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非常閱兵

10月的第一天,首都天安門廣場。

全世界最大的廣場上,受邀前來參加國慶慶典的,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數十萬軍民代表組成了人的海洋。沒有統一衣着、沒有鮮明標語,看上去有點凌亂。數十萬人臉上洋溢着同樣的表情、眼中閃爍着同樣的神態,驕傲與自豪、期待與自信。

天安門城樓上,趙潤東走到了講臺後面。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是熱愛和平的民族,是最具有獻身精神與勇於奮鬥的民族。”趙潤東的講話很有節奏,很有底氣。“經過七十年的努力發展與艱苦奮鬥,中華民族的歷史翻到了新的一頁。在我們慶祝祖國華誕的時候,應該記住那些爲了建立新華國、爲了中華民族復興而鞠躬盡瘁、英勇捐軀的先烈,應該記住那些在保家衛國、抵抗外敵的戰鬥中奮勇搏鬥、無私奉獻的戰士,應該記住那些在建設祖國、共創美好家園的工作崗位上揮汗如雨、兢兢業業的勞動者。共和國是所有人民的祖國,是所有人民的家園。國際局勢風雲變幻、世界格局動盪不安,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艱辛而漫長。國家振興、民族復興,需要軍人、工人、農民、教師、醫生、科學家、學者、以及社會各界,所有中華民族的成員共同努力、共同奮鬥。在我們慶祝祖國華誕的時候,不要忘記歷史給予我們的偉大使命,不要忘記民族寄予我們的偉大職責……”

廣場上鴉雀無聲,數十萬軍民聚精會神,全神貫注的聽着元首的講話。

閱兵儀式開始,走在最前面的是三軍儀仗隊。

共和國近10多億百姓在電視機前收看了國慶慶典活動。

緊隨三軍儀仗隊的不是陸軍學院方隊,而是高舉空降兵軍旗、身着高原迷彩服的空降兵方隊。

“現在走來的是由參加了‘老撾平叛戰爭’與‘越南平叛戰爭’的空降15軍與空降16軍組成的空降兵方隊。在兩次赴外作戰中,空降兵不但是我軍的尖刀部隊,還在戰鬥中表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勇氣與毅力,在農黑戰鬥中,空降15軍某部創造了在二十四小時內殲滅五倍於己敵人的驚人戰績……”

電視臺的主持人進行解說的時候,觀衆認出了走在最前面的領隊。

就是那個“訓斥”了戰地記者,義無返顧的衝入硝煙瀰漫戰場的空降兵。對,就是那個叫李東石的班長!

與幾個月前相比,李東石發生了很大變化。

現在,他不再是空降153旅3營3連3排3班班長,而是營軍士長。懂得共和國軍銜標誌的觀衆都看了出來,李東石肩膀上多了幾條與軍官不一樣的“槓槓”,那是高級軍士長的標示。

更顯著的是,李東石胸前佩帶着3枚勳章。

緊隨空降兵方隊的是裝甲部隊的步兵方隊。

“現在走來的是參加過‘老撾平叛戰爭’與‘越南平叛戰爭’的第27軍某部組成的機械化步兵方隊。在兩次戰爭中,機械化步兵部隊擔負起了攻堅重任,在萊州的戰鬥中,第27軍某部連續突破數道防線……”

主持人的講解很有激情,觀衆卻更加關注受閱軍人身上的勳章。

到此時,幾乎所有觀衆都發現,參加檢閱的官兵全是上過戰場的老兵,絕大部分官兵胸前都佩帶着亮閃閃的勳章。

跟在後面的還有陸軍裝甲兵方隊、陸軍快速反應部隊方隊、陸軍特種兵方隊、陸軍航空兵飛行員方隊,隨後是海軍艦隊官兵方隊、海軍陸戰隊方隊、海軍航空兵飛行員方隊、海軍潛艇官兵方隊,最後是空軍的飛行員方隊、地勤人員方隊。

無一例外,參加受閱的都是作戰部隊的官兵。

與10年前的閱兵相比,隊伍走得不是那麼整齊,官兵的高矮也不是那麼一致,但是他們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是經歷過血與火考驗的戰士。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那麼有力,揮起的每一下都是那麼自信。

軍隊的戰鬥力不是看正步走得好不好,而是看戰鬥打得好不好。

徒步方隊過後,車輛方隊上場,行駛在最前面的仍然是陸軍的主戰坦克。

與10年前的閱兵相比,車輛方隊的變化也很大。當觀衆發現所有主戰坦克都保持了從戰場上回來的樣子時,不免得暗自驚歎,國家難道沒錢爲坦克重新刷一遍油漆嗎?

