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偷襲

天,戰局稍微有所轉變。

韓國空軍調整戰術,沒有繼續攻擊日本航母戰鬥羣與兩棲作戰艦隊,而是出動大批戰鬥機在鬱陵島附近空域向獨島上的日軍發射導彈、投擲遠程制導炸彈。韓國海軍出動3~大型運輸艦,向鬱陵島運送個配備遠程火箭炮的炮兵營、以及上萬枚大口徑遠程火箭彈,準備對獨島進行遠程炮擊。

“隔山打牛”的戰術收到了成效。

因爲鬱陵島是得到公認的韓國領土,如果日本轟炸鬱陵島,或者打擊在鬱陵島上空飛行的韓國作戰飛機,美國就有理由參戰了,所以日本非常“剋制”,沒有展開反擊,甚至沒有與韓國空軍正面交戰。

這也是非常無奈的戰術,如果有別的選擇,韓國不會這麼做。

按照日本的說法,韓國採取“卑鄙”戰術,證明韓國放棄了“侵略”獨島的想法。

對登上獨島的日本軍人來說,這一天卻不太好過。

韓國空軍的轟炸非常頻繁,每隔幾分鐘就有一枚導彈或者一顆炸彈落在獨島上,搞得日本官兵提心吊膽,不得不隨時準備衝向最近的防空掩體。從16點30開始,韓國炮兵加入戰鬥,第一次炮擊就向東島(獨島主要有東西2個大島)投擲了上千枚火箭彈。雖然半數以上的火箭彈落在了海面上,但是仍然有1名日軍被炸死。隨後,每過1分鐘就會有幾枚火箭彈落下來,讓日軍不得不加快挖掘防空掩體的速度。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韓國可謂進退兩難。

對樸太玄來說,如果承認“戰敗”,憤怒的民意會立即把他趕出青瓦臺;如果繼續打下去,韓國的國力與韓國社會將受到戰爭地嚴峻考驗。

打。打不贏。不打。無法向國民交代。

就在所有人認爲戰局已定地時候。夜間。局勢突然出現轉變。

大概點左右。正在隱岐諸島西北海域活動地“赤城”號航母戰鬥羣(日本地航母分別被命名爲“赤城”與“加賀”)遭到潛艇偷襲。至少有1條重型魚雷擊中了“赤城”號。還有1條魚雷擊中了距離“赤城”號不到3海里地“利根”號防空驅逐艦。2~戰艦上燃起地大火照亮了夜空。在數十千米外地隱諸島上都清晰可見。

5日凌晨。韓國總統樸太玄親自宣佈。海軍潛艇擊沉日本航母與驅逐艦各一艘!

當天晚上。幾乎所有韓國人都失眠了。

到天亮地時候。短短數個小時之內。青瓦臺總統府外就聚集了數十萬情緒激揚。高舉韓國國旗與總統畫像海報、高喊着“大韓民族萬歲”口號地韓國人。

實際情況,肯定會讓所有韓國人失望。

8點分,村上貞正在首相府向前來採訪地日本記者宣佈,“赤城”號航母與“利根”號驅逐艦遭潛艇偷襲,均遭受重創,正在返回敦賀海軍基地的途中。

隨後,日本電視臺播放了2艘戰艦進行損傷管理與滅火時拍下的錄象。

不管韓國人相信還是不相信,“赤城”號航母與“利根”號驅逐艦確實沒有沉沒,只遭到了重創。共和國與美國的偵察衛星先後拍下了艘艘戰艦在其他戰艦地掩護下、帶傷返航的照片。

似乎爲了保住面子,樸太玄立即宣佈,韓國將發動大規模作戰行動,殲滅日本艦隊。

韓國總統擺了一次“烏龍”,但是對這場短暫的衝突來說,2遭到重創的戰艦已經喪失作戰能力,與被擊沉沒有多大區別。

事後證明,“赤城”號與“利根”號都差點被擊沉,韓國潛艇缺的只是一點點運氣。

“赤城”號的中雷點在第2311號龍骨附近,也就是靠近艦尾地方。因爲設計上存在缺陷,所以1條魚雷就差點炸斷“赤城”號的推進軸。雖然“赤城”號配備了輔助電力推進系統,即便所有主推進軸都被炸斷,仍然能夠以2節地速度返航,但是當時還有第二條魚雷正在射向“赤城”號,最終差點命中“赤城”號,如果主推進軸全部被炸斷,“赤城”號將在劫難逃。

