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節 迷惑的戰局

談仁皓是在十二點十五分的時候收到秋耿波機羣發來的電報,而偵察機是在十一點十五分之後陸續返航的,最後一架擔任偵察任務的“魚鷹”在十一點四十五分降落在了飛行甲板上(執行第一輪偵察任務的偵察機,而後來向南面派出的偵察機已經接到了艦隊的召喚,此時正在返航,大概在十二點左右返回艦隊)在收到秋耿波發回來的戰報前,談仁皓沒有想到撤退,而在準備繼續發動進攻。他在十一點半下令,讓那些返航的偵察機立即掛上魚雷(有一批掛的是炸彈,進行水平轟炸)用最快的速度做好出擊準備。可按照當時的情況,這批轟炸機在十二點之前是無法起飛的。而在這個時候,第二批偵察機正在返航,艦隊裡的兩艘航母的飛行甲板使用率將達到極限,更不可能讓轟炸機起飛。

當兩艘航母接收了返航的偵察機,清理出飛行甲板的時候,已經是十二點十八分,此時談仁皓剛拿到了秋耿波機羣的戰報,在要不要派遣第三批轟炸機的問題上,他與郝東覺都猶豫了。

談仁皓只有兩個選擇,排,還是不排。在秋耿波的報告中,第17特混艦隊已經被擊潰,雖然兩艘航母沒有立即沉沒,可隨着楊勤凱機羣的到達,24枚炸彈對付兩艘已經遭到重創,看眼就要沉沒的航母,把握還是很大的。可問題是,這兩艘航母還沒有沉,而楊勤凱至少要到十二點半,甚至十二點四十分的時候纔會發回戰報,這中間二十分鐘左右的間隔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也許就將決定最後的結果。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等二十分鐘也許不是什麼問題,美國艦隊在二十分鐘之內跑不了多遠。最讓談仁皓擔心的是美國人的轟炸機。在秋耿波的戰報發回來之前四十分鐘,也就是護航戰鬥機奪取了第17特混艦隊制空權的時候,安士樂少校已經先發了一封電報回來。電報的主要內容有,確定是第17特混艦隊。艦隊裡有兩艘艦隊航母。另外,還包括了艦隊防空戰鬥機的數量(指揮官在安排後繼轟炸時確定護航戰鬥機數量的主要依據)是否發現敵轟炸機羣(指揮官安排艦隊防空,以及估算敵轟炸機羣到達時間的主要依據)問題也就出在這裡,在安士樂的電報中,根本就沒有提到第17特混艦隊上空有轟炸機,而且還着重說明,第17特混艦隊兩艘航母的飛行甲板上都沒有發現有轟炸機。也沒有發現有出動轟炸機的徵兆。

如果是其他的指揮官,肯定已經忽略了這一點,可談仁皓擔心的就是這一點。美國艦隊上空沒有轟炸機,航母上也沒有轟炸機。那麼,兩艘艦隊航母搭載的上百架轟炸機去哪了?想到在九點五十分之前擊落的那架美國偵察機,談仁皓就更加擔心了。其實,從排出轟炸機羣,接收完返航的偵察機,談仁皓就一直有種提心吊膽的感覺。如果美國轟炸機及時起飛的話,那麼美國轟炸機羣會在一個半小時之內到達。最多也就兩個小時。可到了十一點半的時候。在艦隊外圍巡邏的戰鬥機仍然沒有任何發現,而且艦隊裡六艘安裝有雷達的戰艦也沒有發現不明目標。十二點之前,談仁皓又一次詢問了情況。可仍然沒有半點美國轟炸機羣到來的跡象。

這下談仁皓都感到迷惑了,郝東覺,以及幾個明白過來的參謀也一樣。安士樂率領的戰鬥機羣在十一點十分左右到達,而此時美國的轟炸機如果已經出發地話,十二點的時候就應該到達距離第一特混艦隊五十海里之內,而這就已經進了艦隊的防空警戒範圍(戰艦上的雷達對3000米高度上的機羣的探測距離最少都有50海里)難道這批轟炸機全都走散了?而且,關島上的美軍岸基轟炸機難道也會按兵不動?如果這些轟炸機在接到消息後就起飛的話,在十一點半之前肯定殺到了。

