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何去何從

數十萬日本“平民”涌入港口,阻止美國戰艦進港停靠。雖然日本自衛隊在軍港外設置了隔離帶,出動上千名官兵維持秩序,但是抗議示威還是演變爲暴力衝突,突破隔離帶的日本“平民”涌向專供美國航母停靠的碼頭,砸毀碼頭設施、向“華盛頓”號投擲石塊與臭雞蛋。

在維持秩序的自衛隊趕到前,航母上的美軍官兵使用水槍水炮驅逐碼頭上的人羣。

隨着第一個“平民”被水龍衝入海中,局勢迅速失去控制。憤怒的人羣“奪走”自衛隊軍人的槍械,向美國戰艦開火。一羣極右翼份子“包圍”了港口司令部,派人佔領了用來拖帶大型艦船的汽艇。

爲了防止事態擴大,“華盛頓”號放棄了停靠計劃。

衝突並未結束,9點45,一艘由極右翼份子駕駛的汽艇衝向“華盛頓”號航母。

“華盛頓”號的艦長立即想到了本世紀初發生在亞丁港的恐怖襲擊事件。如果那艘汽艇上裝有成噸的炸藥,“華盛頓”號將步“科爾”號驅逐艦的後塵,戰艦上的5000多名官兵受到了巨大威脅。

戰鬥警報拉響,“華盛頓”號進入臨戰狀態。

隨艦行動的陸戰隊官兵迅速佔據有利位置,將槍口對準了衝來的汽艇。

用於防衛的20毫米與30毫米機關炮立即啓動,瞄準了發動“自殺式”襲擊的“敵艇”。

雙方劍拔弩張,戰鬥一觸即發。

距離“華盛頓”號還有大約300時。汽艇突然轉向。隨即打出了“美國佬滾出日本”地標語。頭上纏着飄帶地極右翼份子爬上汽艇地桅杆。舉起高音喇叭、用骯髒地詞彙“問候”不遠處地美國戰艦。

虛驚一場。“華盛頓”號上地官兵鬆了口氣。

10點不到。日本臨時看守政府防衛官員給第七艦隊司令部與“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發去電報。表示日本處於“非常時期”。不適合美軍艦隊進駐。希望以“華盛頓”號爲首地美軍戰艦能夠撤出橫須賀軍港。離開日本領海。

10點30分。鹿野平二以“通報”地方式發佈了類似地聲明。

美軍會撤退嗎?不撤退也沒別地辦法。

1045分。“華盛頓”號航母駛離橫須賀軍港。戰鬥羣內地其餘5艘美軍戰艦在11點之前全部撤離。

東京時間11點20分,也就是美國夏威夷時間4日15點20分,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對外宣佈,美軍艦隊將撤出日本領海,不干預日本內政。1分鐘後,美國東部時421點30,白宮新聞發言人對外宣佈,美國不會干預日本內政,也不會從日本全部撤軍,希望日本臨時看守政府能夠儘快平息動亂。

兩條不溫不火的聲明,讓全世界都覺得美國不但吃了虧,還很“講理”。

橫須賀軍港的戲剛剛唱完,一直跟美國“作對”的半島電視臺就一針見血的指出了美國在85日派遣“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進入日本的目的。

日本大選已經結束,計票工作正在進行,美國想借此表達立場,干預日本內政!

與以往的大選不一樣,此次大選是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進行的,計票工作也沒有受到外界監督,幾個臨時成立的監督委員會形同虛設。掌握大權的右翼政黨聯盟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誰都知道結果會如何。

美國在此時派艦隊進入日本,既在“恐嚇”日本,又在“拉攏”日本。

效果到底如何?半島電視臺邀請的評論員做了精闢分析。強大的“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會讓日本人想起19世紀敲開日本國門的“佩裡艦隊”,向日本展示美國的軍事實力,讓日本人羨慕不已。21世紀的日本不是19世紀的日本,被民族主義情緒控制的日本民衆也不是幕府晚期的日本民衆。“華盛頓”號航母戰鬥羣的“橫須賀之行”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對即將上臺的右翼政黨聯盟造成一定影響,制訂外交政策時考慮美國的影響,不至於立即與美國決裂。如果不能妥善處理“‘華盛頓’號事件”,右翼政黨聯盟將面臨分裂的危險,即將入住首相府的鹿野平二迎來了第一個挑戰。

