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校長的點撥

當天,談仁皓就將他們這段時間總結出來的對美分析報告遞交給了甘永興上將。甘永興另外組織了一批參謀軍官,並且親自領導這些參謀軍官,針對與美開戰之前帝國海軍需要做的準備,以及在戰爭爆發之後,帝國海軍可能要面對的困難做出詳細的分析,並且預先制訂了一系列的作戰計劃。這正是海軍參謀部的本質工作。

接下來數日,談仁皓一直將精力放在了收集德意志帝國海軍潛艇部隊的作戰行動上。當時,德意志帝國與唐帝國有情報共享協議,而且雙方都會及時的交換戰報。每兩天,就會有一份由外交部轉送的情報到達海軍司令部。談仁皓他們也只能利用這些德國海軍提供的消息來判斷大西洋上的局面。

可以說,德意志帝國海軍是潛艇戰的老祖宗了。在潛艇誕生之後,很多國家對這種新式戰艦都存在懷疑(唐帝國也不例外)一些傳統海軍強國還認爲潛艇是一種“卑鄙”的戰艦,是隻能在背後偷襲的戰艦,不配參加海上戰鬥。這些觀點都是極端錯誤的,戰爭無所不用其極,“卑鄙”這類字眼在戰爭的詞典裡是不存在的。

一戰前,德國除了花費大力氣組建公海艦隊以抗衡英國的大艦隊,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之外,還在潛艇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戰爆發之前,德國海軍就組建了一支擁有30多艘潛艇的部隊,而這也是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最強大的潛艇部隊。

一戰中,德國海軍做了很多努力,希望打破英國的海上封鎖(爲了獲取唐帝國的援助)並且完成對英國的海上封鎖(擊敗英國的最有效的辦法)德國公海艦隊做了很大的努力,可日德蘭海戰之後(德國人獲得了戰術上地勝利,可英國人卻牢牢的把握住了戰略上的優勢)公海艦隊已經無力前出北海。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從這個時候開始,潛艇成爲了德國海軍手裡最爲犀利的武器,而且德國海軍也開始全力發展潛艇。

從一戰爆發開始,德國海軍的潛艇就一直在執行封鎖英國海上生命線的作戰任務,到1298年(公元1916年)德國海軍的潛艇部隊一共擊沉了3500餘艘,總噸位達到了1200萬噸地英國商船,這幾乎是戰前英國擁有商船總噸位的五成!而到1300年。德國海軍的潛艇擊沉的敵國商船已經達到了2300萬噸,英國幾乎被全面癱瘓。如果

不是美國在這一年開始干預戰爭(英國用巴哈馬羣島的駐軍權從美國手裡換來了120艘老舊驅逐艦,並且獲得了美國提供的大量軍事援助)的話,英國會在01年戰敗,而整個一戰的結果也將截然不同了。

正是因爲德國潛艇在一戰期間的瘋狂表現,戰後的和談時,德英法三國達成了一項區域協定,德國在戰後只保留80艘潛艇的規模,而英國則答應在和平時期不派遣大艦隊進入北海中線德國一側活動,法國則保證在萊茵河西岸(二十公里範圍之內)不超過十萬。後來地《松江海軍軍備條約》中。也因爲英法美三國的極力主張。將對潛艇的限制寫進了條約裡面。當然,戰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嚴格地執行了條約,更不會有任何國家會放鬆軍備的發展。

大戰前夕。在《松江條約》失效前後,德國海軍加速擴充了海軍,這其中潛艇部隊就佔了大頭。Ⅶ型潛艇就是在這個時候上馬的,而且在建造了第一批兩艘之後,德國海軍就大批量訂購了78艘,隨即在戰前三個月的時候下了第二批訂單,總訂購的潛艇數量達到了160艘。戰爭爆發前夕,德國海軍已經擁有了59艘Ⅶ型潛艇(其他的幾十艘潛艇都因爲太小,航程太短,而無法執行遠洋破交作戰)戰爭的第一年。德國潛艇就刷新了一戰的紀錄,從21年8月中旬到22年8月初,德國潛艇在大西洋航線上一共擊沉敵國(包括中立國)商船786艘,總噸位650萬噸,而在一戰中,德國潛艇一年的最高紀錄爲620萬噸。而這一年中,德國損失了38艘潛艇,新增加潛艇149艘。換句話說,德國的潛艇在戰爭地第一年就讓英法損失了三成的商船。掐住了英法的脖子。