這些疑問讓談仁皓在做出決定的時候更爲慎重,他在十一點四十五分(也就是第一批偵察機全部返航後)的時候還下了一道命令。讓一個半小隊地戰鬥機返回兩艘航母,加滿燃料,然後趕在第二批偵察機返航之前起飛。在航空勤務官兵的努力下,最終有24架“隼”補充了燃料,這批戰鬥機至少可以堅持巡邏兩個半小時(保留十五分鐘的戰鬥餘油,以及十五分鐘的返航餘油)可在要不要派遣全部由“魚鷹”組成的第三波轟炸機羣的時候,談仁皓仍然難以迅速的做出決定。

“轟炸機正在補充燃料,需要掛上魚雷嗎?”

郝東覺終於忍不住來詢問談仁皓了,而這時是十二點二十二分。

談仁皓夾着菸頭的左手在空中停留了幾秒鐘。他的目光落到了郝東覺地身上。遲疑也僅僅只是五分鐘的事情,在這五分鐘之內,談仁皓已經做出了決定。他微微點了點頭,然後恨吸了一口,把菸頭丟在了地板上,用力的踩了下去。

郝東覺的目光在談仁皓的臉上停留了兩秒鐘,這才猛的轉過身來,大聲說道:“轟炸機立即掛彈,做好出發準備。讓飛行員到航空作戰室集中,告訴章志濤,五分鐘後,我親自做戰前簡報!”

開始還在觀望着司令官與參謀長的那些參謀人員立即行動了起來,有的在大聲下達命令,有的則在迅速的整理着資料(主要是敵艦隊的資料,轟炸機飛行員必須要知道哪些戰艦還沒有沉沒,哪些戰艦值得轟炸)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

等到郝東覺走開之後,談仁皓才暗出了口氣。做出這個決定之前,他也非常的矛盾。如果此時撤退,第一特混艦隊將穩操勝券,但同時也可能失去全殲第17特混艦隊的最好機會。如果此時進攻,第一特混艦隊就要冒着被敵人打擊的危險,但同時也把握住了全殲第17特混艦隊的機會。魚與熊掌不能兼得,他必須要有所取捨。在敵轟炸機羣還沒有到達之前,談仁皓選擇了進攻。當他做出了這個決定之後就不再矛盾了,當進攻的機會就擺在面前,當殲滅第17特混艦隊的機會就在手邊的時候。他絕不會放棄,絕對會死死的抓住這次的機會!

當然,談仁皓想得更多一些。如果用第一特混艦隊來做交換的話,他仍然是勝利者。美國在損失了第17特混艦隊之後,那麼就只有兩艘航母還可以作戰,而且也就只有第16特混艦隊還可以作戰。唐帝國則擁有第二特混艦隊與第三特混艦隊兩支特混艦隊,還有三艘航母。到時候,美國海軍將無力反攻亞松森島。甚至連防守馬里亞納羣島的能力都沒有。唐帝國海軍則仍然掌握着制海權,仍然可以發動下一輪進攻!因此,就算做一比一的交換,優勢仍然在唐帝國海軍這一邊!

這時候,有太多的理由讓談仁皓選擇進攻了,他的個性(絕不半途而廢)戰役的需要,戰役所需要達到的戰略目地。這些,都讓他選擇了進攻,而不是在這個時候退卻。當然。他也認爲。既然美國轟炸機羣晚了一個小時都沒有到達,那爲什麼不能再晚一個小時?他只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而已,等到安士樂率領的護航戰鬥機羣返回。艦隊的防空力量就將得到加強,到時候有足夠的能力抵擋住美軍的轟炸了。

十二點三十二分,飛行員聽取簡報之後陸續登機(兩艘航母之間是通過廣播,由郝東覺做統一的戰前部署的)隨後掛上了魚雷的轟炸機被陸續運送到飛行甲板上。與楊勤凱率領的第二波轟炸機羣一樣,這次章志濤他們不會得到戰鬥機的掩護。實際上也不需要了,安士樂率領地“隼”式機羣已經幹掉了美國艦隊的戰鬥機,轟炸機可以暢通無阻的發動攻擊。

