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碧空逞雄

“虎鯨”號攻擊核潛艇發出捷報時,林嘯雷正忙得不可開交。

預測出打響戰鬥的時間,林嘯雷對兵力部署做了調整。重點不是特混艦隊,而是部署在巴基斯坦南部空軍基地的海軍航空兵。

爲了支援特混艦隊,海軍航空兵不但在二十四小時內增派了兩個戰鬥機中隊,還派來了三架“空警2000”型預警機和八架大型加油機。到七月十五日下午,林嘯雷能夠調動的戰鬥機中隊達到了六個,總共七十二架J-10。

從下午四點開始,三架“空警2000”輪換到特混艦隊東面執行警戒巡邏任務。

六個J-10中隊分成三個批次,時刻都有兩個中隊在特混艦隊附近巡邏,另外兩個中隊在往返飛行途中,最後兩個中隊則在地面待命。

夜間九點四十分,“空警2000”發現了六百四十千米外,還在肯帕德灣上空的印度機羣。

戰鬥警報立即拉響,兩個J-10中隊迅速做好了迎戰準備。

不到兩分鐘,“空警2000”判斷出印度機羣正在向西飛行,規模在四十架以上,且全部都是“光輝”戰鬥機。

笨重的“空警2000”一面向西撤退,一面召喚J-10機羣。

“成都”號與姊妹艦“重慶”號防空驅逐艦也在此時發揮了作用,協助預警機引導J-10機羣。林嘯雷沒有干預空戰的指揮工作,“空警2000”最多能夠引導四十八架戰鬥機迎敵,此時空中只有二十四架J-10。林嘯雷也沒有大意輕敵,確定殺來的是“光輝”機羣后,他立即向駐紮在烏特爾空軍基地的J-10中隊下達了緊急起飛命令,要求該中隊務必在十點三十分之前到達艦隊上空。

指揮該中隊的正是來自海航試驗部隊的朱榮輝少校與楊晉傑上尉。

夜間九點四十七分,兩人駕駛的J-10B首先脫離跑道,另外十一架J-10A也在三分鐘之內離開了機場。

“明白,務必在四十分鐘內趕到!”楊晉傑切換了通信頻道,對前面的搭檔說道,“阿輝,我們得超音速飛行,不然來不及趕到戰場。”

“加油機什麼時候到達?”

“返航的時候爲我們提供支援。”楊晉傑一邊說着,一邊向其他戰機下達指令,“先別管那麼多,打完空戰再考慮返航的事情。”

“沒問題,聯繫各機,準備超音速巡航!”

J-10B首先打開了加力燃燒室,WS-10型“太行”發動機的推力迅速提高到一萬三千五百千牛。十五秒之後,戰機突破了音障。實際上,J-10並不具備真正的超音速巡航能力。突破音障後,朱榮輝收回了油門,關閉了發動機的加力燃燒室。依靠慣性與優良的氣動外形,J-10B能以軍用推力保持較高的速度。速度降下來後,再打加力燃燒室,提高速度。如果一直打開加力燃燒室,J-10B攜帶的燃料將在十五分鐘之內用盡。

此時,南面的空戰已經打響了。

在“空警2000”的引導下,一個J-10中隊迅速向***擊,迫使肯帕德灣上空的A-10I停下了前進的步伐,轉向飛回了部署在孟買北部的遠程防空導彈的掩護範圍之內,無法繼續爲“光輝”機羣提供支援。

開戰當天就損失了一架A-50I,讓印度空軍不敢拿寶貴的預警機冒險。

另外一個J-10中隊在特混艦隊東面擺好了陣容,準備迎戰繼續逼近的“光輝”機羣。

夜間十點過七分,距離“光輝”機羣九十千米時,十二架J-10發射了四十八枚由衝壓發動機推動、最大動力射程超過一百二十千米、全程飛行速度達到四馬赫的“霹靂-14”中程攔截導彈。

機羣繼續前進,十二架J-10都沒有啓動火控雷達。

依靠“空警2000”提供的目標信息,J-10以中繼指令制導的方式控制“霹靂-14”導彈飛向目標。導彈距離“光輝”機羣三十千米的時候,才需要J-10啓動火控雷達,照射攻擊對象,讓導彈獲取目標信息。

此時,“光輝”戰鬥機也發現了J-10機羣,卻無法立即開火。

印度空軍爲“光輝”戰鬥機配備的是從以色列引進的、射程只有六十千米的“德比”中程空對空導彈。

“光輝”機羣與J-10機羣的相對速度是一點八馬赫,與“霹靂-14”導彈的相對速度是四點九馬赫。當J-10啓動火控雷達、“霹靂-14”在距離“光輝”機羣二十千米處進入自主攻擊階段的時候,“光輝”機羣距離J-10機羣還有六十四千米。除非“光輝”戰鬥機的飛行員都是“拼命三郎”,不然就得放棄攻擊J-10機羣的打算,規避迎面射來的“霹靂-14”中程空對空導彈。