實際上,德國潛艇部隊在這一年的戰果主要集中在22年3月份之後。在明到8月初這四個多月的時間裡,德國潛艇就擊沉了498艘商船,總噸位達到了420萬噸。而讓德國潛艇“大放光彩”的原因是,從22年3月份開始,德國潛艇改變了戰術,由以往的單獨“狩獵”變爲集羣行動,往往集中數艘,甚至是數十艘潛艇襲擊有護航戰艦掩護的商船隊,這一戰術被形象的成爲“狼羣戰術”21年的潛艇戰並不殘酷,當時德國潛艇部隊的規模很小,能夠執行遠洋破交作戰任務的潛艇實際上就那麼40多艘(一部分Ⅶ型潛艇被分配給了訓練部隊)而且當時英國海軍控制着北海的出口(設德蘭羣島)德國潛艇在通過北海,進入北大西洋之前危險重重,損失極爲慘重,很多潛艇都還沒有前進到預定海域就被英國的反潛巡邏機與反潛艦艇發現,並且被擊沉了。

21年底,德國出兵攻佔了挪威,到22年初,挪威戰敗,德國潛艇部隊才獲得了夢寐以求的,面向大西洋的潛艇基地。德國搶在英國出兵之前佔領挪威的目的就是要讓潛艇自由進出北大西洋,讓潛艇去封鎖英國的海上航線!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海軍潛艇部隊的能量爆發了出來。到22年初的時候,德國海軍中可以執行作戰任務的Ⅶ型潛艇達到了89艘(另外還有12艘用於訓練)鄧尼茨(德國海軍潛艇“狼羣戰術”的創始人)也在這一年當上了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官,隨即下達了新的作戰命令。

“狼羣戰術”實際上並不複雜。德國海軍首先給潛艇設定巡邏海域,而這一海域一般都是商船隊的必經之路。在每一片海域內一般有數艘到十多艘潛艇。如果

有潛艇發現了商船隊,就將立即用無線電召喚其他的潛艇(一般情況下,潛艇的電報是首先發給德國海軍潛艇司令部的,然後由德國海軍潛艇司令部將電報轉發給附近海域地其他潛艇,當時潛艇之間沒有有效的通信手段)然後在一塊預設的海域等着船隊到達。而一般情況下,都會由那艘首先發現商船隊的潛艇負責跟蹤,並且不斷報告商船隊的位置,航行,速度。而襲擊一般在夜間展開(選擇襲擊海域時就必須考慮到這一點)襲擊時,一般會有兩到三艘潛艇負責引開護航的驅逐艦(這些潛艇幾乎都是去送死的,但是能夠活着回來的也不少,一般由最優秀地潛艇艇長指揮的潛艇擔當這一任務)在護航驅逐艦的陣型被打亂之後,其他潛艇再蜂擁而上,用魚雷與火炮迅速解決戰鬥,在天亮之前撤出。如果

襲擊還沒有獲得完全成功的話,就會在第二天晚上再次組織襲擊,或者是呼叫其他的“狼羣”在船隊的下一段航向上再次組織襲擊。

這一戰術非常有效,比以往的單獨“狩獵”的效率高出很多。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潛艇成爲了北大西洋上的“海狼”成爲了英法商船隊的殺手。成爲了掐住英國生命線地那隻大手。

可以說。唐帝國的潛艇部隊是師從德國潛艇部隊的。在對日封鎖作戰中,唐帝國的潛艇部隊吸取了德國潛艇部隊地經驗。在北太平洋戰場上,唐帝國的“海狼”也正是在採取了“狼羣戰術”之後(22年5月份開始)日本獲得的援助大幅度減少,日本才露出了疲軟的一面。如果