談仁皓走到了左側的舷窗旁,看着章志濤的座機被拖到彈射器上。這些轟炸機連續飛行了好幾個小時,勤務人員正能做最簡單的檢修。飛機的性能並不在巔峰狀態。可現在已經管不了這麼多了。接着,第一批兩架“魚鷹”離開了飛行甲板,然後第二批兩架“魚鷹”被拖了過來……

“司令官,楊勤凱機羣發來的電報。”

談仁皓一驚,立即接過了電報,他先看了一眼航海鍾,十二點三十八分,然後再拿起了電報。當他看完電報的時候,立即對等在旁邊的那名通信參謀說道:“立即停止起飛。取消第三波轟炸,還有,把參謀長叫來!”

此時,已經有八架“魚鷹”離開了“長江”號航母,甲板上還停放着十四架(有兩架因爲故障無法參加轟炸行動)“玄宗”號航母上也有六架“魚鷹”已經起飛了。飛行甲板上的勤務人員,飛行員都很吃驚,半途取消轟炸這肯定不是小事。勤務人員也沒有急着把轟炸機送回機庫,誰能肯定司令官不會再一次改變命令?

“發生什麼事了?”

郝東覺剛衝進司令艙就叫了起來。

“不需要第三波轟炸了。”

談仁皓把電報遞給了郝東覺,“楊勤凱剛發回來的,‘黃蜂’號已經被炸沉,‘列剋星敦’號捱了二十多枚炸彈與魚雷,也快要沉沒了。”

郝東覺有點不敢相信的看了談仁皓一眼,這才迅速地瀏覽了一遍電報內容。

“立即清空飛行甲板。”

談仁皓沒有多做解釋,“安士樂率領的護航戰鬥機大概十五分鐘後就將返回艦隊。讓勤務人員做好準備,必須要儘快讓這些戰鬥機重新起飛,加強艦隊防空。”

“美國轟炸機羣正在趕來?”

郝東覺一邊說着,一邊朝站在他左側的那名參謀軍官點了點頭,讓他立即去安排。

“司令官,需要讓起飛的‘魚鷹’降落嗎?”

談仁皓與郝東覺都朝那名參謀軍官看了一眼,他們兩人都把這事給忘記了。

“這還用問嗎?還不……”

“先讓他們別急着降落。”

談仁皓沒有等郝東覺把話說完,“讓他們在艦隊上空盤旋,等戰鬥機返航起飛之後,再讓他們降落。”

參謀軍官這才走開,他覺得自己有點多嘴。

“美國轟炸機羣肯定在路上,也許與我們錯過了,也許正在尋找我們。”

談仁皓把郝東覺拉到了一邊去,“現在,我們立即撤退,如果能夠全身而退的話,那麼我們就獲得了一次完美的勝利,在這個時候付出代價是不值得的!”

郝東覺笑了起來,幹掉了兩艘美國航母,這已經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勝利了,如果真能全身而退的話,那麼就不僅僅是巨大的勝利!

談仁皓看了眼航海鍾,已經十二點四十三分了,安士樂的機羣大概在十二點五十五分左右返回(護航戰鬥機的速度比轟炸機快得多)大概一點半左右,就會有六十八架戰鬥機(在護航作戰時,損失了四架“隼”式戰鬥機)執行艦隊防空任務,這批戰鬥機至少可以攔截上百架轟炸機(談仁皓已經對“隼”的性能有足夠的信心了)而不管是關島的美軍岸基轟炸機部隊,還是第17特混艦隊,能派出的轟炸機羣最多就達到這一規模。只要能夠當住美軍的第一波轟炸,那麼在天黑之前,美軍是不可能組織第二撥轟炸的。艦隊可以趁夜色掩護撤出危險海域。十多個小時,足夠艦隊駛出數百海里了!能不能獲得完美的勝利,那就要看在未來六個小時內的發展!

