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玲到翠居閣時,離着進屋還有幾步之遙突然卻步了。自從姑母閉門反思的這段時日,她顯少過來探望,上次過來,因着做了虧心事心裡恐慌,走到半路上又作罷,折轉方向回去了。只怕這事已然傳進了她耳裡,若是姑母問起,她得找個理由搪塞過去纔是,免得引她懷疑就不好了。
見自家姑娘忽然停了下來,秀翠忍不住湊身上前,疑惑的問道:“大小姐,都到了門口,你怎麼不進去呀?”
多嘴的丫頭。
姚玲翻着白眼,瞪了她一眼:“多事,我心裡有數,不用你來教。”真是沒眼力的東西,自己停下來,自有她的道理,還輪不到一個丫鬟在這裡對她指手畫腳的。
秀翠聽了,心裡不由得一沉,自己好心提醒,竟換來小姐的嫌棄,想想自己也是真不得當。早知就不多這個嘴了,可惜覆水難收,說出去的話,又如何能夠收得回來呢。她心想,就算是自己活該找一頓罵吧。
心中想好了對策之後,姚玲正要提步進去時,門輕輕被人給推開了。
定睛一看,站在門口的不是別人,正是那個生出二心來的蓉淳。
蓉淳是在屋裡聽到外面的說話聲,纔開的門。看到眼前主僕二人,那日姚玲向二夫人推薦奴婢人選的場景還歷歷在目,當下就來氣,姚玲想得真是周到,把自己的貼身丫鬟送到顧家,讓她在二夫人身邊伺候着,好爲自己打聽顧家的消息。她緩緩走過來,朝姚玲行了一禮。
“大小姐,您來了。”蓉淳面露笑意,語氣裡卻沒了往日的殷情。
秀翠咬着牙,氣道,果真是看人的,主子親自來了,蓉淳就立馬乖斂了下來,想想她當時對待自己的那副嘴臉,真是想想都覺得氣了,這是假惺惺的做給誰看,大小姐嗎?狗眼看人低。
來之前聽了秀翠的說辭之後,姚玲已對蓉淳心生不滿,便不想搭理這種人,考慮到她終究是姑母身邊的大丫鬟,許多事情,姑母多少還得指望這丫頭的。所以想動蓉淳的主意,暫時是不大可能。
對於蓉淳的問候,姚玲冷哼了一聲,看都不看她,就從她身邊走過,彷彿蓉淳于她來說,猶如空氣一般。
這種被人忽略在某個角落裡,今日,放在誰身上,心裡自然不會好受,姚家小姐無故對她這種冷漠的態度,還有那一雙眼神裡的厭惡,蓉淳手緊握成了拳頭,深深的吸了口氣,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即便心裡有氣,也不能在人前先失隨即看向秀翠那丫鬟。剛剛的那一幕,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一定跟秀翠脫不了關係。說不定就是她在姚小姐面前說了什麼她壞話,挑撥離間,這才使自己受了冷落。
想到此處,蓉淳惡狠狠的瞪着秀翠,對方卻不以爲然,一臉的得意之態。心想,還是大小姐厲害,直接給對方來了個下馬威,這口惡氣總算是出了。
看着主僕兩人一前一後進了屋後,蓉淳臉上的笑意漸漸地斂了去,瞬間化爲了冰冷的表情。
哼,一個都不入大少爺眼的女子,還一心巴望着想嫁進顧家,一而再再而三的過來,不是找二夫人請教對策,就是藉機會接近大少爺。要不是看在她是二夫人侄女的份上,蓉淳纔不會對她畢恭畢敬的呢。從前她費盡心思的想要討好這位姚家大小姐,想不到對方卻在背後拆她的牆角,既然別人不把她當回事,那麼她也不需要再對她事事恭維,畢竟她蓉淳也不是那麼好欺負的。
屋裡,姚氏十分用心的在做一件毛裘大衣,一針一線都縫製的很仔細。
姚玲看的一時愣了神,她心想這是個細活,姑母可很少親自動手做這些的,也正因爲如此,那一雙芊芊玉手故才保養的不錯。
姚玲回了回神,走了過去,聲音柔和的說道:“姑母怎麼還親自動手做這些,讓下人做就好了。”
姚氏聞聲便知道是她那個侄女來了,目光依舊落在手裡的大衣上,神色悠悠的說:“別的事倒是可以交給她們去做,唯獨這件事不可,話又說回來,你過來怎麼也不提前說一聲?”
姚玲下意識地去挽着姚氏的胳膊,眼睛一紅,說話間似帶着哭腔道:“這不好久沒見姑母了嘛,這些天甚是想念的很,就想過來看看您。”
姚氏將手裡的毛裘大衣小心的放在一邊,反握着姚玲的手,輕拍道:“還是你最有心,姑母沒白疼你一場。聽蓉淳說你前幾日上次也來了府上,怎麼又突然回去了?我還以爲你不想來看我呢?”
姚玲眉心一動,她心裡顧慮的事,姑母果然還是當着她的面親口問了出來。
這時蓉淳端着茶點從外面進來了,她邊向姚玲奉上茶點,邊說道:“可不是,因着上次姚小姐來了又突然無故離開,二夫人爲這事唸叨了好幾次,放眼顧家,有誰不知道二夫人是最疼姚小姐您的。”
蓉淳的話無疑是加深了姚氏的困惑,姚玲心知蓉淳此舉是故意這麼做的,事出必有因,當然是跟她當初推薦秀翠的事有很大的關係,好在她已經想好了如何接招。
姚玲解釋說:“姑母說的是哪裡的話,姚玲怎麼會不想來看您呢,我還想天天待在你身邊陪着您呢,不過姑母您也是知道,父親望女成鳳,特地請了師傅教我重學了大家閨秀的禮儀。上次來府上,本打算過來看看您的,誰知不慎偶感了風寒,後來一想,要是就這麼過去見你,萬一把病氣傳給姑母您,可怎麼辦,半路上猶豫了再三,才決定回去把病養好了再來看您。”
話音剛落定,秀翠一個機靈,立馬附和道:“二夫人您是知道的,小姐向來最怕吃苦的東西,爲了早些過來看您,苦口的良藥喝了不少。這不,病剛好轉了些,大小姐就帶着奴婢過來看您了。”
聽了這些,姚氏頗閃着淚光,拍着姚玲的手道:“你這孩子讓我說你說什麼好,現在看來,倒是想顯得下次再遇上這種事,先把病養好了再說,看姑母不急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