沒有這些潛艇,恐怕唐帝國要想打倒日本,至少得等到23年年底。

德國潛艇(唐帝國潛艇)的瘋狂襲擊最終改變了美國在戰爭中的立場。22年上半年,德國潛艇就在襲擊中擊沉了八艘懸掛美國國旗的船隻(這些船隻都是在美國註冊的)同期,唐帝國的潛艇也擊沉了五艘美國商船。按照《國際海事法》襲擊這些船隻就是在襲擊美國。結果,在22年7月,美國就差點因此參戰。

22年7月底。唐德美三方就大西洋與太平洋潛艇作戰的問題開始談判。此時,美國沒有能力參戰(美國國會不會因爲商船遭到襲擊而貿然參戰,不然在一戰中,美國就已經參戰了)唐帝國與德意志帝國也不想在這個時候惹上新的麻煩(唐帝國正在全力以赴的幹掉日本,而德意志帝國在頂住了英法聯軍的進攻之後,還要擋住南面的意大利,迎戰東面的俄羅斯帝國)7月,談判差點破裂(22年時。美國最有可能在這個時候參戰)結果雙方都做出了讓步,談判最終在9月結束。唐帝國與德國都做出保證,不派遣潛艇進入美國一側的航線襲擊商船,而美國也保證不向戰區一側派遣護航戰艦,所有向交戰國運送物資的船隻都不得懸掛美國國旗,以避免擦槍走火。

這個協議對雙方都有利,而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德國潛艇一直在大西洋中線(以英國格倫尼治爲零度,西經32度)以東海域活動,而這條看不見的界線也成爲了英法商船隊的生死線。美國海軍派遣地護航戰艦隻負責將商船隊送到這裡,然後由英法的護航戰艦接手。而在這條線以東,德國潛艇可以肆無忌憚的襲擊任何一艘艦船。

到美國國會通過《租借法案》(23年中)之前,英法損失了超過一半的商船,雖然當時英法國內的造船廠已經開足了馬力在生產新的運輸船(甚至爲此取消了很多戰艦的建造計劃)以補充損失的商船,可補充的速度仍然遠遠跟不上損失的速度。到23年6月的時候,英法雖然很快從美國拿到了大量的商船(大部分都是老舊的船隻,有的還是在一戰之前建造的)但是英法兩國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

美國在這個時候通過《租借法案》來幫助英法度過難關,實際上就給了德國與唐帝國一個向美國宣戰的理由。結果,唐帝國忍了下來,德國也不可能單獨向美國宣戰。《租借法案》對唐帝國的影響並不大,因爲唐帝國的海軍已經在這個時候扳回了局面,正在完成對日本的封鎖,唐帝國有足夠的力量困死日本,讓美國的船隻一艘都無法到達日本。相反,德國海軍的公海艦隊仍然沒有能力挑戰英法海軍,封鎖英法就只能依靠潛艇,而潛艇又只能對付商船,美國的《租借法案》實際上就是幫助英法獲得維持其生命線的商船,讓英法可以繼續戰鬥下去,同時也讓德國失去希望。

“實際上,我們已經阻止了德國一次。”

談仁皓的領悟能力是超強的,從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信息中他已經摸到了門道。“德國忍了好幾個月,現在我們已經基本上解決掉了日本問題,重點也正在向西轉移,德國纔再次展開無限制潛艇戰,大概德國也忍夠了吧!”

“你的意思是,我們不可能阻止德國停止無限制潛艇戰?”

郝東覺就沒有這麼快看清事情的本來面目了。

談仁皓微微點了點頭。“德皇肯定憋了很久,而且德國肯定錯誤的判斷了我們的實力。現在他們展開無限制潛艇戰的目的就是要逼死英法,爭取先幹掉法國,把英國人趕回島上去。可問題的關鍵並不在大西洋上,而是在我們這邊!”

兩人都沉默了下來,唐帝國與美國纔是這場戰爭中的兩大主角,而德國的行爲必然打破平衡,到時候,究竟鹿死誰手還不確定呢!

