方議會批准了該條約,日本與印度就將結成準政治軍事同盟關係。

日本與印度“結盟”,矛頭直指中國。

四年前,中國國民生產總值超過日本,成爲全球第二大經濟實體。接下來的四年中,中國的經濟總量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十二的速度增長。同期,日本的經濟增長率僅有百分之二點五,印度也只有百分之四。照此速度,十年之後,中國的經濟實力將超過日本與印度的總和。

除了經濟總量,中國在尖端技術上的領先優勢對日本與印度構成了更大的挑戰。

依靠在“第四輪產業革命”中佔領的技術制高點,中國不但通過國內產業結構調整緩解了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還將在十五年之內步入發達國家行列,成爲唯一能夠與美國匹敵的高端製造國。再過十年,中國的平均國民生產總值就將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成爲世界頭號強國。

對日本與印度來說,復興的中國是最大的威脅。

三年來,日本與印度都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巨大壓力。

短短兩年之內,日本汽車產業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豐田公司由世界頭號汽車生產商淪落爲了僅能生產汽車外殼的“代工廠”,本田公司將在華的全部業務出售給了吉慶公司,尼桑公司被吉慶公司吞併,鈴木公司以破產清算收場,上千家上游設備廠商則倒的倒、賣的賣。之前曾經讓日本人引以爲傲的電子產業也正在中國跨國公司的打壓下迅速萎縮,遲早會步入汽車產業的後塵。

印度的處境更加艱難,其軟件業遭到了巴基斯坦與孟加拉國同行的強力挑戰,剛剛興起的製造業也在經濟嚴冬中一蹶不振,經濟長期低靡,導致社會動盪不安。當週邊國家趁着中國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向外轉移勞動力密集型與資源消耗性產業的機會,大力吸收中國資本,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全面發展本國經濟的時候,印度卻陷入了輸入性通脹的泥潭,連執政的人民黨也因此下臺。

更重要的是,日本與印度都同中國存在“歷史遺留問題”。

日本與中國的積怨很深,除了“歷史矛盾”之外,還在存在領土糾紛與領海專屬經濟區糾紛。印度則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初的那場邊境衝突之後,與中國存在領土糾紛,並且在收容西藏分裂份子的問題上與中國齷齪不斷。

面對同一個強敵,歷史選擇了讓日本與印度越走越近。

小澤即將出訪印度,似乎爲了表明與印度攜手的堅定立場,日本再次變得不安分起來。連續幾天,日本自衛隊的戰艦與戰機在東海海域製造了好幾起事端,數次與中國的戰艦與戰機發生衝突,只是沒有嚴重到開火的程度。

南亞的局勢反而比較穩定。

阿富汗的反恐戰爭還沒有結束,通過向巴基斯坦提供鉅額反恐經費,美國正在設法從阿富汗抽身。北約國家更是先行一步,德國於去年撤軍之後,法國與英國也準備從阿富汗撤軍。

只要美軍還留在阿富汗,南亞地區的局勢就不會太緊張。

作爲總參謀長,彭茂邦最擔心的還是東海上的緊張局勢。

還沒有到出手教訓日本的時候,共和國沒有做好開戰的準備。

基於高溫超導技術的複合蓄電池與超導電機不但讓“中國製造”脫胎換骨,還讓“中國力量”易筋伐髓。以全電動主戰坦克爲代表的新一代陸軍裝備,以全電動潛艇爲代表的新一代海軍裝備,以及以新式戰鬥機爲代表的新一代空軍裝備都已陸續裝備部隊,或者即將裝備部隊。只是這些新式裝備要麼產量不大,要麼還在研製之中,還需要三到五年才能形成戰鬥力。

另外,美日軍事同盟仍然牢不可破,與日本開戰就是與美國開戰。

可是很多時候,打不打,在什麼時候打,並不由某一方決定。

想到激動處,彭茂邦情不自禁的敲了敲桌子,正在做報告的肖綏禹立即停了下來,向總參謀長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結束了?”

“這……差不多快結束了。”肖綏禹有點鬱悶。看樣子,總參謀長根本沒有聽他的報告。

“就到這吧。”彭茂邦沒有注意到肖綏禹的神色。“對了,美國出售給日本的那批F-22J什麼時候能夠形成戰鬥力?”

“明年才能全部交付,最快也要後年才能形成戰鬥力。”

彭茂邦微微點了點頭,又習慣性的敲了敲桌子。

F-22是美國最先進的制空戰鬥機,爲了防止尖端技術流失,美國國會曾經專門爲此制定法律,禁止F-22出口。直到三年前,美國國會才修改了相關法案,允許將簡化版的F-22賣給主要盟國。日本早就盯上了這種非常先進的戰鬥機,七年前就試圖從美國購買成品,或者生產專利。美國國會修改法案後,日本立即訂購了四十八架,並且積極與美國磋商,希望購買生產線與生產專利,在本國製造更多的F-22J。

“F-22J的性能不到F-22A的一半,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彭茂邦的目光投向了曹冀舜,示意對方繼續說下去。

“半年前,洛馬公司參與印度空軍的制空戰鬥機與輕型支援戰鬥機的招標競爭,拿出來的就是F-22I與F-35。從洛馬公司提交的F-22I的標準配製看,其戰鬥力僅相當於F-22A的三分之一。按照美國的傳統,出售給重要盟國的武器裝備肯定比出售非盟國,但是關係密切的國家的要好一些。因此,我們可以斷定,F-22J的性能只及F-22A的一半,最多不超過三分之二。”

似乎想到了什麼,彭茂邦微微點了點頭,又沉思了起來。

這時,秘書走進了辦公室,在彭茂邦的耳邊低語了一番。彭茂邦的神色立即就變了,秘書去打開電視,調到印度斯坦電視臺的國際新聞頻道。

僅朝電視屏幕看了一眼,兩位情報主管就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辦公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彭茂邦稍微遲疑了一下,等到鈴聲響到第三遍的時候,他纔拿起了話筒。

