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順大流

10月19日,北京時間22點30分?

接到蔡中凱的電話後,郭鍇銘推掉了晚上的工作會議,吩咐秘書在“總統府”大門外等着蔡中凱,不要讓其他人進來。郭鍇銘知道,蔡中凱不會無緣無故打電話來,更不會沒事在半夜登門拜訪。?

雖然郭鍇銘的名聲並不響亮,甚至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是能夠成爲中華民國“總統”,郭鍇銘也不是任人擺佈的玩偶。???

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

經過20世紀90年代與21世紀前幾年的風風雨雨之後,隨着藍營在2008年的大選中擊敗綠營,再次掌握政權,臺海關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準確的說,不是藍營執政使臺海關係發生變化,而是2008年底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臺海關係。想當初,使臺海關係惡化,讓民進黨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黨變爲執政黨、島內政局出現兩極分化的也正是藍營的締造者。?

作爲一個僅有2000多萬人口的“地區”,明珠島的命運從來不由執政者決定。?

20世紀50年代,如果不是爆發朝鮮戰爭,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進入明珠島海峽,根本不會出現兩岸問題,被趕到明珠島的國民黨政權早就煙消雲散了。?

美國能夠拯救明珠島,也能毀滅明珠島。?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需要與共和國共同應付金融危機。上臺執政的民主黨總統不但沒有像以往那樣在“民主”、“人權”等問題上對共和國指手畫腳,還在臺海問題上做出了最大限度的讓步,比如取消嚮明珠島出售f-16c/d戰鬥機。受金融危機影響,重新掌握政權的國民黨盡力緩和兩岸關係,希望藉助大陸的幫助戰勝困難。金融危機結束時,兩岸關係不但大大緩和,還在經貿領域取得長足發展。?

經濟走向不但能夠影響政治走向,還能影響民衆的態度。???

到郭鍇銘當選“總統”的時候,兩岸實現和平統一已無懸念,懸而未決的只是統一的時間與統一的方式。順應『潮』流發展,郭鍇銘也在兩岸問題上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但在非正式場合與大陸領導人進行會晤,還在王元慶上臺之後不久,向大陸『政府』提出了實現和平統一的幾個關鍵條件,比如大陸進行政治體制改革。?

不管郭鍇銘有沒有能力,他的見識並不差。?

大陸敢於在半島戰場上向美國叫板,肯定不會在國家統一問題上有任何讓步。大陸軍隊能夠把美軍打得落花流水,肯定有能力擊敗明珠島軍隊。綠營的極端路線肯定走不通,只要大陸決心完成統一,明珠島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即便是以維持現狀爲目的的“拒統”策略也很難持續下去,如果明珠島當局仍然拒絕進行統一談判,遲早會迫使大陸採取極端措施。按照民間的說法,2049年將是解決兩岸問題的最後期限,如果在此之前無法實現和平統一,大陸有足夠的能力以其他方式完成統一。?

隨着一個又一個對手倒下,大陸會把完成統一的最後期限延長到2049年嗎??

郭鍇銘不會抱任何幻想,作爲政治家,也不能有任何幻想。?

或許紀佑國有足夠的耐心,趙潤東也有足夠的耐心,但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成長起來的王元慶有沒有足夠的耐心,恐怕誰也說不準。?

大陸軍情局主動約見島內社團領袖之後,郭鍇銘意識到,王元慶正在採取行動。???

作爲相對封閉的島嶼社會,明珠島的社團組織有着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別的不說,每次大選,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都會主動與社團改善關係,利用社團拉選票。同樣的,上臺執政之後,不管是藍營、還是綠營,都會給予提供支持的社團一些回報,比如幫助打擊敵對社團組織。?

郭鍇銘不會忽視社團的影響力,更不會忽視大陸『政府』發出的信號。?

接下來的10多天裡,郭鍇銘一直利用蔡中凱提供的消息採取行動。雖然郭鍇銘沒有放棄與大陸抗衡的努力,但是也沒有打算與大陸背道而馳。全面權衡輕重之後,郭鍇銘採取了模棱兩可的策略。?

打擊綠營社團實力,對付綠營,不管怎麼看,對郭鍇銘都有益無害。?

