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調整

元慶與顧衛民到達時,李存勳與劉曉賓也來到了總

項鋌輝首先對戰局做了詳細介紹,李存勳隨後分析了剛剛收到的情報。

“我們對偵察衛星發回的照片進行了覈對,證實日軍正在進行兵力調動。”李存勳介紹情況的時候,劉曉賓將幾幅經過處理的照片顯示在大屏幕上。“只是情況與我們預料的並不完全一樣。除了部署在九州島的三個日本陸軍師團向北面的福岡港集中之外,只有部署在本州島西部的三個日本陸軍師團在向神戶與大阪方向集中。如果日本只打算投入六個師團、大約十萬地面部隊,對半島戰爭的影響不是很大。關鍵是,部署在東京附近的四個日本陸軍師團在沒有向港口集中的情況下進入了戰備狀態。”

王元慶微微皺了下眉頭,朝趙潤東與彭茂邦看了一眼。

趙潤東與彭茂邦沒有急着提問,等着李存勳繼續說下去。

“日本的海運力量正在向福岡與神戶集結,目的很明確,準備運送作戰部隊前往朝鮮半島。”李存勳看了眼劉曉賓,大屏幕上出現新的圖片後,說道,“總共不到四十艘船隻,大部分都是散裝貨輪與滾裝貨輪,絕大部分是臨時徵調的民用船隻,只有不到十艘爲日本海軍的運輸艦船。這些船隻最多隻能投送三個師的兵力與配套武器裝備。如果日本打算大規模介入半島戰爭,至少需要投入一百五十艘萬噸級貨輪才能保證後勤供應。目前看來,日本還沒有進一步動員民用船隻。”

“也就是說,日本不打算介入半島戰爭?”

聽到趙潤東提出的問題,李存勳點了點頭,說道:“雖然一切跡象都表明日本正在爲登陸朝鮮半島做準備,但是日本的軍事動員方式並沒有落到重點上。即便日本有足夠的能力在數天內動員上百艘民用船隻,以目前的形勢看,韓美聯軍最需要的是空中支援,對地面作戰力量的需求還不是很大。如果日本真想介入半島戰爭,應該首先動員空軍,而不是陸軍。由此可以斷定,日本不會在近期介入半島戰爭,甚至永遠不會介入半島戰爭。”

“日本的軍事動員說明什麼?”顧衛民立即問了一句。

李存勳沒有急着回答,因爲這個問題不需要由他回答。

“只能說明一點。”王元慶開口了。“村上貞正沒有打算出兵朝鮮半島。爲了應付軍隊內地威脅。他不得不有所準備。”

顧衛民皺起眉頭。似乎不太相信王元慶地猜測。

“小王說得沒錯。日軍地調動是針對內部威脅。而不是外部威脅。”趙潤東看了衆人一眼。敲了敲桌子。說道。“戰爭爆發不到十天。連美軍都擋不住。就算日本派軍參戰。也不可能扭轉乾坤。在這幾日地戰鬥中。我軍發揮出地戰鬥力絲毫不比美軍遜色。甚至在很多方面超過了美軍。村上貞正不是笨蛋。肯定知道日軍參戰地後果不會好到哪裡去。今天上午。陸戰隊與登陸艦隊完成了集結。日本地情報機構再差勁。也知道我軍具有跨海登陸地作戰能力。加上一直在東海活動地航母戰鬥羣。村上貞正必須考慮日本參戰地直接後果。日本不是美國。不但沒有美國地實力。也沒有美國地優越地理位置。別說重型轟炸機。就算是戰術戰鬥機。都能輕而易舉地轟炸日本本土目標。綜合這些因素。村上貞正很有可能放棄登陸朝鮮半島地想法。”

趙潤東故意停了下來。朝王元慶看了一眼。

“如果日本不參戰。村上貞正就慮來自軍隊地威脅。”王元慶拿起香菸。說道。“半島戰爭爆發後。日軍內部參戰情緒高漲。絕大部分日本將領都認爲半島戰爭是日本獲得大國地位地絕佳機會。在此之前。連村上貞正都抱同樣地想法。如同元首在戰前分析地一樣。我們打得越好。越能震撼敵人。也就越能阻止敵人主動擴大戰爭規模。