第十二節校長的點撥

在弄明白了德國爲什麼要急於展開無限制潛艇戰的同時,談仁皓也搞懂了另外一個問題。現在帝國在戰爭重點上的搖擺不定實際上仍然是陸海兩軍爭執的結果。

在戰爭初期,海軍是戰場上的主角,從戰爭爆發到戰略反擊,再到對日轟炸,這些重任都是由海軍承擔的,而且在戰爭的頭兩年中,海軍獲得的軍費佔到了帝國總軍費的六成以上,連重型轟炸機都是優先裝備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而不是陸軍航空兵。在整個西太平洋戰場上,陸軍也有巨大的投入,可陸軍只是個配角,還是一個表現得不那麼好的配角。顯然,這一局面對陸軍極爲不利。如果

由海軍來主導這場戰爭的話,那麼陸軍不但要充當配角,而且其地位肯定會一落千丈,將永遠無法超越海軍,甚至連與海軍平起平坐的機會都沒有。

陸軍爲了挽回局面,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強在西北戰場上的投入。嚴定宇元帥也正是這麼做的。在朝鮮戰場上的戰鬥結束之後,陸軍提出登陸日本的計劃被否決,隨即嚴定宇就提出在西北戰場上發動戰略進攻。薛希嶽首相重新執政之後,這一計劃立即被批准,而且內閣在確定24年軍費的時候,陸軍獲得的軍費超過了海軍,其中增加的大筆軍費就是用在了西北戰場上。

顯然,陸軍已經成爲了主角,而海軍的任務就是保護好向西航行的商船隊,加強在南大西洋上的存在(這個很快就將被證實,海軍新服役的戰艦有八成被分配到了南大西洋戰區)同時在太平洋上做好戰鬥準備。

這一變化是任何一名海軍官兵都不願意看到的。在戰爭的頭兩年裡,海軍的表現比陸軍好得多,可無法改變的是,海軍的戰艦不可能到西北戰場上去發揮作用,這與陸軍地坦克無法在西太平洋上衝鋒陷陣一樣。

談仁皓認識到這一點並不晚。也就在十月初,當甘永興拿出了一整套的預訂作戰計劃的時候,聶人鳳離開了海軍司令部,返回京城,與帝國首相,陸軍元帥共同確定帝國的下一步戰略計劃。這次,聶人鳳沒有一個人去,他將甘永興留了下來。讓參謀長繼續負責海軍的繁雜事務,同時帶上了談仁皓,讓這個在海軍司令部有點閒得沒事幹,天天看報紙(報紙是獲取情報的另外一條來源)的少將跟他一起去了京城。

“聽參謀長說,你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德國那邊的情況?”

飛機微微地顛簸了一下,談仁皓抓緊了旁邊的扶手。

“你能夠想通一些問題,這是好事。”

聶人鳳裝着沒有注意到談仁皓那緊張的樣子,“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這就如同當年我將你招回來一樣。我並不相信命運,可我們也無法完全掌握自己的命運。戰爭打到了現在這一步。我們已經創造了太多的奇蹟。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的機會,是不是?”

談仁皓微微的點了點頭,然後鬆開了汗溼的手。“校長。我們不是在創造奇蹟。美國與日本不一樣。如果

我們無法在戰爭初期就掌握主動權的話,那我們很有可能……”

“別輕言失敗,就算是在最危難地情況下,帝國軍人都不會輕言失敗地,這也是帝國能夠戰勝敵人的關鍵所在,而且,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那一步,是不是?”

聶人鳳笑了起來,“這也正是你們存在的意義。說實話,當初我將你帶回海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我們能夠走到這一步,至少我沒有想到,在今年就獲得了西太平洋上的主動權,將日本打趴下了。”

“其實這都是校長的支持,還有衆多帝國海軍將士的浴血奮戰換來的,換了別的人,也會是一個結果!”

談仁皓謙虛的笑了起來,在聶人鳳身邊。他總能找到自信。

“少將,我可不這麼認爲。就在4年前,你還是少尉軍官呢,誰能想到,你現在就是帝國海軍少將了?”