如果大陸想盡快實現統一,而明珠島又無法抗拒,郭鍇銘可以通過打擊綠營的行動給大陸政權留下一個良好的蠻象,從而在統一之後的明珠島獲得主導地位,維護自身、以及藍營的利益。如果大陸並不打算儘快實現統一,則通過打擊綠營勢力爲明年的大選打下基礎,努力爭取連任。雖然帶有政治傾向的“治安行動”會使部分選民倒向綠營,但是郭鍇銘並不認爲藍營會因此輸掉大選。只要控制了島內局勢,社團的數百萬張選票將投給藍營,加上與大陸關係密切的臺商控制的數百萬張選票,藍營有很大的機會在大選中獲勝。?

對於在狹縫中求生存的郭鍇銘來說,討好大陸是最理想的選擇。?

隨着南亞局勢緊張,郭鍇銘不但頭昏目眩,還搞不清楚大陸到底想幹什麼。如果大陸的目的是實現兩岸統一,爲什麼要在南亞政策上表現得如此極端,甚至擺出與巴基斯坦聯手對付蠻度的態勢????

難道大陸準備用明珠島做掩護,出兵收復藏南地區??

局勢越複雜,郭鍇銘愈發小心謹慎。?

對他來說,已經沒有回頭餘地。在綠營高喊“政治迫害”,派遣朱伯昌前往華盛頓與東京求援的情況下,不管是繼續前進、還是立即調頭,郭鍇銘都得提防綠營在極端情況下采取極端行動。?

爲此,郭鍇銘開始“清理”軍隊。?

綠營執政八年,提拔了上千名將領。雖然郭鍇銘前面的兩位藍營“總統”花了很大力氣整頓軍隊,剷除了大批投靠綠營的將領,但是明珠島軍隊的『性』質已經發生變化,不再爲某個黨賣命,將領的成分也非常複雜。?

無論如何,郭鍇銘必須掌握好軍隊,才能保證自身安危。?

“清理”結果讓郭鍇銘有點震驚,綠營領導人王煥英已經與將領進行了秘密接觸。雖然沒有證據證明軍隊正在謀劃軍事政變,但是郭鍇銘不得不有所提防,也不得不讓那些與王煥英有過接觸的將軍“下課”。?

局勢發展到這一步,郭鍇銘再也沒有回頭的機會。?

可以說,島內的“社團鬥爭”已經演化爲“政治鬥爭”。如果郭鍇銘不趁機剷除綠營勢力,必將被綠營消滅。反之也一樣,綠營必須奮力一戰,不然肯定會被藍營徹底消滅。政治鬥爭沒有憐憫可言,勝着王、敗者寇!???

等蔡中凱的時候,郭鍇銘也不免暗自嘆息。?

面對已經獲得世界強國地位的大陸政權,明珠島連“造反”的機會都沒有。大陸沒有動一兵一卒,僅僅利用這些年來與島內勢力的經濟聯繫,讓島內各大勢力相互鬥爭,就能輕而易舉的搞垮島內政權。在此情況下,別說郭鍇銘,任何住在臺北“總統府”內的人都無法改變明珠島的最終歸宿。?

歸根結底,明珠島敗在了大陸的“糖衣炮彈”下。?

如果沒有幾十年如一日的經濟交往,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臺商將資產轉移到大陸,如果沒有堅定不移的和平統一方針,大陸憑什麼使島內政治局勢發生轉變?幾乎所有變化都發生在最近20年。在這20年間,不但大陸擁有了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力,獲得了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地位,明珠島也淪落爲大陸的經濟附屬,沒有大陸、明珠島什麼都不是,脫離大陸、明珠島將一文不值!?

識時務者爲俊傑。?

順道者昌、逆道者亡。?

兩岸統一既是中華民族崛起的必然條件,也是2000萬明珠島人民的最終歸宿。不管在位的領導人做出何種選擇,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斷絕兩岸間血濃於水的民族關係,更不可能斬斷骨子裡的同胞血脈。?

心生感嘆之餘,郭鍇銘不免暗自慶幸。???

至少他不是綠營領袖,沒有采取與和平統一背道而馳的策略。?

