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兵發徐無山,公孫再遭敗

“主公,請入城。”兩日後劉氓大軍終於來到無終城外,戲志纔出城相迎躬身問道。

“志才,做得不錯。”劉氓滿意一笑。

“託主公洪福,順利攻下無終城。”戲志才點頭說道。

沿着城中小道行走,劉氓仔細觀察着城內動靜。雖然此時正是戰時,但街道兩旁依舊有不少民衆行走,看得出來戲志纔在兩日內花了一番幹功夫。

“主公,下一步該如何?”戲志才陪着劉氓緩緩走動,隨即輕聲問道。

“既然公孫瓚捨棄漁陽郡而退守老巢,”劉氓說道:“孤自然是要緊追其後,不能讓他太過悠閒佈置防範。”

“主公不用等遼東消息?”郭嘉問道:“或許公孫度能給主公帶來好消息。”

“公孫度可不可靠某家不清楚,”劉氓低聲說道:“可袁紹已經有出兵意向,徐榮領軍團出征,現在幷州空前虛弱。”

“又是袁紹?”戲志才皺眉,“主公,一萬輕騎損傷不過數百,且已休整兩日。隨時都能出征。”

“那好,今夜在城內歇息一晚。”劉氓點頭,“明日繼續行軍,以期早日攻破右北平。”

“主公,此戰誰爲先鋒?”待劉氓以及衆臣子來到縣衙一旁的趙虎才追問道,經過無終城一戰他算是嚐到了甜頭,似乎有着繼續的意思。

“你還是跟在孤身旁的好,”劉氓笑道:“張任、張繡何在?”

“末將在。”二人很快就從後方走出,抱拳回道。

“你們來看。”劉氓拿出幽州全郡的地圖,指着右北平旁邊的綠地說道:“此地乃徐無山,右北平依此山而建。若能將此山汕頭佔據,則右北平全城盡在眼底。”

“主公是要奪下此山?”張繡問道。

“不錯,明日你與張任率一萬弩兵、一萬刀盾兵與一萬輕騎。”劉氓手指重重點在地圖上,“務必在孤到來之前,拿下此山。”

“諾。”二將點頭,此戰乃是他們師兄兩人第一次合作,都把此戰看得很重。

“此山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公孫瓚一定不會放棄。”劉氓囑託道:“你二人務必小心。”

“主公放心,某家定會攻下此山以待主公大軍。”張繡點頭稱是。

隨着劉氓吩咐完畢,整日趕路的文臣武將才得以回臨時住處休息養足體力,特別是二張。

第二日,張繡與張任早劉氓一個時辰,出兵開往右北平。因爲這次對手的不確定性,加之張任的嚴謹,二人行軍速度較爲緩慢,一天下來僅比劉氓大軍多走幾十里路。

“無終失守,公孫範死了?”此時剛至右北平的公孫瓚,聽到手下探馬的報告,失聲說道。

探馬只得點頭,不敢多說一句,生怕惹惱了此時的公孫瓚,要知道他可沒劉氓那麼好脾氣。

“目前劉氓大軍在哪?”公孫瓚強壓心中怒火,皺眉問道。

“已經從無終城出發,向此地進發。”哨探連忙說道。

“好了,你下去吧。”公孫瓚揮手示意探哨離開,心中盤算起來。劉氓讓他數次吃癟,這次輪到他主場作戰,定要雪恥不可。

招來所剩不多的幾位心腹,公孫瓚將哨探傳來的消息說了遍,靜坐首座看着下首數人,等待着他們發言。

公孫續首先開口:“父親,長安王既然敢入右北平,我們就要給他點顏色瞧瞧。”

“公子所言不假。主公,末將以爲當派出軍隊,在劉氓入右北平時給予痛擊。”鄒齊,公孫瓚新收入帳下的武將(其實是手下沒人了,都被豬腳抓光殺光了,沒辦法,安排新人物給他),立刻拍馬說道。

“鄒大人,敢問你如何擊敗長安王?”關靖皺眉說道:“劉氓麾下兵精將強,力敵乃不智之舉,還請主公三思。”

公孫瓚聞得此言才稍微凝神,開口問道:“長吏有何妙計,助謀破敵?”

