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棋子

了安全起見,李存勳沒在福州過夜,當天晚上就返

“祭祖”的島內社團龍頭多呆了幾天,在彥博陪同下,前往福建各地的祖籍所在地參觀遊玩,直到8月211日才返臺。

返臺前夜,5位大龍頭在彥博的莊園內舉行了“閉門會議”。

按照分工,成阿九與杜宏祖回去後組織島內各大社團,向其他沒來福州的社團龍頭傳達“中央精神”;蔡中凱與蘭洪波負責與島內當局接觸,在軍政界揮影響力;陳明炯返回高雄後,組織力量打壓爲綠營服務的社團。

5個大龍頭的觀點一致:絕對不能與大陸爲敵。

21日夜間,商務專降落在臺北國際機場,蔡中凱沒有回家,而是直接趕往“總統府”。

如同外界猜測的一樣,蔡凱與島內高層有着非同一般的關係。

見到蔡中凱時候,臺灣“總統”郭銘讓秘書推掉了晚上的所有安排。

“大陸的態度很堅決,那與我們會面的特派員絕對不簡單。”蔡中凱接住“總統”遞來的雪茄,說道,“雖然只是個特派員,但是在回答很多關鍵問題的時候沒有半點遲。我認爲,他很有可能是某個大陸高層的重要助理,或是情報部門的領導人。”

“關鍵是特派員的身份。”郭銘把話題拉了回來。

“毫無疑問。陸加快了步伐。”蔡中凱點上雪茄。說道。“從特派員地口吻來看。大陸肯定知道某些勢力在破壞兩岸關係。在島內製造不安定因素。”

“什麼勢力?”

蔡中凱搖了搖頭。說道:“沒明說是我覺得與島內外地逆流有很大地關係。”

郭銘皺起了眉頭。所謂“逆流”。指地是那些不顧兩岸關係、不顧島內民衆安危。爲了個人、集團或他國地利益。蓄意推動臺灣走向獨立。爲兩岸爆戰爭製造事端地某些個人、集團獲得國家。

“不管怎麼說。必須提高警惕。”蔡中凱看了“總統”一眼。說道。“得特別關注日本地舉動。”

郭銘嘆了口氣道:“確實如此。情況比我們想像地嚴重。”

見到“總統”的神色陰沉下來中凱裝着抽菸,沒多說什麼。

“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大陸對日本核問題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郭銘拿起放在茶几上的香菸,點上了一根。與蔡中凱不同,郭銘不喜歡抽味道刺鼻的雪茄。“半島戰爭結束的時候們都認爲大陸會趁熱打鐵,以核問題爲由向日本宣戰。事實證明陸高層有更加長遠的考慮。日本在覈問題上的拖延策略與不妥協政策,遲早會讓大陸對談判徹底絕望,從而選擇用戰爭解決問題。”

“關鍵是,大陸爲什麼沒在兩年前對付日本。”

郭銘微微皺了下眉頭,示意蔡中凱繼續說下去。

“誰都知道,半島戰爭結束的時候大陸對付日本的最佳時機。大陸沒有在最有利的時候下手,反而給了日本兩年的準備時間什麼?”蔡中凱抽了兩口煙,說道“我認爲,關鍵不是日本是我們,或說兩岸關係。”

“兩岸關係?”

“島內民衆對大陸的認同感。”蔡中凱笑了笑,說道,“東海戰爭,大陸一舉收復被日本霸佔多年的釣魚島,宣佈釣魚島屬臺灣管轄,只是暫時替臺灣管理,此舉對島內民衆的影響非常巨大,很多年輕人將紀佑國當作崇拜偶像。緊接着,大陸以雷霆萬鈞之勢收復南沙羣島,更讓島內的年輕人對大陸產生歸屬感。這一切,都對改善兩岸關係產生了顯著作用。半島戰爭期間,大陸在每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前製造充足理由。大陸前領導人紀佑國在此期間連續會見臺商,通過各種渠道表達大陸參與半島戰爭的原因,讓島內民衆相信,大陸不是在侵略某個國家、而是在捍衛盟友的利益,更讓島內民衆相信,大陸既然能爲捍衛盟友做出重大犧牲,肯定能在捍衛民族的戰爭中做出更大的犧牲,傳達了大陸對臺灣的政策。大陸沒在半島戰爭之後向日本宣戰,關鍵是大陸不想讓臺灣民衆認爲大陸對日本動侵略戰爭,以此表達大陸仍然希望通過和平手段實現統一的重要信息。”