不是沒錢,而是特意保持了戰鬥結束時的樣子。

行駛在最前面的那輛z993型主戰坦克炮塔後面有3根鞭狀天線,明顯是一輛營級指揮坦克。炮塔正面有2處明顯的彈坑,表明該坦克在戰鬥中曾經遭到敵人反坦克炮、或者反坦克導彈的打擊。

後面2輛z993型主戰坦克是連級指揮坦克,車體正面與炮塔正面都有傷痕。

跟在後面的所有主戰坦克都有類似的情況。

雖然看上去很斑駁,給人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感覺,但是當這些參加過戰爭的坦克出現在閱兵場上的時候,現場的每一個人、電視機前的每一個觀衆都聯想到了幾個月前的那兩場激烈戰爭,聯想到了衝鋒陷陣、爲國捐軀的戰士。

坦克方隊後面是步兵戰車方隊、空降戰車方隊、輪式突擊炮方隊、輪式步兵戰車方隊、輪式突擊車輛方隊、自行榴彈炮方隊、自行火箭炮方隊、自行高射炮方隊,與坦克方隊一樣,其他作戰車輛都來自作戰部隊。

講解陸軍裝備時,電視臺主持人特別提到了自行高射炮在城市攻堅戰中的重大貢獻。

陸軍戰術裝備展示完畢之後,輪到海軍裝備登場。

與10年前的閱兵相比,海軍裝備中少了岸艦導彈方隊、多了海基戰區反彈道導彈方隊,其他的基本上沒有變化,依次登場的分別是陸戰隊兩棲坦克方隊、陸戰隊兩棲裝甲車方隊、陸戰隊兩棲突擊車輛方隊、反艦導彈方隊、防空導彈方隊、海基戰區反彈道導彈方隊、雷達方隊等。

跟在海軍後面的是空軍的地面車輛方隊。

行駛在最前面的是自行防空導彈系統方隊、然後依次是遠程防空導彈方隊、遠程防空雷達方隊、新興相控陣防空雷達方隊等。

相對而言,空軍需要在地面展出的武器裝備並不多。

最後登場的是包括戰略打擊力量在內的遠程打擊武器。

與10年前的閱兵相比,少了很多戰術彈道導彈,多了潛射戰略彈道導彈方隊。

以出場順序,依次是陸軍戰術彈道導彈方隊、陸軍中程彈道導彈方隊、陸軍遠程巡航導彈方隊,海軍遠程巡航導彈方隊、海軍潛射戰略彈道導彈方隊、空軍戰術彈道導彈方隊、空軍遠程巡航導彈方隊與空軍戰略彈道導彈方隊。

最受關注的,無疑是海軍潛射戰略彈道導彈方隊與空軍戰略彈道導彈方隊。

按照電視臺主持人的解說,海軍展出的是jl-3b型潛射戰略彈道導彈,空軍展出的則是df-42c型戰略彈道導彈。兩種導彈是共和國國家安全的基石、是最有威懾的戰略武器、是打擊外敵的殺手鐗。

細心的人發現,展出的兩種戰略打擊武器的數量比10年前增加了1倍以上!

雖然閱兵只是展示軍事實力,炫耀武裝力量的機會,展出的數量並不代表實際裝備的數量,但是共和國有意展出了更多的戰略武器,表明共和國更加重視戰略武器在國防安全戰略中的重要性,預示世界局勢並不太平。

西方媒體據此認爲,共和國在國慶閱兵上展示大量戰略武器,表明共和國的戰略武器不再是擺設,不僅僅是威懾手段,而是隨時可以用於戰爭的“作戰武器”。

地面閱兵結束,空中閱兵登場。

飛在最前面的不是作戰飛機,而是空降部隊的大型運輸機。第二批從天安門上空飛過的同樣是隸屬於空降部隊的戰術運輸機,然後纔是大型預警機、加油機、轟炸機、戰鬥機等作戰飛機。

與10年前的閱兵相比,此次空中閱兵多出了幾種新式飛機。

最引人關注的有兩種大型飛機,一是以大型運輸機爲基礎、腹部安裝了外形像獨木舟的雷達整流罩的戰場監視飛機、也被稱爲空中指揮機,二是以戰術運輸機爲基礎、全身佈滿了天線的電子戰飛機。

