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冷遇

本突然發動戰爭,美國也被搞得手忙腳亂。

戰爭爆發的時候,正是美國東部時間2日夜間。弗雷德裡克剛剛吃了晚飯,正在聽取萊斯利的國務工作報告,突然到來的桑得羅打亂了總統與國務卿的工作。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桑得羅將橢圓形書房變成了cia局長的辦公室。

雖然美軍沒有參戰,但是駐紮在韓國的美軍偵察機在第一時間趕到了戰場附近,開始蒐集交戰雙方的電子信息。

這就是美軍的強大之處,反應速度甚至超過了交戰雙方。

情報源源不斷的傳來,橢圓形書房內的3個美國人對戰局的瞭解甚至超過了交戰雙方的前線指揮官!

雖然弗雷德裡克、萊斯利與桑得羅都不是軍人,但是3人都看出了問題。

韓**隊用對付朝鮮的戰術對付日本,結果可想而知。嚴格的說,韓**隊沒有犯錯誤,錯的是嚴格遵守了美軍的“教條”。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韓**隊就是美軍的“學生”,不但編制上模仿美軍、戰術上也完全學習美軍。戰爭爆發後,韓國空軍的快速反擊完全是針對朝鮮在三八線發動突然進攻制訂的,而不是針對日本這類擁有強大空中力量的對手製定的戰術!

日本的戰術非常緊湊,也非常靈活。

嚴格的說,日本採用的也是美軍的空中突擊戰術,防空作戰與對海打擊與美軍地戰術如出一轍。不同的是,日本充分利用了地理優勢,前兩輪作戰行動的銜接性非常好,甚至超過了美軍。

不得不說。日本是一個更好地“學生”。

到美國東部時間凌晨2點左右。弗雷德裡克、萊斯利與桑得羅才鬆了口氣。

隨後。弗雷德裡克與韓國總統樸太玄通了熱線電話。表示美國將全力捍衛韓國地領土與主權、盡到同盟地義務與職責。樸太玄明確提出。美國必須與日本正式解除同盟關係。派兵幫助韓國奪回獨島。

談到最後。弗雷德裡克沒有做出任何表態。

與日本解除同盟關係算不了什麼。因爲日本主動發起戰爭。違背了美日同盟條約。美國只需要一則聲明。就能與日本擺脫關係。

關鍵是派兵參戰地問題。

在提到捍衛韓國領土與主權的時候,弗雷德裡克就暗示了樸太玄,只有在得到承認的韓國領土與主權受到侵略的時候,美國纔會出兵。因爲美國沒有對獨島(竹島)地主權歸屬發表任何正式官方態度,所以美國不會在獨島問題上出兵幫助韓國。

問題是,樸太玄根本不管這一點。

與樸太玄通話後,弗雷德裡克讓桑得羅按照“承諾的義務”監視日本的軍事行動、蒐集戰場信息、向韓國提供情報援助等。

單獨留下萊斯利,弗雷德裡克沒能得到任何有用的建議。

美國此時能夠採取的措施比共和國還要少,解除美日同盟關係、爲韓國提供軍事援助、將艦隊派往西太平洋。除了這些,連萊斯利都不知道有什麼辦法能讓韓國“好受一點”。問題是,除了派兵參戰,其他行動無法滿足韓國的“胃口”。

受到地理限制,美國地反應非常“遲鈍”。

北京時間16點25(美國東部時間爲3點25),共和國外長黃國巍發表外交聲明,強烈譴責日本在“不宣告”的情況下發動軍事行動,侵佔韓國領土、破壞東北亞地區的穩定與和平;強烈要求日本立即停止所有軍事行動,將軍隊撤回到戰爭爆發前的地點,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

關鍵點只有兩個,一是“侵佔”,二是“戰爭爆發前”。

前者表明共和國承認獨島爲韓國領土,後者表明僅僅停止軍事行動還不夠!

