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新星

到北戴河,潘雲生見到了葉致勝。

對這個去年七月份惹出“彌天大禍”的年輕人,潘雲生真有點刮目相看。

被軍情局“釋放”後,葉致勝到人民大學任教,3個月之內發表了篇在學術界引起轟動的論文,爲建設雅魯藏布江德興水電站提出了重大建議。去年1C月底,葉致勝成爲人民大學歷史上最年輕的教授。

除了本專業之外,葉致勝還在一向關心的時事上表現出了過人的目光。

去年8月,紀佑國剛剛宣佈實施官員財產申報制度,在龐興龍宣佈精簡政府部門之前,葉致勝匿名發表的一篇評論就被內參錄用,引起了紀佑國的重視。在這篇評論中,葉致勝預測中央政府將以“反腐倡廉”的名義精簡部門、裁減亢餘人員,達到縮減開支、提高效率的目的。後來甚至有人認爲,正是葉致勝的評論引發了政府精簡改革。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葉致勝不可能在紀佑國之前想到精簡政府部門,紀佑國也不可能因爲一篇匿名評論推行對共和國影響深遠的改革。

真正引起紀佑國重視的是評論中的其他內容。

在提到縮減政府開支時,葉致勝引申出了共和國未來的財政政策與經濟走向。

按照葉致勝的分析,共和國將在金融危機到來後採取均衡的財政政策,利用金融危機擠出在東海戰爭期間形成的資本泡沫,避免國際資本過度涌入共和國金融市場,對正在進行的產業結構調整產生負面影響。

因爲產業結構調整、福利性住房建設、醫療體制改革、全面普及的城鄉養老改革、普及12年義務教育、科研投入、恢復性國防建設都需要投入大筆資金,所以未來五到十年之內,政府財政預算會非常緊張。

因爲產業結構調整爲共和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全民福利保障爲國內消費市場提供了活力,基於電動技術的高科技產品的強大競爭力爲出口奠定了基礎,所以未來五到十年之內,共和國經濟年均增長率在5到7之間。如果能夠妥善解決全球性金融危機與全球性經濟危機造成地影響,共和國的經濟發展速度有望突破9。毋庸置疑,共和國不但有能力戰勝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率先走上高速發展的道路,還將成爲唯一在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期間使經濟保持正增長的國家。

最後。葉致勝根據前面兩點分析判斷做出總結。

共和國實施傾向適當緊縮地財政政策。除了阻止國際資本再度控制共和國支柱產業之外。最主目地是讓共和國貨幣保持堅挺。在金融危機期間成爲最保值地貨幣。打擊美元在國際金融中地霸權地位。最終與美元、歐元形成三足鼎力局面。使共和國在未來國際金融市場上擁有不次於美國地發言權。

雖然紀佑國從來沒向任何人提起過。但是葉致勝地總結與紀佑國地判斷完全一致。

去年8月311日。以紀佑國爲首地國家領導人公佈了個人與直系親屬財產狀況。

葉致勝再次“把握”機會。在9月1日以匿名方式發表了《論廉政建設》。高度評價國家領導人帶頭公佈個人與直系親屬財產狀況對廉政建設產生地積極作用後。提出廉政建設不能僅憑國家領導人“示範”推動。必須從制度上爲廉政建設提供支持。

這篇評論不但再次引起紀佑國重視。還被各大新聞媒體引用。

以當時地情況,只有葉致勝這種從國外歸來不久的“愣頭青”敢於批評政府政策,指出政策中的缺陷,提出改進意見。

很多人都能發現問題,能夠提出解決辦法的卻是少數人。

葉致勝就屬於“少數人”。在評論中,他就明確提到,確保“反腐風暴”戰果,不是懲處多少**官員、也不是查沒多少贓款,除了以法律地形式將官員按期按時公佈個人與直系親屬財產常態化、接受社會輿論監督、明確懲罰條款、設定舉報獎勵等方法之外,必須從制度上對政府行爲進行規範,以立法的方式明確政府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官員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通過立法約束政府行爲,割斷權錢利益鏈條,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杜絕權錢交易。

