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關 科舉相關知識

我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分爲童子試和正試兩種。

首先講童子試。明朝童子試與唐宋不同點,沒有年齡限制。應考者無論年齡大小,均可參加童子試。童子試包括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三年兩考。醜、未、辰、戌年爲歲考;寅、申、已、亥年爲科考。

縣試,明時各縣縣官主持的考試。童生要取得出身(即資格),首先應該在本縣參加縣試。考期多在二月。向本縣署禮房報名,填寫姓名、籍貫、年齡,三代履歷,並取得本縣廩生保結,保證所填屬實。參加五場考試,各場分別試八股文、試貼詩、經論、律賦等。考取以後,纔能有參加上一級府試的資格,所以縣試實際上是資格考試。

縣試日期一般定在二月,入試時,考生領到的試卷上印有號碼,按號入座,進行四場或五場的考試。第一場爲正場。第二場爲招覆(或稱初覆)。第三場爲再覆。第四、五場爲連覆。每場考一天,黎明前點名入場,限當日交卷。正場錄取從寬。例如應試者有1000人,正場出案取700人,則700人入初覆場;初覆出案,則取500人,以此遞減,至連覆,剩下人數就不多了。每場考試之後,都要發榜,稱爲“發案”。前三場或四場榜文把考生的姓名編號寫成圓形,人們稱爲“圓案”,俗稱“圓”,或稱“團”。取在50名以內的爲第一圈。圈分內外兩層,外圈30名,內圈20名。也有不分內外,把50名排爲一大圈。圓圈中用硃筆寫一“中”字,這個“中”字的一豎還要寫成上長下短,好似“貴”字的上部,取吉祥之意。外層正中提高一字寫的是第一名,其他名次,由左依次排列。因爲捲上的考生姓名是彌封的,發案時只能寫座位號,所以被錄取的考生稱爲“出圈”或“出號”。最後一次發榜,纔將所有被錄取的考生依名次橫排,用姓名發案,稱爲“長案”。第一名,稱爲縣案首。

府試,明朝時經縣試錄取的士子得參加上一級的府試,由知府或知州主考。試期多在四月,報名等手續與縣試略同。錄取之後,方能再參加院試。

院試,明朝由各省學政(及學臺)主持的考試。曾被府試錄取的士子,可以參加院試。由於學政稱提督學院,所以又稱院試。報名手續與府試、縣試略同。考試合格之後,得入府學或縣學讀書,謂之“入學”。確定其爲生員身份,才能參加本省的正試。

再講正試。童子試在經過院試合格錄取後方可參加正試。

正試分爲鄉試、會試、殿試三個階段。

鄉試是正試的第一關。明朝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考場叫“貢院”。凡本省童子試合格者均可應考。逢子、午、卯、酉年爲正科,遇皇帝即位等慶典加科的叫“恩科”。考三場,考中的稱爲舉人。因考期在秋季,故又稱秋闈或秋試。又因各縣、府的應試者齊集省城,由朝廷派官主考。考試合格者爲舉人。大家所熟知的《儒林外史》中范進中舉,就是中了這種舉人。

會試是正試的第二關。明朝在京城禮部舉行的考試,各省的舉人都可以參加,每三年一次。逢辰、戍、醜、未年爲正科,若鄉試有恩科,則次年也舉行會試,稱會試恩科。也考三場,考中者稱爲貢士。因考期在春季,也稱春闈或春試。

殿試是正試的第三關。科舉制度皇帝在殿廷對貢士親自策問的考試。始於唐朝武則天,其後歷代相沿。至元順帝時,始將殿試成績分爲三甲(即等級),一甲只限三人,明清沿襲,稱爲進士及第。第一名爲狀元,第二、三名爲榜眼和探花。二甲和三甲若干名,統稱進士。

在正試中,鄉試第一名爲“解元”,會試第一名爲“會元”,殿試第一名爲“狀元”。三次考試均爲第一名者,稱之爲連中“三元”

明朝明朝時期的舉人,具備了擔任低層公務員(官員)的資格,僅僅是資格而已,實際上擔任的可能性很小。於是在某些人眼裡(高居上位者),幾乎不值一文,但是隻要是舉人,就可以與官府平起平坐,就可以監督官府,就可以向皇帝告官府的狀,舉人有視察權利。舉人在普通市民的眼力是高高在上的。明朝的舉人享有免稅的特權,不少人主動將田地產業,歸到士紳名下,藉以逃避稅收、徭役。這也是士紳的一種收入來源。