發表聲明後,黃國巍會見了主動前來的韓國大使。

僅僅半個小時後,日本外務大臣那柯築墨發表外交聲明,強烈譴責中國干預日本內政,要求中國遵守國際原則與國際秩序,不要對日本捍衛領土完整與主權尊嚴的軍事行動指手畫腳、更不要妄圖阻止日本收復失地的合理要求。

外交聲明就是打嘴仗,不能說明什麼。

雖然韓國大使抱着美好的希望前往共和國外交部,但是黃國巍給出的答覆卻讓韓國大使非常失望。

在不具備同盟關係的情況下,共和國只能給予韓國外交與道義上地支持。

外交上沒有收穫,不等於其他方面沒有收穫。

韓國大使前往外交部的時候,韓國大使館情報參贊與軍情局高級官員曹雪華在北京國泰賓館秘密碰頭。

與外交官員相比,情報官員的態度“坦誠”得多。

半個小時之內,雙方就最主要的問題達成了共識。韓國向共和國分享

日本有關的情報,共和國則在戰爭期間向韓國提供日航空兵的調動與部署情報。

與外交承諾相比,情報交易更加現實。即便趙潤東做出了爲韓國提供軍事情報的決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軍情局仍然要求韓國用對等的情報進行交換。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情報界更是如此。

與韓國進行情報交易的同時,劉曉賓親自找到朝鮮駐共和國大使館情報參贊,要求朝鮮向共和國地軍用飛機開放一條前往日本海的空中通道,爲共和國情報人員在清津、金策、新浦、薪島、高城等地設置信息中轉站與信息截獲中心提供一切便利。共和國將爲此及時向朝鮮提供戰爭進展情況,與朝鮮分享戰場信息。

與共和國處於“蜜月期”的朝鮮沒有拒絕,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韓國沒有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共和國身上,樸太玄與弗雷德裡克通了熱線電話之後,立即安排情報人員與美國大使館情報參贊(實際爲cia的間諜)進行聯繫,要求儘快獲得與日本軍事部署有關地情報。

得知共和國願意提供軍事情報,樸太玄立即與趙潤東通了熱線電話。

兩人在電話裡聊得很“投機”,樸太玄首先感謝共和國在外交上支持韓國的立場、提供地外交支持,希望共和國能夠給予韓國更多的支持;趙潤東表示共和國一貫堅持以和平談判地方式與包括韓國在內的所有鄰國解決包括領土與領海爭端在內地所有矛盾,共和國將以友好鄰邦的身份支持韓國在捍衛領土與領海上做出的努力,希望韓國能夠儘快結束軍事行動,恢復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爲此共和國將力所能及的、在不干預別國內政的前提下,爲韓國提供包括軍事情報在內的援助。

顯然,天下仍然沒有免費的午餐。

在答應爲韓國提供幫助之後,趙潤東非常“委婉”的提出了與韓國談判解決領土與領海糾紛。

不管樸太玄有沒有聽出這個意思,共和國不會無緣無故的替韓國“火中取栗”。

戰爭爆發後,韓國展開的第一輪外交活動沒有多少成果可言。

韓國在外交場上的遭遇,非常直觀的反映出韓國在外交政策、國家戰略上的嚴重問題。一味依靠美國,不但使韓國的國防實力大打折扣,還使韓國在國際舞臺上缺乏自己的聲音,從而不被其他國家重視。

或許,韓國能夠記住這個教訓。

美國東部時間3日上午,韓國駐聯合國首席代表首先在聯合國大會上強烈譴責日本的侵略行徑,隨後向安理會提出了制裁日本的提案。雖然制裁不會有任何效果,因爲在覈問題上安理會已經對日本實施了全面制裁,但是韓國首次在沒有與美國磋商的情況下在聯合國大會與安理會上展開外交行動,算得上是一個重大進步吧。

隨後,美國總統弗雷德裡克在白宮親自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與日本解除同盟關係。

因爲在美日同盟條約中明確規定,日本不得在未經美國同意的情況下發動對外軍事行動,如果日本違反,視爲自動解除同盟關係,所以弗雷德裡克的決策不需要經過國會的審議與批准。

雖然美國總統的聲明很有“震撼性”,但是實際上沒有任何意義。

早在日本進行第一次地下核試驗之後,美國就宣佈暫時停止履行與日本簽署的同盟條約,等同擱置了同盟關係。即便正式解除同盟關係的影響大得多,也無法從根本上制止日本的軍事行動,更不可能使日本從獨島撤軍。雖然按照韓國的說法,美國此舉爲今後向日本發動軍事打擊創造了條件,但是美國根本沒有做戰爭準備,更不可能在摸清楚情況之前,對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發動戰爭。

到上午,隨着共和國與美國表明態度,世界各國的主流媒體才做了詳盡報道。

幾乎所有媒體都認爲,日韓獨島衝突只是一場規模非常有限、影響非常有限的地區性局部衝突,不管結果如何,不會對已經非常動盪的東北亞局勢造成太大的影響,更不會將兩個最強大的國家捲入戰爭。

與第四次印巴戰爭、東海戰爭、伊朗戰爭相比,新聞媒體對日韓衝突並不“看重”。

在新聞媒體看來,只要美國與中國不捲入戰爭,日韓衝突就是“小孩子的過家家”遊戲。

對日本來說,這是好事;對韓國來是,這是壞事!