村上貞正不是一般地政治家。能夠駕馭‘日本號’前進。讓日本擠入‘核俱樂部’。足以證明村上貞正地能力。我認爲。村上貞正不會貿然參戰。至少不會在美國擺明全面撤軍。而韓隊連漢城都守不住地情況下出兵朝鮮半島。如此一來。村上貞正必須提防國內地反對派。作爲靠軍隊起家地首相。村上貞正很清楚軍隊地破壞力。更清楚發生軍事政變地危害性。如果我是村上貞正。在做出不出兵地決策後。就會首先制約軍隊。甚至提前向軍隊內地反對派下手。只要能夠控制住軍隊。村上貞正就沒什麼好擔心地了。”

趙潤

元慶的觀點一致,其他人也不好多說什麼。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不要主動擴大沖突規模?”彭茂邦轉移了話題,“美軍第棲艦隊將在明天夜間到達江華灣,撤出第1裝甲師只需要十二個小時。之前部署在關島地VC-22羣已經飛往正在日本海活動的航戰鬥羣,準備利用航母戰鬥羣爲支撐,撤出被圍困地第7步兵師。以我軍投入的兵力,很難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同時殲滅第1裝甲師與第7步兵師。如果集中力量對付第1裝甲師,必然放跑第7步兵師,反之亦然。要想全殲美軍作戰部隊,必須對美軍艦隊下手,要麼打擊第棲艦隊,要麼打擊美軍航母戰鬥羣。相對而言,前者更容易對付。問題很明顯,如果攻擊在江華灣內活動的第棲艦隊,我們就得主動擴大戰爭規模。”

彭茂邦的話還沒說完,王元慶就明白了過來。

“我們主動擴大戰爭規模,主要是政治與外交上地問題。”顧衛民再次搶先發言,“雖然我們之前襲擊了美軍第2~兩棲艦隊,但是當時第2~兩棲艦隊在朝鮮領海活動,我們有足夠的理由。江華灣屬於韓國領海,如果第棲艦隊沒有進入朝鮮領海,我們有什麼理由打擊第棲艦隊?”

“理由是次要問題。”王元慶沒有給其他人發言地機會,“朝鮮政府早就宣佈以漢城作爲首都,拒不承認韓國的合法性。如果需要一個合理地理由,我們可以招回大使,與韓國斷絕外交關係。”

“這將斷掉我們的退路!”

聽到顧衛民地話,王元慶沒有急着開口,朝趙潤東看了過去。

顧衛民說到了重點上。只要與韓國斷絕外交關係,等於承認朝鮮政府是朝鮮半島上唯一的合法政權,共和國有足夠的理由攻擊所有進入朝鮮半島周圍海域的艦隊。問題是,如果這麼做,共和國必須打贏戰爭,幫助朝鮮政府統一朝鮮半島。

趙潤東思考了一陣,說道:“這個問題很關鍵,我們誰也不能保證這場戰爭能夠打到什麼程度,也無法保證會爲此付出多大的代價。如果日本參戰,即便我們不攻打日本本土,也有可能陷入一場持續數個月、甚至數年的地區戰爭之中。如果代價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後果將不堪設想。”

王元慶遲了一下,見到趙潤東的話還沒說完,就沒急着發表意見。

“問題應該從兩個方面看。”趙潤東看了參會人員一眼,說道,“日本的參戰態度一直不明朗,表明日本有所畏懼。如果我們以雷霆手段幹掉第棲艦隊,很有可能打掉日本參戰的信心與勇氣,同時給予美國更加沉重的打擊,迫使美國以更快的速度撤出半島戰場。單獨對付韓軍,我們付出的代價不會太大。”

“或許,還能儘量縮短戰爭時間。”項鋌輝補充了一句。

趙潤東點了點頭,說道:“如果能夠縮短戰爭時間,我們付出的戰爭代價將比預期的小得多。對我們來說,這無是最好的結果。”