這2種戰機都參加了年初的作戰行動,表現非常優秀。

細心的觀衆還發現,伴隨電子戰飛機通過天安門上空的2架戰鬥機不是一般的戰鬥機,而是在j-11b基礎上改進而來的dj-11b防空壓制戰鬥機。要想分辨兩種戰機,不能從外形上找差別,只能從攜帶的武器彈藥上找區別。j-11b掛的是空對空導彈,dj-11b掛的則是反輻射導彈與空對地導彈。

當全部換裝j-10b的“八一飛行表演隊”從空中飛過的時候,閱兵正式結束。

很不平常的閱兵活動,按照共和國電視臺的說法,參加閱兵儀式的部隊中,80%以上的官兵與裝備參加過戰爭,所有受閱部隊都是作戰部隊,沒有專門爲閱兵做準備,基本上都是在閱兵開始的前一天從駐地趕到首都,接受國家與人民的檢閱。

果真如此,受閱部隊在閱兵場上的表現足以證明10年來共和國軍隊的變遷。

只有接受過戰火考驗的軍隊,纔是真正具有戰鬥力的軍隊!

序十四鷹擊長空第66章 戰爭決議第45章 驚天陰謀第48章 說服工作第47章 範本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章 出發第28章 硝煙升起第31章 暗算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81章 早死晚死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24章 領跑者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83章 造勢第3章 秘密同盟第59章 積極應對第92章 私下媾和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88章 虎將虎軍第47章 多方因素第82章 調整第40章 窗戶紙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78章 包袱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章 定策第2章 臭味相投第75章 內外並重第9章 空降兵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3章 煙霧彈第38章 第一槍第6章 前程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0章 掉包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146章 墊腳石第77章 三方角逐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30章 影子戰士第112章 行刑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54章 中堅力量第67章 關鍵時刻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1章 拉人入夥第2章 野心家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17章 大戰在即第32章 差距第74章 開盤第1章 科學怪人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63章 轉變思想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25章 追趕者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36章 牽制力量第7章 動員機制第4章 你情我願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70章 窩裡鬥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5章 新興時代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61章 未來陸軍第37章 登陸第27章 權宜之計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76章 變味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36章 割裂第73章 大兵團會戰
序十四鷹擊長空第66章 戰爭決議第45章 驚天陰謀第48章 說服工作第47章 範本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114章 最後叮囑第58章 全面爆發第1章 出發第28章 硝煙升起第31章 暗算第36章 無聲的決戰第81章 早死晚死第35章 尷尬的霸權第124章 領跑者第111章 一擊即潰第80章 輕重緩急第16章 關鍵決策第107章 大膽設想第83章 造勢第3章 秘密同盟第59章 積極應對第92章 私下媾和第94章 大清洗的徵兆第66章 內在動力第123章 進軍古巴第88章 虎將虎軍第47章 多方因素第82章 調整第40章 窗戶紙第95章 眼高手低第24章 總理的意志第116章 大國舞臺第52章 虛驚一場第114章 突然襲擊第178章 包袱第39章 主權宣言第11章 定策第2章 臭味相投第75章 內外並重第9章 空降兵第98章 野心家的結局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47章 明哲保身第13章 煙霧彈第38章 第一槍第6章 前程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40章 掉包第45章 國家安全戰略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32章 決戰態勢第146章 墊腳石第77章 三方角逐第42章 秘密部隊第14章 民族的精髓第113章 放開手腳第30章 影子戰士第112章 行刑第10章 自由與麪包第135章 絕不能失敗第54章 中堅力量第67章 關鍵時刻第31章 真情流露第105章 西非戰火第11章 拉人入夥第2章 野心家第67章 不得不做第121章 長遠謀劃第17章 大戰在即第32章 差距第74章 開盤第1章 科學怪人第13章 同志加兄弟第63章 轉變思想第25章 國家戰略計劃第140章 猛虎下山第85章 靈活戰術第125章 追趕者第57章 挑戰與機遇第36章 牽制力量第7章 動員機制第4章 你情我願第108章 江河日下第70章 窩裡鬥第120章 初嘗甜頭第15章 新興時代第21章 動盪的根源第102章 大踏步前進第121章 天軍登場第61章 未來陸軍第37章 登陸第27章 權宜之計第66章 來龍去脈第118章 低空力量第76章 變味第110章 叛逃風波第103章 歷史性時刻第136章 割裂第73章 大兵團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