返航途中,“赤城”號就使用了輔助電力推進系統。

“赤城”號的問題不僅僅是推進系統,因爲數十年沒有設計過航母,動亂時期大批日本造船工程師與技術人員流亡海外,所以在設計“赤城”號地時候,日本不得不“白手起家”,除了電磁彈射器等從美國引進的技術之外,幾乎所有工作都得從頭做起。

與一般地戰艦相比,排水量多噸的中型航母複雜得多。

設計艦體水密結構的時候,日本工程師爲了將排水量控制在規定的範圍之內,不得不採用了很多“巧辦法”。事實證明,在戰艦生存能力上,沒有

”可尋,一分錢一分貨,“偷工減料”最終會產後果。

不說別的,美國數十年來,多次提出發展小型航母,最終都放棄了,至今仍然在建造排水量1噸以上的超級航母;在大幅度縮減航母艦載機規模的時候,美國仍然沒有降低航母的排水量,就是爲了最大限度的確保航母的生存能力。

因爲水密結構上的缺陷,中雷後數小時,“赤城”號的進水量超過了。

爲了減輕重量,除了讓航母上的艦載機全部飛回陸上機場之外,“赤城”號的艦長還先後將航母上的彈藥拋入海中或者轉移到趕來接應的補給艦上,命令排空航空煤油艙,盡一切可能提高航母的儲備浮力。

隨着尾部進水量增加,爲了保持縱向平衡,艦長不得不下令向前端壓載艙注水。

爲了減輕排水量,除了動用“赤城”號自備的抽水機之外,還從伴隨護航的戰艦上送來了幾臺抽水機,利用其他戰艦提供的電力抽出艦體內的海水。

“赤城”號回到敦賀海軍基地時,飛行甲板距離水面不到5米!

完全可以說,“赤城”號揀回了一條小命。

對一艘排水量多噸的中型航母來說,“赤城”號的生存性能確實非常糟糕。7年前的第四次印巴戰爭中,印度海軍2~中型航母的“表現”都遠遠超過了“赤城”號,沒有被1條魚雷擊沉。

毫無疑問,“赤城”號的實際生存能力遠沒有達到日本防衛省的設計指標。

返回敦賀海軍基地之後,“赤城”號的大修工作進行了23個月,遠遠超過了外界預期的8個月。整個大修的耗費,達到了“赤城”號建造經費的65%,比重新建造一艘航母少不了多少。藉此機會,日本海軍對“赤城”號進行了全面改進,主要就是提高航母的生存能力。完成改進後的“赤城”號標準排水量突破了5萬噸,最高航速降低3節。

“赤城”號的糟糕表現,不但讓日本海軍中止了2~中型航母的建造工作,還在年底提出建造大型航母的方案。

因爲要儘快建造大型航母,所以“加賀”號沒有像“赤城”號一樣進行全面改進。

“利根”號驅逐艦的情況更加糟糕。重型魚雷的爆炸點仍然在艦尾附近,而且炸斷了2~主推進軸。萬幸的是,射向“利根”號的是一條攻擊“赤城”號時“脫靶”的魚雷,沒有第二條魚雷威脅到“利根”號驅逐艦。

完全可以說,“利根”號能夠生存下來,不但幸運,還是奇蹟。

作爲標準排水量僅6000多噸的驅逐艦,能夠扛住1條重型反艦魚雷的直接攻擊,不得不說是天大的奇蹟。

一般情況下,1條戰雷頭重量超過250千克(裝藥量大概爲戰雷頭重量的一半,但是魚雷使用的是高能炸藥,爆炸威力遠遠超過普通炸藥)的重型魚雷,在命中艦艇龍骨的情況下,足以擊沉一艘萬噸級戰艦。

“利根”號沒有沉沒的原因就是魚雷的命中點太靠後了,爆炸點上方就是得到重點保護的推進系統。如果爆炸點向前移動50米,“利根”號很有可能被當場炸成兩截,連掙扎的機會都沒有。