封推期間,半小時一更,閃爍更兄弟們一起瘋狂,讓大家爽個夠!

啥票啥支持都來點

第55章 點悟第58章 高端之爭第24章 大事化小第3章 攻心爲上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2章 傳話筒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3章 煙霧彈第35章 祖國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24章 領跑者第81章 積極外交第66章 有利有弊第55章 點悟第74章 情報網絡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章 各盡其職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79章 表演時間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0章 難題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82章 借題發揮第31章 愛國者第51章 積極備戰第84章 海上決戰第76章 攻堅戰第58章 地面戰爭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8章 獨醒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47章 明哲保身第38章 透甲長矛第38章 快節奏第69章 人質第81章 微妙關係第63章 外交鬥爭第70章 換位指揮第60章 軍事變革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28章 戰術調整第55章 非常閱兵第79章 利益同盟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33章 亮底牌第101章 爛攤子序九死裡逃生第63章 一錘定音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章 軍火貿易第98章 狂暴工具第63章 得意忘形第58章 爭分奪秒第5章 線索第72章 圖蘭風暴第34章 不眠夜第93章 大轉折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9章 針對性第38章 孤注一擲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55章 冷遇第75章 坐等第80章 第一次第81章 變局第82章 借題發揮第29章 法定程序第24章 推銷戰爭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36章 戰爭惡魔第76章 有限反擊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28章 戰略圍剿第75章 國家意志第35章 有備而來第83章 造勢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25章 欲擒故縱第55章 多用途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5章 線索第4章 重要證物第74章 切中要害
第55章 點悟第58章 高端之爭第24章 大事化小第3章 攻心爲上第20章 關鍵所在第127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52章 傳話筒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46章 導彈消耗戰第13章 煙霧彈第35章 祖國第109章 持續消耗戰第84章 王牌軍的實力第124章 領跑者第81章 積極外交第66章 有利有弊第55章 點悟第74章 情報網絡第49章 風雲再起第2章 各盡其職第154章 全面挑戰第79章 表演時間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40章 難題第15章 關鍵因素第104章 歷史重任第82章 借題發揮第31章 愛國者第51章 積極備戰第84章 海上決戰第76章 攻堅戰第58章 地面戰爭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8章 獨醒第109章 決戰戰場第47章 明哲保身第38章 透甲長矛第38章 快節奏第69章 人質第81章 微妙關係第63章 外交鬥爭第70章 換位指揮第60章 軍事變革第72章 高調亮相第114章 停火談判第143章 直搗黃龍第135章 加快步伐第45章 風雨飄搖第120章 戰爭不相信眼淚第28章 戰術調整第55章 非常閱兵第79章 利益同盟第65章 開創性戰役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4章 殺人於無形第33章 亮底牌第101章 爛攤子序九死裡逃生第63章 一錘定音第57章 超低空霸主第8章 外交歸外交第74章 切中要害第153章 重塑形象第82章 借題發揮第5章 軍火貿易第98章 狂暴工具第63章 得意忘形第58章 爭分奪秒第5章 線索第72章 圖蘭風暴第34章 不眠夜第93章 大轉折第102章 戰爭規模擴大第9章 針對性第38章 孤注一擲第80章 全面軍備競賽第55章 冷遇第75章 坐等第80章 第一次第81章 變局第82章 借題發揮第29章 法定程序第24章 推銷戰爭第110章 擺明立場第36章 戰爭惡魔第76章 有限反擊第43章 民族的力量第16章 推波助瀾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28章 戰略圍剿第75章 國家意志第35章 有備而來第83章 造勢第64章 一切爲了戰爭第25章 欲擒故縱第55章 多用途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5章 線索第4章 重要證物第74章 切中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