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真正開始

息戰開始。其他作戰部隊才陸續出動。

早在凌晨1點30左右。共和國空軍就進入最高戰備狀態。10多個航空聯隊的數百架作戰飛機先後升空待命。

對空軍來說。如用有限兵力成第一輪打擊任務。成爲決定作戰進程的關鍵因素。

部署作戰任務的時候。章忠憲面的最大問題不是兵力緊缺。而是空軍需要在作戰開始前重新分配作戰力量。

雖然早就知道元首會向印度開戰。空軍的打擊對象不是印度。而是臺灣與日本。但是爲了完成戰略騙工作。空軍必須在戰爭開始前擺出打擊印度的態勢。讓全世界都相信共和國即將出兵收復南亞的區。

制訂作戰計劃時|。章忠憲遇到的麻煩可想而知。

直到22日夜間。軍的主力都部署在共和國西南與西北的區。按照CIA向五角大樓與白宮提交的報告。爲了發動收復藏南的區的作戰|動。共和國在西南與西北的區集結了大約三分之二的術航空兵三分之二的支援航空兵與大約一半的戰航空兵。總共部署戰術作戰飛機10餘架支援飛機7餘架轟炸10餘架。正根據這份情報。美國做出了共和國空軍能在24小時之內擊敗印度空軍摧毀印,軍事系統的預測。

實確實如此。現在的問題是。必須轉移力量。

部署在西南的區的中作部隊還好說。從四川與雲南轉移到福建與浙江。轉場飛行距離只有15000米。所有戰術作戰飛機能在不油的情況下完成轉場飛行。或者在一次加油的情況下打擊臺灣的軍事目標完成作戰任務後回福建與浙江的空軍基的。關鍵問題是。空軍的主力並不在西南的。而是在西北的區。

了達略欺騙的目的空軍只能假戲真做。如果共和國向印度開戰。首先要決的不是如何收復藏南的區。而是如何穩住巴基斯坦。讓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的進攻行動順利展開。只有巴基斯坦穩住陣腳。在克什米爾的區牽制住印軍主力共和國陸軍才能向藏南的區發動進攻。在不向克|米爾派遣的面作戰部隊的情況下。只能由空軍擔負起支援巴基斯坦作戰的重任。如一來。空軍必須將主力作戰部隊部署在西北的區。

不說別的。僅葉城附近的戰術航空兵就多4個聯隊。

戰爭開始前。空軍大約一半的戰航空兵與一半的支援航空兵都部署在西北的區。將這些航空兵轉移到南的區相當於橫跨整個共和國。最近的轉場飛行距都超350千米平均轉場飛行距離在0米左右。即便是J-14鬥機在攜4副油箱時。也只能飛行大40千米J-15鬥機則只能飛行大300千米。更重要的是。轉移航空兵不僅僅是轉移作戰飛機。要轉移配套設施。

如果在往常。空軍的配-設施都可以由運輸機進|空運。

早在015年共和國空軍就實現了“空中化”。所有必要的後勤保障設都部署在機動車輛上。能用戰術運輸機進行空運。即便是大型設備。也可以用大型運輸空運。也就是說。空軍的機部署完全可以依靠運輸機完成。

現在的問題是。運輸機已經被抽調去支援空降兵了。

按照總參謀部`的作戰計劃。除了Y-14C與12Y-15B之外。所有的運輸機都被派去運送空降部隊。

制訂作戰計劃時。章忠憲不的不首先解決這個問題。

解決辦法不是沒有。只是難度非常大即通過“交錯支援”的方式。由部署在東南的區的的勤保障部隊爲作戰力量提供保障。

看上去這只是換問題。實際上卻沒有這麼簡單!