這篇評論迅速傳遍華夏大地,引起廣泛議論。

當好事的網友“人肉”出匿名發表評論的是不久前從美國回來的人民大學教授時,連葉致勝的身份都受到議論。一些“利益攸關者”甚至稱葉致勝是CIA派來地間諜,是爲美國服務的走狗。

無論如何,這篇評論再次說到了要害上。

11月初,紀佑國讓龐

舉一批社會學家、政治學家、歷史學家與法學家,習、療養等等名義請他們去北戴河商討研究政府改革方案,由軍情局負責他們地食宿等日常需求。紀佑國不但親自點名葉致勝,還讓潘雲生親自接送。

潘雲生非常明白紀佑國的意思,安排各位專家地具體工作時,任命葉致勝爲民間代表組組長,不但負責改革方案的起草工作,還負責監督工作。當然,起主要作用地是法制組。按照紀佑國的意思,改革方案最終將以法律形式得到確認,條款細節直接決定改革的成敗與效果。

2個月下來,潘雲生平均每週去北戴河一次。

他的身份是國務院改革小組聯絡人,去北戴河的主要目的是審查保密工作,瞭解制訂方案的工作進展。

回京的時候,潘雲生叫上了葉致勝。

“改革方案大體上已經確定了,我認爲細則還不夠明確,可是法制組的專家認爲不宜過快出臺細則,應該等到具體實施發現問題之後,由最高法院做出解釋。”葉致勝苦笑了一下,說道,“雖然這麼說也有道理,但是那些法制組的專家明顯有點畏首畏尾,生怕細則訂得太詳細,得罪了某些人的利益。”

“發現問題不要緊,關鍵是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

葉致勝遲疑了一下,從公文包裡拿出了一份文件。“這是我按照個人理解提出的一些細則,不知道有沒有用。”

潘雲生點了點頭,接過文件,看都沒看就塞進了公文包裡。

“其實,我國法律的最大問題就是細則不明確。”葉致勝嘆了口氣,接過潘雲生遞來的香菸。到現在,他還認爲潘雲生是改革小組聯絡人,不知道潘雲生的真實身份。“法律是整個社會的遊戲規則,不是針對某些人或者某些團體,而是針對所有人與所有團體。法律的最高精神就是人人平等,如果做不到,就將失去存在的意義。制訂法律的時候,不但不能什麼都往好的方面想,還應該往壞的方面想,以違背法律的眼光來挑毛病。只有儘量明確細則,才能儘量確保不出漏洞、少出漏洞,不被人鑽空子、不被人歧解。雖然我從來不認爲美國是一個完美的國家,但是我覺得在法制方面,我們應該向美國學習。不說別的,美國的聯邦法律與地方法律加起來能夠塞滿一棟大樓。爲什麼美國人會把法律制訂得這麼詳細?不是因爲美國國會議員的主要工作就是制訂法律,而是制訂法律的時候,美國人把什麼都往壞的方面想。不認爲誰高尚,也不認爲誰卑鄙,只認準誰遵守法律,誰違反法律。”

潘雲生淡淡一笑,除了紀佑國,他很少聽其他人高談闊論。

葉致勝越說越激動,抽了兩口煙,說道:“記得纔到美國的時候,我經常以‘好壞對錯’評價別人,結果總受到誤解。直到後來我才知道,美國人評價別人的時候,從來不用‘好壞對錯’,而是用‘有沒有違法’。雖然直到現在我也不認同美國人的價值觀,但是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法律的社會價值與社會作用。”

“照你的說法,法律取代了道德,成爲了唯一的社會規則?”

葉致勝遲疑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道德’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核心思想,有積極可取的一面,也有欠缺的一面。我認爲,道德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強制約束力,違反道德的成本代價太低,使其失去公平性,不能像法律一樣對每一個人進行強制約束。以發展的目光看,道德肯定會取代法律,前提條件是文明高度發達,人人都能自覺自願的用道德約束個人行爲。在此之前,道德不可能取代法律,更不可能成爲社會的基本遊戲規則。”

“你以前是學法律的?”