當秘書進來通報蔡中凱到來時,郭鍇銘收起了起伏不定的心緒。毫無疑問,蔡中凱帶來了非常重要的消息,也帶來了具有決定意義的建議。?

讓秘書準備好茶水點心,郭鍇銘親自到門外迎接蔡中凱。?

見到這位明珠島最有影響力的社團領袖時,郭鍇銘暗暗一驚,因爲來的不止蔡中凱一個人,還有成阿九與蘭洪波,以及一個郭鍇銘並不熟悉的年輕人。見到蔡中凱等人對待那名年輕人的態度,郭鍇銘隱約感覺到,此人身份非同一般。?

進了書房,郭鍇銘再次吩咐秘書,不要讓任何人進來打擾。?

分賓主坐下後,郭鍇銘再次打量了那名年輕人一番。身材中等,相貌普通,沒有任何惹人矚目的地方。在蔡中凱介紹之前,郭鍇銘已經猜到,這位不請自來的年輕人肯定是大陸派來的官員,至少是大陸情報機構的情報人員。?

這個猜測,讓郭鍇銘頓時緊張了起來。?

雖然大陸情報機構一直將明珠島作爲重點活動地區,但是從來沒有情報人員拜訪“總統府”。?

蔡中凱嚮明珠島“總統”引見大陸情報人員,意義非同尋常!

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7章 積極主動第32章 差距第9章 最高威脅第96章 斷臂自救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47章 範本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44章 閉門決策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6章 管中窺豹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54章 對策第53章 巔峰之作第87章 砍瓜切菜第5章 區別對待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5章 奇兵第55章 新焦點第14章 收復失地第49章 退縮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85章 打就打第91章 斡旋第7章 動員機制第3章 集團化第33章 劇變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93章 鐵腕首相第57章 坦克大戰第21章 見招拆招第53章 高起點第93章 大轉折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21章 思想工作第76章 攻堅戰第48章 玩火者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78章 包袱第92章 私下媾和第37章 靜觀其變第33章 各有所需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49章 錯有錯招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83章 圍殲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48章 偷襲第23章 問題累積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23章 說客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4章 空中決鬥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5章 區別對待第57章 胸懷大志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44章 閉門決策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新思維第34章 超級航母第51章 堅守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78章 包袱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55章 多用途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26章 新班子第15章 未來之眼第34章 裡應外合第93章 政治進程第63章 外交鬥爭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39章 善後工作第54章 解除威脅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0章 巨大成果第36章 戰爭惡魔第31章 兩重天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54章 導彈雨第34章 裡應外合第70章 替代方案
第92章 被動局面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17章 積極主動第32章 差距第9章 最高威脅第96章 斷臂自救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47章 範本第60章 戰爭的導火索第44章 閉門決策第42章 聯合國大戲臺第6章 管中窺豹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54章 對策第53章 巔峰之作第87章 砍瓜切菜第5章 區別對待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5章 奇兵第55章 新焦點第14章 收復失地第49章 退縮第63章 總理的決斷第85章 打就打第91章 斡旋第7章 動員機制第3章 集團化第33章 劇變第26章 搭臺唱戲第157章 再起硝煙第93章 鐵腕首相第57章 坦克大戰第21章 見招拆招第53章 高起點第93章 大轉折第133章 最高指示第21章 思想工作第76章 攻堅戰第48章 玩火者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130章 登陸美國第178章 包袱第92章 私下媾和第37章 靜觀其變第33章 各有所需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26章 海軍參謀長第49章 錯有錯招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83章 圍殲第105章 敵後立足第48章 偷襲第23章 問題累積第41章 不變應萬變第100章 老謀深算第23章 說客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10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94章 空中決鬥第75章 內外並重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73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22章 王牌艇長的機會第5章 區別對待第57章 胸懷大志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44章 閉門決策第58章 大國心態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8章 新思維第34章 超級航母第51章 堅守第64章 繼續前進第178章 包袱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55章 多用途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26章 新班子第15章 未來之眼第34章 裡應外合第93章 政治進程第63章 外交鬥爭第1章 遲來的條約第39章 善後工作第54章 解除威脅第54章 交換立場第117章 政治決定戰爭第10章 巨大成果第36章 戰爭惡魔第31章 兩重天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54章 導彈雨第34章 裡應外合第70章 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