“妙計不敢當,靖有幾句話可告知主公。”關靖開口說道:“劉氓新來,必要安營紮寨,觀右北平附近,徐無山乃安營首選。劉氓想紮下根基,必以此地爲首選。”

“繼續說。”公孫瓚看見關靖停頓,不由得催促道。

“主公可領兵埋伏于山腰,”關靖說道:“只待劉氓經過,領兵殺出,定有斬獲。”

“好,關靖上前聽令。”公孫瓚拍案而起,高聲說道:“從今日起,某家麾下軍師一職就由你擔任。”

“多謝主公恩典。”關靖一聽,連忙上前拜道。

“明日某家就親自領兵出城埋伏劉氓。”公孫瓚點頭說道:“右北平就交與續兒鎮守。”

“主公,還是由末將前去埋伏。”鄒齊說道,“主公身份尊貴,如何能輕上戰場。”

“此戰必須由主公出戰,”關靖搖頭嘆道:“子龍等人死的死、俘的俘,也只有主公能與劉氓麾下大將相鬥。”

“關靖之言有理,你們就好生在城內助我兒理城。”公孫瓚說道:“明日某家就領兵出城。”

第二日,公孫瓚帶着兩萬五千步卒離開城池,向一旁的徐無山出發,尋找着埋伏地點。也就是在此時,張繡二人的先發部隊已經進入右北平郡,離徐無山也只有兩日腳程。

進人了右北平,張繡便開始不斷的分散探哨查看周邊情形,再與手中地圖照應,兩人開始琢磨如何穩妥奪下徐無山。至於公孫瓚能雙手奉上此地,二人從沒有過如此幻想。

“師兄,以我看來,公孫瓚在山中埋伏的可能性最大。”夜黑自然不會趕路,紮好營張任來到張繡帳內,與之交談。

張繡點點頭,換做他也會這麼做。“敵暗我明,我等被動萬分。”似乎很無奈,客場作戰總會被動。

“師兄,我們可以如此,如此。”張任是兵法強人,雖然還沒正式上過戰場,但腦中的海量兵書卻給了他不少範例。

“好,既然這樣,我們明早便分作兩軍。”張繡笑道:“某家領步卒、弩兵先行,你領騎兵尾隨其後。”

二位師兄在右北平再次分兵,這是公孫瓚始料未及的。當他苦苦等待終於聽到有大量兵卒靠近山腳之時,情緒明顯激動起來。

“只是劉氓的先鋒部隊?”公孫瓚皺眉的同時心中也舒了口氣,若要他直面劉氓數萬大軍可能還真有點竦,但區區先鋒部隊,打下埋伏還不大獲全勝?自得之後卻忘了仔細探查,讓跟在張繡身後的騎兵隊輕鬆在山底溜達。

張繡看了看周圍地勢,兵士再往前道路可就要變窄了。手中長槍高舉,開口說道:“今夜就在此處紮營。”

呆在山腰的公孫瓚自然也知道張繡停兵的舉動,心中雖然不解爲何張繡突然紮營,但擡頭看看天空,卻釋然發現天已半黑。藉着心中期盼能夠擊敗劉氓的興奮,公孫瓚不準備多等一日,立刻下令休整部隊,只要天完全黑,就下山偷營。

張繡扎完營,照例吩咐兵卒守夜。只是今日的吩咐比較奇怪。張繡的命令是立刻休息三個時辰,而後全軍待命。張繡也在賭,賭公孫瓚按耐不住,會跳出來偷襲。

夜半時分,當山上山下兵卒都精神飽滿之時,公孫瓚大手一揮。示意兵卒全體下山,包圍山腳的營寨。看着眼前不停有兵卒走動的營寨寨口,公孫瓚沉聲下令:“弓弩手火箭準備,三,二,一,射!”

帶着火星的箭矢呼嘯而過,直接越過營外柵欄飛入寨內,頓時整個營地有五分之一的地方陷入火海。

“哈哈哈。”看着自己的傑作,公孫瓚不無得意的說道:“區區長安先鋒,如何試某家敵手?跟着某衝下去!殺啊!”