一般而言,明朝在取得進士後,才真正取得入仕做官的資格。

第八百章 一身正氣天下平第五百三十二章 孫門立竹第九百三十七章 擬文第九百二十八章 如此,甚好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叮噹當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誅賊嵩第六百九十二章 香葉冠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彈劾朱平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劉大人又昏過去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記仇的熊孩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綠帽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自信的騷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問第一千三十四章 已有求情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方有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羣起而彈之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茶陳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第九百八十章 未來太后眼中的朱平安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不愧嘉靖帝第五百九十九章 誰十的青詞(四)第九百二十三章 收賄之道第六十九章 晨練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如此昂揚少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其實沒必要這麼血腥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台州府水患實情第八百零三章 寸土寸金BJ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司馬懿第一千一十九章 某人要倒黴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倭寇分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倭寇奸詐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胡御史真的有心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賴着不走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教訓狂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巧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不給他升官,也不給他封爵第五百八十七章 賣瓜(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我睡城上第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水深莫過皇家,火熱當推駙馬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no作no die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圖謀祭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壞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對不起,我信佛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釋疑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葉宗滿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宰輔天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義利之辨第七百九十七章 聖旨不值錢了嗎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府有請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吃貨的自我修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勤王援軍何在?第三百四十十五章 殿試(三)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民心所向,勝之所往第八百一十八章 開業準備(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五十五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七十四章 壯哉,沈煉第一百三十七章 那年我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母親陳氏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煮成名(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熱鬧的刑部第一千三十一章 硬漢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紅妝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簞食壺漿第六百六十章 繼續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功勞卓著,當屬第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溫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我去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邀請入夥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鬧鬼嗎第四十二章 拜師準備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渡河的倭寇,返鄉的御史第一千七十五章 性命攸關的重病第九百一十八章 搗鬼者,嚴東樓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糧餉難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親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謙公公出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有倭東來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紅妝第九百九十九章 笑楊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龍造寺隆信之野望第四百六十五章 驚變第二百六十章 這少年不簡單第四百四十四章 公子,你快樂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胡鬧,這不是給倭寇送人頭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挑選駐地第八百七十五章 朱平安仗勢欺人當嚴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浙軍追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第六百二十四章 安頓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優中選優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老夫堅持將你排在榜末
第八百章 一身正氣天下平第五百三十二章 孫門立竹第九百三十七章 擬文第九百二十八章 如此,甚好第一千八百四十一章 叮噹當第三百八十一章 請誅賊嵩第六百九十二章 香葉冠第一千九百二十七章 彈劾朱平安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劉大人又昏過去了第四百三十八章 記仇的熊孩子第六百九十三章 綠帽子第三百一十一章 自信的騷年第三百六十七章 發問第一千三十四章 已有求情人第四百七十三章 前方有島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 羣起而彈之第二百九十四章 新茶陳茶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上)第九百八十章 未來太后眼中的朱平安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不愧嘉靖帝第五百九十九章 誰十的青詞(四)第九百二十三章 收賄之道第六十九章 晨練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如此昂揚少年第四百七十七章 其實沒必要這麼血腥的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台州府水患實情第八百零三章 寸土寸金BJ城第八百五十八章 司馬懿第一千一十九章 某人要倒黴了第一千七百九十五章 倭寇分兵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倭寇奸詐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胡御史真的有心了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賴着不走了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教訓狂監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巧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不給他升官,也不給他封爵第五百八十七章 賣瓜(一)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我睡城上第十六章 一波三折第一千九百六十一章 水深莫過皇家,火熱當推駙馬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no作no die第二百一十五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圖謀祭海第八百五十一章 壞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對不起,我信佛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釋疑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葉宗滿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五百三十三章 宰輔天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義利之辨第七百九十七章 聖旨不值錢了嗎第三百二十三章 嚴府有請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搬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吃貨的自我修養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勤王援軍何在?第三百四十十五章 殿試(三)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民心所向,勝之所往第八百一十八章 開業準備(中)第九百七十四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九百五十五章 甩手掌櫃第三百七十四章 壯哉,沈煉第一百三十七章 那年我十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母親陳氏第八百二十五章 一煮成名(上)第六百三十三章 熱鬧的刑部第一千三十一章 硬漢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紅妝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簞食壺漿第六百六十章 繼續呀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功勞卓著,當屬第一第一百一十九章 老宅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溫暖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我去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邀請入夥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鬧鬼嗎第四十二章 拜師準備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渡河的倭寇,返鄉的御史第一千七十五章 性命攸關的重病第九百一十八章 搗鬼者,嚴東樓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糧餉難第二百一十七章 說親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謙公公出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有倭東來第四百九十章 十里紅妝第九百九十九章 笑楊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見好就收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龍造寺隆信之野望第四百六十五章 驚變第二百六十章 這少年不簡單第四百四十四章 公子,你快樂嗎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胡鬧,這不是給倭寇送人頭嗎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挑選駐地第八百七十五章 朱平安仗勢欺人當嚴懲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同興土木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 浙軍追來了第三百一十四章 你魔高一尺,我道高一丈第六百二十四章 安頓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優中選優第二百一十一章 是老夫堅持將你排在榜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