當航空勤務人員都在忙着把轟炸機送回機庫,爲接受返航的戰鬥機做準備;那些轟炸機上的飛行員都陸續返回航母內部的時候,尖利的防空警報聲突然響了起來。談仁皓與郝東覺都被嚇了一跳,接着兩人同時向那名負責艦隊防空警戒的參謀軍官看了過去……

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12節 牛脾氣第30節 輪番上陣第55節 全速出擊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29節 翻天倒海第34節 決定迎戰第20節 騎兵精神第10節 折中方案第10節 對等競爭第24節 關鍵情報第39節 最有價值的炸彈第45節 首當其衝第33節 爲家而戰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21節 新位置(下)第36節 主角登場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20節 兩敗俱傷第78節 恐怖的對手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37節 夜間登陸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82節 新判斷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10節 折中方案第42節 隼擊長空第10節 退避三舍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50節 老將雄心第4節 頭號艦隊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46節 錯位第30節 軍售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41節 掃除蛛網第20節 凱旋第40節 直中要害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7節 強心針第34節 換湯不換藥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32節 壓倒性優勢第62節 勇追窮寇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13節 刀鋒槍口第13節 連環套第25節 脫胎換骨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30節 兩難選擇第1節 噩耗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23節 緊急出發第42節 化學戰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20節 奇遇(下)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31節 軟肋第26節 “櫻花”亂舞第6節 獨力艦隊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2節 潛規則(上)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11節 滾滾鐵流第46節 力所不逮第53節 鞭長莫及第9節 機會第23節 誰的空當?第28節 風雲突變第34節 火力打擊第36節 戴罪立功第47節 排座次第3節 前程第21節 預備隊第48節 撲朔迷離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1節 殘破的艦隊第37節 炸彈搬運工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20節 玄機第14節 惡鬥第30節 迎頭痛擊第11節 軍費預算第6節 從被動到主動第22節 夜間轟炸第29節 退讓第34節 巔峰對決第57節 圓滿的戰果
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12節 牛脾氣第30節 輪番上陣第55節 全速出擊第24節 沸騰的夜晚第29節 翻天倒海第34節 決定迎戰第20節 騎兵精神第10節 折中方案第10節 對等競爭第24節 關鍵情報第39節 最有價值的炸彈第45節 首當其衝第33節 爲家而戰第79節 冷靜的指揮官第21節 新位置(下)第36節 主角登場第12節 美軍的荒唐行動第25節 揀來的主力第20節 兩敗俱傷第78節 恐怖的對手第77節 慘痛的勝利第37節 夜間登陸第75節 校長的賭注第82節 新判斷第18節 不可控因素第10節 折中方案第42節 隼擊長空第10節 退避三舍第29節 希望破滅(上)第50節 老將雄心第4節 頭號艦隊第14節 死神的慫恿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23節 危機重重(下)第46節 錯位第30節 軍售第2節 海軍需要奇蹟第41節 掃除蛛網第20節 凱旋第40節 直中要害第15節 可惡的老天爺第17節 未知的海洋(上)第7節 強心針第34節 換湯不換藥第33節 現代戰爭之父第32節 壓倒性優勢第62節 勇追窮寇第6節 重要的螺絲釘(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上)第55節 消失的遠征艦隊第13節 刀鋒槍口第13節 連環套第25節 脫胎換骨第45節 混亂的空戰第30節 兩難選擇第1節 噩耗第13節 死裡逃生(下)第23節 緊急出發第42節 化學戰第5節 戰略反擊(下)第20節 奇遇(下)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5節 對手的評價第46節 誘餌與獵人第43節 美國佬的膽色第15節 穩重的弗萊徹第31節 軟肋第26節 “櫻花”亂舞第6節 獨力艦隊第16節 接受考驗(上)第2節 潛規則(上)第52節 登陸硫黃島第11節 滾滾鐵流第46節 力所不逮第53節 鞭長莫及第9節 機會第23節 誰的空當?第28節 風雲突變第34節 火力打擊第36節 戴罪立功第47節 排座次第3節 前程第21節 預備隊第48節 撲朔迷離第9節 無線電中的戰火(下)第12節 校長的點撥第1節 殘破的艦隊第37節 炸彈搬運工第2節 家人的理解第20節 玄機第14節 惡鬥第30節 迎頭痛擊第11節 軍費預算第6節 從被動到主動第22節 夜間轟炸第29節 退讓第34節 巔峰對決第57節 圓滿的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