聶人鳳遞了盒香菸給談仁皓,示意談仁皓不用拘謹。“如果

我是帝國首相的話,我會相信你的判斷,並且在太平洋戰場上主動進攻,爭取在一年,最多兩年的時間內獲得太平洋戰場上地絕對優勢。可我不是首相,而且我們這麼做的代價也非常高昂。從海軍的立場上,我反對過首相的決策,畢竟美國纔是我們最大的敵人,而且現在海軍被置於一個無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帝國軍人的立場上,我完全支持首相的決策,這關係到了帝國的成敗,更關係到了帝國的未來!”

談仁皓微微點了點頭,這些天來他也想通了這個問題。雖然海陸兩軍的矛盾根深蒂固,但是在這場戰爭中,帝國缺少不了任何一方,只有陸海兩軍攜手作戰,帝國才能夠獲得最後的勝利。如果

在這個時候還分什麼你我,搞內部鬥爭的話,那麼帝國根本就不會有任何希望。這也正是聶人鳳最爲人稱道的地方。與以往任何海軍元帥都不一樣,聶人鳳很少站在海軍的立場上來考慮問題,而是站在帝國的立場上在考慮問題。從聶人鳳擔任海軍司令之後的各項政策,以及策劃的數次戰役來看,聶人鳳從不排擠陸軍,甚至可以爲了帝國的利益而犧牲海軍的利益。這些也正是談仁皓需要學習的地方,是談仁皓必須要明白的地方。

“當了二十年的校長,我認爲最大的收穫就是你們這些優秀的海軍將士。甘永興,還有你,一直都是我最爲驕傲的學生。”

聶人鳳彷彿能夠看穿談仁皓的心思一樣,“當了二十年的校長,也讓我能夠判斷出一個人的能力,同時明白了一個道理。”

“什麼道理?”

談仁皓有點好奇,在他的心裡,校長就是那種無所不能的人。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聶人鳳略微停頓了一下,“事在人爲!”

談仁皓開始沒有明白過來,不過他立即就想通了。

“兩年前,沒有任何人相信,我們可以在23年就完成大反攻,將日本的命運掌握在我們的手裡。兩年前,也不會有任何人相信。我們可以在23年超過戰前的水平,擁有如此強大的艦隊。兩年前,更沒有人會想到,帝國海軍會涌現出如此之多的年輕將領,而且正是他們的傑出貢獻,最終扭轉了局面,書寫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聶人鳳接過了旁邊副官遞來的茶杯,“這一切都來自於腳踏實地的行動。而不是空談。這是整個帝國海軍浴血奮戰換來的,更是你們的不懈努力獲取的果實。這足以證明,我們要的是行動,而不是言論,我們必須要將計劃落實到行動上,才能獲取最後的勝利!”

“校長,我明白這個道理,而且我一直堅信,帝國將是最後的勝利者!”

“對,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信這一點。每一個忠誠的帝國將士。百姓都相信這一點,可通往勝利的道路並不平坦。”

聶人鳳很直接的看着談仁皓的眼睛,“流血犧牲無法避免。我們只有在戰勝所有的困難,打敗所有的敵人之後才能贏得勝利。在通往勝利的道路上,會有很多的帝國將士倒下,但是會有更多地帝國臣民穿上軍裝,拿起鋼槍。我們不會後退,我們會勇往直前。但是,我們卻要選擇一條捷徑,一條通往勝利最便捷地道路,而不是一條投機取巧的道路!”

談仁皓長吸了口氣,他缺乏的正是聶人鳳這樣地長遠眼光。

“少將。聽說你一直想回艦隊?”

聶人鳳放下了茶杯。

談仁皓微微遲疑了一下,他沒有立即反應過來。

“我是聽參謀長說的。”

聶人鳳叉起了雙手,同時靠在了椅子上,“聽說你回來之後,一直在想辦法回到艦隊去。你覺得,在艦隊司令官的位置上,能夠更好的發揮你的能力?”

“校長,我一直這麼想的!”

談仁皓跟上了聶人鳳的思維,“也許。在參謀的位置上我也能夠幹出一番成績出來,可我認爲,最好還是能夠回到艦隊上去,到了戰艦上,我纔有一種腳踏實地的感覺!”