出人意料的,其他主要電視臺都沒有重點報道發生在橫須賀的事情。

連續幾天,西方主流媒體都在報道日本的大選。在肯定了通過民主選舉產生合法政府、恢復政治秩序的同時,西方媒體一致抨擊日本大選的“非公開性”與“非公正性”,要求日本臨時看守政府儘快公佈選舉過程、監督過程與計票過程,保證大選在公開、公正的環境下進行。

“媒體呼聲”沒有收到多少效果。

駐日外國記者連離開下榻的賓館都非常困難,誰能去

I場採訪呢?

短短2,不顧日方勸告、執意離開下榻賓館而“失蹤”的外國記者達到了11人!

面對一意孤行的日本臨時看守政府,西方媒體紛紛提出了“日本還是民主國家嗎?”的疑問。

與西方媒體相反,共和國新聞媒體重點報道的新聞中與日本有關的就是“撤僑行動”。

到84日23點59,共和國出動民航班機、運輸機等各類大型飛機2314架次,從日本接467239名華人。最後一批大約23000華人與使領館工作人員將在5分三批搭乘民航班機回國。

至此,共和國在10天內從日本撤出了近50華人。

爲了安頓回國人員,共和國國務院針對不同的人羣出臺了不同的政策。

流日學生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人民大學、青年政治學院、南開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全國100多所重點院校接納,或者通過報考方式自願選擇理想的學校,完成學業。

旅日遊客得到共和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給予的5元到10萬元的補償。

歸國僑民分爲兩種。

自願留下的,全部給予共和國國籍,以安置地點給予戶籍。

安置方法以家庭爲單位。有自行安置能力的,中央政府與安置地省級地方政府給予每個家庭25萬元到50萬:|供就業援助、爲其未成年子女提供就讀援助。無自行安置能力的,中央政府與祖籍所在地省級政府給予每個家庭50萬元到所在地政府爲其提供就業援助、爲其未成年子女提供就讀援助。

願意前往第三國的,共和國爲其提供護照,給予25萬元到50元的轉移安置費。

除了一般平民外,共和國國務院還對一些特殊人員,比如知名社會人士、學者、科學家、文化人士等做出了特別安排。

按照國務院公佈的安置人員名錄,除去留學生,總共需要安置的人員達32萬餘人。

後來,中央政府與各地方政府提交的年度計劃外預算中,僅安置回國人員的費用就高達1200億元。算上民間慈善捐款,總投入超過了1800億元。

85日,隨着最後一批人員離開日本,“撤僑行動”正式宣告結束。

宣佈該消息的時候,共和國外長黃國巍公佈了三份名錄與清單:一是死於日本國內暴動的華人名錄,總計2764;二是在日本國內暴動中失蹤的華人名錄,總計24577人;三是華人財產損失清單,總價值達23587億美元。

當天晚點時候,共和國外交部宣佈召回駐日外交使節,與日本斷絕外交關係。

數日後,紀佑國在通過電視講話發佈《告全體同胞書》的時候提到,日本必須嚴厲懲戒殺害華人的兇手,爲無辜死難的華人與其遭受的人生傷害、財產損失負責,對失蹤華人的去向做出明確交代。共和國不會允許殺害華人的兇手逍遙法外,更不會允許日本政府縱容與窩藏兇犯。

在紀佑國發表聲明前,已經有人料到共和國會有所“表示”。

只是,在85日的時候,幾乎所有中國人都在關注兩件事情:一是紀佑國能否兌現81日許下的“承諾”,二是政府如何拯救即將崩潰的金融市場。

日本發生國內暴亂後,進入中國的美國財團首先撤退,隨後西方國家財團陸續割肉離場,到最後日本財團也黯然離去。短短六個交易日內,滬深兩市從巔峰跌入谷底,兩市股指暴跌超過65%,1800多支股票中,近一半成爲“垃圾股”。

