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

日夜間,全球新聞媒體分成兩派,分別對兩起重大事報道。

以cnnn爲代表的西方新聞媒體重點報道了共和國國內的“民族主義浪潮”。

共和國民衆的積極態度,不但讓王元慶有點驚訝,也讓西方新聞媒體十分震驚。

大學生進京爲前線將士祈福鬧得轟轟烈烈,共和國民衆的實際行動更加引人矚目。

24日下午,+彥博、李成文、王遠山等上百名大陸商人與臺灣商人齊聚蘇州,在當天晚上舉行的“民族興亡募捐晚會”上,總共籌得捐款1666億6萬元。這筆捐款將全部捐獻給共和國中央政府,專門用於戰爭開支!

王元慶在晚飯收到消息,當時他也嚇了一跳。

雖然對消耗驚人的現代爭來說,1多億元最多供前線作戰部隊消耗一週,但是共和國商人的表現足以讓任何一名領導人感到震驚。

只不過,這僅是個開始。

早在23日上午,就有網民在網絡上起“愛國募捐”活動,喊出了“一人出一元,支持軍隊大步向前”的口號。

24日上午,國內3家大型:站開通了募捐頻道,在顯眼位置設置募捐人名單,爲網民提供募捐查詢方式。

不到12個小時。3大網站總共收餘萬網民地約5000億捐款!

一個叫“愛我中華”地網民捐了1。一叫“炎黃子孫9527”地網民捐了1。

捐款不分多少。貴在愛國之心。

網民地募捐行動給政府製造不了小地“麻煩”。僅在24日白天國各地地民政部門就接到了200多萬個諮詢電話。很多人在諮詢網上募捐是否存在欺騙行爲時。紛紛表示政府應該設立專門地募捐賬戶範管理募捐活動。

也就是說。很多人願意捐款。卻不太信任民間募捐。

正是如此西方媒體才高呼共和國拋起了“民族主義浪潮”。

西方媒體大肆宣揚共和國的“民族主義”,目的無非是製造“中國威脅論”。雖然這一論調早已過時,但是仍然有一定的市場。

共和國能夠在不發出任何警告的情況下轟炸日本的民用核設施有什麼做不出來?

在西方媒體的評論中,當擁有4口的共和國被民族主義情緒控制的話,遭罪的不僅僅是日本,而是整個世界。

cnn邀請的特別評論員還大言不慚的提到和國發動戰爭的目的是吞併日本。

不管這個論調的出發點是否正確,即發動戰爭的到底是日本、還是共和國,該論調本身就成立。共和國擁有大約6億老齡人口,會吞併另外一個老齡化國家嗎?再說了,日本遭到嚴重核污染,共和國會吞併一個“垃圾國家”嗎?

當然|多西方人不會看事實說法。

共和國確實轟炸了日本的民用核設施,共和國確實在戰爭爆發後佔據上風。在西方人看來就是共和國發起戰爭的證據,也是共和國打算吞併日本的證據。

王元慶並不重視西方新聞媒體的評論因爲歪曲事實的輿論不可能改變事實。

但是王元慶不得不考慮國內穩定。

權衡利弊之後,王元慶給主管民政工作的國務院副總理蔣轅打了電話各級部門做好民政工作,積極引導國民的愛國熱忱,控制好各地物價,防止因戰爭對國內經濟環境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最重要的是,王元慶明確要求蔣轅儘快下達中央文件,通過新聞媒體等渠道告訴全國民衆,中央政府有足夠的財力支持戰爭,不希望因爲戰爭導致國民生活質量降低。

換句話說,王元慶不鼓勵民衆的自發性戰爭募捐。

對於已經募捐的款項,或者確實有人要募捐,王元慶也沒有辦法。畢竟民衆有決定如何使用財富的權力,不能因此剝奪民衆對自身財產的支配權。

只是很多事情連王元慶都預料不到。

在蔣轅~到中央電視臺接受採訪、號召民衆以積極工作、努力學習、自覺維護社會穩定等方式爲前線將士提供支援,不鼓勵民衆用生產生活必須資金進行募捐之後,國內的募捐活動不但沒有偃旗息鼓,反而愈演愈烈。

到1底,各方募捐款項超過了15000!