聶人鳳笑了起來,真正的海軍官兵一直將登上戰艦成爲“腳踏實地”“還有……”

“這個我會考慮地。”

聶人鳳壓了壓手,“實際上,你到現在都沒有完全明白自己爲什麼要回艦隊。”

談仁皓驚訝的看着聶人鳳。

“這麼說吧,我比你更瞭解你。”

聶人鳳直言不諱的說了出來,“在這一年多,你的表現非常優秀,就算有人不承認,但你是帝國海軍中無可爭議的最優秀的年輕將領。理論,戰術,實踐等方面,你都非常的出色。現在,你知道你最缺乏的是什麼嗎?”

談仁皓搖了搖頭,他首先想到的是自信。

“上次我跟你談過這個問題,我說你缺乏自信,現在,我想你不缺乏自信了。”

聶人鳳對自己的學生的瞭解甚至超過了對親生兒子的瞭解。“你缺乏的是經驗,作爲一名優秀將領所需要的豐富的經驗。這不僅僅是戰場上的經驗,還有戰場下的經驗,還有你面對一些非戰鬥情況時的經驗。我的話沒有說錯吧?”

談仁皓笑着點了點頭,被聶人鳳點撥了之後,他立即就明白了。

“你回艦隊的真正意義就在這裡。”

聶人鳳拿出了火柴,幫談仁皓把煙點上了,“作爲一名參謀,你的表現實際上比作爲一名司令官更優秀,可是,在參謀的位置上,你永遠沒有自由發揮的餘地,並且將受到別人的影響,而無法把你的潛能發揮出來。也許,留在海軍參謀部,你可以迅速的獲取一些知識,常識,掌握戰略策劃等方面的能力。可是,帝國海軍不缺乏這樣的人才,帝國海軍缺少的是真正的艦隊司令官,那種可以當機立斷,可以率領艦隊去獲取勝利的司令官。你就是最出色的一個,也許你的表現還無法讓人完全滿意,可你是所有年輕將領中做得最好的一個。”

“校長,我有機會回去嗎?”

談仁皓立即看到了希望。

“當然,難道我什麼是告訴你,你不可能回到艦隊去嗎?”

聶人鳳笑了起來,“我也知道,你一直在爲這個做準備。甘永興也一直在幫助你,他將你留下來,實際上就是讓你能夠第一個抓住機會。當然,很多事情連我都無法做主,這個你要明白。”

談仁皓暗歎了口氣,姜仲民與範佩昆這對組合進入第一特混艦隊就不是由聶人鳳做的決定。

“耐心一點,年輕人!”

聶人鳳鬆開了雙手,“學會忍耐也很重要,你們年輕人都缺乏足夠的耐心,那還怎麼成大事呢?”

“校長,我知道,我會耐心等待的!”

談仁皓長出了口氣,他也覺得自己的脾氣有點急躁。

“相信我的話,哪一天你完全明白了我開始那些話的道理,你就是帝國海軍歷史上最偉大的將軍。”

聶人鳳從副官手裡接過了一份文件,“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到現在都沒有懷疑過。現在,你先看看這份文件,做好去京城的準備。”

談仁皓遲疑了一下,然後接過了文件,他沒有急着翻開,而是朝聶人鳳看了過去。

“這是海軍提出的下一階段戰略計劃,甘永興在昨天給我的,相信你還沒有看過吧?”

聶人鳳示意談仁皓翻開文件,然後接着說道,“這次,陸軍與海軍都將拿出各自的長期戰爭計劃,而我們的重點是防範美國,這一點在整個計劃中都很明顯。我會設法說服薛希嶽首相,讓首相通過我們的計劃。當然,你也必須要提供一點幫助,我一個人恐怕難以讓首相信服,首相需要的是更詳細的論證,而這正是你最拿手的地方。”