箭雨過後,公孫瓚帶着麾下兵卒衝入火場,卻沒有發現哪怕一位長安兵卒。心中感到不妙的時候,營寨後方傳來一陣戲謔聲:“公孫伯圭,可還識得某家?”

“張繡!”公孫瓚驚呼,自己被對方算計了,自己燒掉的不過是些沒用的破布帳篷,而張繡卻在一旁看了不下半個時辰的臺戲。

“某家初到右北平,你如此歡迎。”張繡說道:“若是某家不做表示,豈不是失禮?來而不往非禮也,強弩手,射擊!”

“刷”“刷”的破空聲隨之響起,一萬弩兵分作數個梯隊,一波又一波的弩箭像憤怒的野獸般衝向公孫瓚所在。

在如此密集的箭矢打擊下,公孫瓚根本組織不起有力的反抗,試圖多次衝破弩陣都無功而返。

就在箭矢漸漸稀疏公孫瓚心中燃起一絲破敵希望的時候,大地開始震盪,劇烈的響聲與黑夜中都能看清的煙塵隨之顯現。張繡心中一喜,師弟來的太及時了。

“弩兵遊走散射,刀盾兵出列迎敵!”張繡高聲說道:“援兵到了,不可放過一人,隨某殺啊!”

公孫瓚心中泛起無奈,這到底是誰處於劣勢?一個照面對方屁點事沒有可自己就足足損失數千兵卒,現在張繡還有援兵,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第22章 取隴西,破隴縣第11章 誘敵出城,叔侄見面第34章 素利帶人北歸,劉氓親斬蹋頓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27章 齊入蜀,遇二董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154章 蔣韓襲營,周倉逃命第13章 二將說趙雲,郭嘉出奇策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12章 擒拿張濟,降服二張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151章 以民爲計,鞭刑懾人第35章 甕城拉鋸,張徐交鋒第82章 魏延城內中伏,數度身陷險境第70章 劉備家中談,衆人遷洛陽第56章 陳元龍出奇策,輕鬆賺取彭城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114章 新建兵團,勢力發展第86章 科舉終開始,幼女黃月英第4章 法正做客義陽,鄧艾家中拜師第26章 回漢中,再議事第168章 奇襲克敵,南陽事了第69章 甫顯竟是袁尚,三韓盡歸大漢第50章 遼東戰事完,幽州歸劉氓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80章 劉氓府內議事,中原戰火燎燃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50章 遼東戰事完,幽州歸劉氓第55章 二入蜀,父子談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63章 妄想當國丈,陳宮做選擇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65章 劉鵬宇欲東征,劉翔孟獲參軍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19章 長安變故,張飛歸來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74章 藏身天然居,王子服招供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151章 以民爲計,鞭刑懾人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62章 江陵入手戰了,大漢再度休眠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14章 五縣齊下,華雄出擊第15章 孫曹遇敵,逆境反擊第20章 戰天水,馬騰謀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37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15章 臥龍出策退敵,子義淯水伏兵第96章 謠言可亂江東,孫劉聯盟破裂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56章 院中交談,二人切磋第22章 險瀆危局已解,閻柔血衣殺神第114章 臧霸用疑兵,昌豨計縱火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第11章 死戰有進無退,江夏易手江東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12章 劉氓終至幽,院內議破敵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50章 遼東戰事完,幽州歸劉氓第8章 殺人,旬氏第21章 