回到敦賀海軍基地時,“利根”號的艦尾已經被海水淹沒了。

經過長達個月的全面檢查與評估後,日本最終放棄了修復“利根”號的想法,因爲修復“利根”號的費用很有可能超過重新建造一艘驅逐艦的費用。

這次襲擊,迫使還在執行作戰任務的“加賀”號航母戰鬥羣撤到了隱諸島以南海域。

最大的受益者不是韓國,因爲少一支航母戰鬥羣對日本的影響並不是很大,擔任主力的是日本空軍,而不是日本海軍。

真正得到好處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德國,因爲偷襲日本航母戰鬥羣的“孫元一”級潛艇是德國的212級潛艇的“韓國版”,重創2日本戰艦的重型反艦魚雷則是標準的“德國製造”。雖然韓國潛艇沒能像第四次印巴戰爭中的共和國潛艇那樣,一次幹掉2航母,但是對急於拓展國際潛艇市場的德國來說,韓國潛艇在戰場上的出色表現就是最好的推銷“廣告”。

2022年,德國潛艇銷售量達到8~,是20211年的2倍!

突然轉變的戰局並沒有對最終結果產生多大影響,只是給這場實力相差懸殊、沒有多少懸念的戰爭增添了一個看點。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38章 第一槍第12章 實力第9章 最高威脅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42章 大殺器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78章 主力艦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50章 亡羊補牢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7章 倒行逆施第56章 積極主動第145章 較勁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6章 試驗部隊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3章 戰爭問題第48章 兩片天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序七死亡遊戲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0章 轉折點第16章 謀略第31章 主動出擊第48章 兩片天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13章 頭緒第45章 外強中乾第28章 促談第1章 激活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18章 漁翁之利第63章 外交鬥爭第94章 主次有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3章 情報安全第55章 冷遇第9章 以退爲進第1章 財神爺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18章 奪權第52章 大敵將至第94章 死亡競賽第51章 輪迴第27章 新總統第90章 未來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21章 雄獅之心第39章 正中下懷第31章 島內風波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6章 先進理念第43章 和平利用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3章 快速調整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21章 一劍封喉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8章 硝煙升起第23章 手到擒來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41章 埋頭做事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34章 不眠夜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00章 僵局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16章 關鍵決策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8章 準備計劃第22章 動盪時代第11章 識時務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55章 以戰促和第65章 軍備競賽第75章 一擁而上第30章 英雄第53章 高起點序十一秘密轉運第60章 協同作戰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
第38章 第一槍第12章 實力第9章 最高威脅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42章 大殺器第176章 棘手問題第78章 主力艦第49章 太空軍事力量第50章 亡羊補牢第70章 眼中釘肉中刺第7章 倒行逆施第56章 積極主動第145章 較勁第102章 第二戰線第6章 試驗部隊第33章 戰爭降臨第43章 戰爭問題第48章 兩片天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104章 力量決定一切序七死亡遊戲第35章 發展方向第13章 深入探討第10章 轉折點第16章 謀略第31章 主動出擊第48章 兩片天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07章 推心置腹第170章 外交交鋒第13章 頭緒第45章 外強中乾第28章 促談第1章 激活第121章 賊鷗出擊第18章 漁翁之利第63章 外交鬥爭第94章 主次有序第43章 和平利用第112章 風水輪流轉第36章 黃金搭檔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25章 艱難的開端第13章 第一單生意第131章 不平靜的一天第13章 情報安全第55章 冷遇第9章 以退爲進第1章 財神爺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18章 奪權第52章 大敵將至第94章 死亡競賽第51章 輪迴第27章 新總統第90章 未來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21章 雄獅之心第39章 正中下懷第31章 島內風波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83章 中東攻略第36章 先進理念第43章 和平利用第71章 不公平的賽跑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77章 戰略預備隊第175章 政治領袖第53章 快速調整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6章 一守一攻第21章 一劍封喉第105章 再赴戰場第28章 硝煙升起第23章 手到擒來第51章 摒棄前嫌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41章 埋頭做事第118章 充分準備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34章 不眠夜第105章 何去何從第100章 僵局第31章 掌握主動權第16章 關鍵決策第71章 意外驚喜第28章 準備計劃第22章 動盪時代第11章 識時務第6章 第一顆火星第55章 以戰促和第65章 軍備競賽第75章 一擁而上第30章 英雄第53章 高起點序十一秘密轉運第60章 協同作戰第23章 非正式會晤第40章 空軍出動第28章 最後一層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