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新軍事革命(下)

“新軍事革命”是後來纔有的稱呼,這是對第一次全球大戰結束到第二次全球大戰爆發之間的二十多年中發生的巨大的軍事變革的一種籠統的稱呼。這一軍事變革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唐帝國的稱呼,而在其他國家是分成了三個方面的),即裝甲機械化,以及航空部隊在戰爭中所佔據的主導地位。

主要集中在陸軍的裝甲機械化不在討論的範圍之內。在世界上第一艘航母“蘭利”號(美利堅合衆國用排水量5500噸的海軍運煤船“木星”號改裝)服役之後,帝國海軍也開始研製自己的航母,並且在兩年後,就建造了第一艘試驗型航母“航空先驅者”號。這是一艘排水量不到8000噸的小型航母,主要以試驗爲目的。不過,隨後世界各個海軍列強都開始建造大型艦隊航母的時候,帝國海軍卻在十年中沒有建造一艘真正的艦隊航母。直到五年前,帝國海軍才批准建造了“皇帝”級快速艦隊航母。

相比而言,帝國發展航母的方式非常的獨特。幾乎所有的海軍強國在發展航母的時候都採取的是小步快跑的方式,通過建造數種帶有試驗性質的航母來逐步熟悉航母的建造以及使用方法。相反,唐帝國在建造了“航空先驅者”之後,十年內把幾乎所有的力量都花到了建造戰列艦上來,以替換老舊的主力艦,並且繼續維持“兩強原則”。結果,十年中,帝國海軍的工程師只能在圖紙上進行摸索,而且這都嚴重缺乏經費。如果不是五年前廖漢翔將軍“跳槽”來到了海軍,並且以其他所有列強都在大力發展航母爲由說服了薩季亭元帥的話,恐怕“皇帝”級航母的建造工作還會拖上幾年。

帝國海軍的保守思想,戰後裁減的掉的鉅額軍費,以及帝國海軍大量等待更換的老舊戰艦。這些,都讓帝國海軍失去了最初十年的寶貴時間。不過,帝國強大的造船工業,龐大的海軍工程師隊伍,以及強大的工業基礎,讓帝國海軍幾乎在一夜之間就從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變成了航母強國。“高祖”號下水的時候,就是世界上載機數量最多的航母,同時也被譽爲最先進的航母。當然,這只是表面上的。

談仁皓對航母是獨有情鐘的,在他第一次從內參資料上了解到了這種強大的海軍作戰武器的時候,就認定,航母必然是未來的海上霸主,是將稱霸海洋數百年的戰列艦淘汰出歷史長河的新戰艦。不過,在這場帝國海軍的革命中,有着與談仁皓,廖漢翔這些先驅者一樣的思想的人並不多,特別是在帝國海軍的高層,從薩季亭元帥,到其他幾支艦隊的司令官,參謀長,再到各大院校的校長,幾乎無一不是“大艦巨炮”主義的簇擁者,他們根本就不相信,蚊子能夠叮死大象,更不相信那些脆弱的飛機能夠對皮堅肉厚的戰列艦構成威脅。

可以說,帝國海軍已經在發展航母的道路上比三個最主要的對手(日本,美利堅合衆國以及大英帝國)落後了很多。以《松江條約》中的規定,帝國可以建造總共十萬噸的航母,而在三艘“皇帝”級航母(“航空先驅者”號已經在兩年前正式退役了)的總排水量不到六萬噸(標準排水量),也就是說,帝國還有很大的空間來建造新的航母。不過,帝國海軍到現在都沒有出臺新航母的建造計劃,反而正在爲替換一戰末期服役的三艘“重慶”級戰列艦而建造三艘“尊嚴”級戰列艦。

談仁皓與郝東覺都是狂熱的航空愛好者,而且兩人都是廖漢翔將軍的忠實追隨者,他們也都是“主動”要求到第五艦隊來的。結果,一談到現在帝國海軍的現狀,兩人都感到很氣憤,不過兩人的表現卻完全不一樣。

“不管怎麼說,如果現在是機會的話,那我們正在錯過這最後的機會!”郝東覺很激動,而且不知不覺的,他已經用上了領袖的口吻。“帝國海軍能夠獨霸海洋數百年,除了有強大的國力做支撐,數十代海軍官兵的努力奮鬥之外,我們幾乎從來沒有在任何一次軍事革命中被敵人拋下過。如果我們錯過了現在的機會,說不定,五年之後,就會有人爲此後悔了。”

談仁皓苦笑不語,他與郝東覺有一樣的感受,卻沒有郝東覺那麼激動。他們只是海軍中的少尉軍官,最低級的軍官,也許,十年,二十年之後,他們會成爲帝國海軍將領,不過在成爲將軍之前,評論海軍的發展,甚至是有意的暗示海軍高層的決策失誤,這絕對是個巨大的錯誤。

與激動的郝東覺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常薦新。他對航空作戰理論並不精通,而且也算得上是半個保守派的海軍軍官了。不過,在這段時間裡,他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也逐漸認同了航空作戰理論的先進之處,只不過,他並沒有兩個比他小了五歲的年輕人那麼激動,而是非常的穩重。

“仁皓,我們是不是應該搞個計劃出來,以日本艦隊爲假想敵,如果能夠把演習搞出點名堂來,說不定能夠受到薩季亭元帥的重視。”

談仁皓搖了搖頭,對很激動的郝東覺說道:“首先這不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演習怎麼搞,肯定是由海軍司令部說了算,我們只是執行任務的人。其次,就算要證明什麼,也不會找日本艦隊做靶子,我們不能把帝國海軍的實力暴露在最可能的敵人面前,是不是?”