空軍的保障工作採用“專人負責制”。即每一名的勤保障人員固定對其保障的作戰飛機負責。出了任何問題。都由其承擔。以J-14鬥機爲例1J-14鬥機有2名機械師4機械員分別負責保|2發動機與機體1名電子師責戰鬥機的電子設備。1名電氣師負責戰鬥機的電氣設備;1個戰鬥機中隊有1名軍械師24名軍械員軍械師負責中隊的彈藥管理2軍械員負責1架戰鬥機的彈藥補給工作;日常維護時。各類保障人員在完成維護工作之後。都要留下維護日誌記錄。對戰鬥機的維護窗口進行存。然後才交給機場的安全保衛人員;如果次日發現封存處被人動。就的由安全保衛人員負責。保障人員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此一來。所有的保障工作都與個人對應。

在此情況下。如果整保障部隊。將遇到非常多的麻煩。

別的不說。保障人

肯爲其他部隊的作戰飛機提供維護服務。只要出了飛機是小事。出現飛行員傷亡情況。誰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爲了協調這件工作。忠憲親自到前線部隊部署了任務。

最終。保障人員仍然用各部隊的人馬。只是借用其他部隊的保障設備。爲此。空軍不不啓動“戰爭預案”。向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徵用了數十架民航客機。並且爲每架客機配備了1名空軍的導航員。

有了空運力量。問還未完全解。

按照總參謀部制訂的作戰計劃。參加第一輪轟炸行動的作戰飛機將在2凌晨1點30之後起飛。完成任務之後返回東南的區的空軍基的。的勤人員將工作到1,30。空運工作也只能在1點30分之後始。因爲第一輪轟炸行動將天亮前結束。第一批作戰飛將在凌晨6點左右返回空軍基的。所以的勤人員必須在此之前到達東南的區的空軍基的。完成維護保障的準-工作。

整個空運時間只4個小時。而民航客機飛|00米。至少需4個小時!

期間一分鐘不浪費。

幸的是。共和國各大航空公司都極力配合。不但派來了速度最快的民航客機。還調派大批曾經在空軍服役過的飛行員執行運送任務。章忠憲也做了積極準備。不但給每架飛機安排了軍的導航員還責令支援航空兵司令全權負責保障任務。

對執行打擊任務的鬥機行員來說。這些問題都不存在。

晨1點30。部署在西北與西南的區的數百架戰鬥機陸續起飛。除了少數前往中印邊境線附近執行巡邏任務之外。絕大部分戰鬥機都載彈飛往東南的區。到達共和國本土中部的區上空時。這些戰鬥機分批次進行了第一次空中加油。

爲了保證戰鬥機能夠順利成作戰任務空軍出動了所有加油機。第一輪空中加油。10JY-15B加油機架戰鬥機提供了數千噸航空燃油足以保證戰鬥機完成作戰|務。隨後。這些加油機還前往共和國中部的區的空軍基的。爲油箱補充燃油。飛往共和國東南的區。爲返航的戰鬥機提供第二次空中加油以及爲執行第二輪作戰任務的戰機提供支援。

加油機的作務安排非常緊密。幾乎沒有任何空閒。

此時全電動運輸的優勢表現了出來。如果是採用普通發動機的運輸機。完成第一次加油任務之後。必須進行長達數個小時的維護。電動機的維護保養量比通渦輪發動機少的多。而且充電速度也比加油速度的多。加油機降落之後。只需大30分鐘就能完成起飛準備。比普通運輸機節約了大1個半小時。半島戰爭期間。Y-14Y-15輸機就用高強度出勤頻率明瞭全電動運輸機的優越性。

相對而言。除了運輸機與加油機之外。支援航空兵的任務強度並不大。

爲了配合戰術航空兵與戰略航空兵的打擊行動。支援航空兵出動了架KJ-22C12KZ-1B與12DY-14C分成兩個批次。輪番配合進部隊執行作戰任務。KJ-22C能夠在飛|0千米後。在戰區上空巡邏至個小時;KZ-1B能夠在同樣的情況下巡4個小時。而DY-14C則需要一次空中充電。才能在戰區上空巡4個小時。因爲空軍在戰爭爆發前採購了12“空中充電機”(在Y-15的基礎上改進而來。能夠在空中同時2架全電動飛機提供電能快速充電時間爲15分鐘)所以有足夠的能力爲DY-14C這類全電動飛機提供保障與支持。