領兵赴太行,公孫再撤兵第19章 遼東設晚宴,雙方約將鬥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56章 院中交談,二人切磋第3章 市集,黃忠第28章 過新年,羌族動第58章 蔡琰有喜,機靈碧兒第21章 斬李張,賺閻忠第5章 齊聚汜水,華雄逞威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154章 蔣韓襲營,周倉逃命第83章 袁胤起異心,壽春城將破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82章 文聘襲城,關外鬥將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63章 比箭術,聚衆飲第92章 曹孟德終兵敗,孫劉聯軍入蜀第134章 驚現水匪,甘寧念舊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109章 大漢再會戰,各諸侯皆出
第22章 取隴西,破隴縣第11章 誘敵出城,叔侄見面第34章 素利帶人北歸,劉氓親斬蹋頓第2章 戰孫堅,援義真第27章 齊入蜀,遇二董第123章 呂虔苦思計,徐晃欲翻天第154章 蔣韓襲營,周倉逃命第13章 二將說趙雲,郭嘉出奇策第30章 李儒出,襲羌營第12章 擒拿張濟,降服二張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80章 蔡琰生子,漢水兩岸第151章 以民爲計,鞭刑懾人第35章 甕城拉鋸,張徐交鋒第82章 魏延城內中伏,數度身陷險境第70章 劉備家中談,衆人遷洛陽第56章 陳元龍出奇策,輕鬆賺取彭城第99章 虛虛實實,劉氓敗呂第36章 昌黎城小戰,公孫逃遼東第114章 新建兵團,勢力發展第86章 科舉終開始,幼女黃月英第4章 法正做客義陽,鄧艾家中拜師第26章 回漢中,再議事第168章 奇襲克敵,南陽事了第69章 甫顯竟是袁尚,三韓盡歸大漢第50章 遼東戰事完,幽州歸劉氓第128章 北方大戰結,孫劉再相鬥第80章 劉氓府內議事,中原戰火燎燃第95章 司馬懿入府,陶謙讓徐州第63章 南無額米頭髮,貴霜有僧來漢第50章 遼東戰事完,幽州歸劉氓第55章 二入蜀,父子談第52章 奉孝策破定陶,火馬陣亂曹兵第48章 羣臣議,文和計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70章 疑似長蛇,巨蟒猛虎第1章 首戰勝,威名揚第63章 妄想當國丈,陳宮做選擇第1章 天子矯詔,討董聯盟第117章 攜美入蜀,有子名翔第65章 劉鵬宇欲東征,劉翔孟獲參軍第77章 袁術府內談,朝堂論錢糧第21章 蹋頓分兵攻城,險瀆閻圃鏖戰第19章 長安變故,張飛歸來第6章 夜探城,見張角第74章 藏身天然居,王子服招供第147章 青州戰結束,賈詡計除害第151章 以民爲計,鞭刑懾人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97章 徐州戰亂起,倒黴劉玄德第62章 江陵入手戰了,大漢再度休眠第57章 劉張交手,疑似生病第167章 田豐執拗,呂布亦退第72章 衆老皆安葬,劉氓二遇刺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14章 五縣齊下,華雄出擊第15章 孫曹遇敵,逆境反擊第20章 戰天水,馬騰謀第26章 顏良耍詭計,龐德巧破招第37章 靈帝崩,洛陽亂第15章 臥龍出策退敵,子義淯水伏兵第96章 謠言可亂江東,孫劉聯盟破裂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84章 聯軍攻入城,袁術想外逃第5章 劉關簡,見盧植第56章 院中交談,二人切磋第22章 險瀆危局已解,閻柔血衣殺神第114章 臧霸用疑兵,昌豨計縱火第139章 輕易取平原,僞裝賺臨菑第46章 遼陽城博弈,公孫瓚被囚第11章 死戰有進無退,江夏易手江東第89章 文舉終落定,箭術第三輪第12章 劉氓終至幽,院內議破敵第78章 劉表思量,李儒見劉第143章 袁家二子逃,陳登首出計第34章 武藝進,終入城第50章 遼東戰事完,幽州歸劉氓第8章 殺人,旬氏第21章 領兵赴太行,公孫再撤兵第19章 遼東設晚宴,雙方約將鬥第31章 劉氓撤兵,藍田設伏第56章 院中交談,二人切磋第3章 市集,黃忠第28章 過新年,羌族動第58章 蔡琰有喜,機靈碧兒第21章 斬李張,賺閻忠第5章 齊聚汜水,華雄逞威第164章 夏侯取營,終至上界第142章 臨菑戰再續,高覽取劇縣第73章 收的法衍,貂蟬到來第154章 蔣韓襲營,周倉逃命第83章 袁胤起異心,壽春城將破第143章 吳敦離城,設伏誘敵第82章 文聘襲城,關外鬥將第8章 襄陽如今換主,二劉身險祭拜第63章 比箭術,聚衆飲第92章 曹孟德終兵敗,孫劉聯軍入蜀第134章 驚現水匪,甘寧念舊第12章 虎頭蛇尾退兵,滿寵地道偷襲第109章 大漢再會戰,各諸侯皆出