郝東覺愣了一下,然後神色黯淡的坐了下來。

“我們還是先做好手上的事情吧!”常薦新出來結束了討論,“至少,我們應該準時的完成任務。”

“對,先做好我們自己手裡的事情!”談仁皓長出了口氣,心情也逐漸平靜了下來,“這段時間,我們不用那麼緊張了,先去收集一些資料,還是按照上次的分工,我們針對日本可能來訪的艦隊制訂幾套方案出來,沒問題吧?”

兩人都搖了搖頭,新的工作開始了。

第2節 不是復仇第5節 佔領軍第40節 誘敵出擊第15節 “獵鷹”逞威第39節 大敵來臨第34節 兵工廠第17節 棋逢對手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32節 壓倒性優勢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58節 垂死反抗第9節 埋伏第8節 敏感技術第5節 北上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58節 重點報復第8節 不是同情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41節 返航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56節 搶先攻擊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49節 攔截第8節 挑釁第55節 傳奇艇長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24節 緊急轉向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29節 退讓第33節 轉向迎敵第32節 最高目的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47節 徘徊第14節 兩手準備第42節 特別任務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7節 靈活搭配第39節 擴大勝利第56節 酣暢淋漓第47節 危機四伏第41節 競爭對手第10節 不可能中的可能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45節 逼敵決戰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36節 機動艦隊第11節 集中轟炸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57節 補給第58節 飛行員的抗爭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6節 報道第47節 將信將疑第40節 出敵不意第11節 滾滾鐵流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71節 電子眼第5節 戰略部隊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7節 致命神箭第14節 影子殺手第20節 繼續攻擊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47節 火速截擊第33節 鉅艦對陣第38節 理想人選第48節 多手準備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47節 搶位第3節 前沿島嶼第49節 兩頭爲難第19節 協同作戰第8節 帝國恩怨(上)第35節 雙重任務第68節 炸彈專家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49節 戰鬥警報第43節 明修棧道第32節 返回艦隊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23節 荊棘之路第49節 危機第22節 簡單任務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上)第23節 義無返顧第24節 兄弟聚會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38節 風捲殘雲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下)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12節 萬事俱備第48節 大海無蹤第50節 空中截擊第19節 乘勝前進
第2節 不是復仇第5節 佔領軍第40節 誘敵出擊第15節 “獵鷹”逞威第39節 大敵來臨第34節 兵工廠第17節 棋逢對手第27節 倒行逆施(下)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32節 壓倒性優勢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58節 垂死反抗第9節 埋伏第8節 敏感技術第5節 北上第48節 大膽的突襲第58節 重點報復第8節 不是同情第78節 等待中的折磨第41節 返航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56節 搶先攻擊第33節 無悔的反擊第49節 攔截第8節 挑釁第55節 傳奇艇長第65節 目標塞班島第24節 緊急轉向第35節 優秀的炮手第29節 退讓第33節 轉向迎敵第32節 最高目的第7節 嶄新的艦隊第28節 深淵的邊緣(上)第26節 戰場的轉折點第47節 徘徊第14節 兩手準備第42節 特別任務第41節 山本的判斷第7節 靈活搭配第39節 擴大勝利第56節 酣暢淋漓第47節 危機四伏第41節 競爭對手第10節 不可能中的可能第79節 趁你病要你命第45節 逼敵決戰第35節 燃燒的夜晚第36節 機動艦隊第11節 集中轟炸第53節 勝利的曙光第57節 補給第58節 飛行員的抗爭第31節 龍出大海(下)第18節 天使與惡魔第6節 報道第47節 將信將疑第40節 出敵不意第11節 滾滾鐵流第21節 爲了勝利的犧牲第71節 電子眼第5節 戰略部隊第60節 合理的安排第37節 致命神箭第14節 影子殺手第20節 繼續攻擊第18節 戰略走向(下)第47節 火速截擊第33節 鉅艦對陣第38節 理想人選第48節 多手準備第12節 無法完成的使命第47節 搶位第3節 前沿島嶼第49節 兩頭爲難第19節 協同作戰第8節 帝國恩怨(上)第35節 雙重任務第68節 炸彈專家第8節 海圖上的推演(上)第49節 戰鬥警報第43節 明修棧道第32節 返回艦隊第44節 戰役轉折點第23節 荊棘之路第49節 危機第22節 簡單任務第65節 最後的反擊第5節 作戰參謀部(上)第23節 義無返顧第24節 兄弟聚會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35節 民族主義(上)第38節 風捲殘雲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下)第10節 歐洲上空的鷹第12節 萬事俱備第48節 大海無蹤第50節 空中截擊第19節 乘勝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