郭銘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如此,大陸一直在想方設法的改善形象。”

“美國已經傳達了某種信號,恐怕在幕後搞鬼的就是日本。”

“你是說……”

“大陸在日本核問題上表現得越

不耐煩,日本受到的威脅越大。”蔡中凱冷冷一笑,說道,“以日本目前的實力,根本不是大陸的對

以雙方的民族情緒,戰爭爆後,日本將遭受滅頂之災。如果我是日本相,肯定要想方設法的消除威脅。最理想的辦法就是讓大陸轉移注意力,不把槍口對準日本。毫無疑問,臺灣是最理想的選擇。設想一下,如果島內生動亂,大陸還有精力對付日本嗎?”

“你的意思是,這是大陸與島內社團接觸的原因?”

蔡中凱點了點頭,說道:“不管大陸是否準備對日開戰,維護島內局勢穩定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必要條件。如果大陸決意通過戰爭完成統一,我們有能力抵抗嗎?對大陸來說,除了同民族自相殘殺之外,戰爭沒有其他嚴重後果。正是不想做兄弟牆的事,大陸纔在擁有了絕對軍事優勢的情況下堅持和平統一方針,沒有在關鍵問題上向我們施壓。這既是對島內民衆的尊重,又是對我們的警告。美國連韓國都保護不了,有能力保護我們嗎?日本要有與大陸決戰的信心,就不會在我們身上做文章。”

“問題是,大陸的政治體制……”

“這個問題,特派提到了。”蔡中凱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我們不能否認,這些年來,大陸一直在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只是效果不太明顯。我們同樣得承認,政治體制改革是最爲艱難的社會改革,大陸需要更多的時間,我們也應該給大陸更多的時間。在臺灣的政治體制問題上,大陸給予最大限度的寬容,仿照香港與澳門模式,允許臺灣自治,通過時間解決問題。”

郭銘長出了口氣,仍然點猶豫不決。

“走到現在,兩和平統一已經不是兩個政權間的事情,而是整個民族的事情。”

“我明白你的意思。”郭回過神來,說道,“如你所說,大陸擔心日本在島內製造動亂,我們該怎麼做?”

“先搞清楚日本會怎麼做。”蔡中凱滅掉了雪茄,說道,“不管日本想幹什麼,必須掌握兩股勢力,一是社團,二是軍隊。社團方面的問題不是很大,即便南面有幾個投靠綠營的社團,我們也能通過社團的方式解決。有陳明炯守着,鬧不出大麻煩。”

“陳明炯有能耐嗎?”

“他沒有,‘九指公’有。”蔡中凱淡一笑,說道,“我覺得,應該關注的是軍隊。根據我的判斷,蘭洪波這個人恐怕不簡單。”

郭銘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蔡中凱的意思。

雖然蔡中凱與蘭洪波都與藍營有密切關係,但是蔡中凱主要與政府官員接觸,而蘭洪波與藍營將領的關係非同一般。讓蔡中凱與郭銘不太放心的是,蘭洪波的政治主張一直不太明朗。上次大選的時候,還傳出蘭洪波秘密資助綠營競選人的消息。雖然蘭洪波在大選後親自出面闢謠,表示從未支持過綠營競選人,但是這件事情鬧得很大,連島內情報機構都介入調查。搞到最後,甚至傳出蘭洪波與當年綠營“總統”遭到槍擊的案子有關聯。雖然調查結果表明蘭洪波沒有問題,但是誰能保證蘭洪波真的沒有問題呢?

“關鍵問題是,我們該怎麼做。”

“大陸的意思是保持穩定。”蔡中凱嘆了口氣,說道,“大陸肯定掌握了確切情報,只是因爲某些原因沒有向我們透露,或說以此向我們傳達某種信息。”

“什麼信息?”郭銘似乎就在等這句話。

“設想,如果大陸真的打算用戰爭手段解決日本核問題,是不是缺少什麼?”