這下,談仁皓才明白校長爲什麼要帶上他一起去京城了。

第55節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9節 乘勝前進第8節 撥雲見日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6節 籠子裡的野獸第57節 英雄?第12節 爭論第24節 天羅地網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17節 蠻牛不蠻第42節 挑戰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20節 叫戰第75節 救兵第64節 時間差第29節 調整節奏第19節 左右難顧第6節 艦隊出擊(上)第37節 夜間登陸第37節 致命神箭第57節 怨念第25節 孤注一擲第12節 牛脾氣第16節 黃雀在後第33節 爲家而戰第11節 阻擊戰第6節 海軍雄心第33節 戀愛(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8節 避重就輕第23節 分頭出擊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32節 壓倒性優勢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23節 震驚之餘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9節 決戰第11節 窩裡鬥第36節 曙光第27節 伏擊第43節 敲門磚第61節 棄卒保帥第39節 拖延第9節 權責第48節 穿梭航線第33節 脫離風暴第29節 炸彈開路第18節 矛盾再起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55節 夜間攔截第9節 將領會盟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3節 防空網上的漏洞第25節 對等突擊第32節 航的驕傲第52節 突然轉折第5節 另類航母第58節 重點報復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3節 最高榮譽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21節 定策第7節 夜晚突擊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上)第16節 黃雀在後第27節 守株待兔第20節 聊表安慰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24節 敢死隊第10節 不可能中的可能第31節 倉促迎戰第66節 驚雷第36節 幫兇(下)第26節 全面轟炸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54節 勝利嗎?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35節 軍港末日第18節 選擇目標第13節 夜間混戰第9節 將領會盟第85節 亡羊補牢第8節 馬蜂式進攻第9節 靜觀其變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13節 海陸之爭第33節 暢通無阻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33節 死亡競標第26節 變陣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30節 艦隊的靈魂第4節 共勉第6節 雙重任務
第55節 來之不易的勝利第19節 乘勝前進第8節 撥雲見日第30節 春季軍演(下)第6節 籠子裡的野獸第57節 英雄?第12節 爭論第24節 天羅地網第13節 痛定思痛(下)第17節 蠻牛不蠻第42節 挑戰第71節 大膽的計劃第20節 叫戰第75節 救兵第64節 時間差第29節 調整節奏第19節 左右難顧第6節 艦隊出擊(上)第37節 夜間登陸第37節 致命神箭第57節 怨念第25節 孤注一擲第12節 牛脾氣第16節 黃雀在後第33節 爲家而戰第11節 阻擊戰第6節 海軍雄心第33節 戀愛(上)第17節 展示力量(下)第43節 緊急軍情第38節 避重就輕第23節 分頭出擊第1節 海軍的希望(下)第32節 壓倒性優勢第13節 死裡逃生(上)第23節 震驚之餘第12節 舞臺前奏第29節 決戰第11節 窩裡鬥第36節 曙光第27節 伏擊第43節 敲門磚第61節 棄卒保帥第39節 拖延第9節 權責第48節 穿梭航線第33節 脫離風暴第29節 炸彈開路第18節 矛盾再起第3節 海航的戰略轟炸機第55節 夜間攔截第9節 將領會盟第24節 關鍵性勝利第13節 防空網上的漏洞第25節 對等突擊第32節 航的驕傲第52節 突然轉折第5節 另類航母第58節 重點報復第30節 百姓的力量第3節 最高榮譽第40節 冒險的代價第21節 定策第7節 夜晚突擊第16節 憤怒的陸軍上將第5節 不可理解的任務(上)第16節 黃雀在後第27節 守株待兔第20節 聊表安慰第32節 殺雞用牛刀第24節 敢死隊第10節 不可能中的可能第31節 倉促迎戰第66節 驚雷第36節 幫兇(下)第26節 全面轟炸第36節 最後的輝煌第16節 現代納爾遜第54節 勝利嗎?第14節 內部鬥爭(上)第29節 希望破滅(下)第19節 德國人的賭注第13節 臨時司令官第35節 軍港末日第18節 選擇目標第13節 夜間混戰第9節 將領會盟第85節 亡羊補牢第8節 馬蜂式進攻第9節 靜觀其變第54節 飛行員爭功第13節 海陸之爭第33節 暢通無阻第7節 有主見的誘餌第33節 死亡競標第26節 變陣第10節 在硝煙中顫抖(下)第30節 艦隊的靈魂第4節 共勉第6節 雙重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