民意可疏不可擋,政府不得不調整政策,讓新聞媒體積極報道社會各界募捐情況。

捐款不分多少,愛國不分老幼!

自發募捐的民衆中,有白髮蒼蒼、曾經在1參軍、參加過解放戰爭與朝鮮戰爭的老戰士,有拖家帶口、作爲家庭頂樑柱的中年勞動者,有朝氣蓬勃、還未完成大學學業的年輕人,有稚氣爲消、穿着校服的少年,甚至還有很多兒童捐出了零花錢!

記者分別對這些年齡段的民衆進行了採

一位1c7歲的老人在捐出積攢年的積蓄後對記者說道,“年輕的時候,我拿起刀槍參加保家衛國的抗日戰爭,老了,走不動了,只能出點錢,爲我的曾孫、爲那些在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多買幾條槍,多買幾顆子彈,讓他們替我教訓日本鬼子!”

後來,記者才知道,這位老人的5個曾孫都在軍隊服役,其中2人已經上了前線!

一位帶着還在上小學的女兒參加募捐的it技術人員在捐出了剛剛領到的工資後,對記者說道,“讀大學的時候,就一直是仇日憤青,曾經發誓不買一件日本商品。當年網絡上流行買一件日本產品就爲日本軍隊提供了多少顆子彈的說法,現在終於能夠用我的一點微薄收入爲共和國的軍人多買幾顆子彈,幫助他們戰勝狗日的!”

這位父親捐款之後,年僅歲的女孩捐出了積攢1年的零花錢共2232元。

後來,記者才知,這位父親讀大學的時候次參加“反日示威遊行”。

一位在讀大學生捐出了5000,記者採訪的時候,他說道“這是我在暑假做家教攢的下學期的生活費,戰爭打響了,我就等着國家下達徵兵令到時候參軍服役,扛槍去打狗日的。”

後來,記者才道,這位大學生已經辦了休學手續且到民政部門填了參軍志願。

還有一位父親帶着上中學的兒到南京市政府開設的募捐點捐出了00萬元,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這位父親只說道,“如果戰爭晚打兩年,就讓我家小子參軍服役,扛槍上戰場狠教訓日本鬼子!”

後來,記者才知道父親與兒子是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的後人。

捐款是絕大部分共和國公支援國家的主要辦法,但是對另外一批人來說則只是一種辦法。

到1底,在民政部與武裝部登記了參志願的公民超過1500萬!

其中剛滿參軍年齡的16歲少年,也有即將超過參軍年齡的歲中年,當然絕大部分要求參軍的都是18歲到24歲之間的年輕人。

爲了這件事,葉致勝多次找到王元慶,提出提前招募軍人。

王元慶沒有同意葉致勝的建議,原因很簡單,現代戰爭不是靠人多取勝。

現代戰爭拼的是綜合國力,特別是經濟與科技實力。軍事實力,只是經濟與科技實力的在戰爭中的具體表現。換句話說,在工廠裡工作的工人,在科研機構工作的科學家,在設計院工作的工程師,乃至在田地裡勞作的農民,對戰爭做出的貢獻並不亞於在前線浴血奮戰的軍人。

共和國的老齡化問題已經達到巔峰,各行各業都需要勞動力,沒必要招募太多的軍人。

最重要的是,王元慶不打算肆意擴大戰爭規模,希望儘快結束戰爭。即便立即招募年輕人服役,光訓練就得花上好幾個月,到時候戰爭是個什麼樣子還說不準呢。就算需要招募更多的軍人,首先考慮的也不是毫無經驗的社會人員,而是5年內的退役軍人。退役軍人能夠很快適應軍隊生活,培訓量小得多,能夠及時投入戰鬥。按照國防部的統計結果,能夠招募的退役軍人在50到60萬之間。只要將這些人員招募上來,別說擊敗日本,就算佔領日本也綽綽有餘。

從共和國公民對帶戰爭的態度來看,西方新聞媒體的“擔憂”也不是空穴來風。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在西方新聞媒體極力“醜化”共和國的時候,以共和國國家電視臺、國際電視臺,以及半島電視臺等爲首的衆多新聞媒體則在大肆報道於24日夜間再次打響的戰鬥。

休整一個白天后,共和國空軍調整了兵力部署,日本空軍也緩過氣來。

不得不承認,日本的戰爭準備非常充分。

雖然在第一天的戰鬥中,共和國空軍幾乎摧毀了日本空軍所有的大型基地,但是在24日夜間,日本空軍仍然有數百架戰鬥機升空作戰,與共和國空軍爭奪制空權。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報告,日本在和平時期修建了大量野戰機場與地下軍事設施。

毋庸置,日本一直在爲戰爭做準備!