“這樣的話,我認爲應該儘快登陸濟州島。”王元慶跟了一句。

此時,大家都聽出了趙潤東的意思。如果無法避免戰爭規模擴大,就要下定決心。

趙潤東微微一笑,朝項鋌輝看了過去。

“陸戰隊與登陸艦隊已經做好準備,隨時可以出發,只是……”項鋌輝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我認爲,不應該急着攻打濟州島。當然,不是不打濟州島,而是應該首先消滅美軍第1裝甲師與第7步兵師,迫使美國撤軍之後,再出動陸戰隊攻打濟州島。因爲前線作戰部隊的物資消耗速度比預期的高得多,我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已經發揮到極限,所以應該將登陸濟州島的時間放在第二次戰役,甚至第三次戰役之後。”

王元慶不太懂軍事,沒有多發表意見。

“如此也好,什麼時候登陸濟州島由戰局發展決定。”趙潤東又敲了敲桌子,說道,“如果第二次戰役進展順利,就要儘快發動第三次戰役,力爭在下月初打下漢城。如果第二次戰役遇到麻煩,可以對第三次戰役進行適當調整,或者在此期間發動一次新的戰役,以確保進軍漢城的行動不會遇到太多麻煩。其他方面,軍情局與國務院都要做好部署,盡力爲軍隊提供援助。”

會議到此結束,打擊第棲艦隊的行動確定了下來。

第30章 布控第5章 軍情局長第28章 戰術調整第9章 不可告人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5章 較勁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88章 甕中捉鱉第93章 政治進程第74章 開盤第21章 戰爭到來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6章 黃金搭檔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章 激活第94章 深入主題第28章 高層接觸第90章 誘敵深入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125章 追趕者第93章 時機成熟第133章 逢場作戲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0章 轉折點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9章 導彈突擊第54章 解除威脅第30章 直接動因第38章 頭號威脅第46章 信號第18章 民間力量第47章 重生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48章 圓滿結果第77章 退守固本第4章 團圓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80章 死亡之路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22章 最高決策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26章 愈演愈烈第36章 先進理念第43章 蛛絲馬跡第82章 新境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6章 戰爭決議第21章 替代品第24章 驟變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4章 拉幫結派第38章 第一槍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33章 壟斷經營第32章 大殺器第41章 大鬧龍宮第33章 各有所需第41章 龍牆第16章 謀略第6章 試驗部隊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43章 敢死隊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46章 家門不幸第4章 停戰談判第67章 同盟體系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5章 盟友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08章 鬥爭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78章 招決勝負第52章 制空王牌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43章 軍事政變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76章 變味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21章 長遠謀劃
第30章 布控第5章 軍情局長第28章 戰術調整第9章 不可告人第17章 養虎爲患第128章 無價的經驗第68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145章 較勁第21章 屋漏偏逢連雨天第131章 不同命運第88章 甕中捉鱉第93章 政治進程第74章 開盤第21章 戰爭到來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6章 黃金搭檔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1章 激活第94章 深入主題第28章 高層接觸第90章 誘敵深入第25章 無價的道義第125章 追趕者第93章 時機成熟第133章 逢場作戲第82章 堅持路線第141章 最高級別警告第86章 海軍在行動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1章 新戰術思想第36章 先進理念第10章 轉折點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26章 低空霸主第51章 步步逼近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9章 導彈突擊第54章 解除威脅第30章 直接動因第38章 頭號威脅第46章 信號第18章 民間力量第47章 重生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46章 惡戰的徵兆第48章 圓滿結果第77章 退守固本第4章 團圓第128章 知錯就改第80章 死亡之路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22章 最高決策第73章 大兵團會戰第26章 愈演愈烈第36章 先進理念第43章 蛛絲馬跡第82章 新境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66章 戰爭決議第21章 替代品第24章 驟變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4章 拉幫結派第38章 第一槍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71章 趕盡殺絕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38章 最後的難題第33章 壟斷經營第32章 大殺器第41章 大鬧龍宮第33章 各有所需第41章 龍牆第16章 謀略第6章 試驗部隊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43章 敢死隊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46章 家門不幸第4章 停戰談判第67章 同盟體系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5章 盟友第29章 海軍在行動第37章 最好與最壞的消息第108章 鬥爭第12章 憤怒的總統第78章 招決勝負第52章 制空王牌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85章 靈活戰術第54章 旁敲側擊第111章 最後的槍聲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43章 軍事政變第2章 情報安全事件第76章 變味第126章 步兵之王第121章 長遠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