郭銘微微笑了一下,示意蔡中凱繼續說下去。

“除了讓我們保持穩定之外,大陸肯定希望我們能夠揮某種作用。”蔡中凱知道“總統”明白他的意思,也就沒有多費口水。“我們肯定需要向大陸傳達某種意思,比如願意在和平統一的問題上邁出關鍵一步。我認爲,最理想的辦法不是直接與大陸接觸,而是按照大陸的意思,在某些問題上按照大陸的安排去做,滿足大陸的需求。”

郭銘點了點頭,說道:“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什麼都不做。”

“既然有人想鬧事,我們何不等到事情鬧起來之後,再看大陸的策略,搞清楚大陸的真實想法?”

對蔡中凱的建議,郭銘既沒反對,也沒贊同。

雖然局勢仍然撲朔迷離,但是有一點非常明確,大陸正在佈局,佈一個很大的局。在這個局中,臺灣是博弈雙方重點爭奪的一顆棋子。倒向西面,還是倒向東面,既決定了整個棋局的走向,也決定了臺灣的未來!

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2章 艱難抉擇第27章 權宜之計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30章 戰略要地第2章 政治鬥爭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73章 大權在握第27章 擋箭牌第38章 透甲長矛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2章 合二爲一第49章 退縮第59章 星戰計劃第6章 試驗部隊第31章 兩重天第58章 地面戰爭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1章 替代品第48章 轉折契機第68章 奇蹟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章 財神爺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3章 亮牌第85章 打就打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88章 公開較量第68章 量才爲用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2章 大國頹勢第37章 專多能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66章 有利有弊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54章 旁敲側擊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4章 新星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6章 飛赴紐約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32章 大殺器第31章 暗算第46章 隔岸觀火第52章 重大收穫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6章 錢的問題第27章 統一步調第69章 前因後果第43章 蛛絲馬跡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6章 積極主動第31章 兩重天第19章 政治鬥爭第55章 包餃子第26章 領袖第55章 新焦點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40章 空天戰機第99章 單獨戰役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37章 靜觀其變第39章 殺雞儆猴第37章 專多能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10章 殺機第40章 玩概念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00章 左鉤拳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76章 輪盤賭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5章 絕路第33章 亮底牌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63章 總理的決斷
第23章 戰略屏障第12章 艱難抉擇第27章 權宜之計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30章 戰略要地第2章 政治鬥爭第150章 片面停火第73章 大權在握第27章 擋箭牌第38章 透甲長矛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31章 風捲殘雲第12章 合二爲一第49章 退縮第59章 星戰計劃第6章 試驗部隊第31章 兩重天第58章 地面戰爭第38章 多兵種聯合行動第21章 替代品第48章 轉折契機第68章 奇蹟第121章 防守反擊第17章 殊途同歸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172章 追求幸福的權利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53章 不宣而戰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章 財神爺第19章 分家大會第13章 亮牌第85章 打就打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88章 公開較量第68章 量才爲用第109章 猛然醒悟第109章 擴大進攻第2章 大國頹勢第37章 專多能第67章 黑色十五分鐘第66章 有利有弊第87章 最後的反制第54章 旁敲側擊第44章 擔憂與自信第4章 新星第135章 超遠程奔襲第140章 回家過春節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39章 初見成效第6章 飛赴紐約第56章 最後的機會第55章 非常閱兵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5章 實力與信心第32章 大殺器第31章 暗算第46章 隔岸觀火第52章 重大收穫第99章 進軍夏威夷第113章 關鍵問題第6章 錢的問題第27章 統一步調第69章 前因後果第43章 蛛絲馬跡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56章 積極主動第31章 兩重天第19章 政治鬥爭第55章 包餃子第26章 領袖第55章 新焦點第12章 新人新氣象第40章 空天戰機第99章 單獨戰役第98章 並不重要的真相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37章 靜觀其變第39章 殺雞儆猴第37章 專多能第117章 南方決戰第110章 殺機第40章 玩概念第66章 最後的努力第28章 共和國的憤怒第46章 首相眼裡的戰爭第54章 解除威脅第100章 左鉤拳第100章 雷厲風行第76章 輪盤賭第140章 戰術創新第35章 絕路第33章 亮底牌第120章 槍決生死第56章 準軍事力量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63章 總理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