當天晚上,共和國空軍除了繼續轟炸日本本土、將打擊對象擴大到軍事工業設施與重工業設施之外,還出動海軍航空兵的岸基作戰飛機對包括那霸港、普天間機場、嘉手納空軍基地在內的,位於琉球羣島上的日本軍事基地進行了全面轟炸。

戰鬥打得非常激烈,雙方都拼盡全力。

半夜,王元慶被焦魃山從牀上叫了起來,在元首衛隊的護送下離開元首府,前往戰略指揮中心。

第9章 最高威脅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2章 心猿意馬第15章 智者千慮第82章 新境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28章 新思維第3章 日印結盟第57章 挑戰書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6章 黃金搭檔第7章 珠聯璧合序八生死角逐第124章 領跑者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9章 干將出馬第71章 民主表決第84章 內訌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6章 連唬帶嚇第73章 重南輕北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5章 心照不宣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章 餘熱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76章 攻堅戰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23章 覆滅第15章 智者千慮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31章 干擾第85章 全面部署第91章 全線反擊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10章 巨大成果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9章 高層會晤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3章 集團化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8章 鋼鐵雄心第17章 大戰在即第98章 最後一擊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37章 登陸第50章 醍醐灌頂第48章 緊鑼密鼓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7章 統一步調第32章 考察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35章 軍售交易第78章 以假亂真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151章 地區化第106章 選擇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1章 雄獅之心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29章 法定程序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26章 愈演愈烈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5章 點悟第46章 突防第16章 基礎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序二插翅飛虎第45章 風雨飄搖序十七偃旗息鼓第60章 關鍵點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54章 獨一無二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序十東方醒獅第97章 窮途末路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41章 龍牆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
第9章 最高威脅第43章 返回中央第22章 心猿意馬第15章 智者千慮第82章 新境第88章 閃電般的戰鬥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28章 新思維第3章 日印結盟第57章 挑戰書第81章 全面撤退第36章 黃金搭檔第7章 珠聯璧合序八生死角逐第124章 領跑者第129章 軍人職責第13章 最高級別第19章 干將出馬第71章 民主表決第84章 內訌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6章 連唬帶嚇第73章 重南輕北第76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55章 心照不宣第51章 醉翁之意第3章 餘熱第128章 借題發揮第76章 攻堅戰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134章 無條件投降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123章 覆滅第15章 智者千慮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31章 干擾第85章 全面部署第91章 全線反擊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105章 最佳戰果第10章 巨大成果第135章 最大一塊飛地第17章 積極主動第19章 高層會晤第112章 戰略大迂迴第3章 集團化第41章 戰爭動機第18章 鋼鐵雄心第17章 大戰在即第98章 最後一擊第112章 由守轉攻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37章 登陸第50章 醍醐灌頂第48章 緊鑼密鼓第65章 一舉兩得第27章 統一步調第32章 考察第25章 輸掉的戰爭第35章 軍售交易第78章 以假亂真第27章 戰略圍剿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151章 地區化第106章 選擇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24章 和平契機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66章 首輪戰略轟炸第43章 和平利用第21章 雄獅之心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13章 戰爭的延續第29章 法定程序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26章 愈演愈烈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55章 點悟第46章 突防第16章 基礎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序二插翅飛虎第45章 風雨飄搖序十七偃旗息鼓第60章 關鍵點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01章 戰火蔓延第54章 獨一無二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序十東方醒獅第97章 窮途末路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15章 附帶影響第41章 龍牆第50章 粉墨登場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57章 衝突到戰爭第11章 不良感覺第174章 民衆眼裡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