結果可想而知,“光輝”在J-10面前不但沒有優勢可言,連還手的力氣都沒有。

夜間十點過八分,“空警2000”的雷達屏幕上只剩下了二十三個目標。第一輪空中攔截,十二名共和國海軍航空兵的飛行員分享了二十一個戰果。

除惡務盡,J-10機羣並沒有放棄進攻。

趁着“光輝”機羣規避“霹靂-14”導彈,十二架J-10戰鬥機在距離“光輝”機羣大約五十千米處再次發射了二十四枚“霹靂-14”導彈。

“光輝”戰鬥機的最大速度僅有一點六馬赫,“霹靂-14”導彈的最大速度爲四馬赫。

即便是尾追攻擊,只要距離在七十二千米之內,“光輝”戰鬥機都逃不出“霹靂-14”導彈的攻擊範圍。

最終,只有六架“光輝”避開了第二輪導彈攻擊。

利用“光輝”機羣規避第二輪導彈攻擊的機會,J-10機羣將交戰距離縮短到了二十千米以內,空戰進入了格鬥階段。

別說以一打二,就算以二打一,嚇破了膽的印度飛行員也不敢迎戰。

六架“光輝”戰鬥機全都趕在J-10發射“霹靂-13”格鬥導彈之前加速逃跑了。

“光輝”輸得很徹底,也戳破了印度的謊言。當初,印度宣稱“光輝”的性能超過了J-10,是亞洲最先進的輕型戰鬥機。四十四架“光輝”與十二架J-10交手,不但沒有取得一個戰果,還被擊落了三十八架。事實勝於雄辯,戰鬥結果足以說明誰優誰劣。

此時,之前負責“驅逐”A-50I的那個J-10中隊在“空警2000”的引導下,向跟在“光輝”機羣后面的攻擊機羣發射了攔截導彈。

雖然“空警2000”判斷出那是三十六架Mig-27戰機,而不是威脅最大的Su-30MKI,但是Mig-27也能使用了反艦導彈,絕不能讓其突破防空網,攻擊特混艦隊。

七十二枚“霹靂-14”對付三十六架Mig-27,簡直是綽綽有餘。

Mig-27是在Mig-23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變後掠翼攻擊機,基本上不具備空戰能力,機動性非常糟糕。在攜帶了大量彈藥的情況下,更難避開導彈。

一輪攻擊下來,僅僅只有四架及時拋掉了彈藥的Mig-27避開了導彈。

夜間十點二十一分,兩個J-10中隊完成了兩輪攔截任務。

戰鬥並沒有結束,“空警2000”在二十三分的時候發現了從超低空逼近艦隊的第三個印度機羣。二十五分,雷達辨別出了那是十二架Su-30MKI。

真正的強敵登場了,Su-30MKI只有在執行攻擊任務時纔會超低空飛行。

毋庸置疑,十二架Su-30MKI戰機肯定攜帶了數十枚反艦導彈。

因爲“空警2000”對超低空目標的探測距離僅有三百五十千米,所以發出警報時,Su-30MKI機羣距離特混艦隊已經不到三百五十千米了。

Su-30MKI能夠攜帶射程達到三百五十千米的“布拉莫斯”反艦導彈。

即便攜帶的是射程僅有二百二十千米的“俱樂部”反艦導彈,僅剩下了格鬥導彈、距離Su-30MKI機羣超過兩百千米的兩個J-10中隊也來不及將其攔截下來。

也就在這個時候,朱榮輝與楊晉傑率領的第三個J-10中隊到達戰場。

夜間十點二十七分,距離Su-30MKI機羣還有一百一十千米的時候,十二架J-10發射了攜帶的七十二枚“霹靂-14”中程攔截導彈,平均六枚導彈攻擊一架敵機!

六十秒後,Su-30MKI機羣開始爬高,準備發射導彈。

只需要三十秒,十二架Su-30MKI就能用火控雷達鎖定特混艦隊的十二艘戰艦,爲攜帶的反艦導彈裝定目標數據,並且發射導彈。

只是,印度機羣永遠都不可能獲得這個機會。

二十六秒後,七十二枚“霹靂-14”導彈如同火流星般的劃破了夜空,籠罩住了Su-30MKI機羣。十二架Su-30MKI戰機無一逃脫,二十四名印度飛行員甚至來不及彈射逃生,全都隨同被導彈炸成碎片的戰機墜入了大海。

僅僅相差四秒鐘,決定生死與勝負的四秒鐘!