衆所周知,在暴跌行情中,誰跑得最快,誰就賺得最多。

除了在頂點拋出股票的國內資本家、國營企業與國內投資機構外,美國財團再次跑贏了對手,日本財團再次落到了最後。可是絕大部分盲目跟進的國內中小個人投資者並沒有跟隨國家的步伐前進,暴跌的股市對民衆的信心與士氣產生了毀滅性的打擊。

所謂“富不雙至,禍不單行”。

股市暴跌的同時,“土地政策調整”的影響下,國內樓市由升轉跌。短短4天內、北京、上=|等大城市房價暴跌15%。在下跌趨勢沒有得到改變的情況下,絕大部分中小房地產開發商面臨破產危險。

中國的經濟怎麼了?

中國該何去何從?

帶着疑問,14億國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中央政府身上!

繼續求月票,下次800就爆發了,兄弟們,上啊!

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序六暴走海狼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6章 雙面間諜第41章 龍牆第4章 新星第22章 動盪時代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43章 軍事政變第80章 再次遭遇第24章 四法案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83章 無法指望第47章 戰況膠着第77章 爲了消耗第20章 關鍵所在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16章 一守一攻序十七偃旗息鼓第8章 突然襲擊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52章 死灰復燃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4章 排兵佈陣第44章 緊鑼密鼓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0章 秘密逮捕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79章 表演時間第3章 血淚史第82章 調整第19章 請求援助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2章 分水嶺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2章 搭臺唱戲第7章 觀念轉變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38章 快節奏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2章 順從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23章 戰略屏障第65章 開創性戰役序六暴走海狼第23章 說客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9章 遷都問題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38章 孤注一擲第51章 積極備戰第51章 步步逼近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章 聯合國風雲序十二全體動員第43章 大家當第26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4章 苗頭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6章 會錯意第88章 甕中捉鱉第20章 圍殲第7章 珠聯璧合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58章 主宰天空第66章 有利有弊第72章 高調亮相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35章 絕境第39章 空中航母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79章 獨角戲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8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4章 相互叫板第39章 提前參戰第89章 戰爭影響第94章 空中決鬥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44章 善後
第8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序六暴走海狼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56章 雙面間諜第41章 龍牆第4章 新星第22章 動盪時代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111章 進攻的空降兵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43章 軍事政變第80章 再次遭遇第24章 四法案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142章 合縱連橫第83章 無法指望第47章 戰況膠着第77章 爲了消耗第20章 關鍵所在第39章 以小時計算的決戰第116章 一守一攻序十七偃旗息鼓第8章 突然襲擊第39章 地面戰鬥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52章 死灰復燃第97章 一物降一物第56章 遲到的命令第84章 排兵佈陣第44章 緊鑼密鼓第67章 同盟體系第10章 秘密逮捕第27章 致命的誤傷第79章 表演時間第3章 血淚史第82章 調整第19章 請求援助第64章 繼續前進第32章 病急亂投醫第2章 分水嶺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78章 招決勝負第12章 搭臺唱戲第7章 觀念轉變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41章 毀天滅地第122章 特種炸彈第38章 快節奏第73章 從政治家到政客第12章 順從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7章 風起雲涌第126章 倒下的民族第23章 戰略屏障第65章 開創性戰役序六暴走海狼第23章 說客第104章 戰略轉折點第19章 遷都問題第50章 掌握主動權第124章 火速增兵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38章 孤注一擲第51章 積極備戰第51章 步步逼近第38章 初露頭角第1章 聯合國風雲序十二全體動員第43章 大家當第26章 關鍵情報第45章 高節奏航空作戰第31章 南亞橋頭堡第14章 苗頭第16章 朝天子一朝臣第82章 金融保衛戰第6章 會錯意第88章 甕中捉鱉第20章 圍殲第7章 珠聯璧合第96章 遲到的覺醒第58章 主宰天空第66章 有利有弊第72章 高調亮相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35章 絕境第39章 空中航母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87章 海軍的表演第79章 獨角戲第18章 漁翁之利第38章 孤注一擲第34章 偷襲得手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4章 相互叫板第39章 提前參戰第89章 戰爭影響第94章 空中決鬥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44章 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