“對……他們在這……知道了。”放下話筒後,彭茂邦朝兩名情報主管看了過去,“剛收到的消息,胡馬雍陵遭到恐怖襲擊,二次爆炸,上百人傷亡。我們的諜報人員在混亂中抓獲了一名日本間諜,從他身上找到了重要線索。你們立即去處理這件事情,但是不要泄露相關消息。有結果了,立即通知我。”

“是!”兩名情報主管立即起身告辭。

稍微沉思了一陣,彭茂邦再次拿起了話筒。

此次恐怖襲擊非同小可,肯定不是一般的恐怖份子所爲,必須立即通知元首。

半個小時後,彭茂邦來到了元首府西圃園書房。

“新聞我剛剛看了,現場一片狼籍,傷亡非常嚴重。”紀佑國也在等彭茂邦。“我覺得,這不是一起簡單的恐怖襲擊事件。”

“我也這麼認爲。”彭茂邦稍微遲疑了一下,“聯繫當前南亞地區的局勢,特別是印度大力擴充軍備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不管是誰在幕後策劃了這次襲擊,目的肯定不簡單。也許,有人想引爆南亞火yao桶。”

“還記得幾年前,孟買的那起恐怖襲擊嗎?”

彭茂邦暗暗一驚,說道:“你是說,這次襲擊與巴基斯坦有關?”

“老彭,你真的認爲巴基斯坦有那麼大的能耐?”紀佑國笑着搖了搖頭,“反恐戰爭打了十幾年,從始至終,美國就沒有將消滅恐怖組織當作首要任務。利用反恐戰爭,導致南亞局勢動盪,再大搞平衡外交,美國的最終目的是拉攏印度,遏制巴基斯坦,在南亞地區構築一道針對我們的戰略防線。”

“美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亂來吧?”

“爲什麼不能?”紀佑國反問了一句,說道,“別把事情看得那麼簡單。美國的中期大選就要到了,賈培爾的第二界任期也只剩下二年。現在美國經濟有所起色,民主黨很難依靠經濟政策獲得選票,必須拉攏利益集團,特別是軍火利益集團。民主黨爲了贏得大選,軍火集團爲了獲得訂單,什麼事不會做?”

彭茂邦心悅誠服的點了點頭,承認了元首的分析。

“密切留意南亞局勢,我會與巴基斯坦總統直接溝通,有消息了,我會立即通知你。”

“我立即安排調查工作,爭取儘快查清真相。”

彭茂邦離開後,紀佑國面色嚴峻的走到了窗戶後面,他似乎看到了一場即將到來的風暴。

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1章 民主表決第67章 關鍵時刻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40章 難題第42章 順大流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12章 行刑第43章 和平利用第6章 前程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65章 軍備競賽第50章 試驗戰爭第44章 死對頭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59章 未來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37章 時過境遷第37章 兵棋推演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93章 全面調整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3章 餘熱第103章 強烈反差序十八神秘物質第22章 元老第23章 說客第26章 新班子第73章 涌而上第100章 僵局第21章 因勢利導第87章 殺心第32章 推心置腹第39章 殺雞儆猴第66章 人選第53章 建議第22章 局外人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0章 轉折點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37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8章 責任第21章 重大遺漏第8章 人才第11章 識時務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23章 危機四伏第80章 歸隊第74章 軍控協議第31章 島內風波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8章 戰略圍剿第54章 被動選擇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80章 輕重緩急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46章 導彈消耗戰序三獅羣圍獵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章 出發第33章 戰爭令第49章 精小強悍第85章 全面部署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6章 政治家第28章 準備計劃第50章 暗中交手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0章 替代方案第33章 各有所需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7章 苦口婆心第37章 時過境遷第9章 以退爲進第43章 萬事俱備第37章 兵棋推演第24章 別無選擇第61章 由冷轉熱
第15章 統一陰霾第71章 民主表決第67章 關鍵時刻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40章 難題第42章 順大流第151章 最後一線希望第17章 多事之秋第151章 心領神會第33章 親自作餌第112章 行刑第43章 和平利用第6章 前程第146章 王牌對王牌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65章 軍備競賽第50章 試驗戰爭第44章 死對頭第103章 有驚無險第59章 未來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37章 時過境遷第37章 兵棋推演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93章 全面調整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3章 餘熱第103章 強烈反差序十八神秘物質第22章 元老第23章 說客第26章 新班子第73章 涌而上第100章 僵局第21章 因勢利導第87章 殺心第32章 推心置腹第39章 殺雞儆猴第66章 人選第53章 建議第22章 局外人第79章 戰場外的戰鬥第10章 轉折點第35章 軍售交易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5章 戰爭製造者第37章 風起雲涌第62章 絕對優勢第18章 責任第21章 重大遺漏第8章 人才第11章 識時務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23章 危機四伏第80章 歸隊第74章 軍控協議第31章 島內風波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序十七偃旗息鼓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87章 政治化戰爭第21章 重大遺漏第28章 戰略圍剿第54章 被動選擇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80章 輕重緩急第69章 命不該絕第41章 大鬧龍宮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46章 導彈消耗戰序三獅羣圍獵第20章 愈演愈烈第1章 出發第33章 戰爭令第49章 精小強悍第85章 全面部署第37章 靜觀其變第16章 政治家第28章 準備計劃第50章 暗中交手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70章 替代方案第33章 各有所需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17章 苦口婆心第37章 時過境遷第9章 以退爲進第43章 萬事俱備第37章 兵棋推演第24章 別無選擇第61章 由冷轉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