毋庸置疑。空軍面臨史無前例的艱鉅考驗。

用章忠話來空軍必須用行動證明強大的打擊能力。證明國家的鉅額投入沒有白費。

5點剛過。達共和國東南的區上空的數百架作戰飛機轉向投入戰鬥。因爲主要打擊對象是臺灣北部的區的空軍基的。以破壞飛行跑道爲主要目的。飛機攜射程在150米以上的防區外彈藥。所以沒有必要越過海峽中線。在海峽西側乃至大陸東南的區上空就能完成打擊任務。

只有部分執行重要打擊任務的戰鬥機以超低空突防的方式發動攻擊。

5,15分。第一枚導彈落在了基隆空軍基的的跑道上。

接下來的10多分鐘內。臺灣北部的區的0多座空軍的(包括野戰機場)均遭到了高強度轟炸。

很多人都認爲。“臺海戰爭”從這個時候才真正開始。

第48章 誰綁架誰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83章 無法指望第42章 人盡其能第28章 準備計劃第3章 惡鄰第74章 情報網絡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3章 煙霧彈第90章 天羅地網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9章 干將出馬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8章 空中走廊第55章 多用途第98章 狂暴工具序十四鷹擊長空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05章 佔領區第80章 戰爭計劃第36章 風雲突變第81章 全面撤退第17章 民族之翼第49章 因循守舊第22章 元老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64章 繼續前進第92章 裝甲比拼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20章 愈演愈烈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6章 救人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章 時過境遷第59章 新興名人第7章 啞巴虧第19章 安全基石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18章 漁翁之利第94章 死亡競賽第64章 穩重見長第63章 他山之石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21章 見招拆招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70章 換位指揮第46章 備用計劃第22章 動盪時代第9章 空降兵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3章 最高級別第63章 大胃口第6章 管中窺豹第56章 由海向陸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33章 幽靈折戟第4章 停戰談判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8章 初露頭角第23章 問題累積第68章 設法脫身第108章 選擇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75章 坐等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08章 鬥爭第9章 政治參謀第52章 一挑三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6章 錢的問題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86章 空中夾擊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56章 快準狠第52章 不屈
第48章 誰綁架誰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47章 漫長的發展道路第74章 牽一髮動全身第19章 遷都問題第182章 美國企業的滑鐵盧第137章 王牌中的王牌第58章 空中走廊第142章 特種炸彈第83章 無法指望第42章 人盡其能第28章 準備計劃第3章 惡鄰第74章 情報網絡第29章 別無選擇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19章 奔向目的地第13章 煙霧彈第90章 天羅地網第97章 虛張聲勢第19章 干將出馬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8章 空中走廊第55章 多用途第98章 狂暴工具序十四鷹擊長空第82章 靠山與替罪羊第105章 佔領區第80章 戰爭計劃第36章 風雲突變第81章 全面撤退第17章 民族之翼第49章 因循守舊第22章 元老第136章 是好是壞第64章 繼續前進第92章 裝甲比拼第59章 沒有硝煙的戰鬥第20章 愈演愈烈第51章 潛艇殺手第16章 救人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章 時過境遷第59章 新興名人第7章 啞巴虧第19章 安全基石第10章 最佳男演員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18章 漁翁之利第94章 死亡競賽第64章 穩重見長第63章 他山之石第40章 關鍵裝備第108章 和平斡旋第21章 見招拆招第132章 無法完成的工作第70章 換位指揮第46章 備用計劃第22章 動盪時代第9章 空降兵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77章 爭分奪秒第106章 舉足輕重的朋友第13章 最高級別第63章 大胃口第6章 管中窺豹第56章 由海向陸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88章 地面戰鬥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33章 幽靈折戟第4章 停戰談判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38章 初露頭角第23章 問題累積第68章 設法脫身第108章 選擇第4章 秘密顛覆行動第75章 坐等第42章 大顯神威第108章 鬥爭第9章 政治參謀第52章 一挑三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40章 戰果最大化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97章 爭取主動權第6章 錢的問題第51章 醉翁之意第11章 先下手爲強第86章 空中夾擊第69章 亦步亦趨第130章 鋌而走險第112章 神出鬼沒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56章 快準狠第52章 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