“所有敵機都被擊落……所有敵機都被擊落……”空中指揮員太激動了,連聲音都在顫抖。

見到最後一批印度攻擊機的信號從戰術屏幕上消失,林嘯雷也鬆了口氣。

“瞭望臺呼叫鋼鐵堡壘……瞭望臺呼叫鋼鐵堡壘……”

“鋼鐵堡壘收到!”通信參謀也很激動。“瞭望臺”是預警機的代號,“鋼鐵堡壘”是特混艦隊的代號。

“敵襲已被粉碎,鷹羣三十分鐘後到達。”

“明白,鷹羣三十分鐘後到達。”“鷹羣”是防空戰鬥機中隊的代號。

“海雕已在路上,五分鐘後到達,注意引導與協調。”

“明白,海雕五分鐘後到達,準備引導與協調。”

林嘯雷朝通信參謀看了一眼,目光又回到了戰術屏幕上。

戰鬥沒有結束,屬於特混艦隊的戰鬥纔剛剛開始。

“海雕”是協助特混艦隊攻擊印度西部艦隊的海軍航空兵遠程攻擊機中隊的代號。

戰術屏幕上清楚的顯示着從北面飛來的攻擊機機羣,還有位於東南大約三百千米外的印度西部艦隊。

****

十月一日上架,預求十月月票,懇求推薦收藏!

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69章 權益第15章 關鍵因素第74章 軍控協議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41章 一鍋端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5章 地面戰鬥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65章 擴大化第13章 暗中支持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21章 易筋伐髓第22章 我行我素第72章 金融戰第23章 一反常態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76章 攻堅戰第95章 死局第33章 雄辯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10章 殺機第109章 打招呼第72章 代理人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2章 野心家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章 關鍵事件第126章 進攻號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9章 干將出馬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章 倫敦條約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46章 說客第68章 動員第29節 虎口奪食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60章 皇家空軍第36章 將帥離心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63章 失控第59章 左右開弓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85章 爭奪第一第46章 好印象第2章 政治鬥爭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27章 戰爭決心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9章 繳械投降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63章 一錘定音序九死裡逃生第81章 變局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32章 信號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34章 全面爆發第36章 致命決策第31章 時過境遷第73章 大權在握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42章 秘密部隊第55章 心照不宣第63章 得意忘形第30章 半小時第4章 熱點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3章 集團化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54章 大時代第20章 圍殲第105章 佔領區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51章 步步逼近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7章 動員機制第30章 取捨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66章 最後的努力
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69章 權益第15章 關鍵因素第74章 軍控協議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06章 海上平臺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19章 爽快的海軍司令第97章 石激起千層浪第41章 一鍋端第23章 安全事務合作條約第75章 地面戰鬥第122章 激戰將至第144章 技術革命第165章 擴大化第13章 暗中支持第57章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21章 易筋伐髓第22章 我行我素第72章 金融戰第23章 一反常態第115章 花小錢辦大事第76章 攻堅戰第95章 死局第33章 雄辯第87章 砍瓜切菜第110章 殺機第109章 打招呼第72章 代理人第1章 頭腦與靈魂第2章 野心家第135章 持久消耗戰第1章 關鍵事件第126章 進攻號第91章 好馬無好鞍第25章 欲擒故縱第19章 干將出馬第33章 揮灑自如第4章 倫敦條約第101章 戰略警戒第83章 民族主義浪潮第46章 說客第68章 動員第29節 虎口奪食第107章 潛在危險第60章 皇家空軍第36章 將帥離心第3章 利益集團的陰影第141章 積重難返第63章 失控第59章 左右開弓第18章 失控的戰艦第32章 臨時搭檔第10章 女兒的支持第85章 爭奪第一第46章 好印象第2章 政治鬥爭第23章 危機四伏第122章 一發不可收拾第65章 隨機應變第112章 熱點話題第17章 高潮迭起第150章 圍點打援第27章 戰爭決心第7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99章 繳械投降第28章 刺客的較量第63章 一錘定音序九死裡逃生第81章 變局第155章 先決條件第32章 信號第4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88章 民族種子計劃第34章 全面爆發第36章 致命決策第31章 時過境遷第73章 大權在握第65章 歷史的轉折點第117章 敲山震虎第103章 衆口難調第42章 秘密部隊第55章 心照不宣第63章 得意忘形第30章 半小時第4章 熱點第14章 婆羅門貴族第3章 集團化第23章 中國問題專家第154章 大時代第20章 圍殲第105章 佔領區第189章 最後的鬥爭第51章 步步逼近第89章 最重要的戰果第79章 兩個基本點第7章 動員機制第30章 取捨第126章 一線希望第66章 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