葉致勝一愣,搖了搖頭。“在美國生活幾年,不想學法律都要學一點,不是任何人都能支付昂貴的律師費。”

“我還以爲你是學法律的。”潘雲生淡淡一笑,說道,“把你這番話好好總結一下,別那麼冗長。等下也許有人提出相關問題,能不能抓住機會,就要看你的表現了。”

“我們去哪?”

潘雲生沒有說,也說,因爲已經能夠看到元首府的大門了。

葉致勝回過神來後嚇了一跳,沒想到這個姓潘的聯絡人竟然把他帶到了元首府!

繼續衝向第三,兄弟們,別泄氣啊,有票的砸來吧,閃爍準時爆發!

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33章 親自作餌第83章 圍殲第44章 死對頭第5章 旋風戰爭第22章 風向轉變第29章 因果關係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5章 新興時代第30章 推倒重來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66章 多種可能第88章 公開較量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3章 頭緒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7章 三方角逐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80章 輕重緩急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37章 變策第57章 真正開始第52章 一挑三第9章 民間力量第15章 論爭第33章 亮底牌第27章 生死一線第71章 萬事俱備第89章 快速突擊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55章 包餃子第92章 裝甲比拼第2章 軍事政變第16章 捧殺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29章 別無選擇序四深海之狼第37章 時過境遷第3章 餘熱第115章 攻堅戰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43章 敢死隊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23章 覆滅第22章 力挽狂瀾第9章 新老交替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10章 戰略牌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65章 軍備競賽第71章 全面爆發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82章 調整第6章 試驗部隊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94章 主次有序第31章 暗算第19章 干將出馬第62章 十萬火急第52章 一挑三第20章 做文章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4章 對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33章 高地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94章 喘口氣第40章 根本矛盾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9章 硝煙再起第75章 地面戰鬥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31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繼續前進第68章 必爭之地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55章 後知後覺第87章 強力佯攻第126章 進攻號
第36章 牽制力量第127章 關鍵問題第33章 親自作餌第83章 圍殲第44章 死對頭第5章 旋風戰爭第22章 風向轉變第29章 因果關係第93章 全面調整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15章 新興時代第30章 推倒重來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第66章 多種可能第88章 公開較量第45章 雷霆一擊第13章 頭緒第39章 潛藏的目的第97章 虛張聲勢第77章 三方角逐第14章 隱秘行動第144章 信息第一第134章 轟炸開始第80章 輕重緩急第40章 天降奇兵第127章 討價還價第32章 地面主戰平臺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99章 安慰性決議第118章 中堅力量第114章 窮途末路第37章 變策第57章 真正開始第52章 一挑三第9章 民間力量第15章 論爭第33章 亮底牌第27章 生死一線第71章 萬事俱備第89章 快速突擊第21章 因勢利導第160章 不可模仿的將軍第55章 包餃子第92章 裝甲比拼第2章 軍事政變第16章 捧殺第114章 寶刀不老第29章 別無選擇序四深海之狼第37章 時過境遷第3章 餘熱第115章 攻堅戰第89章 狗急跳牆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143章 敢死隊第58章 利益交換第123章 覆滅第22章 力挽狂瀾第9章 新老交替第62章 摩拳擦掌第110章 戰略牌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65章 軍備競賽第71章 全面爆發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48章 創造歷史第82章 調整第6章 試驗部隊第74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27章 不爛之舌第143章 五加九會議第94章 主次有序第31章 暗算第19章 干將出馬第62章 十萬火急第52章 一挑三第20章 做文章第40章 天降奇兵第54章 對策第108章 當機立斷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133章 高地第140章 千秋功業第94章 喘口氣第40章 根本矛盾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79章 硝煙再起第75章 地面戰鬥第147章 老樹新芽第31章 主動出擊第64章 繼續前進第68章 必爭之地第43章 蛛絲馬跡第186章 調兵遣將第55章 後知後覺第87章 強力佯攻第126章 進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